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复兴之路 >

第219章

复兴之路-第219章

小说: 复兴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愿意。”

    “为什么?”

    “没有理由。就是不愿意。”

    “哈哈,”冯世钊干笑了几声,“央企与地方在干部上的交流是常态化了,耀祖同志前几天来燕京,我们见了一面,他提出的要求,希望我放人,其他的环节,他来负责。他的能量你是知道的……”

    “虽说有组织服从,但也要征求我个人的意见吧?不说别的,红星正在关键时候,我离开不合适。”

    “是的。我也这样跟他说了。大家其实说的是一件事,就是平泉新城嘛。他哪里出了点情况,人事变动可能比较大,他希望你去主持新城建设,职务是副市长……”

    “已经定了吗?”

    “没有。我也不愿意放你,你是知道的……另外,红星的情况也不是很让人放心。估计他要跟你谈,你准备怎么拒绝?”

    “没有理由。不愿意就是最大的理由。”

    “哈哈,那你就这样拒绝他吧。不过,陶唐啊,到地方工作发展空间更大,如果你个人愿意,我不会拒绝的。耀祖同志非常看好你,如果你去了,估计入常也就一两年的事,然后就看你个人的造化啦。”

    陶唐虽然没有在地方工作过,但他知道,政府部门的首长能够进入同级常委会的,除了市长也就是常务副市长了。

    “冯总,您不止一次教诲我,人固有自知之明。我对地方工作没有一点经验,搞不好的。但留在红星,可能会好些。我有好多想法想要尝试……正好向你当面汇报……”

    “就是放权组建分公司的事吧?这个我同意。戚总也同意。可以搞,但要稳妥。权力不要一下子放下去,逐步来。你在电话里跟我说,下一步要把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放在首要位子的想法是对头的,但搞技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恒心才行。”

    “这个我很清楚。但不抓技术是不行的,没有技术储备就不能真正搞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红星一直在吃老本,这是我最忧虑的。”

    “江上云年龄快到站了,这个同志,恐怕锐气也不够了……”

    “所以希望集团支持下红星,最好从研究院调一位懂技术管理的领导过去……我给您写过信,但您没有理我。”

    “平泉是个小地方,没有几个人愿意平调平泉的。现在的干部啊……你还是要立足自身才行。人上一万,藏龙卧虎。红星有两万多国有员工,要善于发现人才。”

    “明白。”

    “对了,你们报的两个人,我们小范围碰了一下,可以留一个给你,另外调出一个到其他企业去。红星领导层固化现象严重,还是交流交流好。你愿意留哪一个?”

    “蒋延生。”

    “好吧,”冯世钊点点头,“大会结束后,集团将研究人事问题,估计在春节前就可以定下来了。”

    “太好了。”陶唐站起身来,他准备找冯世钊谈了两件要务,冯世钊已经给他吃了定心丸,他知道冯世钊要见的人多,“那我是不是可以走了?”

    “嗯,”冯世钊思索着,“临走前,找戚建民同志汇报下。”

    “明白。”一把手器重的部下,往往不为第二把手所容。能够同时成为一二把手心腹的人,不是神仙也差不多了。陶唐明白冯世钊的意思,私下汇报工作和公开场合汇报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你个人问题也该解决了。听耀祖同志说,你那位妻妹很钟情于你,我希望看到你早日成家……”

    “他管的也忒宽了些……”

    “去吧,”冯世钊挥挥手。

    陶唐敲开了隔壁赵庆民的房间,把冯世钊跟他谈的主要内容通报了搭档。当然,他不会跟赵庆民谈他可能面临的工作变动。

    “这么说,集团准备安排刘书林到其他公司?”赵庆民很兴奋,他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

    “是的。”

    “冯老总没说是哪个公司?”

    “没有。我也不好问。”不是不好问,而是不太关心。之所以调开刘书林,还是为了解决因机构变动带来的人事安排。但这个结果真是贴心,解决了陶唐和赵庆民的一个不小的麻烦。

    “还是你厉害呀……”赵庆民叹息道,“这是一个好消息,好!”

