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父-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了这一番道理之后,谢廖沙现在算是看透了。除非恢复到安德罗波夫书记刚上台的时候那样,让警察上街去抓翘班的工人,否则的话,苏联的经济还真是无法改变下滑的趋势。不过戈尔巴乔夫所做的事情恰恰相反,他要给人民自由,是断然不会让警察这么做的。
坏消息其实不只是这一个,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铝锭、石油还有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都在下滑,幸好的是粮食价格也在下滑。虽然嘉能可公司的盈利模式毫无影响,但是苏联的出口收入却是不容乐观。
外经贸部的业务不好做,不过谢廖沙让汽车成为了新的出口亮点。所以暂时来说,谢廖沙这边的业务数据还不至于过于的难看。可是耶利钦那边没有钱就无法开工,当初谢廖沙对耶利钦有过承诺,因此耶利钦就厚着脸皮来找谢廖沙为他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
“老兄,我们外贸银行的钱都是出口企业的利润,一个季度就要结算一次。我把钱挪用给你,你的工人新城光是资金回笼得好几年的时间,你让我怎么帮你!”谢廖沙无助的说道。
“老弟,你可要替我想想办法!那个,GRD利加乔夫油盐不进,一个劲的让我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现在住宅公用事业银行的债券根本就没什么人感兴趣,老弟你可是这方面的专家,要是你不出手,哥哥我来莫斯科的第一个项目就要黄了!”耶利钦焦急地说道。
“鲍里斯大哥,你先别着急!办法也不是没有,只不过这些钱想从国内融资怕是不可能了!如果我们从国外的金融机构借钱的话,没准还有一些希望!”谢廖沙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头疼如何让外贸银行账面上的资金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起来,可是现在看来,被利加乔夫折磨的快发疯的耶利钦貌似是最好的人选。
第十一章 武器摊贩
瓦连京靠着自己过去工作上的关系很快就搞到了飞往喀布尔的机票。至于如何搞到自己想要的针式导弹,瓦连京并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他打算等到了阿富汗再去考虑这些问题。
瓦连京还在克格勃的时候,可以接触很多国内的老白姓接触不到的情报。他知道目前在阿富汗,苏联红军的斗志已经消耗殆尽,早在几年前,最早参战的土库曼斯坦部队就出现了大规模的私自逃脱的情况,于是国防部不得不从俄罗斯共和国和乌克兰共和国抽调政治上靠得住的部队前去参战。
由于战事不利,前线的士兵们逐渐开始不安分了起来,军队纪律开始涣散,斗志开始丧失。更有甚者一些苏联红军的士兵叛逃到巴基斯坦甚至是圣战者马苏德的武装,掉转枪头攻击同胞。
瓦连京乘坐的飞机需要在阿拉木图中途转机,当他降落在喀布尔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上午了。瓦连京知道在喀布尔自己搞不到所需要的东西,一是因为这里对于部队的管理比较严格,另一个方面则是这里有专门的火力强大的大型防空系统,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飞机不敢到这里来撒野。
瓦连京的目的地是位于靠进巴基斯坦边境的坎大哈地区,那里时不时的有巴基斯坦或者是美国的飞机在边境上巡逻,偶尔也会有武装直升机或者A…10攻击机之类的武器对当地的圣战者武装提供空中支援。因此在附近驻扎的苏联红军部队手中,大量的装备了可以对付这些飞机的单兵防空导弹。瓦连京虽然和当地的部队没有什么可靠的关系,但是他坚信在前线的士兵们不会对绿油油的美元不感兴趣。
