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上。写在纸上。”
“挂帅的是戚总,我只负责考察的具体事务好了……”
“戚总主要是协调与地方的关系……这个陶唐啊,本位主义太严重了,要敲打呢……”
戚建民没有接这个话茬。但他知道红星与当地政府的矛盾。一些情况要上党组会的,他也知道地方把“状”告到了冯世钊这里。可是既然没有让他管这方面的工作,他就不会主动过问,这也是讲政治。
就这样,这个红星历史上最豪华的考察组实际上是三拨人,戚建民、袁长海、兰元珍及袁长海手下一个副处长是一拨。根本不过问考察事,专注于与平泉市就红星搬迁的对接。秦海涛、畅山强及人力资源部一个副处长负责常规考察,是第二拨,李耀东及集团公司纪委的一名处长则专门落实他们认为可能存在的违纪线索。
考察组在召开班子会之后,戚建民因为与市长已经约定,拒绝了陶唐邀请去视察生产一线的要求,带着袁长海、兰元珍在陶唐的陪同下去了市府。没有来过红星公司的秦海涛与李耀东及未去平泉市府的考察组成员在赵庆民、郭涛、马光明等人的陪同下乘坐红星的考斯特去了生产区,首先看了预定“让出来”的几个分厂。听了赵庆民的介绍后,算是对此次搬迁的规模有了直观的印象。这一排子视察就搞到了中午,给秦海涛及李耀东最大的感受就是大,红星公司实在是太大了。尽管陶唐没有要求分厂为迎接考察组进行现场方面的任何布置,但分管生产的马光明还是做了些口头的要求,对几个重点单位——主要是总成分厂提出了环境卫生及设备保养方面的具体要求,对员工的着装及杜绝“三违”做了专门的强调。但在视察过程中集团两位第一次到红星的领导并未问及这些,而是把问题集中在了产品和市场上,竟然没有一句点评精益管理,让马光明有一种做了无用功的感觉。倒是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畅山强对陪同他并给他解释产品的蒋延生助理说,红星的现场管理有了很大改善,可以看出来,你们是真抓了。
当天下午,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畅山强主持召开了红星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含科级)大会,通报了集团考察组的任务、目的及工作流程。秦海涛及李耀东分别在大会上讲了话,赵庆民代表红星公司做了表态。会上即下发并当场收回了对红星公司现任领导班子的几份评议表,从德能勤绩廉几方面由中层干部们对班子成员背靠背的无记名评分。
会后,秦海涛和李耀东就按照预定的步骤开始了他们各自的工作,第一阶段主要是约谈,根据红星公司组织部提供的名册,由考察组点名约谈。
秦海涛那边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李耀东这边两天后出了点情况,他手下那个姓储的处长和小招服务员张爱英吵起来了。脾气火爆的张爱英撂下储副处长走了,“什么玩意儿,就这水平还当处长呢!”当时声音很大,惊动了正与人谈话的李耀东,也惊动了秦海涛。
李耀东带着的线索主要有两条。都是针对陶唐的。一条是实名举报,说陶唐借其侄儿结婚鼓动其兄大操大办,肆无忌惮地收取礼金高达七十万元之多。第二条就是生活作风了,虽然不是实名举报。但好几封匿名信都指向明确,说陶唐跟某位女中干关系暧昧,为了讨其欢心,不顾公司的干部管理制度及能力,提拔这名女干部担任了公司非常关键部门的一把手。不仅如此,为了塞住女干部丈夫之口,不让其后院起火,竟然将女干部的丈夫破格提拔到处级岗位上,成为了公司人人传诵的超级笑话。除此之外,还有两封信说陶唐和小招的某个年轻服务员不干净,因为人家父母找上门来,陶唐不得不把该服务员破格录取进厂安排到了车间。
