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苏联教父 >

第231章

苏联教父-第231章

小说: 苏联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评和争议!”谢廖沙不服气的反驳道。

    “你看看,你的这些话让我都无话可说了!算了,就为你们破一次例吧。我批尊你们工人新城引入国外资金的计划了,可以作为我们经济改革的一个试点项目!”戈尔巴乔夫用一种调侃的语气说道,其实他根本就不拍党内某些同志的反对,因为现在大权在握,很多过去不好办的事情现在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不过,你们的这份报告倒是不错!对于国内经济问题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情况,提出的观点让人很有启发。谢廖沙,这份报告是出自你的手笔吧!我看可以把它改一改,发到消息报上让更多的同志们去看一看!”戈尔巴乔夫建议道。

    “总书记,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我们外贸银行的一位新来的同志——叶戈尔·盖达尔的手笔!”谢廖沙向总书记解释道。

    “噢!这我倒是没想到?你们外经贸部还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个盖达尔确实是个人才,这样吧!你回去让这个盖达尔同志把报告中对国内经济情况的分析和总结的部分,连同后面的一些内容都整理一下,交给《消息报》的同志们吧!我想让党内的同志们都好好的读一读!”戈尔巴乔夫嘱咐道。


第十三章 疯狂套利

    在苏联,中央银行,储蓄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外贸银行各司其职,牢牢的把控着国家的金融命脉。储蓄银行顾名思义,自然是专门吸收老百姓的存款,和老百姓打交道的银行。而建设银行这主要是为苏联国内的工矿企业,各种大型公共工程,以及一些民生设施提供投资的金融机构。至于中央银行,则统筹着全国所有企业的企业账簿。当一个企业将商品出售给另外一家国内企业的时候,中央银行只需要把两家企业账目上的资金数量修改一下就可以了。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之中两家企业不会见到任何的现金。因为在苏联现金只是具有固定的几种用途,例如支付工人们的工资等方面。

    而谢廖沙所把持的外贸银行,则管理着苏联所有的对外贸易方面的资金问题。无论是苏联国内的那家企业向国外出口商品,收款人永远都是外贸银行。外贸银行会把收到的外汇按季度上缴中央银行,然后按照官方给出的汇率修改出口企业账目上的资金,而企业获得了盈利之后,由于钱只存在于中央银行的账目上,所以既不能给工人们发奖金,也不能用做其他的用途,只能是购买原料或者设备进行扩大再生产。

    对于企业方面缺乏现金的困境这种长期性的问题,谢廖沙也是爱莫能助。不过外经贸部有一点点可以帮到这些企业的地方,那就是谢廖沙的地中海贸易公司从国外交换回来的货物并不会上缴国库,而是出售给了国内的一些供销公司。当然谢廖沙也可以奖励一些进口商品给诸如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这样的创收大户。这样一来,外经贸部下属的地中海贸易公司的国内企业账簿上就出现了大量的利润。这些利润原本只是一个账簿上的数字,在以前只能是换成石油、电解铝等大宗物品出口给嘉能可公司。可是现在,因为耶利钦的搅局,谢廖沙有望把这些数字,变成实实在在的可以花销的现金。

    在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首肯之后,谢廖沙很快就联系瑞士那边为耶利钦提供相应的资金。谢廖沙的哥伦比亚银行当仁不让的承担了这笔借款。大概五亿美元很快就来到了外贸银行的账户上。到现在为止,这是谢廖沙资金计划的第一步。谢廖沙紧接着就需要把这笔钱按照官方的价格兑换成为卢布,按照官方的汇率,这笔资金大概会变成六个多亿的卢布。这笔钱是耶利钦用来支付给工人新城各个建筑队,以及一些配套施工方的资金,属于工资的范畴,因此,可以按月兑换成为相印的现金,而拿到这笔现金就是谢廖沙的第二部计划了。

    谢廖沙的外贸银行手上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靠着这部分卢布现金可以按照官方汇率再反向兑换成为美元。也就是说,谢廖沙可以随时拿回自己原本的五亿美元。因为是现金兑换,所以这些对换来的美元也是现金。由于苏联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这些美元在黑市上可以兑换到比国有银行更多的卢布,也就是说,谢廖沙会把这些美元在黑市上抛售,换回更多的卢布,然后这些卢布又可以以官价对换到更多的美元。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滚雪球的生意,原因就在于民间和国有银行之间那巨大的汇率利差。这种事情在莫斯科的官僚阶层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很多经常会出国公干的干部都懂得把花不完的外汇在黑市上兑换回来。但是像谢廖沙这么有条件进行大规模套利的官员是绝无仅有的。

