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志远-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逸飞笑:“小姜同志人不错,就是有欠温柔。”
陈珂对妻子一笑,说:“看看,不止我这么说你吧,连戴书记也这么说了。”
有书记市长在一旁,小姜自然只能点头微笑,虚心接受书记意见,但心里却恨得牙痒痒的,心说这个陈珂,你这不是没话找话吗,你以为有书记市长在一旁撑腰,我就奈何不了你,看我等下回去不修理你。小姜笑眯眯,手却没闲着,在桌子底下狠狠地揪了陈珂一下,陈珂没提防,‘哎呦’一声叫了出来。杨志远将此场景尽收眼底,笑,说陈珂,怎么,大冬天的被蚊子咬了?陈珂嘻嘻一笑。
正在这时赵洪福书记的电话来了。
赵洪福一听杨志远和戴逸飞在一起聚餐,准备晚些时到荷塘灾区去和乡亲们一起欢度春节,说是吗?这么巧?好得很!
杨志远一愣,赵书记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赵洪福书记也有想法到荷塘来,不对啊,赵洪福书记要来,肯定会提前告知,得有所准备不是。搞什么?突然袭击?没有必要啊。
赵洪福指示:“你和逸飞同志先安排安排,‘我们’四点左右到会通。”
赵洪福书记此番匆匆前来,还真如杨志远所想的一般,要到荷塘和乡亲们一起过年,之所以事前没有安排,是因为赵书记属临时起意。因为这次到灾区的这个‘我们’不一般,省委书记还只能是陪同人员,配角。其时,赵洪福书记都已经到机场了,准备上飞机回京过年,突然接到电话,请书记同志暂缓上机,首长要到荷塘灾区去看看,和乡亲们一起吃顿团年饭。
这边放下电话,赵洪福就立马通知杨志远。
为何首长上次到荷塘灾区视察,其事先没有通知,进行突击检查,而这次却是事先通知,让省里市里早做准备?是因为两次的性质不一样,上次是以检查为目的,这次则是以欢聚为目的。首长到荷塘来,肯定不会是一两个人,既然是来吃团年饭,这么多人,怎么着都得有个准备,要不然,打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一时手忙脚乱,吃什么?坐哪?春节了,首长到荷塘来的目的,就是给乡亲们一个喜庆,要是一个突然袭击,那就不是喜庆,而是扰民了。因此首长说了:“李儒,通知省委,让他们通知那个年轻市长,做些准备,别等下我们到了荷塘,乡亲们手忙脚乱,什么都没准备。”
首长还亲自点了一道菜:“听洪福同志说西临江里的河鱼不错,这次趁机品尝品尝,这道菜可不能少,年年有余,年年有‘鱼’,兆头好。”
为何杨志远国庆、春节都要到荷塘去和乡亲们一起过,这次首长也是不请自到,心想一处。这次因为民间有‘头难’一说,何谓头难,就是说大灾之后的第一年最难,困难最多,日子最难过,过了第一年,就会顺风顺水起来。这第一年讲究个好彩头,如果进村的第一个客人是贵客,来年必定风调雨顺。市委书记市长自然算得上是贵客,杨志远之所以要把戴逸飞拉上,也就在于此,既然乡亲们相信兆头,那就满足乡亲们的愿望。春节过后,马上就要进行春耕生产了,生产自救的措施是重要,但让乡亲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不曾想,这一回,荷塘贵客盈门了,首长竟然也是心系灾区群众,不远千里来给乡亲们来添喜气了。
首长到荷塘,自然不可能弄的人尽皆知。杨志远悄悄告知戴逸飞:首长四点到荷塘。
戴逸飞也是一万个没想到,他有些诧异地看了杨志远一眼。杨志远点点头,戴逸飞这才说:“那还说什么,赶紧准备,稍作安排。”
两人回到座位,杨志远举杯,说:“来,大家碰一碰,感谢家属们对工作的支持,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意。”
大家将杯中的饮料一饮而尽,这就散了。
安茗见多识广,一看杨志远刚才和戴逸飞那表情就知道有事发生。她笑,说:“志远,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等下再夫唱妇随,是不是有些不方便?”
