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珏,三嫁成后-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皓冷冷的嗤笑一声道:“如今这京城,想骗你的多了去了,如今父亲和我在京城到处都是敌人,多少人盯着我们府,母亲这随便一句话,便能落人把柄,再要多说几句,那还要不要我们活?”
上辈子那事,虽说是童贯手段阴狠,但是说到底,却是镇国公夫人愚蠢。
这次……
看着镇国公夫人嘴唇嘟囔着,却是不敢再说什么的模样。
赵皓又轻叹了一口气,道:“母亲,你有时间在外头去受骗,为什么不想想,多对父亲好点?如今父亲也不过四十出头,却只有我一个儿子,若是你不努力些,那外头可多的是有心人想往父亲身边送人。”
“啊?皓儿,你是不是知道什么?”镇国公夫人立时急了。
镇国公贵为国公,后院却没有一个妾室。
先头是因为吴贵妇在,所以镇国公没有娶妾,后来娶了她,马上就生了赵皓,再又去了边城,镇国公也没有娶妾的意思。
这么多年,她也适应了镇国公身边就她一人。
怎么着,这一回京城,便,便……
可镇国公是国公爷啊,如今又得皇帝看重。
他要娶妾,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
赵皓淡淡一笑,道:“便是现在没有,可这京城是什么地方?这里可不是边城,这里多的是温香柔软之地,那些个文官们,还当互送姬妾是风雅之事,若是母亲还是一心只想着在外头受人奉承,却是将父亲丢在一边,儿子想,不用多久,便会有的。”
“那,那怎生是好,我,我,我一向是对你父亲好的啊,还要何种好法?”镇国公夫人真正的着急了。
“好嘛?儿子记得,幼年之时,父亲的小衣都是母亲亲手缝制,便是外袍都不假手于人,父亲一回去,便会端上热水热帕子,每日里还会做些好吃的给父亲,母亲想想,这些事,你有多少年没做了?”赵皓淡淡的道。
弄到后来,他们父子两在外巡逻或者是征战之后回府,镇国公夫人不是在外头和人吃酒聊天,便是在家睡觉,连吩咐下人丫鬟们去做都没有。
他们回去,有时候连口热汤都喝不到,还得吩咐人马上去做。
所以,他才会喜欢待在苏月那里。
虽然说苏月也不会做衣服做饭菜,但是,她总会想着法子给他把这些都打理好,而且,不论她自己多少烦心,给他的,永远是一个笑脸。
其实现在想想,上辈子镇国公会上了那女人的套,也真真是情有可原。
镇国公夫人脸上露出了讪讪之色,低着头道:“我知道了,我,我会的。”
“母亲要是知道了,便好生在家里伺候好了父亲,便是外头有不能退的应酬,母亲也切记一句,只微笑,什么话都不要说。”赵皓冷声道:“还有一事,若是有人提起儿子的婚事,你只说父亲已经有了人,这事你管不了,万不可做任何表态。”
声音顿了一下,赵皓接道:“儿子有自己想娶的人,这辈子也只会娶她,所以,母亲你不要多管闲事,否则,儿子就给父亲送上几个美女,那样,想母亲你也没有闲心管别的了。”
镇国公夫人脸色剧变,不敢置信的看着赵皓。
这……这是她儿子嘛?
