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我是不会搬的。”陶晋摊开双手,“当初老俩口也亲口说过这套房子给我们。他们要回来,只能等我们那套房子租期到了后再说。要不就让老二想办法,反正他有的是办法。”
陶晋现在所住的房子是父母的,面积比他们所住的大。父母被陶唐接至滨江后,陶晋一家就把自己旧居租了出去,把父母的房子装修一番后搬了进来。白淑娴有个小九九,那套面积只有七十平的楼房准备留给儿子结婚用。
“这我就放心了。”白淑娴点点头。
陶唐是六点四十离开办公室的。
下午他首先调看了去年的年报以及今年一季度综合统计报表,对公司的财务运营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三点十分,总工江上云来他办公室,问他有没有时间听关于新产品的汇报。他立即同意了。于是,就在他办公室听取了江上云总工程师组织的新产品汇报会,费时两小时零十分。一向讨厌开长会的陶唐没有限制汇报时间,因为他要尽可能地了解公司新产品储备及研发的现状。已五十五岁的江上云对新产品的情况很熟悉,这点令陶唐比较满意,情况的掌握程度表明了工作态度,说明江上云对他这个新来的一把手还是尊重的。所以,尽管陶唐对总经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长李蒙的汇报不是很满意,但只有询问,没有任何批评。
红星历史上的老产品已经剩下不多了。在陶唐的记忆里,红星最主要的产品就是矿机。儿时跟随父亲进厂,对于一排排亮闪闪的液压支柱印象最深了。现在呢,矿山机械类产品已经退至次要的地位了,其产值只占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多一点。主导产品转为了农机类——包括农用三轮、拖拉机变速箱和联合收割机;汽车配件——包括微车、轿车变速箱、各类管件、塑料件以及仪表总成等。红星目前的产品结构实际上是三大板块,汽车零部件、农用机械以及矿山机械。
新产品开发也是围绕着这三大板块展开的,林林总总有上百种之多,但没有重点,也缺少严谨的市场调研数据支撑。
陶唐现在不好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他尚未形成完整的思路。整个辉煌集团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像红星这样装备落后的老企业就更为困难。所以,在汇报结束后,陶唐没有具体的指示,只是说了自己的原则看法,那就是必须明确重点,不能四面开花。
重点是什么?他现在还不知道。
江上云似乎有话要说,但他接了个电话,说家里出了点事,匆匆走了。
陶唐听汇报的时候,外间李志斌办公室一直等候着两名中层,最先来的已等了两个钟头了。新产品汇报会结束后,陶唐接见了两名中层,一个是保卫部长樊勇,另一个是物业公司经理王景福。樊勇是给他汇报门卫管理,王景福则是就食堂管理来“请罪”。对于前者,陶唐只是问了管理上的规定,既然制度明确不准家属进生产区,那就说明保卫部执行制度不严格,“你们自己拿一个处理意见吧,教育为主。关键是以后要严格执行制度。”
樊勇本来极为忐忑不安。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一不小心就点了第一把。但陶唐的态度让他安心不少,表示一定严肃查处,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陶唐便让他走了。
但对王景福,陶唐就严肃多了,“王经理,你多久没去食堂吃饭了?”
王景福的汗都要下来了,他根本就没去食堂吃过饭,一顿也没有。
“没有?那么你有孩子在食堂就餐吗?也没有?你告诉我,如果你儿子,或者你的家人在食堂吃饭,你也是这样管理?”
“对不起,陶总,是我的失职……物业千头万绪,有点顾不过来……”
“那就是说,你不胜任?”
王景福不敢接话了。
“王经理,你先说,食堂有没有问题?”
“有……下午一上班我就去看了,问题很大,正在整顿……”
“那好,我就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陶唐面容严肃,但语调却平缓,“王经理,在食堂就餐的都是单身职工,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兄弟。如果他们在厂里有家,他们是不会在食堂吃饭的。但也不一定。盛东公司的食堂就常接待家属们的聚餐,因为他们觉得食堂的饭菜便宜实惠,而且环境也不错。如果不信,你可以去盛东实地调研一次,我允许你出这趟差。不过,我觉得没必要。环境卫生、饭菜质量,我看都是管理问题,我想你们也知道问题在哪里,不然你整顿什么?是不是?”