李耀东当然首先核实实名举报。******以后,中央大力抓干部队伍的四风建设,借婚丧嫁娶敛财成为一个整顿作风查处违纪的重要方面。虽然这封举报信点明了不是陶唐的直系亲属。但李耀东认为仍有调查的必要。所以他来公司后首先约见了实名举报人,隆鑫酒店的老板任道,早有准备的任道当即向李耀东提供了证据:饭费收据及赴宴名单,并且在名单上注明了哪些人是领导干部。任道还当面指出,这些人都是看在陶唐的面子上来的,他们跟陶唐的哥哥陶晋没有一点关系。
李耀东毕竟是老纪检了,对党纪法规了了如指掌。就任道的举报材料,真还套不到陶唐头上——没有一个文件说身为平头百姓连个党员都不是的陶晋夫妇为儿子的婚宴办了五十桌违规,更不能说那些中干参加陶晋儿子的婚礼就违纪。但陶唐的职务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现实就是这样。于是李耀东向赵庆民和郭涛做了了解。俩人异口同声地位陶唐辩解,这件事纯属诬告!陶唐同志在班子会上以及私下都跟我们打了招呼,为避免找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班子成员第一不要随礼。第二不要去赴宴。陶唐同志讲的很严肃,甚至说出大家不要给他找麻烦的话了。至于中干,赵庆民说,陶唐同志是准备在某个会议上讲一讲的,比如说他一般每周都参加的生产行政会,想对中层提个类似的要求。是我阻止了他。陶晋同志是公司的老人了。和一些中干建立私人友谊也是正常的,组织上从来没有制止过正常范围的朋友交往吧?何况这是侄儿结婚,又不是你女儿出嫁,你提要求算什么?那天婚礼我是没有去,也没有随礼。据说办的规模不小,可这和陶唐同志有什么关系?这个过程中陶唐同志并没有任何的违纪,没有滥用职权,据说当天是有公司领导去婚礼现场的,都被陶总撵走了。为此兄弟俩还闹了点不愉快,还要陶唐同志怎样呢?我以党委书记的名义负责人地讲,陶唐同志律己之严是我没有见过的,完全可以做我学习的榜样。公司本来准备给陶唐同志一套空着的房子的,但他拒绝了,连买都没买,而是把那几套大家一直盯着的大户型房子拍卖掉了,他至今仍住在招待所,连饭钱都是自己掏……说句不合身份的话,您见过这样的一把手吗?
郭涛则历数了陶唐来厂后加强制度建设堵塞出血点的事例,“据我所知,半年来公司的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了一半多,是和陶唐同志率先垂范分不开的。个体户饭店的生意被陶唐砸了,完全有可能记恨。据说当初陶总是不同意其兄在这个隆鑫办喜事的,但他做不了主。我估计就是这个人告的状,他在前任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在公司很多口都插手,比如买煤,比如零星维修工程,比如承揽公务接待,这些生意都被新的制度给堵了,他能不记恨?我就是干这个的,心里有数。肯定有人恨陶总,但他们摆不到桌面来讲!”
李耀东听了很感动,但他不相信。于是开始做调查,包括从财务部调阅红星公司五月份以来的业务活动费账目,他的调查尚未出结果,由他指派调查陶唐的另一个问题,即生活作风问题的储处长就在小招服务员张爱英那里碰了钉子。储副处长认为,既然张爱英负责照顾陶唐平时的生活起居,那么她一定知道陶唐与那个女干部(几乎不需要费事就落实到了人头——红星公司半年来只有一个女干部被提职)的来往,更知道那个年轻服务员的故事。谁知储副处长刚开了个头讲明了他的意思,性格直爽甚至有些暴躁的张爱英就恼了,“全是胡说八道!你们是不是见不得红星有个正派的领导啊?过去那些龌蹉领导不见你们来查,好不容易盼来一个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你们竟然调查他的作风问题!没有!人家老婆是不在了,但人家有女朋友!我在小招干了二十年了,什么事不知道?说陶总做那些狗屁事的人都是昧了良心,你别问了,我从来没有见吕主任下班来找过陶总!没有!”
