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每天都被劝分手 >

第135章

每天都被劝分手-第135章

小说: 每天都被劝分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襄阳王此时却以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压人,那不是妥妥的白眼翻给瞎子看——白搭嘛。
    不过包拯没有自己手下人这种看热闹的心; 吩咐展昭将宋仁宗给他的第二道圣旨拿了出来。
    第一道是让他便衣出京的,这道圣旨是让他便宜行事的。向来宋仁宗也是为包拯操碎了心; 怕他一开始被襄阳王抓住暴露了; 才把两道圣旨分开写。
    襄阳王脸色变白了。
    他原以为自己的皇帝侄子会让人把自己押解回京; 好好审问,或者像□□对待柴家一样,幽禁起来; 以博个宽容大度的好名声。但谁想到人家根本不在乎这个,直接让包拯自己处理了——众所周知的,包拯可是有龙头铡的,即便是皇亲国戚,躺那里也是身首异处。
    这样他布置在襄阳往京城一线上的伏兵就完全没有任何用处了。
    自己在这死的都血溅三尺了,他们那边大概还在聊天。
    “不……你不能!”襄阳王明显慌了,没有方才的镇定自若和盛气凌人。
    包拯冷笑道:“王爷说笑了,既然您已经承认了自己有着谋朝篡位之心,还做过伤天害理之事,本府就有权将你绳之以法。来人呐!请龙头铡!”
    王朝马汉高声应和,没一会儿便将龙头铡抬来了。
    这三口铡刀作为包拯的杀手锏,自然是被颜查散悄悄的混进钦差卫队带过来了,此时除了尚方宝剑,也就只有这龙头铡能将襄阳王绳之以法了。
    这件事包拯知道,襄阳王自然也知道。他看到王朝马汉将龙头铡放在公堂上,掀开了上面盖着的红布之后,眼里居然也闪过了一丝绝望。
    他错估了小皇帝对这件事的态度,错估了包拯的勇气。棋差一招,现在居然是要满盘皆输吗?
    不,襄阳王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放弃。他想。他在城外还有那么多军队,刚才他已经叫人去调动军队了,看自己一直不出来,那些人应该会前来营救。包拯的江湖高手多又怎么样?双拳难敌四手,他总能找到机会活命的。
    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拖延时间!
    想到这里,襄阳王整个人都柔和了下来:“包卿,本王……”
    他话音还没落,直接被进来的慕乔打断了:“大人,属下不负所望,完成任务了!”
    包拯闻言喜色十分明显的说:“哦,你都抓住了?”
    襄阳王扭头看着那个把他扔到颜查散脚底,直接导致了他现在阶下囚下场的人,眼睛都要喷火了。现在慕乔就算是天仙的容貌也不能让襄阳王感到愉悦了,因为她已经成了襄阳王眼中的死敌,襄阳王现在想的都是等到大军到来,把这群乱臣贼子全都抓住后,他怎么报复的幻想。
    不过接下来,慕乔的话狠狠的戳破了他所有的幻想。
    “回大人,方才从襄阳王府出去的人,一个不剩,现在全在衙门门口。襄阳百姓十分的配合,正看着他们不让他们跑掉。”说着,慕乔面无表情的看了襄阳王一眼。
    襄阳王从中居然看到了幸灾乐祸的味道!
    这小□□,居然敢如此对本王,等本王……
    等等!襄阳王眼睛蓦然圆睁,难以置信的问:“你说什么?”
    包拯语气带笑:“慕乔,将你方才所在所为,同王爷再说一遍。或许王爷年纪大了,听不清你说话。”
    慕乔道:“属下遵命。”她转身看着襄阳王道,“王爷当时趁乱跑出去的七个手下,已经全数被属下抓回来了。”
    襄阳王嘴唇微抖:“……不可能,不可能。”
    慕乔十分冷静的说:“王爷的手下自己应该记得,三个矮个两个高个两个中等,其中还有一个胖子但是身形很灵活,高个的似乎是兄弟俩,长得很像,矮个的……”
    襄阳王越听越绝望。
    这都是他花了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心腹,比起蔡公公来说,不知道要重视多少倍。他也知道这些人的本事,虽然比不上那几个临时招揽来的江湖高手,但是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这些人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重心。他交代下去的任务,只要这些人没死,就一定会用全力去完成。
    可现在这个看上去弱兮兮的小姑娘,居然说她把自己的七个亲卫都抓住了,而且特征描述的分毫不差……襄阳王年纪已经大了,整日里鸡鸭鱼肉的身体早就有些不好,现在让慕乔这么一气,居然有点脑中风的趋势,站在那里就开始摇摇欲坠。
    公堂上没有襄阳王自己的人,而且这位王爷也是即将要掉脑袋的了,所以大家都冷漠的看着他晃了晃,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包拯皱了皱眉,看了公孙策一眼,公孙策会意的放下笔,上前给襄阳王把了把脉,冲着包拯点点头——意思是他只是受到了冲击,并没有什么大的意外。
    包拯点点头,让人脱去了襄阳王的滚龙袍和金翅冠,一身素衣的按在了龙头铡上。
    襄阳王似乎是知道了自己再无退路,整个人一脸生无可恋,连挣扎都懒得挣扎了。
    包拯抽出一支令箭,往地上一扔,龙头铡一抬一落,一代枭雄就此了解了性命。
    紧接着包拯又将襄阳王的一众同党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关押的关押,放水的放水,至此,襄阳王连绵了二十几年的阴谋终于结束。
    包拯却并没有松口气,他看着桌案上的盟单兰谱和一众卷宗道:“京城我们还有一站,诸位还是别放心的太早了。”
    作者有话要说:  ╮( ̄▽ ̄〃)╭总算把大反派给弄死了,敢在冲霄楼弄死我小白老鼠,一定是要报复回去的哇!坚决不洗白!