    这件事情谢廖沙做起来轻车熟路,因为跟早先的人头账户行为实在是有些相似。但不同的是谢廖沙是监管者,他完全可以毫无风险的监守自盗。为了尽快的套取更多的资金,谢廖沙把共青团内部的那些值得信任的铁杆手下,以及青年科技文化中心里那些勇于开拓,思维活跃的生意人都召集了起来。比如霍多尔科夫斯基,别列佐夫斯基,季末申科等人都很快的行动了起来。

    谢廖沙将列宁格勒地区的业务交给了霍多尔科夫斯基,莫斯科则是别列佐夫斯基的地盘。而季末申科因为被提拔成了乌克兰地区团委的领导人之一,所以他的业务将会遍布整个乌克兰地区。谢廖沙甚至把高曼,米宁和纳斯佳这些人统统都拉下了水。这几年来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年轻人们发了大财,这让很多原本热衷仕途的干部把目光转向了商业领域。谢廖沙的这一手并不违法,而且因为青年科技文化中心的存在,共青团内部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经商条件。

    至于耶利钦那边,因为他对金融方面并不了解,所以只能够依靠索布恰克所领导的住宅公用事业银行帮他管理工人新城的资金。谢廖沙跟索布恰克打了个招呼,索布恰克自然会好好的配合谢廖沙。谢廖沙就这样靠着自己的门生和多年经营的关系网,终于可以安全顺利的实施这一系列的计划了。

    霍多尔科夫斯基等人在拿到了美元之后,很快就发现这笔钱真的是太好赚了。由于谢廖沙只想要美元,对卢布什么的不敢兴趣,因此霍多尔科夫斯基就多了个心眼。他找上了一些打算离开苏联移民到国外的一些人那里,用十分低廉的价格买下他们的珠宝,房产和汽车等,然后再抛售出去。这样一来虽然麻烦了一些,他却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了。

    谢廖沙打着为伏尔加汽车厂去国外汽车生产线的名号,陆续的让外贸银行垫付了一些定金。收款方都是谢廖沙注册的关联公司。因为采购的是工程设备等东西,所以在交货方面有一定的时间差,毕竟汽车生产线不可能很快的就生产出来。谢廖沙是打算为自己的日本计划做资金储备的,新的生产线采购合同会等到谢廖沙用完这笔钱之后就立刻取消,到时候谢廖沙自然会把这笔钱再送回苏联。


第十四章 第一笔军火生意

    瓦连京在坎大哈遇见的小贩声称可以搞到他所需要的针式导弹和另外一种更为先进的美制毒刺导弹,本来瓦连京以为对方是在吹牛。可是他还是低估了这些手眼通天的当地人的本事。

    由于阿富汗的安全形式,枪械几乎就像是生活的必备品。现在在阿富汗,就算老百姓出门去医院看个病都会带着武器去。因此在黑市上坦坦荡荡的出售枪支弹药并非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武器摊主的背后显然站着一个有实力和背景的团队,不过三天的时间,瓦连京就在武器摊主家的院子里见到了这两种分属不同阵营的单兵防空导弹。

    武器摊主分别弄来了毒刺和针两种导弹的发射器各一套,还有两种导弹每种三枚。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弹药箱之中。

    “你们能搞到美国人的武器我不奇怪,可是为什么连苏联人的武器都能够搞到手?”瓦连京虽然很高兴搞到了武器,但是苏军败坏的军纪让这个前克格勃感到痛心,毕竟他在不久之前还在为自己的祖国效力。就算是现在,身上的使命感依旧让他想搞清楚这些阿富汗人是怎么和红军之中的败类交易的。

    “阿富汗人民军和圣战者游击队之中都有我们的人,他们都愿意把用不着的武器换成钱!”武器摊主毫无保留地说道,他毫不介意向潜在的大买主展示自己同阿富汗政府和圣战者双方的亲密关系。

