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主-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人是容易叫人记得,可是这个国家,这个世道,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好人都像是在死了之后才会被人想起来,原来这个人是这么好,他不想死,又想让人记得,所以只能在做好人的时候,捎带着做点坏人,好让别人记得,这世界,我曾经来过!
正文 二三零章 游戏
小姑娘眨巴着眼睛紧紧地盯着徐硕,看着徐硕脸上的神sè,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犹豫了一下,还是张开嘴道:“我不喜欢山上的那个你,还是喜欢以前的你,那个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徐硕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不过我还是我,只要你知道我还是徐硕就行了!”
小姑娘抓了抓额前的头发,似乎对这句像是顺口溜一样的话有了点难以理解,沉默良久,张开嘴准备说点什么,恰在此时,徐硕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
徐硕拿出手机看了看,看到屏幕上显出来的xìng命,有点惘然,小姑娘看着徐硕的样子,好奇了起来,伸出手拿出手机看了看,皱了皱鼻子,道:“纳兰爷爷的电话你怎么也不接?”
徐硕摇摇头,伸出手抓了一把头上的头发,然后按下了通话键,电话那边依旧是熟悉的声音,开始的开始是大段的沉默,然后电话那边淡淡说了句:“不要回来了,直接去西藏,去替我送送罗桑曲结。”
徐硕沉默了,说实话他很想说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很难对电话那边那个叫自己说不的人说出一个‘不’字!
沙哑着嗓子,犹豫了一下,徐硕嗯了一声,然后把电话挂断了,小姑娘看着徐硕脸上的神情,又露出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笑眯眯的看着徐硕道:“又要去哪里了?”
徐硕伸了个懒腰,然后双手靠在长椅的扶手上,仰起头看着瓦蓝的天空。身边的小姑娘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不停的在问,徐硕只好把纳兰容若说出来的事情全盘托出。
得知要去西藏,小姑娘很高兴,对她而言,去一个地方不过就等于是旅游罢了,只要有得玩,不管天下什么地方都是好的,当然要是能跟着徐硕,那就完美了,对于这样的好机会,小姑娘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可怜巴巴的拉着徐硕的衣角,郑重的声明,如果不让她去的话,那她就去张不肖,把整个yù矿搬回北京去。
徐硕知道要是真的bī急了这个小姑nǎinǎi,说不准她还真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只好答应了下来,看了看在远处拿着个哈密瓜仔仔细细研究的李青羊,徐硕喊了他一声。
等李青羊过来之后,便跟他说明天要去西藏,李青羊一听这话,虽然没有问为什么要换计划,但是眉máo还是结成了一个疙瘩,看着徐硕正sè道:“从新疆去西藏的话,没有从四川那边好走,而且现在是秋天,进入山区之后,很有可能巴颜喀拉山一带已经开始飘雪了,咱们这么贸贸然进去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我建议还是好好地休整一下,然后再走。”
徐硕看着李青羊,尽量用很平静的语气对李青羊道:“罗桑曲结珠古快要不行了!”
李青羊一怔,看着徐硕点了点头,然后低声道;“我去准备东西,咱们明天就走。”
小姑娘听了这话,伸出了小拳头在李青羊面前晃了晃,恶狠狠道:“给我也准备一份,我要和你们一起去。”
李青羊满脸疑惑的看着徐硕,徐硕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李青羊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离开了。
等李青羊走了,小姑娘重重的哼了一声,扭过头,道:“你和他一样,都是坏人,都不想我去!”
“不是我们不想你去,是怕你出事,从这里去西藏不是玩的,我们上次去的时候,差点十几个人全部都被埋在那里出不来,谁也不知道这次去到底会出什么事。”
北京城往西十几里的山上,是一片取水的大好去除,西北风夹着沙粒往这边吹来,然后在西山的树木上砸的粉碎,激起了一大阵沙沙声。
东面有一条很狭窄很偏僻的小路时隐时现,陈青牛推着刘青云从那条小路里走了出来,将轮椅的方向转了过来,背对着西山的方向,刘青云抬起满是皱纹的手,在空中抓了一把,然后在眼前摊开手掌,如同自言自语一般低声道:“从内蒙到这里,几千里的路程都过来了,如果再刮上几千里的话,会不会变成钻石!”
