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花瓷窑 >

第27章

青花瓷窑-第27章

小说: 青花瓷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的,就是如何跟谢大娘说话,说什么能够顺她的心意,时间长了,她已经养成了习惯,甚至都忘记以前那个自己是怎么说话的了。
  噗嗤——真金笑了,“谁教你这么说话的?”
  “我……民女……”被真金讥笑,她说话又开始卡壳。
  “以后,对我不必称’民女’,我不会吃了你。”真金莞尔,伸出手来刮了一下涂安真的鼻子,“是安童把你送到我这儿的,其他的你要去问安童。”
  真金期待着涂安真对自己举动的有所反应,没想到她的思路像是在别处一样,兴奋地问:“安童在哪?”苍白的脸上也有了一丝光彩。
  真金还未来得及收回的手僵在了半空中,他愣了一下,赶忙收了回来,脸色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语气里有酸味:“他有公事忙,回婺州去了。”
  “哦——”涂安真点点头,怅然若失。
  涂安真的兴奋和失望像锤石一样重重敲在真金心里,让他的心泛起一阵失落,周围的一片□□黯淡了下来,眼前人似乎前一刻只相距毫厘,后一瞬却远在千里。
  “你好好休息!”真金没等涂安真说话,转身就走。
  嗯?涂安真一怔,虽然她无法得知真金内心的翻腾,但两人之间气氛的微妙变化,也让她感觉到了什么。她想叫住真金,可来不及了,她看见了真金的后背,好像朝着一团黑雾走进去。她心中不停地在打鼓:“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做错什么了?”
  可是,没有人能给涂安真回答,她回头再望花园,原本明媚的阳光已经变得不真实,满园的□□也提不起她赏花的兴致,她悻悻地叫回璇儿,顶着一头雾水,回屋子里休息去了。
  “这两天夜里安真怎么样?”刚离开花园,真金问管家刘伯。
  “回燕王,这两日涂姑娘病情稳定,夜里多是发虚汗,并未像前几日那样毒瘾发作。”
  听罢,真金的眼角有一丝放松,刘伯看在眼里,又说:“奴才已经差人去请孙大夫来府里小住,专门照料涂姑娘。”
  “嗯!”真金首肯,“你去把哈兰术叫来!”
  “诺,奴才这就去。”刘伯退了下去。穿过花园的走廊时,刘伯遇到了由璇儿搀扶着回屋的涂安真,他恭敬地给涂安真请安,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哈兰术跪安,真金免礼,问:“叫你调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启禀燕王,这李资谦确实是前朝的质子,此次前来投诚,确实听闻燕王您识才爱才,慕名而来,只是……”哈兰术说归说,还不忘奉承真金。
  “只是什么?”
  “只是有一点小人不解,这几年他的行踪无人知晓,除了和安将军接触的几次之外,附近的州府都没有发现过他的踪迹,所以他凭什么说他通晓临安军事布防呢?”
  “那他和安真又是什么关系?”
  “涂姑娘是他送给安将军的,但他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涂姑娘,小人也查不出来。”哈兰术识时务地说了“送”字,谁都知道,涂安真是李资谦掳掠来的。
  “安真家乡那边怎样?”
  “燕王,这您可比我清楚,您不是命令彻查池州、安庆和浮梁三城的瓷窑么?涂姑娘家的瓷窑,就是浮梁城里有名的瓷窑,只是现在没人烧了。”
  “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工匠的情况。”
  “回燕王,浮梁城那边的工匠和池州的一样,大都死的死,跑的跑,剩下能干的都没几个了。”
  燕王重重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不过,燕王,照您说的,广发榜,征能人,能干活的,就给饭吃,现在三城都已经有许多人应征了。”
  “真的么?”真金的眼睛里发出了光亮,似乎看到了希望。
  真金顿了顿,又对哈兰术说:“明日安排李资谦带来见我。”
  “诺!”哈兰术退下。
  “到了都督府,要记住你的身份,我跟他们说医治需要助手,才把你带上,务必要抓住机会。”孙承对月瑜说的话,既像长辈叮嘱晚辈,又像臣子觐言尊者。
  此次前往池州,孙承和月瑜好心地带上了莫顿,毕竟池州离莫顿的目的地——临安更近一些。虽然一路上莫顿捧着人皮罐子不言不语,脸色发黑,可就是因为莫顿一直跟着,孙承几次想对月瑜叮嘱几句,都找不到机会。好容易进了池州城门,各走各路,他才找到机会,把一路上憋着的话说了出来。
  呵呵——月瑜在心中苦笑,她当然知道孙承的用心,可是天下大变,她这个前朝公主,一直以来就是笑话,而且真金原来就对自己没意思,现在硬凑上去,他就会有意思?孙承即使心有它想,至少这么些年对她已算尽仁尽责,未曾怠慢,她虽说出身皇族,可从没在皇宫里生活过一天,一直在甘露寺替皇家守孝,皇帝出逃,甘露寺易主,她也被赶了出来,到现在依靠一个软骨头的人相依为命,她都能安之若素,还有什么她做不到的呢?况且,就算是报答孙承,她也要做好。
  生活总是在人满怀希望的时候泼上一盘凉水,却又在绝望的时候让人看到曙光。
  孙承希望这次诊治能像上次一样,遇到真金,月瑜也趁机和真金多接触,可从头至尾真金就没有出现,只有个管家模样的老头,说自己叫刘伯,一直忙里忙外,既给他们安排食宿,又给他们引路。刘伯送给孙承的最多的,是半弯着腰的后背,孙承心中几番失落,又几番无奈。
  “那么,涂姑娘的病就有劳孙大夫和这位姑娘了。”刘伯把两人安顿好,临出门前说。
  “刘伯,我叫月瑜,是孙大夫的助手,以后您叫我月瑜就好。”月瑜抬起头来笑意盈盈。
  月瑜一直跟在孙承身后,微微低着头,直到月瑜说话,刘伯才上下打量了月瑜一番:她声音宏亮却又不失温柔,虽说身着粗布灰色衣服,还帮着孙承拎着几个药箱,可仪态确实端庄贤淑,眉宇间更有说不出的镇定和高贵,这一切,恐非一般女子能够企及,而这大夫孙承,医术高明不假,可出现的十分突然,他们到底是何方神圣,刘伯始心里没底。当然,表面上,刘伯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显露。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日碰到法官入额考试,对正常的生活节奏还是有点影响的。
更新有点慢,见谅。

