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毒刺传说 >

第306章

抗日之毒刺传说-第306章

小说: 抗日之毒刺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间的两个战术小队,等两边都发出了信号,立刻动手,犹如猛虎下山,向鬼子杀过去。

  噗嗤,噗嗤,噗嗤!匕首戳,狠狠戳,给我戳死,一个不留。

  还有38大盖的刺刀戳,世界上最长的步枪枪刺,狠狠戳进鬼子的心窝,正在射击疯狂的鬼子,几乎没有丝毫觉察就完蛋了。

  还有一个鬼子机枪副射手,拍着旁边的队员:“帮忙,扛弹药箱子。”

  队员抬手一枪,顶着鬼子的咽喉,砰,鬼子的咽喉炸了。

  转眼间,三个机枪射手组和三门迫击炮的鬼子都被干掉了。

  杜词返回到中间地带,下令射击!

  不过,这一次射击,可不是对着村庄内射击,也不是对寨墙附近射击,而是朝着鬼子射击!

  手电筒照射一下,好几个手电筒可以照射到鬼子的动静,这边机枪立刻利用上,朝着鬼子扫射,当然,这个立刻,还是很麻烦的,由老兵操作,杜词先示范一个。

  鬼子机枪发出了恐怖的哒哒哒的三连点射的声音,每一个小组的组长是老兵,知道杜词教授的机枪射击知识,这是在出击前的等待中就反复教学的。其实,操纵轻机枪也不复杂。

  杜词操纵了重机枪,顿时,疯狂的7。7毫米子弹瓢泼大雨一样朝鬼子轰过去,将许多鬼子覆盖了。

  接着,将重机枪交给其他人,杜词下令用迫击炮轰击,因为人手有限,只能使用两门,调整好角度,试射一发,看到正中鬼子人群中,继续来,轰轰轰,十几发炮弹就砸到鬼子队伍中。

  鬼子被突如其来的弹雨和炮弹破片,气浪吞噬着,撕扯着,抛掷着,被烈火燃烧着,哭喊,逃跑,嘶叫,卧倒,狼狈不堪,血流成河。

  十几发炮弹至少炸死炸瘫二十几个鬼子,炸伤失去战斗力的还有若干,更别说对着鬼子后背扫射的三挺机枪多么黑心了,一扫好几个,再扫又好几个,噗噗通通朝着地上翻滚,看着这样悲惨的场面,杜词都替鬼子心疼了。

  有鬼子侥幸生存下来了,从地上跳起来,大声叫骂,提醒这边要长眼睛,可是,这些喊声提醒了我军射击手,马上再次扫射,噗噗,鬼子呜呼哀哉。

  反正鬼子的子弹和炮弹多呢,不差钱,打,继续打,猛打了一会儿,直到用电筒照射没有几个站着的了。

  就这样,一个小队的鬼子主力,加上一个排的伪军,全军覆没!白白死在冲锋的路上。

  现在,附近的鬼子总算明白了一点儿,开始朝这边呼喊,还有鬼子冲过来大声责问呢。

  问个球毛啊,叭叭两枪,算是给你一个最好的归宿。

  随后,杜词放弃了黑暗奔袭,因为那种风险也挺大的,而且,现在,他们在明处,鬼子在暗处,还是谨慎一点儿好,扬长避短,进攻,利用优势火力猛轰吧!

  迫击炮朝着可疑的敌人散兵线上猛轰,黑暗中随便轰击的爽感让人陶醉,爆炸的电光也指示了鬼子的动向。给了机枪火力扫射的目标。

  将鬼子的迫击炮弹和两个掷弹筒的榴弹都消耗光,南北两路的鬼子也炸跑了,杜词立刻携带缴获鬼子的机枪和步枪,手雷,弹药等,朝村庄撤退。

  一路上,手电筒照射,发现鬼子立刻刺杀,不管死活,就是死的也要再捅几个窟窿,割断咽喉。

  手电筒蒙着红布朝村庄内联络,很快,村庄里出来二十几个队员,将武器弹药都帮助着整进村庄了。

  敌人已经败退,四面包围被歼灭一路主力,击溃两路,敌人伤亡惨重,已经不再构成威胁。

  杜词带领部队,在村庄休整,观察着西面敌人的动向,好在,敌人也撤退了。

  等敌人撤退,杜词马上派遣人员,四出敌人阵地上搜索遗弃的弹药武器,统统都收拢起来,运回村庄。

  从缴获的武器弹药,杜词判断,他们至少消灭日军一个完整的中队,接近二百人,一个伪军的连队,八十多人。


  


