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花瓷窑 >

第48章

青花瓷窑-第48章

小说: 青花瓷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瑜抿嘴一下,大大方方地说:“哈兰将军真会说笑,待会还是麻烦哈兰将军把药给安真姑娘端过去。还有对中毒一事,我已经有些头绪,也请哈兰将军一同向太子禀报。”说到太子二字时,孙瑜竟觉无比自然,自然得连她也忘记了犹豫,想到此,她尴尬地笑了笑。
  哈兰术并不知孙瑜心中所想,只是孙瑜的低眉浅笑,看得他呆了。
  “启禀太子,孙医官找到了安真姑娘中毒的线索了!”哈兰术进入真金的书房,留孙瑜在门外等候。
  真金肃目,严厉道:“快请孙医官进来!”
  “诺!”哈兰术转头示意。
  半掩着的书房门开了,明亮的光线射进房里来,孙瑜依然那样落落大方,缓步踏入书房,她皓齿明眸却神情淡薄,别有一副大家风范,真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哈兰术更是盯着孙瑜,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太子,这宫中燃熏香的惯例可由来已久?”孙瑜开门见山。
  真金蹙眉,答道:“有一段时间了。”
  “那这香料从何而来,经何人之手进到宫城里来?”孙瑜继续问。
  真金摇摇头,并不知晓,哈兰术说话了:“启禀太子,这是宣慰院的宫人负责的。”
  宣慰院?真金联想到了什么,悦声问:“请孙医官细细道来。”
  “那日我进到延香阁,就闻到一股浓烈的熏香味,这味道粗闻似郁金,细品似乎又有其他香味。我回去查阅后宫用香记录,发现自入冬以来,宫中流行一种叫和罗的熏香,此香是郁金和丁香混合,再加入其他辅料而成,燃起来清新,甚是好闻。可医书上有记载,丁香畏郁金,若二者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实则毒性极大。”孙瑜望着真金,肯定地说。
  “熏香有毒?可是为什么宫城里其他人用了无事?”真金不解。
  孙瑜本能地握紧了双手,她知道作为医官,最不应该的就是给出确切肯定的答案,特别是下毒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上,可是不说,可能就永远无法得知事情的真相,她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清冽:“若是身强体壮之人,用和罗熏香可以提神醒脑,还激发人体自身的潜力对抗此毒,反而更利于健康,而对于害病之人,其身体本就虚弱,闻到此毒,大多昏昏沉沉,加上冬日天冷,一般房屋都房门紧闭,所以室内的病人就更加无力抵抗香毒。”
  真金的眉头拧成了川字,厉声问:“你的意思是延香阁、景福宫都用了和罗香?”
  孙瑜点头:“这是有人故意为之。”
  啪!真金狠狠地拍了一巴掌面前的书桌,“是何人如此大胆,敢在宫中下毒!”
  哈兰术生怕波及孙瑜,急忙跪下,“小人这就去查!”
  真金意识到孙瑜的身份,背过身去,挥手示意哈兰术和孙瑜退下了,哈兰术识相地拉着孙瑜走了,留下真金一人,陷入了无尽的沉思。
作者有话要说:  晋江后宫是彻底把我放弃了,但是仍然要自强!
求评论!!
大谢!!