“将军,赵牛来了。”车厢外头传来轻轻的敲打声,随后赵申的声音响起。
赵皓脸色一敛,推门跳下了车。
第262章 上辈子的残像
赵牛是先行回京城探消息的,本应该在城门口去接赵皓,只是临时得了一个消息才来晚了。
见赵皓下车,便有些着急的往上靠。
赵皓微微抬手,让马车先走,自己转身走进了一条无人的小巷。
赵牛跟在后面,进到巷子里确定旁边没有人后,道:“将军,已经找到原因了。”
“紧急嘛?”赵皓低声问道。
赵牛微微摇头。
“回书房说。”赵皓转身便走,走到巷子口,从眼角余光里扫了下身后。
巷子口出去是主大街,街上行人涌涌,热闹非凡。
在那些来去的行人里面,有三人正悠悠闲闲的停在不远处的摊子前看摊子上的货物。
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象。
只是,赵皓是认得这三人的,而且,先头在那戏楼外面,还看到了这三人。
上辈子,这三人可没少替童贯办事。
唇角浮起一丝冷笑,赵皓对老刘示意了一下,再朝那三人转了一眼。
老刘立时明白,点头应下。
赵申一直牵着马跟在外面,赵皓翻身上马,带着赵牛直接转了个弯,没有往镇国公府。
而是往那三进小院去了。
去年以大价钱买下这一处后,他便再做了一番修缮,如今,已经成了他的一个秘密据点。
连镇国公都不知道的地方。
他策马急行,后面的人便跟踪不利,转了两圈便失去了踪迹,而且,都不知道自己身后反而被人跟上。
到得小院门口,他身后也不过就是赵申和赵牛。
院子里有人开了门,赵皓下马将缰绳对赵申一丢,径直走进了书房,沉声道:“说吧。”
那人是个硬气的,不管是好吃好喝的对他,还是上刑,都不透一个字,正好江南的事紧急,他也没工夫管那人,便让赵牛压着那剩下的活口先行回京。
不过,还没有到京城,另外两人便想法子自尽了。
那人被赵牛死盯着,没有死成,赵牛也没办法再送他进京,便将那人放在了赵皓新买的一个田庄里。
然后自己回京探听消息。
只是,都这么两月了,也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倒是今儿早上,有人透露了一点信息。
“将军,今儿早上,属下得知了一件事,那人本不姓文,本是姓罗,因为家穷,所以被送去了文家。”赵牛急急的道。
赵皓微微一怔,道:“姓罗?我记得,去年宫变之时,二皇子手下,有一个姓罗的校尉?”
“是,是有一个,本是内宫禁卫里,守卫二皇子母妃那座宫殿的。”赵牛声音顿了下,放低了声音道:“属下听说,那姓罗的,应该是跟二皇子的亲娘有一腿,所以才不顾性命和前途,带了手下跟着一起造反。”
内宫禁卫可是皇帝的嫡系部队,就算先帝那时候内宫禁卫比较乱,可是兵权也控制在先帝手中,那些统领,也都不敢靠向皇子们。
所以,二皇子也好,三皇子也好,找的都是下面的校尉。
那些校尉官阶低,但确是手上真正带着兵的,手下的兵一般也是跟校尉的关系好,听从校尉的吩咐。
那罗校尉虽然不过七品,手下却带着个五百人队伍,当时以救驾的名义,差点就混进了先帝寝宫。
是赵皓看着不对,张弓将那校尉射死,才算是避过一险。
赵皓手指搭在了下巴上轻轻摩擦着,道:“所以说,那文东明,其实是那罗校尉的亲弟弟?”
这便说得通了。
他当时那么及时的射杀了罗校尉,并不真是他火眼金睛的看出那帮人不是来救驾的,当时那么混乱的情况下,罗校尉带的人并未像其他人那样胳膊上带了红布什么的,当时他也是认为罗校尉的人,应该是自己人。
让他惊觉的,是旁边有人说了一句,那是贤妃宫的罗校尉。
贤妃宫的罗校尉……
这个定义,他是有印象的。
上辈子他大胜而回,却被童贯拘在了京城,那两年,除了苏月那,他便是和一些京军将领们喝酒聊天,其中,跟常柏成的关系最好。
有一次,常柏成说起当年宫变,很是感慨的说了一件事。
说是当时禁卫里面有一人,姓罗,七品校尉,手下带了一个五百人队伍,为人倒也讲义气,时常带着手下喝酒吃饭,也得手下们的忠心。
可惜呢,却是个色胆包天的,居然跟二皇子的母妃,当时的贤妃勾搭在了一起,还为了贤妃,带着自己手下参与了宫变。
当时,那罗校尉骗开了先帝寝宫的宫门,带人冲杀了进去,重伤了先帝,若不是童贯及时带人赶来,将他格杀,先帝只怕就命丧他手。
当时先帝是大怒啊,让童贯将他砍成了肉泥,后又下令,将罗家诛杀九族。
