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每天都被劝分手 >

第53章

每天都被劝分手-第53章

小说: 每天都被劝分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欢?喜欢又怎么样。她这辈子喜欢的东西多了去了,又有几个是可以一直握在手里的?尤其是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来了几个,走了几个,慕乔已经记不清了。她本来就是一个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出现在这个世界的人,还有个堪称“狱卒”的系统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走了。
    来去连她自己都把握不了,又何谈给别人承诺?
    当时一时冲动,和展昭把那层窗户纸捅破,慕乔事后不是没有后悔过。
    可是她孤单太久了,太想有个人陪着,而此时一个温暖耀眼的人站在了自己面前,不抓住慕乔自己都觉得天理难容。
    可她当时没有想过,日后甚至逃避着去想,在日后她做出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时,这个人该怎么办。
    她太自私了。
    可是现在她想把事情说清楚了,展昭的模样却让她不敢开口。要不……再拖一阵?起码先等这个案子完结了再说,不然现在说出来,多让展昭分心啊!慕乔有些鸵鸟的想,看着展昭的眼神有些飘忽。
    寇珠没得到答案,还很好奇,一直在问。
    慕乔想了想,道:“喜欢是喜欢,但是女人总会胡思乱想的。”
    展昭虽然懂了她的意思,但是有些莫名其妙:“你在和谁说?”
    慕乔指了指旁边:“寇珠。”
    虽然因为自己体质问题,甚少和鬼怪同处一室,但是听慕乔说的多了,展昭对这种特殊朋友也有了免疫力,于是很自然的冲着慕乔指的方向点了点头,温文一笑道:“你好。”
    寇珠有些羞怯的看着展昭,行了一礼:“公子万安。”
    慕乔觉得这一幕有些刺眼,她抬脚站到两人中间,“快要升堂了,大人我们走吧。”
    对慕乔的这种行为,展昭颇为受用,微微点了点头,问寇珠:“寇姑娘不能入大堂吧?”
    虽然明知他看不到,寇珠还是黯然的点了点头。因为在地府那十几年她常年和黑白无常在一起,多少比其他的鬼要壮实一些,但也仅止能距离展昭近些罢了,其他的她还是不敢靠近。
    慕乔不情不愿的转达了寇珠的意思,展昭道:“放心,我们会替你洗雪沉冤的。”
    慕乔更加不高兴了。
    倒是展昭,十分悠然的看了一眼慕乔,心情愉悦。
    有些场子,怎么也要找回来。
  ☆、 第107章 二审郭槐(一)
    作为一国太后,刘太后已经很久没有站在一个下风的位置看人了。现在她站在公堂,纵然贵为太后之尊,也不得不仰视着包拯。
    “包卿,你身为臣子,却站在哀家上位,是何道理?”刘太后柳眉一竖,颇有气势的看着堂上的包拯。
    包拯起身向刘太后施礼:“太后娘娘,此乃开封府公堂,礼不可废,娘娘知法懂法,必然能体谅包拯的难处。”
    站在下面的慕乔不由得又佩服起了包拯说话的艺术。
    这番话虽然明着是在恭维刘太后,但暗地里却在挤兑她,若是她依然让包拯下来,便是将大宋国法视若无物,即便是太后之尊,八贤王在这里也不会答应的。但若是遵循国法,那么包拯便又一次压倒了刘太后头上。
    找来陈林并收留他是第一次,闹市袭杀被阻是第二次。
    刘太后显然也想通了这点,咬了咬牙,还是忍住了,看着包拯道:“那包卿就好好维护国法吧。”
    包拯再施一礼:“谢太后体谅!不知太后来开封府可是为了郭槐郭公公?”
    刘太后点头:“不错。昨日郭槐奉哀家懿旨出宫办事,至今未归,哀家听闻他在你府上,便来问问什么时候能放他回去。”
    包拯一脸惊讶:“此事太后派人来问一声便是,哪还用得着亲自跑这一趟?”
