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同志?”主持会议的陶唐望向常文海。但常文海低头不语。
郭涛接着李珞发言,但郭涛明确表示赞同这个方案,“……改革就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现在机关确实臃肿不堪,职工意见很大。要我说,力度不是大了,而是小了!试试嘛,不行再改回来。”
“我说两句吧,”韩志勇开口道,“我基本同意这个方案。行政口裁撤的几个单位都可以,加强审计和精益管理也符合当前的形势。虽然决算数还没最后出来,但今年的利润指标是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很鼓舞人心的成绩,某种意义上比完成收入指标更有意义。取得这个结果,很大程度应当归功于陶总狠抓了精益管理,成立独立的精益工作部,将其从生产部分出来,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践证明,我们的潜力很大,浪费极其严重,堵塞漏洞消除浪费所带来的利润要比扩大市场扩大生产更有意义,这也符合中央一直提倡的经济发展要转变传统方式的精神。但李珞同志对成立党群工作部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能不能修正一下?宣传部先不合并?”
“我赞同韩总的意见,”江上云接着说,“目前情况下,还是保留宣传部为好。至于组织部,我倒认为可以尝试一下,事权归一有好处。现在人力资源部和组织部的确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
“我说一点意见吧,”很少发言的周兵开口道,“压缩管理部门我是同意的,但步子不宜过大。撤销基建部我不赞成,之前吕绮征求意见时我已经写了书面的理由,现在我再说一遍。基建部和建安公司不能简单地合并,存在一个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撤销基建部,将来公司涉及‘三同时’和基建监理等工作必定弱化,安全上也存在问题。其他的,我认为单设精益管理部的意义也不大,抓精益管理不能空抓,放在生产部是比较合适的。”
邱林看马光明、刘秀云和常文海不吭气,于是发言道,“我说几句吧。我赞成李总的意见。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是我们的传统优势,目前情况下,不宜对党群口动大手术。另外,成立审计部是不是合适也值得研究。监督与审计是并行不悖的两个拳头,分开了,业务就割裂了。其他我没意见。”
把内部审计从监督工作部分立出来,显然是为下一步准备成立的分公司准备的。大家对此心知肚明。
“张宏利同志,”陶唐点将了,“你是唯一的职工董事,董事会开的不多,你发表意见的机会也不多。现在你来说说你的意见吧。没关系,说错了也不要紧。他们都是站在公司最高层面看问题的,但基层的声音很重要,我应该听,赵书记和其他领导都应该听,你来说说吧。”
五十岁上下、长了一头浓密卷发的张宏利涨红了脸,“我真的说不好……既然陶总要我讲,我就说几句,如果说错了,各位领导批评吧……”
赵庆民笑道,“老张啊,你是集团正式任命的董事,是公司最高管理机构的成员嘛。要说领导,你就是领导。没关系,你直说。”
“首先我赞同精简机构。我在下面常听到工人们发牢骚,说三座办公楼里坐着那么多的干部,每天也不知道干些什么……”
大家笑起来。陶唐也笑了,“这个牢骚有意思。老张你是怎么跟他们解释的?”
“我能解释什么?因为我也不知道。而且,因为我拿着高薪,他们总觉得我和他们不是一路人,虽然我一直没离开车间……但我相信,陶总的办法是对的,今年以来很多地方发生了改变,工人们说干部们变了好多,中午喝酒的基本没有了,离开车间不知道去哪里的也少了,车间的管理严了很多,现场管理严格了,废品也少了好多,工人们提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有了,大家的心劲儿比原来高多了。尤其是抓了**分子,大家都觉得公司有希望了……应该改革,改革才有希望!”
第237章董事会二
“张师傅,你一定没有听过一句话,”职工董事张宏利刚一说完,李珞接话道,“‘自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改革也一样!不能一说改革就赞同。更不能说原先的制度办法就都是错的!”