第六百零四章 攻击敌军炮楼

 ??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光是队员们,就是杜词,都觉得意外。

  村庄里的武器弹药堆积如山。

  稍加休整,盘点损失,调整编制,马上带着全部武器弹药离开村庄。

  日军现在兵力微弱,如果稍有机会,依照他们自负凶残的本性,立刻就会挥师围追堵截,决一胜负,杜词部队绝对没有生还的机会。

  队员们的士气很高,尽管有严格的命令不许说笑,大家还是忍不住。

  许多新兵窃窃私语,发表着第一次参战的感想和豪情壮志。

  杜词最终还是妥协了,因为,战士们的战后精神重建,是一个相当大的成长步骤。

  不过路上,杜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到底是直接东进策应刘金红的部队,还是放手于其他地方的战斗,糜烂鬼子的统治区域,从根本上策应。

  半路上,杜词召集了军事会议,给大家讲道理,让鱼叔等人选择,鱼叔等原来的老队员,坚决要求直接帮助:“将军,我们不能放任他们不管,别的不说,小海鼠是我们的小兄弟,不能见死不救啊,他们那一丁点儿人,要是被鬼子围住了,别说打仗,就是饿都能饿死了。”

  几个其他队员也坚决要求救援。

  杜词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但是告诉大家,更好的方法是置之不理,开辟新的战场,规模越大,打击敌人越狠,越是能帮助小孤岛的部队,但是,他杜词是讲义气的人。

  大家立刻向东南方向前进,绕道南面增援小孤岛。

  兵力不多,在村庄的血战中损失了一些,受伤的队员给予一些银元法币,送到附近村庄里休养,部队轻装前进,最终有六十余人。

  不过,杜词在具体的策应方法上,还是采取自己的方式,以大量歼灭敌人来弱化敌人的包围圈,并且用枪声告知小孤岛部队前来会师。

  杜词的特种战术思想,就是高度精炼化了的游击战术,以弱胜强,以柔克强,他让鱼叔带领十几个队员,在一个村庄附近大肆开枪射击,袭击敌人一个炮楼。他自己将部队主力四十余人,布置在北面敌人可能的增援路线上。

  现在是早晨了,能见度一般,有薄雾弥漫,是很理想的伏击天气,如果没有薄雾,杜词也有其他代替方法。

  这个村庄具体名称不祥,反正有鬼子据点就行,望远镜观察,敌人有哨兵在巡逻。

  老远,一阵集火射击,利用薄雾潜伏到炮楼下八十多米下的鱼叔小股部队,当场打死了敌人的两个哨兵,一个鬼子,一个伪军,炮楼里的敌人立刻反击起来。

  鬼子有一挺机枪,哒哒哒扫射着,不断转换角度,一些步枪也朝外面射击,因为雾气升腾,鬼子胆怯,不敢随便出来,使用手雷和手榴弹朝下面扔。

  这边打得很热闹,鱼叔这边也是有实力的,他们人不多,就是武器弹药多,使用掷弹筒朝鬼子炮楼上轰击,打得很热闹。

  掷弹筒是攻击敌人障碍外步兵集群,或者机枪火力点的,要进攻炮楼这种坚固堡垒,几乎没有用处,何况,掷弹筒发射的榴弹比迫击炮弹更小一些,曲射的弧度更大,好像大礼花在鬼子炮楼上一直放窜天猴,挠痒痒。

  不过,这种打法也是很凶悍的,鬼子吓坏了,炮楼顶端上战斗的一个鬼子被炸死,这是最成功的一次,其余几颗榴弹都扔偏了,在炮楼碉堡上擦着爆炸,白白浪费。

  鱼叔部队袭扰着敌人,好像一群狮子围着一头凶猛的野牛在撕扯,转悠,气势汹汹的,把鬼子也折腾的胆战心惊,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手有多少人。

  机枪扫射,掷弹筒轰击,这是日军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在淞沪会战以后,中国主力正规军败退,一溃千里,大上海周围就是日军的天下了,虽然有一些中国残兵捣乱,都很微弱,微风掀不起大浪。现在……

  “松本大尉,松本大尉,我们请求支援,请求支援啊。”炮楼里的日军紧急求援,都带着哭腔了。

  因为在战斗的时候,鱼叔部队的机枪还对着鬼子炮楼来了好几下,子弹射进炮楼里,打死一个鬼子步兵,这让日军非常恐慌。

  “敌人火力非常凶猛,非常凶猛。”

