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毒刺传说-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机枪和掷弹筒压制的时候,少数步兵朝前推进,杜词更是领衔,散兵线的目的是接近敌人,精确打击,500米的距离对于普通裸视战斗来说,太远了。
杜词和神枪手们专门敲打敌人的机枪和掷弹筒一类的大目标。
杜词的枪法不用说,他手下的神枪手所谓的真是菜鸟,枪法很一般,战果很少,不过,杜词厉害呀,有了他一个人,鬼子的三挺机枪玩完全被压制了,冲上去的鬼子士兵非死即伤,根本摸不到。
这归根结底还是袭击战术,杜词部队率先火力压制嘛。
鬼子不多,也就一个小队的兵力,虽然有预设的阵地,还是被背后的凶猛火力打得晕头转向,死死压制住,抬不起头来,鬼子想顽抗不走,又被掷弹筒轰击,虽然轰得不多准,一发榴弹过去,也有几个鬼子被炸死炸伤,鬼子局面非常危险,何况,那边还有我军战斗人员夹攻呢。
鬼子坚持了几分钟,理智地撤退了,跑得特别快。
杜词部队自然不客气,骑兵小组放下掷弹筒等武器,朝敌人阵地冲锋,不是砍敌人,敌人要是回头一枪射击,骑兵目标大,肯定吃亏的,就是吓唬敌人,以壮声势,特别是催促敌人阵地上隐藏的家伙赶紧滚蛋。
敌人要撤退的话,是正确思路,但是,面对普通的中国部队还行,遇到杜词部队,那是彻底惨淡了点儿。
杜词部队的火力可不是一般强,五挺机枪继续追着敌人扫射,加上杜词等神枪手的点射,鬼子好不容易脱离战斗,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骑兵扑上敌人阵地,将部分敌人伤兵清缴,不客气地说是砍死。
他们还脱掉鬼子军装,对那边大声呼喊。“喂,兄弟们,我们是自己人,是杜词将军的人,是鱼叔的人,你们是刘金红连长的兵吗?”
那边也迅速回应,朝这边冲锋,大声呼喊,很快,大家汇合了!
果然是刘金红的部队,现在还有二十几个人,包括小海鼠。
这些部队狼狈不堪,好不容易突围,又被鬼子拦截了。
杜词也跑过去,和大家欢呼,拥抱。
许多士兵呜呜大哭,许多人躺在地上:“我们有救了。”
刘金红部队经过多次苦战,在多次扩充附近渔民以后,现在只剩下二十几人,伤亡惨重。
刘金红还活着,左臂受伤,小海鼠还活着,左腿被子弹对眼穿,胫骨骨折。
刘金红那么大的人,双手抱住杜词的手哭得稀里哗啦的。
小海鼠更不用说了,那是抱着杜词的腰:“大哥,大哥,呜呜呜。”
多少战士喜极而泣,多少感慨激动。
五姨太也被感动了,赶紧搀扶着小海鼠。
会师的队伍足足欢庆了十分钟,才恢复了理智。
杜词下令,打扫战场,立刻转移,向西南方向返回。
这一次战斗,消灭鬼子拦截部队一个小队的大部分,缴获弹药武器很多。
一次次战斗,一次次流血牺牲,杜词部队都取得了胜利,重创敌人,消灭敌人总数数百人,这是让人不可思议的胜利。
武器弹药太多了,携带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杜词将部队分为两部分,规定逢村必进,宣传动员抗战,招兵买马,反正一路上,鬼子真正的拦截兵力被打残了。
做法很简单,进村口以后,敲锣打鼓,引来村民,展示缴获的武器,再讲述鬼子的罪恶,然后动员。
杜词希望能迅速增加一倍的兵力,将来的战斗更加艰苦,鬼子可能从四面八方围攻过来,如果鬼子彻底弄明白寺内寿一被刺杀真相的话,肯定将城市中的部队调集过来,彻底围歼杜词。
兵力太少,无法和敌人周旋啊。
有人参加部队,但不多,连续几个村子动员以后,增加五十多人,好在这些人都是热血青年,素质很高。
招兵买马,除了扩军备战以外,就是增加劳力,运输武器,要不,缴获携带这么多的武器弹药,累死人啊。