   ☆、第265章 御书房

    襄阳府的事一了解; 开封府请来的江湖侠客便都纷纷散去。包拯原本还想给他们在皇上面前讨个恩赏,但众人均是摆了摆手; 表示不必。
    ——开玩笑,这次他们根本没出什么力; 最多就是在颜查散带人去捉拿襄阳王的时候打了个混战,哪有脸要什么恩赏?
    不过开封府这个人情却是欠下了; 展昭和五鼠哪能让他们就这么走了?
    但江湖人士却始终不愿意和官府多相处,最后还是和展昭齐名的北侠欧阳春站出来道:“几位不必这么客气,真要是谢我们; 到时候展兄弟成亲; 别忘了请我们喝杯水酒就是了。”这几日慕乔衣不解带的照顾展昭; 两人之间的暧昧气氛是瞒都瞒不住,这些人又都是人精,早就看出来了。
    展昭自然不会不答应,就连五鼠都说到时候一定帮着展昭给他们递请帖。
    但这话却没人敢去和慕乔说。
    这丫头的武功在场众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就连欧阳春都不敢说有把握胜她,再加上慕乔平日面无表情的样子; 看着就十分厉害,即便是那些喜欢和美人开玩笑的; 也没有敢去慕乔面前撩骚的; 更别说跟她开这种玩笑了。
    所以在慕乔不知道的时候; 自己和展昭的婚讯已经传遍江湖了。
    最后还是丁兆兰丁兆蕙兄弟走的时候和慕乔打了个招呼,她才知道这事,难免有些哭笑不得。
    到时候如果她真的满级被迫回去了; 展昭要和谁拜堂?
    这事不经想,越想越难过。好在回去的路上以庞太师为首的襄阳王一派没少给他们添麻烦,展昭的伤还没有好全,所以这些麻烦都是慕乔和五鼠解决,倒也让她没有了胡思乱想的机会。
    *
    半个月后,众人终于回到了汴京。
    这次包拯学聪明了,没有直接去闯城门,反而是先让人快马加鞭的回皇宫报信。庞太师即便再手眼通天,也不可能每个入城的人都拦住,所以在他们到城门口的时候,小皇帝赵祯已经得到了消息,并派人来迎。
    这次颜查散是立了大功,所以迎接的阵容也是十分豪华,一路浩荡的将众人带入了皇宫,赵祯已经在御书房和众多朝廷重臣等着他们了。
    颜查散倒是没有居功自傲,十分实诚的把自己老师推到了首位的功劳。
    当然,这也是包拯示意的。
    颜查散初入官场,虽然这么大的功劳给他堆到身上短时间看对他升迁十分有助力,但是他这次掀的波浪太大了,直接掀落了一个王爷和三分之一个朝廷的官员下马……那人们就不是敬佩他的能力,而是畏惧他这个人了,长远来看,对颜查散是绝对不利的。
    颜查散知道包拯此举是为了自己,并未怨怼,对包拯反而更是恭敬有加,让包拯十分开怀,直说自己后继有人。
    皇帝自然也看出来这师徒俩的猫腻,不过也没戳破。颜查散他是要重用的,包拯给他铺个路也没什么,他两个都大大嘉奖了一番。
    但御书房里众人的呼吸并没有轻松下来。
    包拯手里还一直攥着一本书没有往上呈。和他共事的老狐狸们都知道,这本书,才是包拯今天在御书房的重点。
    和这本书无关的人都老神在在的想看包拯到底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但是和这本书有关的心里都开始瑟瑟发抖——这盟单兰谱上不光有他们的名字,这名字还是他们亲笔写的,上面还有画押,只要皇帝拿到,基本上他们就玩完了。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恨恨的瞪着庞太师,恨不得把他身上瞪出一个洞来。
    襄阳王京城里的势力基本上都是庞太师联系起来的,这本盟单兰谱也是当年庞太师让他们签的,如果没有庞太师,那他们哪还用得着如此提心吊胆?