在他的身前,是一道陡峭的悬崖,这座悬崖很突兀,在这样的山上,很难找到像是这样的悬崖,像是凭空而生,生生的少了半截延伸下去的山脉,悬崖下面是数十里的原始森林和沼泽,根本没有办法绕路登上对面的封顶。如果想要去登顶,就只有从悬崖这边攀爬上去。
刘青云看了一眼悬崖的表面,眉头微皱,然后淡淡说道:“这里是不是很像当年我把你捡回来的地方。”
陈青牛闻言,跪倒在刘青云面前,沉声说道:“救命之恩,知遇之恩,养育之德,这十余年来,没有一天我敢忘记的。”
“能记住就好,等等你就要去西藏了,我盼着你这次回来的时候能给我点好消息,而不是像这次一样。”
陈青牛抬起头,yù言又止。
刘青云仿佛是背后生了眼睛一般,竟能感觉出陈青牛刚才的举动,看着前方,轻声道:“不要和我解释说你在和田时候怎样怎样,也不要说你不如李青羊,同mén师兄弟十余年没有见面,承让一下是应该的,我不会怪你,但是这次我不希望你再留后手。”
陈青牛重重的点了点头,刘青云挥了挥手,示意陈青牛走。
陈青牛走了之后,刘青云伸出手抓住了厚重的máo毯,看着面前的悬崖,想到当年的那个孩子,眼光里不自禁的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不相信,当年自己从山林里捡回来的那个孩子,在养了十几年之后,对于自己的亲情还没有对那个十几年没见的师弟的感情深,也不相信,在自己苦心造诣栽培了十几年之后,他还是不如另外一条老狗慢慢养大的一条小狗。
陈青牛的背静渐渐消失在了树林的深处,刘青云闭着眼睛靠在轮椅上,沉默良久,他睁开了眼睛慢吞吞的说道:“佩风,出来,躲躲藏藏的做什么。”
话音刚落,刘青云身后便传来了一个年轻人嘿嘿的笑声,年轻人走到刘青云身前之后,蹲下身子,把刘青云腿上的máo毯拉了拉,笑道:“山上风大,您老人家小心着凉。”
刘青云摸了摸年轻人刮成寸头的脑袋,温声道:“你这孩子,怎么在我面前从来都不知道正经一点。”
年轻人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慢吞吞的说道:“我在外人面前一副老气横秋的老骨头的样子,到了舅舅你面前要是还是那样的话,我的青chūn不是太làng费了点,我才二十五,我还没玩够呢。”
刘青云笑眯眯的看着面前的年轻人,眼神突兀的mí离了起来。
年轻人嘿嘿笑了笑,然后又蹲在刘青云的身边,看着刘青云眼巴巴道:“舅舅,你让青牛去西藏干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啊!”
刘青云看着年轻人脸上的神情,然后露出了一丝不可揣摩的笑容,轻声道:“是很有趣,而且舅舅这里还有更有趣的事情想找个人去办,你有没有兴趣?”