一路上行军,鬼子都没有来围堵,就是沿途的鬼子据点,也只是远远的开枪恐吓,不敢真正战斗。
杜词的作法是,行军就是练兵,体能问题外,就是技战术的传帮带,老兵要分组针对新兵教学。
当天,杜词部队一百多人到达小虎山,一个面积三个篮球场大的土丘的时候,遭遇了日军拦截。
第六百零八章 敌人包围圈
??我军部队尖兵被敌人狙杀了。
两个尖兵骑马,突然两声枪响,两个战士从马背上一头栽下来,战马受惊,疯狂转着圈儿。
击毙了我军尖兵以后,日军依然不动声色隐藏,偃旗息鼓。
枪声惊扰了我军后续部队,杜词等人马上看到了危险,下令全军隐蔽待命。
望远镜是好东西,看到了敌人隐蔽的地点,距离我军尖兵二百多米,距离杜词部队主力五百多米。
日军在小虎山上,建立了巩固的阵地,各种荒凉枯萎的草木遮掩着,还有部分绿色植被,让日军隐藏得很成功。
但是,日军袭击以后了隐蔽的事实,让杜词疑惑起来。
杜词迅速判断出,敌人有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各种步兵阵地,从机枪数量,杜词得出了敌人兵力概数,有两个小队。
这是一个重兵,居高临下截击的话,杜词一百多人很难突破防线。
左面是一带湖泊,波光粼粼,寒风轻轻吹拂,湖面上芦苇寂寥,在微风中荡漾,芦花飘飞已然,只剩下凋零的梗,收割以后的残存,给人无限荒凉的感觉。
右边,是村庄,虽然很安静,可是,杜词从安静之中看出了毛病,太安静了,没有鸡犬之声,也没有见到老百姓往来,这不符合江南百姓的特点,冬天,江南可不是塞北。
杜词确定,敌人已经进入村庄隐蔽。
这么说,这里是一个陷阱,自己的部队不知不觉中被鬼子预先布置的伏击圈给兜捕住了。
断后警戒的士兵发现了敌人,紧急汇报,杜词也去观察了。
果然,日军骑兵数名正在观察。距离500多米,可能发现杜词部队关注他们,立刻撤退了。
“怎么样?将军!”鱼叔现在,是部队的当然指挥官,但是,对杜词毕恭毕敬。
刘金红也仰望着杜词,杜词在今天还拯救了他的小部队,救命恩人啊。
小海鼠等队员,也都等待着杜词指令。
杜词想大家通报了目前的困局:“我们被敌人围追堵截,目前困在这片平原地带上,敌人正在调兵遣将,形成对我军的围歼行动。我军需要突围和新的决策。”
召集的军官们商量对策,实际上是杜词向大家通报情况,做出命令。他估计,日军在这一带的防线是有的,但是,兵力不多,否则,一定主动出击了,或者明目张胆围攻,日军的主力当然正从后面集结,猛追过来。
有两个方案重点,第一,向前突击,占领小虎山,正面突围,第二,回马一枪,逆袭敌人军主力部队。
正在开会的时候,空中突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杜词马上停止会议,吩咐部队隐蔽,迅速分散。
在大家按照杜词的紧急呼吁完成隐蔽以后,日军三架飞机咆哮着飞过来,对杜词部队的位置进行了轰炸。
日军飞机飞得很低,不断侦查不断逼近,最终,当小虎山上有日军的军旗闪动的时候,飞机投掷了许多高爆炸弹。
爆炸冲天而起,烟尘弥漫,一些泥土和灰尘被气浪炸出几十米高,一些战士被炸死,被撕碎。
空气中弥漫着腥臭的气息,燃烧的气息。
日军还投掷了燃烧弹,当时称为纵火弹,使用白磷当内核燃烧的,低空爆炸以后,炸出数十个燃烧的火点,拖曳着浓郁的白烟,弥漫着呛人的蒜臭味道,散落开来。
杜词看到白磷飞舞,就知道危险了,他大声呼喊,让大家躲避白磷火点,如果被火沾染焚烧,立刻脱掉军服。
“撩起外面衣服,遮掩脑袋和手和手臂,不能被火烧着。”
“如果被火烧着,必须扔掉衣服,或者割断衣服。”
“就地挖掘小坑道!快。”
“用匕首割断衣服,刮掉身上的白磷火点!”
