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有用心”,语气已经不善了,赵庆民说。幸亏我及时制止了局面的失控,不然就糟糕了。
尽管资历很老但不谙权力斗争的江上云接着赵庆民说,“看来营销部内部有些问题,一些干部对营销部班子不那么服气。这不能搁在这个会议上讲,的确冲淡主题了。”
“关键是会议的人员没有控制好。”韩志勇不失时机地接话,“雷云不是被免职了吗?他胡说八道什么?”
陶唐抢在李珞之前说话了,“营销部所有人员都参加了会议,并不存在参会的资格问题。我们本来就是要听一听营销员的意见嘛。但赵书记反映的情况值得注意,我们不能允许偏离了大方向。大方向是什么?就是坚决拿下一百亿的目标!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今年的最低目标不是95亿,而是100亿!这个,昨天我已经与李总取得了共识,尽管困难很大,但目标还是要旗帜鲜明地亮出来,并且坚定不移地照着努力下去。现在的情况下,谁干扰这个目标。谁就是公司的罪人!且不说左云他们说的问题是否属实,这个时候停下来查案子吗?简直是胡扯!李总。”陶唐转脸对李珞说,“这算是个不愉快的插曲,但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看这样吧,待会儿我讲几句,给营销部的同志们鼓一鼓劲,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营销部干的不错,成绩有目共睹嘛。”
李珞现在有些为难了。他到现在尚不知道陶唐已经做了工作,包括和赵庆民通了气。其实,昨天会议“跑题”最先就是赵庆民向他反映的。包括今天下午临时动议的碰头会,都是两人商量的结果。为的就是防止失态扩大。
赵庆民和陶唐配合演出的双簧,很大程度上堵死了李珞发挥的余地。陶唐说营销部的成绩很大,虽然肯定了他的功绩,但只是说偏离了会议的方向,一句没有提对左云等人的处理,这让李珞很不满意。
威信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谁都知道,营销部的人在这种场合提出超越工作范畴的意见,绝对是冲着李珞而不是刘书林。如果李珞毫无反应,如果李珞应对软弱,李珞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害,指不定接着就会有更多的反对派跳出来。但李珞如何反应却成了难题,你看,党委书记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在班子会上提出来了。而董事长兼总经理也说“意见”偏离了大方向,还说谁干扰目标谁就是公司的罪人。你还有怎么办?总不能说不让人家提意见吧?现在令李珞尴尬的是别人抢在他前面把该说的话说了,他如果揪住不放,是不是也是偏离大方向呢?而且陶唐说了,他待会儿要讲一讲……
李珞为难了。昨天晚上思忖的结果是不能和陶唐正面对抗,即使左云们背后站着陶唐,也不能正面挑战,因为挑战的结果非常明显,输的肯定是他。当初他挑战宋悦,是因为宋悦有无数的把柄可抓,但陶唐现在可没有任何的把柄在他手里。但是,如果对此事装聋作哑又是不行的,本来他在接到张兴武碰头会的通知后认为给了他一个发飙的机会,最起码要狠狠地收拾一番左云,雷云已经被免职,目标只能针对左云,最好把左云扣上顶什么帽子免掉就好了。可是碰头会完全出乎李珞的预料,赵庆民和陶唐主动应对了,这样他就为难了。
李珞在班子碰头会结束前终于有了主意,“待会儿我来主持吧,且不说这些混蛋了,大家提的很多意见还是好的,涉及业务问题,还是刘助理解释更好。陶唐,您看呢?”