杨志远想了想,觉得首长这次到荷塘无非就是图个喜庆,安茗在场并无影响,他笑,说:“应无大碍。”
直到上了车,杨志远才告知:“首长来了。”
安茗笑,说:“难怪如此神秘。”
杨志远笑:“知道现在首长的大秘是谁吗?”
安茗笑,说我怎么知道。杨志远说李儒。
首长是四点十分到的。这次首长属轻车简行,二台中巴车,无声无息地下了会通收费站,戴逸飞留在荷塘安排,杨志远特意从荷塘赶到出口处迎接。
李儒下车,望着杨志远一笑,说:“你啊你,首长请你上车。”
首长与赵洪福并肩而坐。汤治烨省长以及几位部委领导坐在了后面,车上人不多,显得有些空荡。
杨志远说:“首长您好,给您拜个早年。”
首长笑呵呵,说:“我听说书记市长今年本来就没有打算回家过年,准备和乡亲们一起乐呵乐呵?看来我们想到一处去了。”
杨志远笑,说:“首长您那么忙,半年时间两次到荷塘灾区来看望乡亲们,这对灾区人民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首长说:“不来不行啊,不来看看,心里总是有些放心不下。只有知道乡亲们吃得好,穿得暖,住得好了,我这个心啊才放得下来。”
首长望了窗外一眼,问赵洪福:“洪福,我记得上次好像不是走的这条路啊,是我记错了,还是改道了?”
赵洪福望了窗外一眼,又望了杨志远一眼:“怎么回事?”
杨志远不得不佩服首长的记忆力好。车过会通来料加工工业园以后,按说应该于河东市区的某个十字路口右转,沿省道往北回走十公里,进入荷塘乡境,再走几公里,下省道左转走一条村道进入荷塘村,这就到了。上次首长到荷塘灾区,就是这么走的。
第19章 雄才韬略(2)
这次杨志远不准备这么走,他另有目的,交代邝文韬,等会在前带路,十字路口不右转,直走。直走这是到哪,那就到了西临江边,还是北行,只不过以前沿旧省道,现在是沿河堤,路线稍做更改,但目的地却是一致,直至荷塘江堤二村。
杨志远为何要煞费苦心,多此一举,不会无缘无故,肯定会有些不为人知的目的。
目的何在?会通市高新产业孵化园。
市发改委在上月人大会的报告中着重提出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会通河东城区至荷塘堤那一段十五公里长的滩涂之地,沿河建设会通高新产业孵化园,让这一片,原本有些荒芜的土地,成为会通的莱茵河,财源滚滚,风景如歌如画。为什么市政府只把该计划写入发展计划中,而没有像十八总老街那样直接写入政府必须实施的工作报告中去。因为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资金:既然是高新产业孵化园,那它就是一个孵化器,你得把路修通,水、电、气、通讯网等等都到家到户,还要把施工用地平整好,以前三通一平,现在不止了,五通一平六通一平都很正常,而是既然是孵化器,有些项目,前景看好,但人家属于创业阶段,也许人家还有可能是刚刚离校的学生,人家没有多少创业资本,何来的钱买地建楼建厂。杨志远的意思是,且不说会通市与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相比,就是与本省的榆江、合海相比,在竞争中也无优势可言,会通凭什么吸引人才过来?只能凭服务,凭诚意。如何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会通有必要投入巨额资金,建楼建厂,把平台搭好,人家只需背着背包,带着金点子来会通创业就是,如果你看好这个项目,房租水电什么都免收,会通靠什么赚钱,就靠孵化,等这个项目成功了,此时才有得钱赚。
寻开平问:“这得投入多少钱啊,何止百亿?这也能赚到钱?”
