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秦-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每一个国君来说,世家都是他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基本上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都出自于世家大族,何也?无外乎四个字:“学以致用!”。穷苦的百姓基本上是不识字的,所以他们很难窃据高位。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无论是兵家、法家、儒家、墨家……他们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里面产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绝大部分人才都出自于世家大族。所以他们是国君仗之治国平天下的最大的助力。当然,一个国家不太平,基本上也是这些人在兴风作浪。如陈胜吴广之辈,他们虽然是农民出生,但走的还是向世家大族发展的道路,就是因为学识不够,看似规模庞大,实则是一盘散沙,所以他们只能称得上作乱,真正颠覆一个国家的只能是大族世家。
秦国之灭,可以说是这些世家一手导致的。当秦王子婴在函谷关浴血奋战的时候,后面却又立新君导致三关将士粮草不济,如王冲、吕台之辈皆是被他们害死,这让嬴子婴又如何释怀?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世家大族在咸阳告破、子婴回归之后也跟着春风一起吹又生了。如今咸阳城中的世族领袖复姓司马,名翼。此人乃秦国的三朝元老司马错之孙,他曾取秦孝文王之女安平公主为妻,时年八十有三了!说起来连始皇帝都要叫他一声叔父,按照辈分嬴子婴属于他的曾孙!此人曾在庄襄王和始皇帝殿中为臣,曾任职过奉常、蓝田将军(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官名,属于文官却能插手武事)、治粟内史,因为和吕不韦关系不睦,曾经弃官回家,始皇帝在位的时候又被启用过,后来因为年老不能理事,所以告老还乡。这样一个人物,在世族里的声望是何其高,当初立公子博为秦王,就是他不甘寂寞促成的。在他之下,还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此人原为楚国人,姓魏名柯,他的妹妹嫁给了秦庄襄王,曾经同始皇帝的母亲赵氏争宠,她生有一子,就是始皇帝的弟弟长安君成蟜,成蟜降赵却留下了儿子,公子博即为成蟜的后人,魏柯乃公子博的叔公。他不曾当官,然而家中极为有钱,在楚地、赵地都有他的产业,如今六十三岁,乃司马翼之下的又一位世族元老。
秦王子婴复归,这些人自祤秦国之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有的曾经历庄襄王、始皇帝、二世皇帝三朝,说起来都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他们以秦国旧臣而自居,也并无不妥。如司马翼、魏柯之辈,他们已经年老体衰,不能入朝为臣了,他们之所以站出来,那是为了他们族中的小辈考虑,毕竟世族也是依靠国君而存在,如果跟国君关系淡薄,甚至族中连一个任官的人都没有,那就会像百里氏、子车氏那样衰败。
大堂之中,半躺在木榻之上的花白老头就是司马翼,他脸上全是皱纹,头须雪白,又老眼昏花,连字都看不清。所以秦王来书就让一个族中小辈来念,那小辈生得油头粉脸,容貌标致,当念道“国之不弃,臣之不离”之后,他突然住口,一脸为难的看着竹简,再也念不下去了。
司马翼眯着眼,似是假寐,此时听见没得动静,突然睁眼问道:“燕儿,为何不继续念下去?”
司马燕为难道:“太公,秦王之言太难听。您听了肯定生气,还是不要念了吧?”
司马翼睁开眼皮,将头向外移了一点,对司马燕说道:“老夫活了这么多年,什么话没听过,你只管念吧!”
司马燕犹豫了半响,见太公坚持,只得硬着头皮念道:“孤之庙堂,不取朽木!孤之官爵,不予禽兽。如狼心狗行之辈,奴颜婢膝之徒,安能食君之禄?”
话刚念完,司马翼突然“啊呀”一声,身子一偏就滚到床下。等司马燕手忙脚乱的将司马翼扶起之后,司马翼已经气若悬丝了。司马家顿时鸡飞狗跳,儿子、孙子一大窝全部汇聚在司马翼的塌下。现任族长司马嵐观信大怒,吩咐司马燕道:“你去请魏家、王家、蔡家、范家的族长,邀他们一起议事!”