    “那,咱们回去就动班子吧。”

    “我同意。”赵庆民点点头。

    会议一共两天。第二天下午会议结束时,陶唐意外地接到了唐一昆的电话,唐一昆说,“我知道你在燕京,而且今天的会议就算结束了。有急事要见你,我就在你宾馆外面,请务必给兄弟个面子,出来我们谈谈,最多一个钟头吧。”

    “哎,我说老唐,”陶唐当时心情不错,“你是不是安插了间谍呀,我的行踪都被你掌握了。晚上有个宴会的,能不能明天?”

    “明天我就回去了……伙计,你请个假吧。”

    “好吧,我试试。你稍等。”

    每次工作会结束,集团都要设宴宴请下各地过来的老总们,请假是容易的,一刻钟后,陶唐便坐上了东湖集团燕京办事处的玛莎拉蒂总裁。

    “好车呀,”陶唐赞道。

    “看你满面春风,我可是麻烦一堆呢。”

    “究竟有什么事?”

    “唉,到地方说吧。就在我的办事处,半个钟头就到了。”

    总裁已经驶出了温泉宾馆宽敞的停车场,驶进了燕京晚上流光溢彩的车流中。

 第246章班子一

    “想不到你在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段还藏有如此雅致的私宅,”陶唐在精巧的四合院里转了一圈回到北屋地道中式风格的客厅,对唐一昆说,“看了你的宅子,连我都想下海经商了。〔

    “欢迎之至!我不是开玩笑,如果你舍得离开体制内,东湖扫榻相迎。”

    “什么职务呀?待遇呢?”

    “职务嘛,齐震可以让出来。至于待遇,当初麦克纳马拉等人离开美国空军跑到福特汽车求职,小福特是让他们自己定薪金的。”

    这个故事陶唐是知道的,当初美国空军统计管制处的一帮军官在二战结束后到福特汽车求职,慷慨大度但不懂管理的小福特确实是给了这帮军官一张白纸你们值多少,自己写个数吧。

    “够意思!”陶唐冲唐一昆竖了下大拇指,“说吧,有什么吩咐?”

    “真遇到一点麻烦……”唐一昆端起茶杯,皱着眉头说,“我不成,但对于你应该是举手之劳而已,务必帮个忙。”

    “说嘛。”

    “周鸿友遇到点麻烦,有人实名举报了他……你没听说?”

    陶唐以为是东湖筹资之事,他知道东湖开足马力筹备明年新城建设的启动资金,没想到唐一昆竟然是为周鸿友,“周鸿友怎么了?贪腐比人拿到证据了?”他立即想起唯一的一次拜访周宅的情景,“我印象里鸿友很低调呀?”

    唐一昆苦笑,“鸿友确实低调,别的不说,自从八项规定出台,他再没去过东湖会所,之前他最喜欢会所的环境……他一直负责新城规划,难免惹人嫉妒……你真没听说?”他怀疑地看着陶唐。

    “没有。我和市里基本没有来往,你是知道的。怎么回事?问题严重吗?”

    “严重不严重,完全在6书记手里。但新城建设不能没有鸿友!看在老同学的份上,请你务必在6耀祖面前代为说项。”

    陶唐没有吭气。

    “反腐在我看来就是权力斗争的另一种形式……上官宏以为王一走后该轮到他了,没想到空降了一个6耀祖。大概上官市长有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吧?我是猜测啊。可能6书记把鸿友当成上官的人了,是不是杀鸡骇猴,我也不好说。老陶,你帮了鸿友这个忙,人情记在兄弟身上!如有差遣,兄弟必将全力以赴!”

    如果是平泉企业界的其他人士听到唐一昆的如此许诺,当会明白这是极重的承诺了。唐一昆有很多优点,其中重然诺是其中之一,因此,他在达后很少对别人拍胸脯。

    但陶唐不懂,也不想懂。想了想,陶唐说,“清者自清,如果鸿友遭人诬陷,也不须我帮什么忙。如果他真的有事,6耀祖也救不了他。没错,6耀祖把我当朋友,但你要相信,我俩从来都是清水之交。所以,这个帮,恐怕不好帮。就我的了解我想你也不会外行,鸿友已经是副市长了,调查权岂能掌握在市里?再者你想想,6耀祖问我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我怎么说?说你告诉我的?一家民营企业,插手官场的事是什么意思?对你可能不好吧?其实我多虑了,以你的精明,岂能不懂这个道理?咱们做企业的,还是远离官场好。”