    刘太后听完脸便黑了。
    她也不想跑这一趟,只是皇帝不知道为什么,在她将郭槐派出去不久,突然将她身边的人都撤走了,反而来了几个平日见都没见过的人。刘太后虽然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但也有些预感,这事和开封府那些人脱不了干系。而且她还有种不太好的预感,若是此次不来,说不定就无法挽回,所以她只考虑了片刻,便派人安排出宫了。
    可这些事,和包拯说那不是找着给人家送把柄?刘太后纵横后宫那么多年,自然不会这点心计都没有。闻言,她只是掏出手帕拭了拭眼角,道:“哀家在后宫这么多年,少有人关心,即便是皇帝,也因国事繁忙,不能常常承欢哀家膝下。只有郭槐,他一直陪着哀家,虽然尊卑有别,但哀家心中,早当他是哀家的亲人了,他被你开封府无故扣留,哀家当然要来问问究竟。”
    包拯不卑不亢:“太后娘娘体恤下人,卑职感念。只是郭公公涉及一桩惊天大案,开封府放他不得,还望太后娘娘体恤!”
    刘太后闻言心中一个咯噔,心道不好。莫不是包拯真的从郭槐口中问出了什么?可郭槐不应该那么轻易的背叛自己啊……
    然而刘太后心中思绪万千,表面上演技依旧支撑着表情,惊讶道:“郭槐涉及了大案?哀家怎么不知道?他平日和哀家一起常居深宫,不出外门,怎么会犯下大案?”
    包拯道:“现在卑职要升堂审问,太后娘娘若有疑问,不妨同八贤王一起,旁听此案。”
    刘太后佯装思考,过了一会儿点点头:“也好,哀家便听听郭槐到底瞒着哀家做了什么。”
    包拯点头,让人给刘太后上了座,就坐在八贤王旁边。八贤王同这位嫂子打了个招呼,便坐的甚是端正,目不斜视。
    刘太后自进宫就和这位小叔子不太熟,成了太后之后两人原本该亲近起来,谁知却更加生疏了,所以现在八贤王的表现刘太后一点不意外,也没有太在意,只是端坐看着堂上,十分正派的样子。
    慕乔在一旁看着包拯应付刘太后,佩服的简直五体投地,小声和展昭咬耳朵:“这个太后太会装了,看着一点事儿都没有的样子。”
    展昭对她的行为哭笑不得。几乎是在正主面前讨论人家的八卦,她也是够胆大的。不过满足自己未来娘子的八卦欲望是每个男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何况刘太后又没有武功,不可能像他们一样全场的声音都能听到,连只苍蝇掉在地上都能听到。
    所以展昭还是义无反顾的满足了慕乔八卦的愿望,道:“别太小瞧那些从宫廷斗争中最终获得胜利的人,她们的心眼,比你钱袋里的钱还要多。”
    慕乔听完琢磨了琢磨,道:“我怎么觉得你在嫉妒呢?”
    展昭一时没反应过来:“嫉妒她们心眼多?”
    慕乔摇摇头,一本正经的说:“不,嫉妒我钱多。”
    展昭:“……”他转过头,一脸严肃的看着公堂,“升堂了。”
    展昭话一落,包拯恰好拍完惊堂木,众衙役齐呼“威武”,弄得慕乔也没法继续追问,没意思的扁了扁嘴,同展昭一样注视着公堂。
    展昭眼角看到慕乔的动作,忍不住嘴角一勾,微微一笑。以前慕乔不管对着谁,什么情绪,说什么话,表情都是淡淡的。但现在面对他,似乎表情越来越丰富了。
    这明显说明,之前的慕乔或许并不是冷漠的性格,否则也不会在他面前越来越放肆自然了。这样想着,展昭有些心疼。
    “带郭槐!”包拯一声大喝,震得展昭从自己的思绪中回神。
    现在不是走神的时候!展昭掐了自己一下,作为惩罚,让自己清醒一点别再走神。
    慕乔没察觉展昭的想法,只是感慨展昭真是有办法,方才包拯那一声,搁平时她早跪下了,现在因为腿后面绑着木板,想跪来着也没跪下去,真是太管用了!
    ……就是腿被硌得有点疼QAQ。
    郭槐这个时候已经被带上来了,在看到慕乔的时候吓得腿一软——毕竟当时慕乔差点戳着他的脖子给他戳个洞出来。
    也因为这个震慑,郭槐老老实实的跪下道:“犯人郭槐见过包大人。”
    听到这个自称,刘太后有那么一瞬间没忍住,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郭槐。
    这句话的意思刘太后很清楚,也很简单:郭槐认罪了。认得什么罪?这里面学问就太大了。郭槐手上的人命是不少,但是刘太后却不认为普通的宫女被虐杀,会有人去和开封府尹告状。
    所以,不出意外,应该就是二十多年前那桩事了。
    想到这里,刘太后竟然诡异的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终于来了!