话不多说,司马燕匆匆离去,没过多久,各家族长都已经到齐,连魏柯这种的元老都来了,司马嵐赶紧作揖拜见,将宾客请到席上,然后散去了家中众人,向诸位族长说道:“吾等耗费心思,向秦王子婴送礼捐钱,放下了颜面为他集资修建咸阳宫。然而此人不识好歹,视我们为禽兽、畜生、公然辱之!在座的各位都是关中的大族之首,别说是嬴子婴,就是始皇帝一统天下,还不是依仗我等?没有我们,他们赢姓赵氏,能这么安稳的在关中立足百年?如今子婴弃之如敝履,这种心胸狭隘之徒,安能王之?我召诸位前来,就是要告诉大家,如果不想出对策,我们早晚都要遭殃!”
王家族长开口说道:“你将秦王之信给我看看!”
司马嵐交出信,王家族长观信阅读,不久就身体发颤,满脸泪痕,他弃信于案,嚎啕大哭道:“吾王家为赢氏出力甚多,不说叔公王翦、叔父王贲,就说吾族兄王离也是为赵氏赢姓战死沙场,这些年来,王家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嬴子婴竟然敢说出这种话!吾为先辈而不值,为族中战死的王姓子弟而不值啊!”
魏柯悍然说道:“嬴子婴此举摆名要与我们做对!他还记恨当初我们立新君之事!在座的诸位,当初你们都是赞同拥立新君之人,现在嬴子婴是要借机发难了!”
蔡家族长拍额而叹道:“谁又知道,嬴子婴竟然大难不死?”
其余众人都无奈的点头,范家族长说道:“当初你我都是看到六国势众,心怀恐惧。嬴子婴决意死战,所以我们才立了新君。如今几遭磨难,家族里也是元气大伤,本来想投靠嬴子婴恢复元气的,看来这个‘昭武王’是不准备放过我们啊!”
听到范家族长之言,在座的几位都有些尴尬,唯有王家族长强辩道:“这也怪不了我们,并非我们不为国尽忠,实则是当时情非得已。如果秦国有机会守住关中,大家肯定也不会如此行事!”
魏柯冷哼一声,一脸不悦的说道:“现在说这些废话有什么用?当初大家拥立我的外甥,不就是看出了嬴子婴对我们心怀偏见吗?诸位不要忘了,他刚继位就迫不及待的想铲除我们,攻打刘邦的时候,蓝田一战我们族中损失了多少?我们豢养的门客被他拉出去做战兵,当初的族长被他拉到战场上去送死!如此薄情寡义之徒,凭什么值得我们去效忠!总而言之,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嬴子婴想杀我们,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老匹夫司马翼不知道什么时候幽幽转醒,他虚弱的说道:“嬴子婴早年颇受磨难,日子过得艰苦,心中早已经充满了戾气。他当上了秦王,肯定心怀怨恨!不管是立新君也好,还是投降项羽也好,我们所做的,还不是为了赵氏赢姓做想?项羽勇武,无人能敌,嬴子婴螂臂挡车,非要死战。他根本不为赵氏赢姓做想,他决意死战,激怒了项羽才害得赢氏被屠!如果他早些投降,又怎会如此呢?”
听闻司马翼之言,大家心里都好受了很多,个个点头说道:“还是您说得是,嬴子婴恣意妄为,才造成了这般后果。如果他当初听我们的劝告,直接投降刘邦,哪会有这么多的事情?说不定秦国也不会灭!”
“是啊!是啊!”众位一起点头,一副心怀委屈的样子。
司马翼让人垫高了枕头,他强撑着坐起,向在座的诸位说道:“这一次嬴子婴回归,他兵权在握。我们不能和他进行正面的对抗,老夫算是看出来,此人不死,早晚会弄死我们的。我已经一把老骨头了,拼了命也要为族中的后生谋取一条生路!”
魏柯忙问:“计将安出?”
司马翼冷冷一笑,说道:“嬴子婴一直以为我们是任他拿捏的软骨头,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如果我们不让他感觉到威胁,他肯定不会放过我们!为今之计,就是逼迫嬴子婴!在座的诸位,我们的根须遍布整个关中,只要我们执意和嬴子婴做对,到时候关中各城不上降表。他嬴子婴如今拥有的这点人马,又怎么平叛?到时候还不得不屈服!”
王家族长惊问:“如今关中初平,难道又要生乱!”
司马翼悍然说道:“不乱又哪来的机会?嬴子婴不过几千人马,没有我们,他凭什么坐稳关中。到时候各地再乱,嬴子婴肯定焦头烂额,嬴子婴还能否保住他的位置也还难说!”
诸位拜服:“司马公大才!”