☆、黑幕

  太阳出来了,原来被白雪覆盖着的宫殿、花园,都渐渐漏出的原来棱角,只是那冰冻着的穆里湖,仍然坚硬。
  自真金探得景福宫和延香阁的熏香是由宣慰院提供,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实施之人的证据,可无奈每每查到看似可用的线索,却经不起深究,一段时间以后,几乎所有的线索都断了,像是有人故意在阻碍他的调查。
  他感到有心无力,因为还有军国大事,等待他的参与。
  大明殿的御前会议上,兵部尚书郑祁突然禀报:东征大军突遇风浪,可惜战船并不坚固,未止日本,已折十之八九。
  “太子,你是怎么统领兵部的,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也没个通报?”忽必烈听罢禀报,大怒,指着真金大骂。
  “儿臣也是今日才知晓此事,不知郑尚书所言是否真实?”真金并未被吓到。
  “依太子所言,此等大事,郑尚书在撒谎?”阿合马也肃颜质问真金。
  谁都知道,太子真金名为枢密院之首,统领六部,可是兵部、户部的尚书都是阿合马的人。
  真金深知不能再推脱,主动领命道:“兹事体大,待儿臣调查清楚,再向父皇禀明。”
  阿合马斜眼示意了郑祁,郑祁连忙跪下急切地说:“太子,此事非同小可,况且大军还在海上,是进是退,十万火急,还请皇上、太子明示啊!”
  阿合马听罢,不动声色地冷笑了一下,看你真金怎么办。
  忽必烈本就不悦,听到太子的暂缓提议,又听到郑祁的十万火急,盛怒,指着太子大骂:“你整天就会说那些汉人儒家的什么仁义道德,那些东西能打胜仗吗?能救命吗?我看你是学那些东西学傻了!”
  太傅窦默开口了:“皇上息怒,太子并非推脱,东征一事非同小可,太子只是建议全面了解情况,综合天气、补给、敌人战斗力的情况,给出进退策略,实是万全之策啊!”
  忽必烈黑着脸,不再说话。阿合马却恨地牙痒痒:这窦默,真是巧舌如簧,死人都能让他说活!
  真金趁机道:“父皇放心,明日,最多后日,儿臣一定给出建议。”
  忽必烈不满地挥了挥手,答应了。阿合马再想起事,却也无机会,他瞟了真金一眼,心想:“这次让你糊弄过去了,下次一定让你好看。”
  事到如今,真金有心在此事上扳回一城。
  可是,真金在枢密院议事堂,召开六部尚书会议,准备商讨东征进退一事,竟只有礼部和工部两位尚书前来,主管着的兵部、户部、刑部、吏部的尚书都告假,兵部郑祁更是说家中老母病重,申请丁优!无法前来!
  真金牙根咬紧、双手握拳放在议事堂的桌子上,双眼直直盯着面前的舆情图,眼睛里的怒火,像是要把舆情图烧掉!身旁人都都不敢说话,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这样的真金,他一向温文尔雅、和颜悦色,根本没人知道他也会愤怒。
  真金身旁站着的哈兰术见状,示意两位尚书大人离开,二人好似得了大赦,灰溜溜地就离开了。
  良久,真金似乎平息的心绪,命令道:“去窦太傅府!”
  “诺!”听到真金说话,哈兰术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当天傍晚,兵部尚书郑祁、户部尚书完颜义坚、刑部尚书赵锯、吏部尚书刘九思全部接到懿旨:日前为大元东征之非常时期,尔等家中琐事繁多,无法顾及军国大事,故赐予尔休沐期六个月,休沐期间,俸禄暂不发放,尔之政事,自有人代理。
  午夜时分,阿合马的丞相府炸开了锅。
  “丞相,您可要为小人做主啊,小人替您在御前会议上挑事,得罪了太子,他这是给您好看啊!”郑祁跪着垂地哭道。
  阿合马心中十分厌恶,怎么会给这样无胆无谋的人当上兵部尚书!他儿子忽辛当时择人,只考虑了是否听话,根本未考虑个人能力。
  刑部尚书赵锯倒是十分镇定:“太子这是给我们来个下马威,他回大都这些时日,并无大动作,这次看来是卯足了劲儿,针对我们啊!”
  户部和吏部尚书也点头同意。
  忽辛清了清嗓子,轻蔑地说:“真金向来做事都是莽撞冲动,根本不会顾及后果,一开始他的厉害,根本就是狐假虎威,他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的!”想起自己在池州监牢里呆的那几日,又想起那次不怀好意的晚宴,忽辛就恨不得将真金千刀万剐!
  “此言差矣!”,阿合马森冷道,“真金此人胆大心细,他背后有窦默、刘秉忠支持,又是太子,当然敢作敢为!”
  “哼!他这就这样架空兵部、刑部、吏部和户部?枢密院还能正常运转?关于东征,他懂个屁?”忽辛冷哼,出言不逊。
  “想他真金回大都时日并不长,窦默和刘秉忠这些儒臣再厉害,没了真金,就是群龙无首,根本插手不了朝局时事,现在他们想必也是有心无力。”阿合马撇了撇眉毛,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那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兵部尚书郑祁说话了:“太子停了小人的俸禄,小人一家老小近百口吃喝拉撒咋办啊?丞相,您一定要帮帮小人啊!”