年轻人点了点头,笑道:“舅舅jiāo代的,就是没兴趣也得有兴趣啊。”
听到年轻人的话,刘青云脸上的笑容愈发的不可琢磨起来,就好像是一个小孩子找到了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游戏,而且只想自己一个人玩,不想和别人分享时的那种表情。
正文 二三一章 永不相离
说走就走,有了上次的经验之后,李青羊准备起来东西就更快了,等到走的时候,徐硕看了看要跟上车的澹蛋,想要澹蛋直接回北京。徐硕刚说出来,便被李青羊难得的拒绝了,李青羊用的理由很简单,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他一个人并不一定能把小姑娘和徐硕照顾好,既然李青羊都发话了,徐硕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从新疆到西藏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另外一条是从新疆叶城到阿里,再到拉萨的新藏线。第一条线路舒服,但是要跨越的幅度也大了很多,所以会慢上许多,而第二条快则快矣,但是路况要差上很多,不过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徐硕诸人因为要赶去见罗桑曲结的原因,所以要要赶时间,自然是得选择第二条速度快耗时小的路线。
当然有失有得,第二条线路虽然是颠簸了一点,但是风景要比第一条线路好很多,雪山、草原、湖泊,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有人曾经说过除却了北极和南极之外,西藏应该是人世间的最后一块净土,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水,甚至还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在微风中起伏,车子在路边驶过的时候会有黑压压的鸟群飞到天空中漫步,再加上八月的阳光和小姑娘一直在念叨的生xìnglàng漫、但却注定要魂归此处的仓央嘉措的美丽传说和美丽情诗,高原之上也并不寂寞,也没有别人想象的那种心酸和劳累的味道。
小姑娘的头伸出了车窗外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被阳光晒了无数年的土地,在车子驶过的时候,仿佛从深远的土层中挤出了某种好闻的味道,就像是阳光的味道,就像是那种难得一见的冬日里,晾在天台上的在微醺的阳光中晒了一整天的粗棉布被子上的味道。路边的水,静幽幽的倒映着远处的雪山,层林尽染,sè彩缤纷,此时正是金秋,山上风景正好,恰好映衬的湖中也是五彩缤纷,草原金黄,天地空旷,一辆车悠悠的行使于天地之间,众人的心似乎也跟着空远了起来。
车到阿里的时候,李青羊再一次的把车停到了一个饭馆前,诸人吃了一顿韭菜合子,大盘jī,喝了一点点青稞酒,菜有点辣味,所以酒下的便也快,甚至是小姑娘都喝了几杯,酒一下肚,小姑娘脸上红扑扑的煞是好看。吃的肚圆之后,李青羊便又搬了一箱泸州老窖放到了车上,澹蛋一问,等知道是怕山上寒冷的原因所以才买了酒之后,便赶紧下车又去搬了一箱。
车子发动之后,往前走了一段,澹蛋看着后面放着的箱子,再也经受不住yòu惑,撕开了后面箱子的封口,掏出了一瓶,一边看着风景,一边小口小口的抿着,小姑娘看着澹蛋的样子捂着嘴直笑,徐硕只顾着看窗外的风景,自然是无暇顾及,倒是李青羊看到澹蛋这样,便趁着无事,给众人讲了一下进了西藏之后喝酒的规矩。
藏族擅于酿酒,所以也自然是天生一副豪肠,经过了这几千年的熏陶,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极为丰富。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才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在节日婚庆或众多人聚会场合,饮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长者敬献,然后按顺时外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应用双手捧酒杯举过头顶,敬献给受酒者,特别对长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双手接过酒杯,然后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有的人口中还要轻声念出“扎西德勒平松措……”等吉样的祝词,然后再饮。弹酒三次是对天、地、神的敬奉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祝。
饮酒时不能一饮而尽,而要遵循“松珍夏达”的“三口一杯”制。在弹酒敬神后,受酒者应先饮一口,敬酒者续满酒杯,受酒者第三次饮一口斟满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滴酒不剩者,才是最有诚意的。聚会饮酒时酒器是大家共用的,能在一起饮酒者,其关第可视为一家人,亲同手足,因此饮酒时不能分用酒具,否则被视为外或瞧不起。在过去,屠夫、铁匠、天葬师等所谓从事“下层职业”者一般不与大家共用酒杯,他们总是自带碗杯,各自单独饮用。
有酒就有歌,聚会饮酒时,歌是必不可少的。向他人敬酒时,敬酒人一般要唱酒歌。若不唱,受酒者可以拒绝饮用。敬酒人献上酒,受酒者接过酒杯,即可要求敬酒人唱酒歌。有时敬酒者斟满杯中酒,走到宾客前即开始唱酒歌,唱到一半时,再将酒杯敬上,唱完酒歌再履行弹酒仪式及饮酒。在许多地区还流行罚酒制度,一般分“角羌”、“过羌”,“替羌”等形式。所谓“角羌”意为快酒,即在敬酒者尚未唱完酒歌之前,饮酒人提前将杯中酒过快饮干。唱酒歌时,杯中没酒认为是不礼貌的,故而需罚酒一坏。所谓“过羌”意为慢酒,即在敬酒人已唱完歌之后,饮酒人还未饮完杯中之酒,被视为反应迟钝,也要罚酒。“替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