“但是,”陶唐立即反击,“不改革是没有希望的。国家如此,企业也一样!与时俱进就是改革嘛。所以,张宏利同志的结论没有问题,这个,中央早有定论了嘛。”
李珞当然不会示弱,如果现在示弱举起降旗,接下来对营销体制变革的方案拿出来,反击的气势就形不成了,“这就涉及改革的定义了。如果认为对旧有的东西做改变就是改革,我认为肯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或者是坏的!现在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了,没有人能因为说错一句话就揪辫子打棍子戴帽子了!我对时下一句话是有看法的,什么叫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去改革?如果改革顺应民意,用得着壮士断腕吗?”
“等等,”陶唐截断了李珞的话,“这句话准确的意思应当是这样的:要下大决心破除长时间形成的利益固化顽疾,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断腕!回到正题吧,我们今天研究公司的机构改革方案,我认为就是在破除阶层利益固化!标准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调整机构的目的是什么?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只要方案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我们就应当赞成。反之,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反对!那么,什么是企业的根本利益?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或许会有人说,公司的根本利益就是一把手的利益!不,我认为不是的。用比较庸俗的观点看,我就是红星公司的一把手,但机构压缩符合我个人的利益吗?我认为不符合。至少压缩机构会带来人事上的矛盾,拆庙总不如建庙嘛。那么,企业根本利益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有的,第一就是企业的实力增强,它首先表现在效率的提高,马克思说过‘一切的节省都可以归结到时间的节省’,这句话肯定是真理。只有效率提高,效益才能提高嘛。其次,就是员工收入的增强。我看舍此两条,其他也就够不上了……”
陶唐停下喝水,会场的气氛凝重起来。埋头记录的吕绮甚至不敢抬头去看每位领导的表情,尽管她知道此刻领导们的表情一定非常之精彩。她参加陶唐主持的会议次数不算少了,特别是她当上发规部主任后,陶唐参加的会议她几乎都在场,却从来没有见过陶唐如此言辞锋利地反驳某个公司领导的发言。尤其这个人是李珞。她似乎听见了李珞粗重的呼吸声……
“赵书记?”陶唐扭头看向坐在自己左手的赵庆民,赵庆民摇摇头,表示自己不讲了。
“那好,我说几句吧。刚才听了同志们的发言,对于公司部分机构调整的方案,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这都正常。没有意见的,反而不那么正常。按照公司章程,机构设置的权力在董事会,而董事会的议事规则不是董事长说了算,而是少数服从多数。我这个董事长,只是一个召集人,只有一票的权力。既然我坐在这个位子上,我就要努力坐好这把椅子,我的办法就是尽量和稀泥,尽量综合大家的意见,但是,我有底线,如果超越我的底线,我就会坚定地推行我的办法。底线之内,就努力找到平衡点吧……综合大家的发言,我说说我的意见。第一,党群工作部暂缓成立。大家对于撤销宣传部和组织部的顾虑成立。既然有顾虑并且有理由,那就先维持现状吧。其他几个机构,方案里提出撤销的,我赞成。方案里提出成立的,我也赞成。周副总不赞成成立精益管理部的理由不充分,我认为必须把精益管理的职能从生产管理部分出来,在新的经营年度里大抓而特抓才行。有的同志肯定了去年公司推行精益管理的成绩,在我看来差得远!公司的潜力还没有真正挖出来,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浪费尚未杜绝,韩总,你估计去年的成本费用率变化是多少?不会降低一个百分点吧?所以必须成立独立的、拥有极大考核处罚权的精益管理部!审计部也必须成立,就是要把审计独立出来,直接对监事会和董事会负责。混在监督工作部是会冲淡其职能的。至于裁撤的几个部门,我想吕绮同志的解释已经很清楚了,我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下面,董事们进行表决吧,同意我的意见的请举手!”说罢,他第一个举起了右手。