被巨大的爆炸声遮掩,杜词的话很少有效果,不过,多数老兵还是知道杜词教导的,无论遇上飞机轰炸还是敌人重炮射击,必须趴下,减少杀伤力。
大家互相呼喊着都趴下了。
敌机轰炸了以后,在空中折返回来继续轰炸。用机枪扫射。
这时候,杜词部队还是混乱的,一些士兵被烈火包围,烧得惨叫翻滚。
一些士兵身上有了白磷火,拼命用手拍打和翻滚,试图扑灭大火,这只能适得其反。
这些都是一些新兵的错误举动,老兵们采取了正确的策略,还帮助他们。
三个被烈火彻底包围的士兵,被杜词下令用步枪击毙,避免过度痛苦,崩溃了军心。
少数士兵被老兵用匕首挂掉了身上的若干白磷,割掉衣服,避免了更大危险。
日军飞机的机枪开始猛烈扫射,杜词呼喊大家都趴下来,猛烈挖掘单兵坑,不许对空射击。
日军飞机来来回回好几次射击,弹雨的轨迹铁犁一样耕耘着平原地带,直到鬼子的机枪子弹打光,才返回了。
敌机走了,前面的小虎山和右边的村庄里,开始射击,一声声冷枪阴森森地恐吓着,这边不断有战士受伤和牺牲。
杜词略微观察了下,观察着敌人的围攻情况,也扫视着部队的损失情况,粗略估计,有十五名战士受伤和牺牲,枪械也有损坏,现在,他们还承受着敌人狙杀的压力。
杜词龙回头眺望了敌人的情况,马上下令分散撤退。
战士们的尸体来不及掩埋,就地放着,一些轻伤员撤退,重伤员被要求在这里继续隐蔽,朝敌人开枪射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实际上,敌人的狙杀效果不明显,因为,白磷弹极其容易发出烟雾,浓郁的白灰色烟雾,有毒,有强烈臭味,最能影响敌人的是烟雾,鬼子的狙杀还不如说是朝里面随便打冷枪撞运气。
“将军,敌人飞机太厉害了。”
“是啊是啊,我们根本无法抵抗。”
“还有那些纵火弹,沾染在身上就无法去掉,太可怕了。”
战士们对杜词发牢骚,现在绝大多数人员惊慌失措,要不是有杜词在,估计都能散伙崩溃了。
撤退一百多米以后,相对安全了。
杜词告诉大家,现在只能执行第二条方案。
在这一带布置了人员防线,鱼叔担任指挥官,杜词带十五人的刘金红部队迅速北上,当看到敌人防线以后,留下几个人朝敌人射击,其余的返回。
返回一百多米以后,十名队员挖掘散兵坑。
为了活命,在杜词的催促下,战士们拼命挖掘。
第六百零九章 机枪远程狙杀
??面对敌人的包围,杜词向来没有畏惧,实际上,他缓慢运动部队,就是有意引诱敌人包围的。
如果敌人能掐准他们行军的速度和方向,利用骑兵和卡车摩托车等快速运输工具的话,随便都能在前面拦截。
在日军的上海中心附近活动,必须有这个觉悟。
杜词最担心的是,被敌人突然包围,短兵相接,那样的话,大量夹杂着新兵的部队,可能突然之间崩溃。
就算那样又能如何?
杜词依然不怕。
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一个战士的责任,消灭了无数的敌人,同时,也享受到了无数美人的快乐,觉得这一辈子完全值了。
他甚至觉得,死就死了,你看,柳寒梅,雪梅,刘德威等等多少战友已经牺牲了,牺牲又算什么呢?早就麻木了。
杜词就是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在日占区,在上海附近,激发中国人民的斗志,只要有这么一支军队存在着,就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扰乱敌人的后方。
阵地战,防御战,杜词丝毫没有顾忌。
等返回的部队迅速挖掘了单兵坑以后,立刻让前面的几个队员返回来,也开始挖掘单兵坑。
杜词告诉队员们,他们被敌人包围了,必须拼命战斗才能消灭敌人。
杜词没有指挥部队直接朝东北方向的敌人突击,冲锋战斗,那不是他的风格,他最讨厌的是冲锋,他的新兵蛋子们在敌人火力拦截下,将迅速全军覆没。
可是,他有的是办法。
现在,敌人虽然包围,却采取了阴险的围困方案,天上轰炸以后,敌人估计杜词部队已经差不多了,只是冷枪拦截,东北面,杜词部队的后方,日军纠集的主力部队大量过来。
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