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珏,三嫁成后-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下打量了一番苏月后,眼底浮起了湿润之意。
面前的苏月已经长大许多,身形高挑婀娜,面色白皙水嫩,一对杏眼亮而带笑,一张樱唇红而温俏,顾盼之间,巧笑嫣然,仿若春阳灿烂,让人一见便觉得欢喜。
和那深刻在他心里十多年的少女,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皇帝那般神色,让苏月心里也涌起了温情,正准备施礼,就听得皇帝身后有人道:“父皇,这位是?”
随着声音,一个身形娇弱的少年从里面走了出来。
阳光从外头倾泻而下,在门扉处留下了斑斓的光影,那少年,就好似是从那光圈之中走出。
当他的脸在了阳光之中,满园的鲜花都失去了颜色,连阳光都成了他的背景。
凤目琼鼻,皎皎之姿,花不若其艳,月不若其清。
被那容色晃了一眼后,苏月面色微僵,就听得皇帝好似刚回过神一般的道:“啊,这个,月儿,这是朕的九皇子,排行九,名翊,九翊啊,这便是朕的月儿。”
那少年笑容天真灿烂,一若那年春天在梨花林里相见之时,向她伸出了手:“阿月你好,我是小九。”
第484章 小九
上辈子,苏月跟赵皓在情深意浓之时隐约说过自己的来历,那时因为好玩,有一次,她还教过赵皓和初蕊见面礼。
她那个世界的见面礼,不是抱拳或者福身,而是伸出你的手,与对方的手相握。
手心对着手心,平等又真心。
只是当时赵皓握着她的手便红透了脸,初蕊更是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如何能跟主人这般做。
所以,她便也再没有提过这事。
可是,那次在那梨花林,那比梨花更加漂亮娇艳的少年却是对她伸出了手,手指在春阳之下好似玉琯一般,笑容比更加明亮的对她道:“你便是苏月?我是小九。”
当时她很是诧异,亦心跳都激跳了一下。
原以为他和自己一样也是穿越人士,可是后来才知道不是,便想着,他那般出身的人,居然也能这么平等的和人交往……
那是她对他产生好感的开始。
(绝对不是因为他漂亮!)
只是,当知道初蕊并非一个简单的孤女之时,苏月便想过,那,应该是初蕊告诉他的……
君九翊并不是一个视众生为平等之人,他只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包括一个小小的动作。
可这辈子,她连初蕊的面都没见过,更没有向任何人比划过这种动作(跟谢珏没机会,他从来是直接抱上了),可面前这个人,他怎么会?
心中惊骇莫名,苏月却是立即退后了一步,垂了头,福身施礼道:“皇上万安,康王殿下万安。”
“哎呀,你这孩子……”皇帝笑着叹气摇头道:“别多礼了,快进来,外头可热。”
“是。”苏月乖巧的应了一声,跟在皇帝身后往里面走。
走过那少年身边的时候,那少年却是伸手抓住了她的手,带了轻笑的道:“阿月,你不认得我了?”
苏月心头剧震,忙将手从他手心里抽了出来,低垂头急退了两步,惊呼道:“康王殿下……”
“九翊!”皇帝回头,面上带了不悦之色道:“别吓月儿!”
君九翊眼神深深的看了苏月一会,对皇帝笑道:“父皇,儿臣觉得以前认识这位姐姐,儿臣喜欢月姐姐!”
苏月面露惊诧之意,再度后退了一步。
皇帝却是柔和了脸色,对君九翊摆摆手道:“便是喜欢,也不好这么吓人家,月儿莫怕,这孩子就是这脾气,有什么说什么,他没有坏心的。”
苏月心中更是惊了一下,面上却是不显,只是带了些忐忑的看了君九翊一眼,贴着门口,以离他最远的距离蹭进了门里。
上辈子,皇帝对君九翊可不是这般评价。
记得皇帝询问她可否愿意嫁给君九翊之时说,你若是做了康王妃,也就没有人再敢欺负你,而且,君九翊的亲生母亲也不在了,就皇后那性子也不会为难你,你便不用再受婆婆的苦,可在这一番话后面,皇帝却是叹了口气,说只朕那儿子心思有些深,你得小心些,若是他对你不好,便马上告诉朕。
想来,亦是这番话君九翊知道了。
所以,明面上,君九翊从来都是宠着她,连自己手下暗卫之事也会告诉她……一些。
现在,却是说君九翊直率?