储副处长不甘心,还想从侧面打听,张爱英早已忍不住,“爱问谁问去,我懒得理你。纯属吃饱了撑的。就你这水平还调查陶总?谁给你提供的消息?让他来跟我对质吧。”这个平时和陶唐很少说话的服务员竟然丢下储副处长走了。
ps。 5。15「」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211章考察组五
张爱英的不合作只是一个小插曲。秦海涛和李耀东两个组的工作正常进行着,一组组人被找来小招,在指定的房间等候,然后被组织部的人带入两位集团领导的房间,接受问询,然后离开。
吕绮以为自己肯定会被召见,但没有。今天是签署搬迁协议的日子,早上八点半左右,考斯特就等候在三号楼的楼下了,她看见范永诚夹着他新买的棕色公文包上了车,朱宁则抽着烟等候在车前。十分钟后,她见陶唐陪着戚建民出来了,后面跟着集团袁主任等人,公司政研室主任余卫国也在其中。但发规部没人去。今天去起草协议的人马她昨晚就知道了,是老范已经告诉她的,老范已接到了通知,而她没有接到,这就意味着她不会参加了。发规部牵头完成了所有的测算,起草了方案,但在最后的阶段被“抛弃”了。
或许是因为今天要接受谈话吧。昨天段辉和高继明都被叫去了,却没有叫她。下班前段辉回来说,明天肯定找你,你就做好准备吧。
吕绮认为她一定会被叫去的。谈什么,吕绮心里有数。前天下午下班时遇到了等候着她的徐德玉,她没想到徐德玉也被约谈了。徐德玉是向她“通风报信”的,跟她说了约谈的内容。果然不出所料,那个姓李的竟然问起自己与陶唐的关系!徐德玉提醒她,估计有人在背后乱嚼舌头呢,嫉妒呗。她没有说如何回答,但吕绮知道徐德玉是“站在”她一边的,不会说出不利于她的情况。
关键是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调查的东西!
那一瞬间吕绮的心真的拔凉拔凉的。她为自己悲哀,也为陶唐悲哀。过去曾听一个她所尊敬的老领导说过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认为体制总是惩罚那些干事但不会搞关系的人。那时她还是副科,真的什么也不懂。但现在她似乎懂了。那一瞬间除了悲凉,还有疲倦。这个劳什子主任有什么意思?
那个等候已久的电话终于来了,是组织部长彭杰亲自打来的,“吕主任。集团李总要向你了解点情况,你放下手里的工作,来小招二楼吧。”
吕绮习惯性地拿了笔记本,立即去了小招。在路上的时候。她对今天陶唐未带她去市里起草并签署协议有了解释——因为她要接受集团纪检组长的咨询。
“吕绮同志,请坐吧。”李耀东打量着吕绮,确实是个风姿绰约的美丽女人,“想跟你了解点情况,希望你能配合。”
“我会知无不言。”吕绮扫了眼坐在远处低着头埋头记录的另一名男子。
“你是哪一年入厂的?”
“1992年。大学毕业就进厂了。”
“哦。是厂子弟吧?是党员吗?哪一年入党的?”李耀东抛出第一个问题。
“是,我父母都是红星的员工。我是党员,入党时间是1998年4月。”
“哦,你今年多大年龄?哪一年提的中层?”
“我是1970年出生。如果科级也算中干的话,是2003年8月。2008年担任发规部副主任,今年8月担任主任。”
“哦,也算老资格了。”李耀东点点头,“你原来分管哪一块业务?”
“主要是企业管理……”
“好,咱们转入正题吧……”李耀东结束了开场白,“红星公司连续发生**问题。你对此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公司目前的反腐形势如何?没关系,你随便谈,我们会对你说的绝对保密。”
“首先我认为情况好多了……至少比陶总来之前好多了。”
“为什么这样说?我的意思是你有什么证据?”
“首先因为陶总对自身的要求严。国企就是这样,一把手按规矩办,下面就不敢乱来。”
“能说具体点吗?”
“事例很多。就说和我们单位有关的吧,陶总对制度和流程非常关注,他来之后梳理并修订了公司的制度流程,特别是重点领域的制度流程……”
“对不起,打断一下,哪些领域?”
“就是所谓高危领域。人事、财务、采购、基建等方面……”
“哦,你接着说,修订后的效果明显吗?”
“明显。如果不是清理项目建设的制度和执行,恐怕不会导致我的前任暴露。”
“刚才你说了陶唐同志对自身要求严格。结合你说的制度流程说说?”
“好吧,我认为他是我伺候的所有一把手中最重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