“是,您说的对,是我们管理不到位。”
“好吧,那我就看你们的整顿效果了。”陶唐挥挥手,示意王景福可以走了。
总会计师韩志勇带着财务部副主任权建和进来,报告陶唐说财务公司的一亿流贷进账了。按照上午会议的安排,已经准备了五千万给供应,但供应尚未报来采购计划。
陶唐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他对韩志勇做了个请坐的手势,“系统内的应收账款,大数是多少?”
“4。3亿。”
“韩总你去趟燕京吧,至少要收回来2个亿。财务公司不办,你就找冯董。”
“行。有这3个亿,我们就能缓口气了。”韩志勇轻松起来。一把手到位,上面总要给些好处,一个亿的流贷其实不算什么,红星欠发的工资和欠缴的社保也超过这个数了,但能提前收回协作款,财务就轻松了不少。
“嗯?还有什么事?”陶唐看韩志勇欲言又止。
“陶总,”韩志勇看看权建和,“是不是把欠发的工资补一下?”
“欠了多少?”
“一共是9830万。”权建和报告道。
“我们每月的工资,含社保缴费,总数是多少?”
“1。15亿。刚才说的欠发,是实实在在的欠发,不含社保的。”
“嗯,先等等,我了解下情况再说吧。”
韩志勇说,“陶总,欠发工资的单位意见很大……”
“这个不说我也知道。但是不能将这笔钱全部用于补发工资。”陶唐的眼睛转向了窗户不动了。这是他的一个习惯,盛东的干部看到他的这个动作就明白自己该离开了。
“那,那就这样吧。我明天就去燕京。”韩志勇道。
“明天就是周五了,即使飞过去,下午也不一定办得成。白白在那里耗两天。还是下周一去吧。我会给总部去个电话。对了,内部考核,我是说工资考核,哪个单位管?”陶唐站起身来。
“发规部。”
“明白了。”
韩志勇和权建和走后,看看时间已过六点半,竟然没注意下班的铃声。陶唐把桌上的文件锁进了保险柜,把废纸粉碎掉。然后检查了门窗,然后换下工作服,离开了办公室。李志斌仍等在他的屋里,他要等陶唐离开后收拾屋子,发现除了清扫,没有其他活计可干了。
起风了。出了办公楼的陶唐拉上了夹克衫的拉链,看见侄子陶有道已等候在外面。
“你在这里干什么?”
“是我妈叫来接二叔……”
“怕我不识路?你姑到了吧?”
“早来了。”
“小薇放学了吗?上次回来接你爷爷奶奶,就没见到这丫头,成大姑娘了吧?”
小薇是陶美玲的独女,在读初一。
“是,个子快有一米七了……”
“是吗。怕是我认不出来了。”陶唐一面甩开大步朝家属区走,一面打量着四周的环境,跟四年前比,变化不是很大,临街多了些商铺,使得马路更加拥挤凌乱了,“有道,这几年厂里盖新楼了吗?”
“09年盖了十四栋,其中一栋是大户型,给领导们用的。二叔,应该有您的啊。”
“多大面积?多少价位?”陶唐想起赵庆民跟自己所说的房子,估计就在这栋。
“比市里的商品房要便宜的多,只有2250。户型可大,220平呢,还带着电梯。”提起那栋被职工私下称之为“**楼”的96号楼,陶有道就心生羡慕。他跟别人去过娶儿媳的江总家,实在是太漂亮了。
“哦,市里的商品房是什么价位?知道吗?”
“大致在3800~4500,看位置了。新开的翡翠园,起价都在5200了。”
“你说的厂里那栋大户型的,什么条件?”
“公司领导,副总师,还有什么科带……据说现在还空着好几套呢。”
“职工没意见?”