也是,这番见面就说见过什么的,可不是显得直率,毕竟,他现在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而已。
看着苏月那番模样,皇帝又瞪了君九翊一眼,指着茶桌道:“来来,月儿,朕可有些时候没有喝到……”
话音微微一顿,皇帝看着苏月身上道:“你这是,刚回来?”
先头苏月站在外面,阳光比较大,他只看见她脸上那由衷的笑容,而没有注意她身上的衣着,现在才看清楚,她身上穿的是一件天青色的衣裙,外面还披了件薄薄的白色披风,透着淡淡风尘。
这,绝对不是进宫应该穿的衣衫。
苏月亦低头看了下身上,带了一丝讪讪的道:“这个,是今儿才到的京城,在码头上,听说皇上你找我,所以便直接进宫了,还没来得及回去换。”
皇帝眼底更加柔和,笑道:“你这丫头,来来,快坐下歇息歇息。”
苏月应了一声,将披风脱下递给了何公公,然后在茶桌前坐下,道:“皇上可还有我今年送过来的铁观音?”
八月按照节气就已经进入秋季,但是气温依然高,还很燥热,这个时候喝点铁观音可以清热降火。
对现在估计已经被烦出了一脑袋包的皇帝来说,是最好不过。
“铁观音?”皇帝呆愣了一下。
今年苏月送了有七八种茶过来,他自然是每样都尝过,但是……
“有有。”旁边的何公公连声道,然后去到旁边书架上拿出了一个盒子,道:“说,这铁观音名字不好听,让老奴给先收了起来,在这,在这。”
当初苏月的人送茶过来,按照惯例,都是先送到太后那里,偏生那一天皇后正好也在,看到有几盒上面标注了铁观音,还有细注,说这种茶乃是次道茶青和三道茶青所做,口感没有其他的那么清淡,当时便面露不悦,直说这种茶怎么能给皇上喝,还有这名字,观音是铁的,多难听,当时便随意赏赐给了下人。
还是他瞅着留了两盒,后来给放到了皇帝专用的这个茶屋里。
皇帝的眉头微蹙了一下,眼底闪过不悦之色,转头对苏月道:“这是月儿新弄出来的?”
“是啊,我新买了座茶山,见那上面的茶树适合做这个,便弄了一点。”苏月只做没有听到何公公的话,接过那盒子,挖了一勺子茶叶出来,然后开始煮水,泡茶。
开水一冲入茶碗,铁观音的浓郁香味便散了开来。
皇帝扬眉道:“这味好,让人精神都不觉一振。”
苏月抿嘴一笑,将茶碗双手捧着递给皇帝,笑道:“皇上每日早上喝一道,能提神醒脑,心情也会愉快些。”
皇帝眼中浮起一丝黯然,随后又掩了去,接过茶碗轻抿了一口,道:“好茶。”
苏月笑了笑,然后端起了另外一碗,双手捧着递给君九翊,道:“康王殿下请。”
这混蛋一直站在门口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她,是什么意思!
君九翊唇角慢慢的浮起了一丝微笑,刚欲上前接那茶碗,皇帝出声道:“对了,九翊,你先头说要看的那本书,朕放在御书房了,老何,你陪他去吧。”
君九翊的手顿了一下,看了皇帝一眼后,对苏月挤挤眼,然后道:“好,儿臣先告退了。”
待得君九翊和何公公出去后,皇帝放下了茶碗,带了轻柔笑意道:“好了,现在你不用紧张了,告诉朕,这段时间,过的可好?去了那些地方?给朕说说。”
苏月的心头顿时一软,收回手,自己也喝了一口(本就是给自己泡的),笑道:“去的地方可多了,皇上,我跟着谢爷去了北边哦!”