陶唐说的很清楚,表决的不是吕绮的方案,而是他的修正意见!这就有些霸道了,照理说大家在发表意见后应该对方案表决,如果不能通过,应当根据多数人的意见进行修正,然后再走一次程序。但陶唐显然省略了这个步骤,直接让大家对他做出的修正案进行表决,期间没有与任何人有任何形式的商量。
而且,与会众人中,只有六个人拥有正式的表决权。
坐在陶唐右首的郭涛愕然。因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机构调整是大事,从来都是班子会讨论决定的,副总们,包括他这个监事会主席都有充分的发言权,至少形式上是这样的。很多人甚至不清楚公司章程的规定了,现在,陶唐竟然剥夺了大部分副总经理的表决权。但这又没有违反规定,的确,公司章程确实明确规定了公司机构的设置调整归董事会决定……
郭涛愕然间,赵庆民已经举起了手。跟着的是张宏利,然后是韩志勇。
其实到了现在,赞成票已经达三分之二了。即使江上云和李珞反对也无效了。两个人犹豫了一下,同时举起了手。
李珞不能不举手。因为刚才他发言反对的是合并党群口四个现有机构,其核心当然是他变相“掌控”的组织部。现在陶唐的修正案尊重了他的意见,如果他再反对,就证实了他不是从工作出发,而是无原则地闹情绪了。
“嗯,全票通过。那就这么定了……”陶唐点点头,“吕主任,请你宣读方案的第二部分吧。”
吕绮刚才已经明白了陶唐为什么要把方案拆成不相关联的两部分了。显然,他不愿意看到整体方案被否决的情况出现(尽管那种可能不大),所以先将机关定下来。至于党群工作部,本来就不是陶唐的主意……赵庆民为什么会提出那个意见,吕绮现在也没有彻底搞明白……
方案的第二部分针对的是基层,主要是生产分厂。按照目前的产品板块,将除了负责工模具及非标制造的三个机加分厂(机加一、二、三分厂)和负责动力供应的动力公司保留外,其余的分厂划归四个分公司。但为了突出变速箱的地位,将负责变速箱产品的三个零部件分厂和一个总成分厂从车辆板块剥离出来,成立了专门的变速箱分公司。
如果单就成立四个分公司并不会引起多大争议。因为各分厂并未取消,只是“降格”了,只是上面多了个分公司管理而已。但四大分公司的组建,带来了公司管理体制的巨大变更。涉及营销、采购、人事以及财务管理诸多方面,这才是争议的核心所在。按照陶唐的设想,分公司成立后将逐步过渡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分公司将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本部(指红星公司最高管理层)对于各生产分厂的管理权基本下放下去了,只负责管理四个分公司,而且还是以指标管理为主。这样,分公司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营销权了,从而带来了红星公司拥有极高地位的营销部的撤销……
吕绮的方案主要部分是对分公司成立后职权变化的解释,这部分她念的结结巴巴,用时一刻钟。
吕绮讲完后,会场一片寂静。主持会议的陶唐笑着说,“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志都看过这个方案了,也提了不少的意见。大家的意见我都看过了。成立四个拥有独立经营权的分公司是我的主意,为什么这样做,吕主任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但我还是想谈几句。”
陶唐喝了几口茶,“我来厂快九个月了。对于我们红星公司的总体判断是,第一,我们红星可以搞好。我们拥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就我们目前产品的技术和装备而言,省里超过我们的还不多。竞争主要来自外省,也不算严重。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局面正在好转,投入在加大,速度也在加快。我来之前储备的一些新产品在今后三年内将陆续投放市场,会极大增强我们的竞争力。我们还拥有一支不错的职工队伍,尽管由于公司效益的下滑导致人才的流失,但筋骨未伤,只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第二,公司的效益很差,跟我们的地位不匹配,员工的薪酬较低,影响了人才的招聘和积极性的发挥,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如果进一步细分效益不好的原因,应该有四个方面,一是干部队伍存在的**及作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