“价格一样,多了电梯,顶层还赠送阁楼,怎么没意见?可是,有意见又能怎样?”
“有道,如今二叔已经是职工盯着的对象了。我给你提个要求,能做到吗?”陶唐停下脚步,看着侄子。
“二叔您说。”
“不要想着沾二叔的光。就当二叔不存在,行吗?”
“我明白二叔的意思,您放心吧。”
“那就好。有出息的男人都是自己打天下,靠长辈的都是没出息的货。你给我记着。”
“是,我记住了。”
“喔,这里啥时候建了个大超市?物业公司的吗?”
“个人的。”
“个人的?我记得这里是劳动公司的饭店呀?上次回来,我还在这里吃过饭呢。”
“饭店卖给个人了,推平盖了超市。”
“哦。”陶唐停步,看了超市良久。
第十三章吕绮和范永诚
陶唐提前五分钟进入信访室的时候,办公室主任张兴武、信访办主任姚秋发及两个上访者已经等在那里了。显然,信访室刚经过了清扫,瓷砖上水迹尚存。
“我们没想到你真的会来……”黑脸膛板寸头的高个子说,“行,你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陶唐并未在意那个人的语气,他坐了下来,掏出笔记本和笔,“你们二位叫什么名字?我们先认识一下吧。”
大个子叫吴桂生,动力公司外线电工,小个子叫张荣,物业公司锅炉房锅炉工。
“我们说的是一件事。”张荣的嗓门很大,“厂长,我们要向你反映孩子进厂的事,你要给我们工人子弟做主。”
陶唐点点头,“那就说吧,怎么个情况?”
事情其实很简单,张荣和吴桂生的孩子都是去年大学毕业,想回厂就业,被卡住了。原因是公司有规定,研究生、211和985的本科可以直接招入,其余则看专业,专业急需的也可酌情办理。而他们的子弟一条也够不上。张荣的女儿是学法律的三本,吴桂生的儿子是学金融的二本,不在规定之内。
但吴、张二人指出,规定并未严格执行。公司头头们的子女,甚至是亲戚和朋友的子女,不分学历和专业都进厂了,但工人子弟则被挡在了门外。
“有证据吗?”陶唐问。
吴桂生看了眼正在记录的姚秋发和张兴武,“当然有!老子不怕报复,我们经理的儿子不过是个三本,不是到了宣传部上班了吗?”
张兴武心里暗恨,但他不能吭气,装模作样在做着记录。
“嗯,孩子是去年毕业的?”
“是。”
“张主任,你清不清楚公司对于大学生招收的规定?”
“这个,我不太清楚。”
“你呢?”刚才张兴武曾介绍了姚秋发,但陶唐没记住名字,只记住了他的职务。
“规定就是他们说的那样……”姚秋发斟酌着用词,“动力公司经理毛小斌的儿子是三本招入也是事实。不过,公司缺少文字方面的人才,是按急缺可以破格的那条办的。这个,我跟他们俩解释过无数遍了。你们说,是这样吧?”
吴桂生站起来,“那还不是由着你们解释?你们说急缺就是急缺,我们哪里搞得清楚?反正当官的嘴大。”
“吴师傅不要激动。事情我基本清楚了。这样吧,给我一点时间,我给你们一个答复。”
“说清楚,多长时间?”张荣逼问。
“张荣!差不多些吧,陶总刚来厂不过两天!”张兴武站起来。
陶唐摆摆手,“我想,不会超过下周五。可以吧?”
“可以。”张荣对陶唐给出的时间表示满意,“行吧老吴?”
“行。希望陶总你说话算数。”
“那我们就这样?二位师傅请回吧。我跟他俩说几句话。”
“行,我们走了。”张、吴二人出去了。
“信访办是独立机构还是隶属于总经办?”陶总问道。
“隶属于办公室,科级。”张兴武紧张起来。
“你看看这间屋子,像个信访接待室吗?嗯?如果多来几个人,让上访者站着说话?还有,为什么不准备开水?就因为他们是麻烦制造者?”
“陶总,我工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