杨志远说:“现在是新经济时代,在网络搭建一个信息交易平台也能赚取高额的利润。一千家这样的企业只要有一二家成功,那将来的利润也是惊人的。当然,这需要时间,就像一只老母鸡,它孵化小鸡是需要时间的,你急也急不来,时候到了,小鸡自然就出来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孵化园。我知道作为一届政府,喜欢立竿见影的政绩,但我想我们这一届政府,是不是可以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政绩观,踏踏实实地种好树,哪怕让后任乘凉也行,谁最终受益,是我们会通市,整个会通人。”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审批: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务院已经加大了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核力度,像会通高新孵化园,这么大一片的土地开发,涉及大量的农用地转用,得由集体土地转变成城市建设用地,此类新项目的审批权已经由省上升到国务院。国务院收回审批权后,在农用地上谋求项目愈发困难。可会通要发展,只能利用从河东新区到荷塘河堤这一段十五公里长的滩涂荒地。自然不是毫无办法,会通可以打擦边球,化整为零,将产业孵化园分成几十上百个项目上报省政府批准,但杨志远始终认为,在高新孵化园成立的初期因项目发展之需要,可以偶尔干这么一二次,但从会通长远的发展大计考虑,还是有必要统筹安排,长远规划,制定出会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查验收,经国务院批准,这对会通今后大项目规划的落地,可以提供有力保障,好处比化整为零不知好了多少倍。
但是这审批的难度显然比资金更大,现在国土资源的保护已经提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全国各地新辟的高新区能够通过审批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杨志远还是那话:有难度就怕了?不怕,得迎难而上。
现在杨志远就是在迎难而上。今天一听有首长要上荷塘,杨志远灵机一动,跑到高速出口迎接,指示邝文韬偷偷地改变路线,有请首长看看会通未来的十五公里画廊,加深首长印象。
为何李儒一下车,就‘你啊你’地直摇头,表情有些无奈。是因为杨志远屁颠屁颠地跑到高速公路出口来迎接首长,纯属多此一举,首长有交代,让会通的书记市长直接上荷塘等候就是,用不着搞迎来送往这一套。杨志远一知道首长要来荷塘,心思就已经开始活泛,跃跃欲试,图谋不轨,要是听从首长安排,原地等待,虽然灾区的群众看到首长到来同样是欢欣鼓舞,但杨市长肯定有些失落,因为如此会通岂不是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怎么能这样?自然不能,首长光临会通,杨市长岂能大大咧咧地在荷塘候着,有失礼仪不是。首长也真是,这么大个领导,怎么着也得给下面的小领导一个亲近的机会不是。
看来有必要曲线救国,他杨志远得找找人,找谁?自然是李儒。电话杨志远不好打,就给李儒发信息,说李儒兄救命,李儒兄帮忙。李儒问志远,什么意思?杨志远说李儒兄安排安排,让首长一下高速,就亲切接见杨志远同志。李儒问有何区别?李儒的意思是在荷塘等候首长和在高速出口面见首长,时隔不过半小时,这有什么区别,说不定还会自讨没趣,让首长不快,何必多此一举。杨志远说区别大了。杨志远还说笑,说这件事将来还是得麻烦李儒兄出面,提前半小时让杨志远同志与首长见面,于事有益。李儒有了感觉,回复:稍后。
三点,李儒的短信到了,两个字:搞定。
为何杨志远一门心思想要加深首长对那十五公里河堤的印象?毕竟那十五公里画廊现在还只是一个画饼,一地杂草,有什么好看的?杨志远还就是想让首长见识那一地的杂草。
试想一旦会通市高新产业孵化园的总体规划经国土资源部放行,有待首长签字批准生效。首长一看,会通这一段十五公里长的路段我见过,以滩涂荒地诸多,农用地转用不无不可,于群众利大于弊,可以批准同意。大笔一挥,签字同意,那样一来岂不是美哉快哉。毕竟能让首长身临其境,到过的开发区能有几处,这样一来,会通高新产业孵化园相比其他省市的高新开发区通过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强了。
杨志远现在有理由相信,首长的记忆力惊人,只要今天走一趟,首长肯定会记住会通的十五公里画廊。看看现在就知道,他杨志远刚一改路线,首长就知道了,所以杨志远更有理由相信,首长一定会将十五公里的滩涂荒地记住,杨志远因此窃喜不已,看来今天这灵机一动,灵机对了。
杨志远吐吐舌头,说:“首长厉害,您就到会通来了一次,就把路线都记得清清楚楚,看来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瞒得住首长。”
李儒笑,说:“杨市长,我可告诉你,首长的记忆好着呢。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只要首长到过的地方,就没有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