☆、晚宴

  自古以来,上位者宴请下位者,总是极富深意,特别是皇室大宴宾客,对于被邀请者来说,往往坐如针毡,茶饭不思,只能揣摩上意,所以,这样的饭,谁都想吃,谁都不想吃。真金才不管那么多,他就是要在池州城刚降不久这样特殊的时刻,宴请众人。
  对于李资谦来说,这是个好消息。以他寄人篱下已久的经验,能在“主人家”的晚宴上出现,说明他的“投诚”已被接受,而无论他能力大小,特别是他刚刚给安童办坏了一件事,急需找另一个靠山,可既在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的是,安童也出现在了晚宴上。
  晚宴?忽辛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冷冷地哼哼了两声,这个时候想起办晚宴了?把他关在这个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小半个月,即便消息传得再慢,大都也应该知晓了,他的父亲阿合马肯定已经上书皇上,皇上必定会责成真金放人,真金在汉地再嚣张,皇上的话还是要听的!
  直禄脱听到被邀请参加晚宴时候的反应和忽辛一样——冷笑!真金什么时候学会了汉人的那一套,搞什么晚宴?明明被他打得个半死,心里堵着一口闷气没处撒,现在却要给糖吃?他到底想干什么?不管这个小家子气的真金动什么歪心眼,长生天一定会让他受到惩罚的!
  安童对于真金办晚宴的心思是大略知晓的。大都那边责令真金放了忽辛,说明皇上对他在池州的各种做法并不是很满意,加上最近自己收到敕令要远赴海都部落斡旋边贸,虽然皇上在敕令中不遗余力地赞赏自己,称自己不仅通晓西边多部落语言,还了解汉地贸易行情,是去海都部落斡旋的不二人选,但明摆着就是要分离真金的左膀右臂,削弱他在江南一带的势力。
  真金对来自大都的各种非议和做法,心里虽不满,但面子上只得接受,并且他不但要接受,还要办一场盛大的晚宴,让人们认为他是高高兴兴的接受。这样一来,方可堵住大都众人的悠悠之口,把那些所谓的真金联合安童要霸占江南产粮大省,把持军队粮饷来源等的流言彻底驳斥……安童自己也通过这个晚宴,对外卸下婺州将军的名号,表明自己听从皇上号令,远赴海都部落,从而减轻大都对真金和安童“联合”的顾虑。当然,这些都是真金和安童私下商议达成的共识。可李资谦的出现,也让安童感到了意外。
  收到真金的晚宴拜帖,孙承着实为难的一番。虽然对他不像其他汉人那样排斥蒙古人,但是欣然应邀蒙古王爷的晚宴还是有些难为,毕竟孙承曾为大宋五品御医,食人俸禄,必将忠人之事,况且孙承的家国是因为这一群人才亡的。可是,一想到月瑜,还想到前朝皇帝的嘱托,孙承知道这个晚宴他是非去不可的,而且还要把一个漂漂亮亮的月瑜一起带过去。
  只有一个人,看不见疾风骤雨,也察不出暗流涌动,因为她就在风暴的中心,非常平静。
  昨日,璇儿拿来一个扁壶,上面烧有些许蓝色的纹路。
  涂安真认真一看,眼前的这个扁壶窄口细颈,壶肚遍而然滚圆,各部分比例协调,可是瓷土质量不佳,导致整个器物底色偏黄,但那几道蓝色的纹路倒是亮得耀眼,那种湛蓝,是上好的西方青料才能呈现的效果,她的兄长就是因为想找这样的青料才没了踪影。