第485章 闲聊
水榭临着湖的一面的窗都打开了来,微风习习,吹拂起轻纱飘然。
香炉里的细烟袅袅,随着风意变化出各种姿态。
一片怡然之中,苏月的声音轻柔之中带着爽朗,说到有趣之时,引得皇帝笑声不断,说到一些见闻之时,又引得皇帝微蹙了下眉头。
苏月说的事没有什么连贯和逻辑,是想到那说到那。
说起做茶的趣事之时,会串着说两句南方的风景,说着北方的风景,又会串着说两句见闻。
她说去往北方,看到北方的风景,很漂亮,可是也很冷,路上非常不好走,她坐的马车很好,一日也就只能走上十几里路。
她说,在路上看到了运粮食的队伍,那些人好可怜,那么寒冷的天气,骡车都陷在了雪地里,好些人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去拖那些车,那些人说,要是不将粮食送过去,边关的军队就会死很多人,那么他们的家也守不住。
她说,今年的天气好,做出来的茶品质非常好,而且因为茶青丰茂,所以产量也大,她还特意多做了一些品种,想来今年茶农的日子应该好过一些。
零零碎碎的从北方的大山说到南方流水,从福建茶园说到龙井和碧螺春,再又说起江南的春,杭州的荷,说了有大半个时辰后,苏月笑道从江南上京之时,路上看到了漕船,那些船可多了,一艘接一艘的,幸好是路上没有别的船,要不一准把河道都给堵了,那她就要晚上十几天才能到京城了。
“如此,那真是幸好。”皇帝听了后很是赞同的点头道:“要不,只怕要到中秋之后才能到了。”
这中秋可是全家团圆之日,其实他的母亲妻子孩子都在,可是在前儿晚上,看着那逐渐圆起来的月亮,他却是不可抑制的想起了苏月。
想起了那在一起只会让他感觉到温暖的女孩。
他再是不懂庶务,不懂心机,可毕竟是皇家子弟,自小看了太多,自己也深受那些阴谋所害,如何不知道同才人的孩子为什么没了,又如何不知道,前日德妃宫中之人来报,说是粟昭容的皇子天天喊着让他去冷宫看粟庶人(现在贬为庶人)意味着什么。
虽然康王如今表现得很是亲热友爱,可是陈总督那般强势回归,又有人私下找他说康王献粮不能无所表示,至少要封个王位,一个才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不会去猜测他的心思,但是这后面之人代表着什么,他多少也是知道一些。
便是后宫里的那些女人,如今看上去,都好似带着面具一般,那后面的深意让他真真是不寒而栗。
唯有月儿,唯有他的月儿,从来都是为他着想……
只有跟月儿在一起,他才能完全放开心,不用学着去猜测,那些话背后是什么意思。
现在她能赶在中秋前回来,真真是太好了。
苏月抬眸看了皇帝一眼,看着他脸上那真心慈爱的笑容只觉得心都颤了一下,思忖片刻后笑道:“是啊,本是可以再早一天回来的,只路上遇见了陈总督的家眷,她们的船好大啊,听说是从长江直接开上来的,又是赶得急,便让前头所有的船都给让道,所以我们的船在商丘停了一宿。”
“陈总督?”皇帝的眉头不觉一蹙,眼底掠过不悦之色。
这陈总督不过一个二品外官,居然逼着苏月让路?
“是啊,听说是蜀州的总督,是他和康王殿下献了粮食,京城里才没有饿死人呢。”苏月满脸敬佩的道。
皇帝轻哼了一声道:“也不能说献,刘琦可是出了四贯一担,替朝廷买下了的。”
虽然随后刘琦以二十文一升一直降到十文一升出售,在压抑粮价之时,也是赚了几倍,但是,怎么能说献?献可是无偿的意思,这个他还是懂的!
“真的?世子爷真是仁义!”苏月举起了大拇指,然后又笑道:“对了,皇上,说到这陈家,月儿倒是在商丘见过一个趣事。”
说着,带笑将陈家丫鬟因为衣服备的不足所以跑到商丘去买,结果因为商丘店铺没有今年新的绉纱而差点砸铺子的事学了一遍。
她本长得讨喜,学着那丫鬟的样子横着眼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对方的样子的模样更是有趣,引得皇帝哈哈大笑道:“这陈家本也是京城人士,不过去往蜀州从知府做起,算起来也有快二十年了,想来,这些丫鬟都是当地找的,居然如此不知所谓。”
苏月亦笑道:“是啊,我瞅着她们的确是做新衣服的心情急切,正巧我船上也带了一些,便在给陈夫人回礼的时候,特意多送了四匹绉纱。”
(唐冰:不是我帮你送的嘛?)
“陈夫人的回礼?”皇帝问道。
心想,这陈夫人还懂得回礼,那就说明还不是轻视苏月,说不定是真的赶得急。
“是啊,多谢皇上,咱们那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