第二百八十章 用商
将军韦陀进入秦营,入帐参见了秦王,一脸愁容的告苦道:“行营里还有士卒十三万人,每日消耗粮草无数,从上郡运来的粮食根本不够用,要不了多久整个军营就会面对无粮可食的地步!”
嬴子婴双眉一皱,问道:“这些人为何不肯回乡?”
韦陀答道:“如今已经是五月中旬,当时内史能招来这么多人,一是秦王的政令,二是韩信搜刮太厉害。所以我到内史才能一呼百应,也正是因为如此,招来的人回去很可能被饿死,如今也错过了春耕时节,他们都不愿意离去了!”
嬴子婴略一沉呤,身畔蒯彻向韦陀问道:“遣散回去的那些人,又是为何离去的呢?”
说到这,韦陀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嬴子婴告罪道:“臣攻下咸阳之后,在城中找到了汉军私藏钱粮的库房。我将这些钱粮分发给士卒,他们才愿意离去。不过,离去者大多接受了粮食,却不肯接受钱币。”
蒯彻摇头叹道:“这么做也不过饮鸩止渴啊!”
言毕,又郑重的朝嬴子婴说道:“如今内史粮食不够,秦王必须从外地购买!”
嬴子婴发愁道:“如今各地战起,谁又肯将粮食卖给我们?况且如今钱币不能通用,我们拿什么购买?”
说到这,所有人心中都是沉甸甸的,蒯彻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什么主意。过了一会,嬴子婴方问道:“凭借现在的粮食,我们还能坚持多久?”
韦陀低下头,小声禀报道:“士卒一日食两餐,凭剩下的粮食,只撑得了半个月!”
嬴子婴渡步说道:“如今关中已平,决不能养这么多的士卒。挑选精壮万人,其余的全部遣散!孤决意重新铸币,向遣散士卒分发钱币,让他们回乡种地!”
嬴子婴一说完,蒯彻便说道:“铸币并不难,难的是百姓已经对货币失去了信心。要想货币重新启用,必须让百姓对货币认可!”
嬴子婴思虑一下,让招来门外的侍卫,吩咐他道:“你去将黎泽请来!”
等士卒走后,韦陀也相继告退。蒯彻从袖口中取出一物,呈现给嬴子婴道:“秦王复归,秦国重立。如今当务之急的事情还要分发功臣,重建朝廷。此事不可耽搁,不然会寒了将士的心啊!”
嬴子婴接过蒯彻呈上的锦书,点头说道:“孤明白!”
嬴子婴展书一看,书中尽是些人名,人名旁边还注有立下的功勋。嬴子婴看书中的人名排得井然有序,不禁会意的点了点头。他观毕之后,向蒯彻说道:“这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有功必赏,这些将士为孤平定关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刻当然是论功封爵的时候!”
说罢,又将锦书还给了蒯彻。蒯彻见嬴子婴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忍不住肃穆躬身,做礼道:“臣必不辱使命!”
嬴子婴见蒯彻答应,沉思了一会说道:“孤思量着,能否只封爵不食邑?”
蒯彻闻言大惊,问道:“君上怎有这种想法,如今正是封爵食邑犒劳群臣的时候,如果只是一个空爵,恐怕很多人会寒心啊!”
嬴子婴想了想,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遂拂袖说道:“此事以后再说吧!先将爵位定下,还是按秦国以前的制度来办!”
“喏!”
蒯彻见嬴子婴不再坚持,又劝嬴子婴道:“秦王身为君王,不可久住在军营,到时候召见各地官员也不妥啊!秦王不可与那些世族呕气,还是早点搬进信宫吧!”
嬴子婴没多考虑,点头应道:“便依照你的意思办吧!”
离去的时候,蒯彻有些忧心,他不明白秦王如何出此言。公侯不食邑,秦王这是想将天下的权柄都收归到自己手中啊!秦王虽有此心,但如今的情况却不容许这么做,必须徐徐图之。
且不说蒯彻满怀心事的离开,却说黎泽见了秦王,躬身听命。
嬴子婴看着黎泽,他如今正值中年,鄂下长须飘飘,身穿青衣白带,面相端正儒雅。他是同司马无涯一起投奔过来的,与司马无涯不同的是,他乃商贾出身,却得到了秦王的看重。在北地,大军的钱粮拨动,全是他做主。所以,对于秦王,黎泽是感恩戴德的。
嬴子婴向黎泽说道:“孤初平关中,如今粮草不济,咸阳士卒十余万,孤却无力供养,只得将他们遣散回家。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