那罗校尉倒是光杆一个,从父亲往上三辈都死绝了的,没有什么别的亲戚,只有两个不过五六岁的儿子,还有就是妻族。
一并被杀了。
他那妻族本也是禁卫里面的小官,本还参加了救驾之战,结果却被拖累,罗校尉自己就两儿子,妻族却被杀了三十余口。
当时常柏成很是唏嘘,所以他印象也深刻,听得旁人说了这句话,没有任何考虑的,便射杀了那罗校尉。
果然,罗校尉一死,他的手下便直接亮刀子,带上了红布。
上辈子是童贯杀的罗校尉,这辈子是他杀的罗校尉。
所以,上辈子文东明恨的是童贯,这辈子恨的是他。
不过,这里面却有个很有趣的事。
“文东明现在是什么职位?”赵皓微蹙着眉头道。
“九品小校,手下带了五十人。”赵牛亦皱了下眉头道:“不过,我听禁卫里面的兄弟说,他是前年从北方来的,以比武连胜九场之力被选入了禁卫,一进入禁卫,便被提到了童贯的身边,算是童贯的心腹,而且,他是文家养子之事,并没有其他人知道,我今儿,还是从他家中老仆那听说的,不过再要问,是哪家罗家,那老仆也不知道了。”
赵皓冷笑了一下。
果然如此。
“你去山庄那,去问文东明,罗校尉是他亲生哥哥之事,是不是童贯告诉他的?”赵皓淡声道:“顺便再跟他说,宫变之时,童贯为何到的那么及时?而且,童贯既然知道罗校尉是他亲哥哥,为何早不说,要等到宫变之后说?还有,你最后再问一句,罗校尉,真是他哥哥嘛?除了童贯所说之外,他有何证据,能证明罗校尉是他哥哥?若是他还倔着,便去找那罗校尉的妻子和妻兄,罗校尉有没有亲生弟弟,他们最清楚。”
这辈子,他一箭射杀了罗校尉,但也保下了罗校尉的妻儿还有妻族,想来,知道罗校尉是为了什么造反的那两人,不会说假话。
一个连皇帝女人都敢上,敢杀皇帝,却是至自己妻儿不顾之人,怎么可能跟文东明那样的人有血脉关系?
而且,文家……
只怕,童贯的目标,压根不是文东明,而是那个文家。
上辈子,文东明只怕是因为惭愧不敢提他自己是什么出身,而他也压根没有联系到一起去的。
那个文家!
第263章 荣国公府的无奈
苏月回到家,便让人写信给谢珏。
虽然说,今儿这事外人看着不过是小事,也就是赵皓年少气盛,发作了一个不要脸的少女。
但是,她却总觉得有些什么在里面。
今儿和镇国公夫人在一起的那些贵妇,容蓉认得的也不多,但是就那个兵部侍郎的夫人,她就觉得有些蹊跷。
上辈子容世子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而死,她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听容蓉偶尔说过一句,说是跟禁卫里的朋友一起出去遇到的事。
禁卫……
上辈子的那个时候,童贯已经是枢密使兼任禁卫军大统领。
而今儿,童贯居然也在,而且还任由那个女人说了那话。
她不懂,但是她相信谢珏一定能明白什么。
信让唐冰找人送走后,苏月便也没有再去想这事(反正她想不懂),开始想另外一件事。
已经进入六月,郑启派人送过来的消息说,江南之地在晴朗了几日后,又下起了大雨。
按照时间算,上辈子这个时候月牙儿已经快到京城。
也就是说,那个铺子,应该是在售中了。
苏月找来了管事的,让他去打听那个铺子的事,再又让他去几个中人处留意一二,看看有没有初蕊和包子。
第二日,跟着谢珏出去的谢七回来了,说是谢珏收到了苏月写的信,特意派他回来的。
当然,这信指的的是苏月那日从皇宫中回来后,便屁颠屁颠的写过去的那封。
谢七见了苏月便道谢珏很高兴,高兴得那天晚上都通宵没睡,所以让他马上回来准备进贡给皇上的东西。
然后让刘琦以他的名义给送上去。
当然,谢珏当时不断呢喃着,我就知道月儿一心想嫁我,连这种说出去都娇羞的事也愿意做。
这事,谢七没好意思告诉苏月。
这次北上,谢珏是带了三条船上来的,除了苏月的那些东西,本也带了一些新奇之物。
苏月挑了两座自鸣钟,两个可以发出音乐的首饰盒,一盒子中等大小的各色宝石,两颗比较大的钻石,一盒子珍珠,一树血红珊瑚,十匹异国风情的织毯,二十瓶蔷薇水,象牙五根,犀角五根,再有沉香安息香等香料各一百斤。
最后,谢七将那龙涎香拿了一小块出来,放在了上面。
挑好之后,谢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