  ☆、第108章 二审郭槐(二)
    二十年提心吊胆,此时终于可以一面过往,刘太后反而松了口气,在椅子上坐的更加随意起来,看着郭槐的眼神也如同看一个弃子。
    既然此事不可避免的被拔了出来,那就必须要找个人来顶着。刘太后自己当然不可能,那么最后就只能是郭槐来了。
    包拯一拍惊堂木,问道:“罪犯郭槐,你可知罪?”
    郭槐经过昨晚的一番折腾,已经没了反抗的力气,即便看到刘太后在上方端坐,也只是激动了一下,很快便重新变得心如死灰。和刘太后朝夕相处几十年,他看得出来,刘太后已经准备放弃他了。
    果然皇家情感最是淡薄不过,即便那么多年的感情,同样要舍弃就舍弃,不会有丝毫的内疚或不舍。
    想到这里,郭槐看着公堂上端坐的包拯冷笑一声。他现在当了李妃的走狗又怎么样?即便是帮助李妃还朝,给了李妃天大的恩惠,在皇家心里,又会怎么看待?是当他忠臣,还是会忌讳他将来会挟恩求报?皇家情薄,只是看来这包黑子并不以为杵啊。
    也好,且让他得意片刻,看他日后会不会落得和自己一样的下场!
    郭槐朗声道:“奴婢知罪!”
    他这次完全不准备作妖的坦荡让包拯略有些诧异,不过他到底是经历得多,所以很快平静了下来,道:“你所犯何罪,从实招来!”
    郭槐抬头看了一眼刘太后,抱着一种“我不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的心态,阴险的笑了:“回大人,奴婢二十多年前,曾奉太后娘娘指令,以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当年李宸妃所生的太子!”
    刘太后坐不住了,当即一拍扶手,站了起来:“大胆奴才,居然敢污蔑哀家!包卿,你也允许他给哀家泼脏水?”
    包拯抬头刚想说话,却突然睁大了眼睛,连忙走下公堂。其他人也都走了下来,站在包拯身后,一同跪下:“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年轻的皇帝满脸疲惫,微微抬手:“众卿平身。”
    “谢万岁!”
    赵祯在接受完众人的叩拜后,也向边上站着的八贤王和刘太后行礼:“儿子见过……”他有些说不下去。
    理智上他已经接受了李太后说的事实,否则他也不会让人传旨随意审问郭槐了。但情感上,在看到这些人的时候他还是有些难过,没法真的一时半刻就改口。
    好在刘太后没注意到赵祯的犹豫,直接开口帮他解了围:“皇儿来得正好,郭槐这奴才昨日奉哀家懿旨出宫办事,不知道为何就被开封府扣下,经过一夜,亦不知被何人蛊惑,居然在开封府与大堂之上冤枉哀家!皇儿要为哀家做主啊!”
    赵祯看着疾声厉色的刘太后,心里一阵难过。刘太后话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明里暗里都在指责包拯指使郭槐冤枉她。可这事情是冤枉的吗?
    八贤王淡淡道:“皇嫂不必着急,是不是有人指使郭槐冤枉皇嫂尚未开始询问,皇嫂稍安勿躁,相信以包大人的能力,定能将此案审个水落石出。若是真的有人冤枉皇嫂,也定能还皇嫂一个公道。”
    刘太后被八贤王说的憋着一口气,满怀希望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赵祯察觉到刘太后的期望,心软了一下,但紧接着他又看到了八贤王沉着的脸……软了的心又硬了起来,道:“母后放心,儿子必定让包卿严加审问,看看真相到底为何。”
    刘太后脸一白。她比谁都清楚真相是什么,但是这能说吗?能让包拯真的问下去吗?
    她勉强道:“算了……郭槐也是跟着哀家十几年的老人了,一时糊涂,哀家可以原谅他。哀家乏了,皇儿,你送哀家回宫吧。”
    然而赵祯颇为冷淡的说:“儿子倒是想在这里听听看到底是谁想要诬陷母后,总也时间不长,母后且在这里等等吧。公孙策。”
    公孙策向前一步行礼:“卑职在。”
    赵祯道:“朕听闻你医术了得,即便是比太医院的御医们也不遑多让,此时情况紧急,你便替太后娘娘号号脉。”
    公孙策道:“卑职遵旨。”
    说着,他走到刘太后面前,恭敬道,“请太后娘娘伸出玉腕。”
    刘太后脸色变换莫测,道:“不必了,哀家感觉好多了。”
    公孙策左右为难,看向赵祯。
    刘太后这样的作法几乎是给那些事再上了一层保险,赵祯疲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