陶唐痛快地答应了。于是李珞在大会上给左云们定了性,也将了陶唐一军。是的,我不能直接免了你,也不能不让你说话,但我必须把你钉死!不然,都以为老虎不发威真成了病猫了。
现在就看陶唐如何收场了。(未完待续。。)
第142章营销六
“同志们,这个营销大会是我提议召开的。对于上半年形势的分析和下半年重点工作,我已经在昨天上午的大会上讲的不少了,该说的都说了,本来这个会不应该我来总结,本来不准备发言了。但鉴于营销会出现的一些情况,还是觉得讲几句好。”在赵庆民做了简短讲话后,主持人李珞请陶唐对大会做总结讲话,陶唐这样开场了。
“应当说,这一次占用了大家一天半休息时间召开的营销会开的不错。李总和营销部的领导们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因为想和驻外的销售员们见见面,也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会议一直推到了现在……昨天李总的报告分析了公司的营销形势,对营销工作做了比较到位的总结,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也确定了整顿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奋斗的目标,我都同意。会议按照预定的程序进入分组讨论后,参会的同志们,特别是从事一线营销的同志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我认为提的非常好,是站在主人翁立场提的,是出于对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责任心提的,必将对营销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昨晚被迎头浇了一瓢凉水的左云今天灰溜溜的,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她不在意李珞,更不在意刘书林和连福宇,反正自己跟他们是不可能搞到一起了,但陶唐生气吓着了她。这次她和雷云等人“闹事”的确是有预谋的,目的就是引起陶唐对营销部内部问题的重视。但他们错估了形势,接到吕绮的警告后,左云确实吓坏了,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理解左云们的难处。不斗不行,前途暗淡。只有出现机动部那样的局面,他们这些被打压的反对派才有前途,斗争成了摆脱困境唯一的希望,本来觉得在合法的场合揭开一些盖子是安全的,更何况之前陶唐曾私下向她了解过营销部的情况。没想到却触怒了他们认定的靠山。马屁拍到马脚上了。左云顿感五雷轰顶,现在是老鼠进了风箱里,两头受气了。尤其是今天李珞讲话后,左云绝望了。李珞整人的手段她是知道的,不是用台下的小动作整人,而是凭借大势一棒子砸死人。李珞定义自己是“别有用心”者,
但陶唐刚才的一番话给了左云希望。陶唐并未和李珞站在一起……这就好。
李珞当然注意到了陶唐开场白中的用词。在两点召开的班子碰头会上陶唐既然说了他要讲话,而自己抢在陶唐前面为讨论会上的“造反派”定调子是冒了风险的。但事关自己的威信,不说又不行。他就是要赌一把。或者逼着陶唐这个一把手做出取舍。但陶唐刚才的讲话显然表示了对自己所定调子的不赞同,他已经说了“鉴于营销会出现的一些情况”,接着又说“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并且说这些建议是“站在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提的,必将对营销管理起到积极作用”,这他妈是什么意思?真要公开支持搞乱营销部吗?
有着丰富领导经验的李珞非常明白“定调子”的意义。无论大小会议,定调子是关键。既然陶唐说意见是积极的,是站在公司发展的高度提的,那么就否定了自己“别有用心”的定义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李珞也紧张起来。如果陶唐真的豁出去让今年的指标一塌糊涂。自己可就判断错形势了,他敢肯定。营销部绝对有问题,是经不住查的。话说回来,现在的实权部门,又有哪个经得住核查?就算自己没问题(对此李珞是有信心的),但只要搞掉刘书林,自己就大败亏输了。
“赵书记充分肯定了营销口的工作。并从公司发展的高度对营销工作提出了要求,我也同意。现在,我就营销工作谈三点意见……”
陶唐一如既往地没有讲稿,甚至没有提纲,“第一。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营销已经取代计划成为了企业各项管理的龙头。营销工作在企业管理的地位日益重要,是决定性的。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营销的难度越来越大……虽然我没有干过营销,但对于营销工作的苦衷是了解的。在买方市场形成后,用户上帝的味道是越来越浓了,现在什么最难?我看抢市场抓订单最难,要钱最难。而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正是从事着企业最困难的工作,特别是一线营销员们,克服了夫妻分居、难以照顾家庭诸多困难,坚守在一线,很不容易。近年,特别是今年二季度以来,营销部在李总的领导下,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可以这样讲,没有在座各位的辛勤奉献,红星公司是维持不到现在的!所以,我代表公司党政,对奋战在营销一线的营销员,以及从事营销管理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赵庆民带头鼓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同志们就不要鼓掌了,我这完全是没有价值的套话,但是真心的。为了表达对大家的感谢,今天晚上,我让招待所准备了酒宴,会后,从事营销的同志都可以去狂搓一顿,但其他部门的就不要去了,等今年主要指标完成,我们再喝庆功酒吧。公司领导要去,要给营销员们敬一杯酒,我们都是沾了营销的光,因为公司最近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整顿业务接待的政策,但这顿饭还是要吃,事前我请示了主管纪律的郭涛主席,他说可以吃,不违反纪律。不信,郭主席就在这里,他可以证明。”