在阿富汗地区最危险的一段路程就是从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到喀布尔的运输补给线,从阿富汗战争爆发开始,苏联红军就试图打通这条运输大动脉,但是直到现在苏军的大部分补给依旧要靠飞机来维持。原因就在于这条交通运输大动脉要经过著名的潘杰希尔谷地,圣战者的领袖马苏德的部队就盘踞在此。而从喀布尔到坎大哈的公路安全情况则要好得多,那便都是开阔的平原,苏联的装甲部队可以很轻易的在附近布防和警戒。
瓦连京在喀布尔停留了几天之后,买下了一辆二手汽车,花大价钱雇佣了一位会说俄语的当地向导。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瓦连京还换上了本地人的长袍。
瓦连京让向导帮助采购了一切路上需要的东西之后,就立刻沿着公务往西南方向出发了。
瓦连京将身上的钱都放在了驾驶座位的椅子里。一路上他都不太敢睡踏实,累了就在车里歇一会儿,一只手总是摸着后腰上的托卡列夫。从喀布尔到坎大哈的道路上并不好走,时不时的可以看见被火箭弹掀翻的军车和坦克,不过好在瓦连京比较幸运,在路上大部分时间他都老老实实的跟在别的汽车的后面,因此倒是没有遇到地雷之类的武器。
瓦连京找到这名向导,叫做卡西姆,俄语说的不错,为人也很老实。瓦连京觉得这个小子是个不错的好帮手,他一想到以后没准武器的生意会成为一条稳定的财路,就打起了招揽这个向导的想法。
这一路上一共花费了将近四天的时间,由于路况实在是太差。瓦连京的这辆二手车到了坎大哈就被送去了修车厂,瓦连京在苏军驻地附近找到了一处居住的地方,他让卡西姆去周围打听一下消息,看看有没有苏军卡车和武器的交易市场。
卡西姆没花多少功夫就找到了瓦连京所要寻找的地方。说起来,这个地方算得上是本地人和苏联人相处的最容器的地方了。虽然两国在打仗,但是苏联人需要多挣些钱寄回家里用以支付日渐高昂的生活物价,而本地人因为所需要的各种商品而只能从苏军手中购买,所以一来二去就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地下市场。在这里你可以买到苏联生产的汽车配件,苏联人的枪械等从军营里流出来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一些是从战场上报废的车辆上拆下来的,而有一些则是有门路的苏军盗卖出来的。
瓦连京和卡西姆在市场上闲逛着,考察这里的情况。瓦连京因为穿着本地人的衣服,又蒙着脸,戴着墨镜,所以没有漏出什么马脚。走到一处武器摊位前,看到挂在货架上的托卡列夫和AK…74连油封都没有打开,瓦连京心里就有了底。他附耳在卡西姆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卡西姆立刻对摊主问道:“只有这些吗?有没有威力更大的家伙!”
“小弟弟,这些东西买去防身足够了!”摊主一看卡西姆的样子,不是大主顾,随口就准备打发了。
“老板,我家主人想问问,有没有可以攻击飞机的武器?”卡西姆又问道。
“火箭弹吗?你要是出的起价钱,我可以帮你问问?”摊主站起身来,这一次不再轻视对方了。他怕对方是从城外圣战者武装里派来采购的,赶紧把两人请进了房子里。这个房子是一座二层小楼,中间又一个小院子。
“两位贵客,不知道你们想要什么武器?我们这里什么都有,只要您有钱,我们都能给你搞到手!”摊主奉上茶水和香烟,对两人殷勤的招待着。
卡西姆把摊主的话语小声的翻译给瓦连京,然后瓦连京又让卡西姆问道:“我家主人说想要可以把苏联人的飞机打下来的武器,不要火箭弹,要那种扛在肩上可以自动追着飞机的武器!”
“您是说,单兵防空导弹啊!这种东西很贵,我们暂时手上没货啊!不过客人,您是想要苏制的还是美制的呢?我们这里都能搞到手!”摊主回答道。
“老板,你不是开玩笑吧!这种武器那这么容易搞到手?”听懂了对方的答复之后,瓦连京让卡西姆赶紧追问道。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本来以为很难的事情,难道随便找个小武器摊子就能搞的定?