    “那你们打算卖什么价钱?”瓦连京询价道。

    “苏联人的导弹一万美元一枚,发射器每三枚赠一套,美国人的导弹大概一万五千美元一枚,发射器也是每三枚赠一套!”武器摊主向瓦连京回答道。

    “还能再便宜点吗?”瓦连京接着问道。

    “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你要知道,能在本地搞到这种导弹的也就只有我们了!”武器摊主坚决的否认道。

    “那你们还能搞到多少?就这个价钱,我全要了!”瓦连京干脆的说道,这一次真是一本万利,阿富汗人不知道这些导弹的实际价格,从他们手里买武器兼职就和白捡一样。

    “目前只能搞到这些,你要知道我的朋友,武器放在仓库里偶尔少个一两件毫不显眼,但是如果被搬空了就很容易被人发现了!”武器摊主向瓦连京解释道。

    瓦连京毫不犹豫的从身上掏出了好几捆绿色的钞票卷,每一个钞票卷是实打实的一万美元。瓦连京在支付给了武器摊主七万五千美元之后,又奖励给了自己的小跟班卡西姆一千美元的酬劳,大家皆大欢喜。

    “您可真是慷慨的买家,和您这样的人做生意真是愉快!”武器摊主向瓦连京客气道。

    “我也有同感,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我能买到更多的导弹!”瓦连京也客气的回答道。

    “您下次还要来?什么时候?”武器摊主有些惊讶,要知道导弹虽然威力巨大,但是操作复杂而且价格又高,很少有客人会对这种武器感兴趣,瓦连京几乎是这位摊主开业以来遇到过的最大的客户了。

    “那既要看您这里什么时候能够备好货了,我下一才来不希望三枚三枚的购买这些导弹,最好能一次性的给我搞到二十枚!你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我的时间可就是跟钱过不去!”瓦连京得意洋洋的说道。

    武器摊主无奈的和瓦连京握了握手,将他送回了旅馆。到了旅馆之后,瓦连京打发卡西姆去望风,他拿起了卫星电话拨通了彼得罗夫的号码。

    “老大,我搞到手了!苏制的和美制的各自搞到了三枚,现在的问题时怎么把这些东西运回去?”瓦连京压低着声音向彼得罗夫汇报道。

    “还挺快的吗?你现在在什么地方?”老爹在电话里满意的问道。

    “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靠近巴基斯坦的的一座城市!虽然从这里到喀布尔的公路还算是安全,但是路上路况太差了,运输导弹不安全,还有就是附近依旧有游击队活动的踪迹!”瓦连京在电话里不停的诉说着自己的难处,现在瓦连京恨不得立刻飞回莫斯科,把这几枚导弹交到彼得罗夫的手上。要知道,按照之前约定的价钱,这些导弹会给瓦连京带来将近一百七十多万美元的巨额财富。瓦连京可不希望最后功亏一篑在运输上。

    “没问道,你在你现在的地方多待几天,我会想办法派一架飞机去接你!”彼得罗夫老爹冷静地说道。

    “飞……飞机?您不是在开玩笑吧?”瓦连京以为彼得罗夫再讲笑话。

    “是的,飞机!你需要的是一架运输机我说的没错吧!等我们几天,我们会用最快的速度去接应你的!”彼得罗夫老爹肯定的答复道。

    ……

    五天之后,当瓦连京在坎大哈苏军空军基地的机场上看到了一架Tu…144D改装的货运飞机的时候,他在心里惊叹的说道:“这帮黑帮分子还真TND有本事啊,居然派来了苏联最快的飞机!”

    瓦连京在离开之前在坎大哈购买了一处物业,让卡西姆在这里等着他再次回来。与此同时他还给武器摊主那边支付了大约一万美元的定金,作为下一笔买卖的依据。

    瓦连京的导弹被重新包装放进了一个防制的阿富汗风格的大型雕塑作品的内部,被当作工艺品运上了飞机。他注意到这架飞机上标明的航空公司叫做地中海航运。飞机上的驾驶员和机组成员和瓦连京一样都是俄国人,不过瓦连京却意外的得知同行运输货物的人员讲的是西班牙语。

    “你好瓦连京,我是地中海航运的西班牙语翻译戈麦斯!”对方有好的自我介绍道。

    “那个,冒昧的问一句,为什么会给我派一个西班牙语的翻译,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