  “这个东西叫我们叫扁壶,它上彩的颜料是好料,非常难得,可瓷土成分不好,磁窑的温度也没有把握好,所以釉面看起来有些凹凸,但总体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东西。”涂安真也不管璇儿听不听得懂,总结了一番。
  璇儿大悟似得点点头:“哦,刘伯说让你在明日的晚宴上也照这样说一番。”
  “刘伯说的?明日有晚宴?谁请的?有谁参加?”她一口气提了四个问题。
  璇儿当然不知道答案,又紧张起来,脸也跟着红了,“奴婢……奴婢不知道!”
  “不知道啊?没关系,脸红什么啊?”她笑道。
  “奴婢……奴婢……”被涂安真一打趣,璇儿更紧张,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慢慢来,慢慢来,别急,还有什么事?”涂安真不笑了,话语尽量温和。
  她温柔的话语让璇儿脸上的红晕退去了一些:“刘伯还让奴婢伺候姑娘更衣,试试明日晚宴的衣裳,不合适的今日拿去改了。”
  “明日到底是什么场面,还有新衣服?”涂安真想问,可她只是在心里问自问,终究没有再问出来。
  璇儿拿来的衣服居然是汉人女子装束,这让涂安真有些意外,毕竟现在这个情况,让她穿蒙古人的袍子马靴都是应该。襦裙布料丝滑,颜色很高贵——蓝得发紫,配着月白色的腰带和发带,看得出裁缝的用心。
  “姑娘,你真好看!”璇儿帮涂安真试上衣服,还扑了些胭脂,顿时让涂安真苍白的脸色有了神采。
  这还是第一次有同性这样夸涂安真,涂安真毫无征兆的脸红了,璇儿咯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涂安真也是第一次见璇儿笑,她笑起来是那么纯真,像个孩子一般爽朗。
  都督府大厅,灯火通明,各路宾客齐聚一堂,一同参加真金的晚宴。
  “各位,粗茶淡饭,聊表吾心!”众人刚刚落座,真金便端起酒杯,向大家敬酒:“吾皇万岁,承蒙圣恩,和平取得池州,又幸得各位照顾,助皇上完成大业,我皆铭记在心,感激不尽。”说罢,举起酒杯向北方一拜,仰头一饮而尽。
  真金一袭月白色长袍,长身玉立,长袍的下身绣着两只老虎,猛而不凶,却无比威严。他腰间系着紫色的水晶,细看竟与涂安真的紫色褥裙是同一颜色。不知是春日温热亦或水晶照映,一贯脸色苍白的真金今晚却脸色红润,气势勃发。
  真金说完,安童也适时地举起酒杯,歌颂到:“吾皇宽仁,尧民尽喜。今圣主欲一统华夷,盼诸邦进礼,实乃恩泽万众。臣能助吾皇一臂之力,荣幸之至啊!”
  今日的安童,身着藕荷色长袍,领口和袖边都嵌了金边,天青色的丝线勾勒出青色细竹子,为了配合真金,安童一改往日的蒙古细辫,梳了和真金一样的宋人头髻顶在头上,更显他温文尔雅,丰神如玉。
  真金望着激动的安童,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举起了酒杯,朗声到:“让我们举起酒杯,给安将军饯行,只盼安将军早日平安归来。”两人相视一望,对饮而尽。
  座下众人有的是第一次见安童,有的对真金和安童的亲密关系略知一二,但安童要远行,真金要送他的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