“客人啊!你是不知道,那些俄国大兵都穷疯了,什么都敢往外卖。至于美制的导弹嘛!嘿嘿,有的圣战者部队更喜欢做鸦片生意,又不想去跟俄国人拼命,从美国人那里拿到这种武器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卖掉!”摊主笑嘻嘻的解释道。
第十二章 对外融资获批
谢廖沙和耶利钦在暗地里对融资的事情达成了共识,因为事关重大,又因为利加乔夫坚决拒绝的态度,所以谢廖沙和耶利钦决定去找戈尔巴乔夫来商量一下向海外融资的事情。
这件事情既然是耶利钦主动提出来的,找戈尔巴乔夫商量的事情自然要落在耶利钦头上,谢廖沙只是从一边辅助,并不打算当这个出头鸟。耶利钦主动的联系了戈尔巴乔夫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约定好了时间之后,他又和谢廖沙准备了一大堆的材料用来证明利加乔夫是多么的外行,而他和谢廖沙又是多么的有道理。
谢廖沙和耶利钦所鼓捣出来的这份报告大部分都是由外经贸部外贸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盖达尔亲自操刀的。让盖达尔去做这件事是谢廖沙的决定,因为谢廖沙深知戈尔巴乔夫是芝加哥经济学派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信徒。让同样对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观点研究颇有心得的盖达尔去写报告简直就是投其所好。
盖达尔不愧是二十九岁就能够入职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专家组的牛人,他把这份报告写的看着就让人感到认同。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主张在于对自由市场经济的鼓吹,如果联系到苏联当下的环境之中的话,谢廖沙和耶利钦要求引进外资参与工人新城建设的主张自然而然是符合自由市场经济要求的改革行为。
耶利钦和谢廖沙在预定的当日被克里姆林宫派来的专车接走,准时的来到了戈尔巴乔夫的新办公室里。这里的窗外可以看到美丽的莫斯科河,还有远处工人新城的壮观景象。戈尔巴乔夫见到两人的时候一如既往的随和,拉着谢廖沙和戈尔巴乔夫说了一通他在乌克兰考察时的趣事,随后慢慢的切入了正题,戈尔巴乔夫访敲侧击的向耶利钦询问道:“为什么工人新城会出现资金方面这么大的问题?”
“总书记,这些事情还是让谢廖沙来亲口跟您说吧!”耶利钦从戈尔巴乔夫的口中已经得知一点,那就是不知道戈尔巴乔夫和利加乔夫到底是谁主动的,他们已经讨论过耶利钦这里的问题了。耶利钦此刻的心里对利加乔夫产生了很多的不满,本来这件事情就是客观存在的新问题,利加乔夫却在背后告知了戈尔巴乔夫,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戈尔巴乔夫肯定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一定的疑问。耶利钦毕竟是新投靠过来的,在戈尔巴乔夫说话不如谢廖沙好使,还不如让谢廖沙给戈尔巴乔夫好好的解释解释。
“总书记,因为现在的情况和我们当初所面对的有些不同!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的市场供应出现了问题,老百姓虽然手头有钱,但是在国营商店里却买不到合适的商品,汽车这样的大件需要指标供应,住房也不允许买卖。所以老百姓对钱的热情并不高,他们希望把钱换成可以使用的物品,债券的那些利息自然也就看不上眼了!”谢廖沙没有把话题引向走私或者黑市的问题,尽管这已经是苏联的老百姓生活离不开的场所了。可是黑市的猖獗就说明外经贸部对于走私的打击力度不够,因为谢廖沙的外经贸部掌管着海关和缉私部队。谢廖沙可不希望让自己的部门受到总书记的批评和指责。
“看来还是我们的经济体制引起的问题!国家真到了非要改革不可的地步了!”戈尔巴乔夫感慨道。
“总书记,正是因为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想通过别的渠道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谢廖沙跟我说可以向国外的金融机构借钱,不过就是不知道中央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待?”耶利钦双手将报告递给了戈尔巴乔夫,然后紧张的看着戈尔巴乔夫的反应。
戈尔巴乔夫示意谢廖沙和耶利钦在沙发上稍作休息,随后他翻开了耶利钦递上来的报告,慢慢的翻动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谢廖沙和耶利钦一句话都不说,他们一个靠在沙发上,另一个则身体前倾,都在静静的等待戈尔巴乔夫的指示。
“首先我要说,你们的想法非常的大胆和富有想象力,引入国外的资金来支援工人新城的建设,这确实是一招好棋。但是这件事情在我们国家从来都没有先例!我恐怕在同志们中间会引起广泛的反对!”戈尔巴乔夫无奈的说道。
“总书记,列宁时期哈默同志曾经在我们国家兴办过铅笔工厂,斯大林时期福特公司曾经援建过我们的高尔基汽车制造厂,赫鲁晓夫时期菲亚特曾将援建过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这些都和我们现在的工人新城的方案有相似之处!没道理在过去都说得通的事情,在我们大力提倡盖的时候,反而要受到批评和争议!”谢廖沙不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