  对射过程中,鱼叔部队按照杜词的指挥要求,非常注意自己的安全掩护,除了利用雾气外,还利用村边的沟壑,在攻击了以后,部队交替掩护撤退向北方。

  鱼叔部队最终牺牲三名战士,受伤二人,安全撤退了600多米。

  这一次战斗,鱼叔部队并没有占便宜,十几个人,死伤五个,几乎一小半,还让部队的士气急剧低落,都是巨大的战斗成本。

  鱼叔赶紧激励大家说,刺激敌人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把鬼子从马蜂窝里捅出来就是巨大的胜利。

  有士兵奇怪:“连长,我们捅了半天,鬼子没有从炮楼里出来追赶呀。”

  “是啊是啊,鬼子没有出来,我们吃亏了。”也有战士抱怨。

  鱼叔说:“你们都懂个屁,这是杜词将军亲自交代我们的,你们觉得自己比杜词将军更聪明更有办法?你们有本事的话去杀一个鬼子将军,别说司令官大将和天皇的叔叔了。”

  士兵们都不吭声,按捺住不安的情绪。

  杜词部队距离鱼叔部队数百米隐蔽在两个地方,通过南北地区的道路两侧,几乎对称有两个小村庄,当早上阳光照射到村庄里的时候,杜词部队已经进入村庄,小村庄没有寨墙,也没有多少警卫力量,白天嘛,大家都起来了,突然冲进一群士兵,吓得村民们哭爹喊娘。

  村民们都跑进家里了,杜词等人将村长找来,宣讲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要求村长配合,反正是软硬兼施,如果村长和村民不配合,他们就在这里和鬼子决战,让鬼子把村庄炸平了,如果村民愿意配合,战斗以后,部队即刻撤退,完璧归赵,反正鬼子被杀光了,打扫整理了战场以后,鬼子也不知道。

  村长和村民们都服从了,一些村民主动参加战斗,表示愿意参军,其觉悟还是挺高的,超出了杜词的想象。

  杜词立刻安排,让村民们伪装配合,在村口转悠着,特别是老人们,鸡犬之声相闻,好像这里非常安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第六百零五章 集火攻击

 ??就这样,两路小部队各二十人完成了潜伏工作,混杂在小村庄的边缘,改造了一些房屋,在房顶上,一些房屋后窗口,在院墙下,隐蔽起来,组成火力点和战斗小组。

  杜词这边,指挥布置好以后,看到敌人尚未出动,杜词又亲自跑到另一边村庄,指挥布置。

  二十人的部队,真是小得可怜,作为正面对抗决战使用,也许几分钟就扫光了,可是了,在杜词的特种战术思想下,就要发挥出最大威力。

  两人一组,步枪小组和机枪小组,掷弹筒和迫击炮小组,火力搭配好,叮嘱射手们注意事项。

  “这个,嗯?这样测距,这样,对,射击的时候,那里是重点,瞄准敌人的前面,”

  “步枪射击敌人的胸膛最好,目标最大,”

  “最好等敌人到了跟前再射击,距离越近越好。”

  杜词不断地鼓励大家,叮嘱大家,面对这些只参加过一次战斗的新兵蛋子,他不能太放心,他只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将他的心得,经验说出来。

  “放心吧,将军,我们都打过一次大胜仗了。”

  “是啊,将军,我亲手打死两个鬼子呢。”

  这边加快部署的时候,加强观察北面,因为,北面有敌人的据点,这是鱼叔等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这种布置有相当风险,如果鬼子真的不出兵救援呢?如果鬼子从侧翼增援呢?如果鬼子对村子进行火力侦查呢?

  杜词只能等待时机,随机应变了。

  还好,半个小时以后,日军增援的部队果然出发,从北面出发,有骑兵,有卡车,速度很快,总算下来,十几个骑兵,三辆大卡车,每一辆大卡车上装多少鬼子兵,不清楚,因为草绿色的帐篷遮掩着,不过,杜词估计,一辆车上最少一个步兵班。

  鬼子速度很快,没有任何停留,没有任何疑惑,就从两个小村庄的中间过去了。

  此时,南面还有零星的枪声,是鱼叔部队继续惊扰鬼子。

  鬼子骑兵在前面冲锋,拉开和卡车五十米的差距,杜词亲自在村庄的屋脊一侧,观察着鬼子,让鬼子骑兵过去,等鬼子卡车到达的时候,布置在两侧村子的队员突然开火。

  杜词使用的集束手榴弹。

  这是缴获日伪军的,日军主流是手雷,也有手榴弹。

  这也是目前最强大的的近距离威力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