  阿合马抽动着脸颊,强忍快要冲破脸颊的愤怒,斜眼道:“临安城郊有良田一百三十亩,现在忽辛名下,现赐予你,所得应该够你花费!”
  “父亲!”忽辛大叫起来,“怎么能……”临安西郊的这百亩良田,是他想尽办法才取得的,为了这百亩田,他甚至设计陷害了这百亩良田的主家,诬陷主家袁某是通宋间谍,让这家人的男丁全部充军,女的全部编入奴籍。依靠这百亩良田的收成,保证了直禄脱大军攻克临安的最后胜利。可是,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要送给郑祁这小人!
  阿合马肃目,不由分说地命令:“明日郑大人就启程前往临安,忽辛你必须事无巨细交代郑大人!”
  忽辛还欲辩驳,不想阿合马又将其他三处的百八十亩良田都分予了剩下的三位尚书大人管理,让他们安心休沐,远离大都,其他政事一概不理!
  忽辛越听越不满,却又无法插话,只得气鼓鼓地听着父亲阿合马的安排!
  几位大人都走了,阿合马这才语重心长地对忽辛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汉人的这句话一点没错,如果现在不施以小利控制他们,将来他们就会坏大事,更何况,汉人的良田房产不计其数,这些送走了,再找就是,如能扳倒了真金,锦衣玉食,一样手到擒来!”
  “可是,这些良田不是小数啊……”忽辛还想争辩,阿合马却已拂袖制止。
  阿合马看着自己的儿子忽辛,点头道:“以后你就明白了!”
  在兵部、户部、吏部和刑部尚书被强制休沐的第二日,真金果然破格提拔了四位下层官员,代管四部。当六部负责人都齐聚在枢密院议事堂里时,真金就开始与之商讨东征对策。
  一天一夜过去了,官员们除了必要的进水进食以外,一直没有出过议事堂的大门。真金,作为枢密院的最高领导,也尽情展现了一个饱读兵书又身经百战的将军之能。即使他脸色即使苍白,眼中布满血丝,可是脸上的勇于担当的坚毅让他神采奕奕。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东征军的将士们在风雪交接的前线都生死命悬一线,真金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东征军的生死存亡。谁都不敢大意!
  真金统领六部官员,从气候、交通、粮草,兵力、日本国的海上布防等问题仔细推演攻守策略,直至第三日早晨官员们要参加大明殿的御前会议才结束。
  没有任何疑问,真金的建议在御前会议上被采纳了,忽必烈大赞:“吾儿能者,竟在这短短时间,如此详细地推演东征军的攻守策略,实在大将之才啊!”
  真金行礼,“此非我个人之力,全仰仗六部官员共同努力,才得此结果。”
  忽必烈的眼睛扫向殿前立着的一排官员,余光略过阿合马等人。阿合马低下头,眼神飘忽,内心非常希望忽必烈能够看出六部中四部尚书并未出席御前会议。可忽必烈像都没发现似的,未置一语,阿合马的眉头皱得更紧,嘴上却跟着赞扬道:“太子实乃国之栋梁!”
  站在官员后排的忽辛气得脸颊抽动,却也无可奈何。
  即使真金做了完全的应对,东征的战船最终还是在连续风暴中被毁殆尽。东征军的战船根本无法与日本国的战船对抗,水军在离陆地三十海里的时候,遭到了日本水军的突袭。日本水军的敢死队,不惜冒着冻死的风险,潜到船底,凿穿了东征军战船,东征军许多士兵连日本国的陆地都还没有望见,就已经没入冰冷的海中,冻僵,沉底,再也不见天日。
  “你做的这些布兵推演,有什么用?”御前会议上,忽必烈得知了东征军大败的消息,愤怒地斥责真金。
  真金目光如炬,凛凛道:“儿臣早就说过东征一事不可轻为,况且此次战败,实乃战船劣质、海上风暴导致,天意不可违也!”
  忽必烈气得脸色都变了:“天意!天意!朕就是天意!何来违抗一说!!”
  真金还欲争辩,窦默抢先说话:“启禀皇上,臣以为,东征一事,大可不必过于糟心,原因其一,东征的水兵主要是南人降将降兵,仅大帅一职,为我大元将领,原因其二,战船是高丽国造了,若战船质量不佳,那么高丽也就无法收取我们的钱帛,也省了我们的一大笔费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刘秉忠说的这些话,完全不是他平日里做派,真金纳闷地看着刘秉忠,疑惑不已,何时连太傅都不关心南人将士了?阿合马听得更是心惊肉跳:东征一事由他主导,使用南人降军和高丽战船一事,也是他向芒哥剌建议,由芒哥剌提出的策略,现东征大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