    众人更加恼怒起来,完全把这两年庞太师给他们的好处抛在脑后,只记得他这次的坑人了。
    庞太师也一后背的汗呢。
    这些人都在名单的后面,他可是打头第一个啊!皇帝可能因为愤怒不会看后面的内容,可他的名字却是不可能错过的……
    完蛋了。
    庞太师脑子里现在只有这么三个字在刷屏。
    *
    赵祯将包拯递上来的盟单兰谱整个翻了一遍,接着又翻了一遍,然后翻了第三遍。
    御书房安静的除了赵祯的翻书声之外,就只能听见炭火偶尔炸花燃烧的声音了。
    实在是太安静了,安静的让赵祯越发头疼起来。
    他知道自己这个叔叔不安分,但实在没有想到,襄阳王居然已经煽动了这么多人造反,从当朝的太师国舅到普通的知府知县,洋洋洒洒的人数他看了都心惊。
    如果将这些人连根拔起不是不可以,但是代价太大了,即便是以大宋现在的局面,也是一个伤筋动骨的过程。
    原本赵祯准备想问问包拯怎么办,但话还没出口他就知道答案了。
    ——以包拯这个直肠子的性格,除了依法处置,全部杀光,还有什么别的可能吗?
    至于之前他也很喜欢询问的庞太师……别提了,这人名字还在谋反册子第一页呢,问他这个,赵祯又不是脑子进水了。
    一时间,赵祯陷入了两难。
    最后他挥了挥手,让所有人全都退下,只留下了丞相王延龄,并派人去请了八贤王进府。包拯没想走,但是赵祯没让他留,他也莫可奈何的回了府。
    庞太师刚有松一口气赶紧跑路,却又被赵祯叫住了。
    “太师,庞妃近来身子不适,朕问过她,她说是想父亲了。恰好你也进宫了,就不必急着回去,在宫里吃了饭再回去吧。李公公。”
    李季上前一步:“小人在。”
    赵祯道:“你带庞太师去庞妃娘娘处,然后嘱咐御膳房,午饭准备上太师的。”
    李季道:“小人遵命。”说完,他直起身道,“太师,请随小人来。”
    庞太师抹了一把脸。
    事已至此,他怎么还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怕他回家之后卷铺盖跑了。自己的德行自己最清楚,庞太师也是身处高位的人,深知大宋律法,若是真的判下来,他九族因为带着皇帝不会被灭,但除此之外满门抄斩是跑不了的……
    他晃晃悠悠的给皇帝鞠了个躬:“臣……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  _(:зゝ∠)_大周末还要上课,心塞塞的

   ☆、第266章 收拾局面

    赵祯让人留下自然不是白留的; 等到八贤王到了之后,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并让二人将盟单兰谱翻了翻。在两人都有足够的心理认知后,赵祯笑着道:“八王叔; 王丞相,你二人如何看?”
    八贤王和王丞相对视了一眼; 都不太清楚赵祯的打算。他是预备刮骨疗毒将这些人连根拔起,还是预备杀鸡儆猴只挑那么两三个作为警告?
    谁也不知道。
    帝王心事最是难猜,猜错了那就不知道是什么后果了。
    最后还是八贤王站了出来; 挑了个最不容易出错的说:“皇上; 本王以为; 不如先处置了庞太师?”
    庞太师这些年仗着自己是国丈就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不满的人不光是八贤王包拯这些清流,还有一些较为中立或者和庞太师党派不一的人。按照老螃蟹的嚣张程度,即使没有这档子事; 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