    唐一昆心里冷笑。企业什么时候游离在官场之外了?除非是那种无足轻重的小摊子!国企不必说了,民企搞的好的,搞大了的,哪个与官场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现在他确实是内外交困,有些走投无路了,不得不跑到燕京来求陶唐!和宛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的周鸿友商量了两次,认为可以出手相救的唯6耀祖一人而已!而放眼平泉乃至全省,能打动6耀祖的,唯陶唐一人而已。经营了这么多年,唐一昆和周鸿友在官场不是没有人脉,但此次实在是太过凶险了,从相求那些人的口吻完全可以断定,周鸿友怕是有大麻烦了!

    唐一昆当然清楚周鸿友的麻烦来自哪里!光是东湖就足以把其送入大牢蹲上一辈子了!唐一昆已经完全清楚,这一次针对周鸿友的难就是来自东湖,目的却不是搞倒周鸿友,而是自己。从新城建设引的内部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他化解一招,对手的下一招更为凶狠,现在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地步了。搞倒周鸿友,必然带出东湖地产的问题,即使能够侥幸过关,哪里还能进军新城项目?

    “老唐,你真的要见死不救了?”唐一昆冷冷道。

    “别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陶唐当然不吃唐一昆这一套,“我可以见6耀祖,这没问题。但你教教我,我怎么跟他说?”陶唐硬硬地顶了回来。

    “简单。就从你红星入手即可。新城项目已经把我们牵连在一起,包括6耀祖!批准这个项目的不是省里,而是更高层。6书记总不愿以一己之私将其搁浅吧?”

    “好吧,我就这样说好了。”陶唐点点头,“鸿友怎么没来?”

    “他不方便出来……”

    唐一昆心想,现在周鸿友已经是惊弓之鸟,与自己商讨对策都不敢用手机了,还得像地下党接头一般。他哪里敢请假来燕京嘛……

    “好吧,那你送我回去吧。”

    “那怎么行?我这里的私房菜味道相当不错,耽误了你的饭局,我岂能没有补偿?今天就咱们两个,好好喝一杯。对了,你啥时候回去?”

    “也就一两天吧……你呢?”

    “我明天一早的飞机。”唐一昆现在与周鸿友的感觉差不多了,不想回去,还必须回去,“老陶,我这半辈子,经历的大风大浪也不算少了,我有一个座右铭,从来没跟人说过,你想不想知道?”

    “愿闻高论。”

    “太阳照常升起。”

    “妙!哈哈,”陶唐大笑起来,“这个,也可以作为我的座右铭啊。”

    ……

    元月17号,陶唐与赵庆民回到红星。尽管不愿意,陶唐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给6耀祖打电话,唐一昆和周鸿友的事尚在其次,他自己的工作问题有必要当面和6耀祖交流一次。

    电话是打给吕纬的,响了好一会儿铃声吕纬才接,“陶总,有什么指示?”

    从吕纬的声音就知道的大概,“我想见6书记,不知道能不能尽快安排一下?”

    “6书记在北阳……如果要紧,你就来。我可以安排。如果不急,就等他回去。今天不成,估计最晚明天就回去了。”

    “不急。那就等他回来吧。你就说我要见他。”

    “好的。”一反常态,吕纬先陶唐掐了电话。

    自己找个什么理由拒绝6耀祖呢?陶唐独自沉思着。突然他现,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已经变得陌生。但6耀祖强势、固执的性格是不会变的,没有工作中的真正交集,他们会是很好的、一辈子的朋友。但如果到一个班子里公事就未必了,搞不好连二十年的友谊也完蛋了……但是,6耀祖在强势运作他离开央企到地方工作的背后,不仅是为了他获得一个可以信赖的助手,必定有帮助他的含义在内!陶唐完全相信这点。

    央企,即使如红星这样规模的央企,一把手的权力是不能与地方大员相比的。别说是地市级大员,就是比不了。这点他完全明白。冯世钊在温泉宾馆对他说的那番话不是猜测,估计是6耀祖的原话。副市长,常务副市长乃至市长,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