会场响起欢快的笑声,很多奉命赶回来的营销员们是第一次见公司的新老板,觉得陶唐通情达理,平易近人,并不是传言中的冷酷不讲情面。
“第二,营销工作事关公司的生死存亡,从事营销的同志们肩上负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陶唐喝了几口水,“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市场在你们手里,订单关乎饭碗,没有订单。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将陷于停顿,红星这个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大型国企将面临灭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李珞和坐在台下第一排的刘书林交换了一个彼此看得懂的眼神。
“我来厂时间不长,只去过少数几个市场,对营销的了解还很肤浅和片面,最近也听到了一些关于营销的议论。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一种议论认为,我们红星目前的产品无论是价格还是技术含量都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了,建议改弦更张。这个问题很重大,涉及公司的发展战略,值得所有人,特别是今天参会人员的思考。我的基本态度是,就我们目前形成的产品系列,还是大有可为的。改弦更张意味着放弃。这有点像婚姻了,夫妻间发生矛盾怎么办?是离婚散伙还是静下心来解决矛盾把日子过下去?我想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后一种。因为后一种选择更靠谱,成本更低,效益更大……”
会场发出一阵轻笑。
“大家不要笑。用婚姻比喻经营特别是市场是有道理的,尽管不那么贴切。大家可以想一想,无论是车辆配件、农机或者矿山机械,是不是已经走到尽头了?没有发展前途了?显然不是。之所以会让一部分同志有绝望的感觉,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出了问题。不是市场出了问题。或者是技术,或者是质量。或者是价格,或者是服务,必居其一。大家可以想一想,是改正目前的问题容易呢?还是进入一个新领域容易?比如家具业。前段时间看到一份报告,建议公司进入家装行业,我个人不同意这样的转变。凭什么认为我们在家装业可以站住脚,搞出比现在更红火的局面?我不太相信。相反,我们立足于现在的产品,立足于现在的市场,从技术、成本、质量等方面入手。苦练内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廉,人廉我精,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我们有比较完善的软硬件资源,以现在的这堆厂房设备,这堆人就行!但如果我们贸然进入新领域,且不说其他,投资就是一个大问题。前段时间搞了个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公司发展方向的回答基本是两类,一类认为应当大踏步进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发新市场,新产品。第二类则主张立足现在的产品和市场谋发展。我个人赞同第二种意见。
“同志们,我讲这些,不是否定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目前研究所在研的新产品有上百种,其中绝大多数,我统计了一下,在研的产品有91%是现有三大系列的延伸,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是客观因素所促进,也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其实就是李总所讲的“两个扩大”。第一个扩大叫做市场扩大,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把现有市场扩大。比如我们在东湖,原先的份额是30%,现在搞到40、50%。第二种叫扩大市场,这就有进入新领域的味道了,但是我还是主张有限扩大,比如车辆零部件吧,原先我们做变速箱,做仪表盘,做各种管件,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再多开发几个,比如座椅。原先我们重点是重车和中卡轻卡,现在我们努力进入家轿市场。但我们不能进入航空领域,因为那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