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98章

我要做皇帝-第99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的本部精锐,也是他的依仗之一。
  若损失在这里,那就什么都没了。
  但,他却又不得不将他们派出去。
  “大王……”一个奴才爬到亦石面前,报告道:“已经查明了,汉军主将是汉朝皇帝的外戚,汉朝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
  “义纵!????”亦石瞪大了眼睛,双手都在发抖。
  这同样是一个让匈奴人胆战心惊和恐惧的名字。
  自从马邑之战开始,这个汉朝的将军和他的军队就成为了整个匈奴的噩梦。
  匈奴人对其又恨又怕,心情复杂的很。
  如今,这个杀神居然来了?
  他什么时候来的?
  他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汉朝人难道长了翅膀不成?
  几乎是在同时,一个贵族骑马跑来,禀报道:“大王,须卜氏族的须卜当户,就在刚刚,带领其本部拔营,向着女祁跑了!”
  “什么?”亦石一个踉跄,差点没有跌倒在地!
  此番进军,军臣加强给了他三个万骑。
  其中一个就是须卜氏族的万骑!
  但现在,须卜当户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跑了?
  他想干什么?
  他难道不知道,这会引发雪崩的吗?
  “马上派人去追……”亦石咆哮着说道,没有了须卜氏族的万骑,他的兵力瞬间下降四分之一。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问题就在于,须卜人跑了,兰氏恐怕也会跑。
  兰氏和须卜氏一跑,就剩下他的右谷蠡王本部和楼烦奴、浑邪奴,总共一万多人不到两万的兵力,拿什么去跟汉朝人打?


第1302章 帝国的毁灭(四)
  “将主,我们就这样走了,不好吧……”须卜当户身边一个骨都侯小声地说道:“万一日后右谷蠡王在碲林大会上告状,我们该怎么办?”
  匈奴虽然没有法律,也没有军法,但对于临阵逃跑者的处罚是非常严苛的。
  像是休屠部族,在河阴临阵逃跑,结果被单于罚掉了一半的奴隶和牲畜,用于补偿呼衍氏族的损失。
  浑邪人和楼烦人投降后,他们的部族上下,更是全部被废为奴隶!
  “那也得亦石有命回去告状!”须卜当户冷笑着说道:“你们没有看到吗?”他指着身后的已经只有些轮廓和声响的战场说道:“汉朝神骑来了,汉朝的车骑将军也来了……这里就是一个圈套,一个大圈套!”
  “汉朝皇帝是神!”须卜当户咬着自己的嘴唇,他虽然不想承认,但在事实面前却不得不承认:“他再次预见了一切,并且安排了这个圈套!他想将我们和整个匈奴全部吃掉!”
  “神骑出现了,汉朝的车骑将军也来了……”须卜当户心有余悸的道:“河阴的那个郅都还会远吗?汉朝的细柳营、飞狐军、句注军、南北两军以及虎贲卫、羽林卫,恐怕都已经在包围过来了……我们再不跑,就要被全部吃掉了!”
  “至于亦石,就让他替我们去死吧……”须卜当户道:“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要赶快去将这个消息告诉大单于!”
  匈奴帝国,在过去四年的战争中,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了。
  马邑之战,还可以说只是伤筋动骨,但并未丧失元气。
  但高阙之战,却损失了大量的青壮人口和奴隶以及牲畜。
  十几万的战俘和相同数量的投降者,让匈奴的人口大大下降。
  特别是在河西和幕南地区,大片大片的牧场,已经没有主人了。
  但,这些损失,其实还不致命。
  毕竟,死的都是些别部和分支的人马。
  对匈奴来说,只要本部在,就一切都有可能。
  但问题是,本次军臣南侵,带走了几乎整个单于庭的精锐——仅仅在河西留下了左贤王的本部。
  倘若这些人全部折损在汉朝,那么,匈奴的脊梁骨就要断掉了!
  整个帝国,就会跟夏日的祁连山上的雪山一般,轰然倒塌,然后化作雪水,流入万里峡谷,再不见踪影!
  当然,这其实也只是须卜当户的借口而已。
  他真正的想法,还是带着自己的精锐万骑回到草原,回到氏族。
  手里有兵,才能在未来的乱世之中立足。
  至少,未来可以借此与汉朝或者且之那个混蛋谈谈价码!
  ……
  须卜氏族的奔逃,对整个亦石的军阵都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
  兰氏的万骑长兰翊野差点也想跟着跑了算了。
  好在,氏族的骄傲使得他停止了脚步,即使如此,部族内部也是人心惶惶。
  下层的牧民除了跪在地上祈祷,就是躺在地上装死。
  贵族们战意全无。
  也就是另外一个被加强给亦石的瓯脱王率领的万骑还能像点样子。
  即使如此,瓯脱人也萎靡了起来。
  再也不复之前的飞扬跋扈。
  “右谷蠡王,现在须卜当户跑了,我们也得想个办法才行……”瓯脱王骑着战马,找到亦石说道:“我们必须舍弃一些东西了……”
  “你是说……”亦石看着瓯脱王,迟疑不定。
  他的本部,有一半多,都已经派出去了。
  倘若现在跑了,就等于拿那三千多人当了炮灰,作为部族的主人,这是无法接受的。
  而且,亦石怀疑,假如自己跑了,就是回到草原,其他贵族也会干掉自己。
  毕竟,部族的首领,需要为部族负责。
  “再看看吧……”亦石摇摇头,望着自己派出去的那支骑兵,在心里祈祷着,希望萨满们的法术能奏效,天神可以保佑自己。
  只要自己派出去的军队,可以击败……不……抵挡住汉朝人第一波攻势,那,他还可以靠着骑兵的速度,来跟汉朝人纠缠一二,说不定能有转机……
  虽然,亦石自己非常清楚。
  现在,自己已经被汉朝人包围了。
  在他的南面和背面以及东面,全是敌人!
  汉朝人在人数上、骑兵数量上,以及装备上、士气上,全面碾压了自己。
  “难道,大匈奴真的要灭亡了吗?”亦石在心里苦笑着。
  匈奴帝国自从冒顿大单于愤而起兵,与东胡争霸开始,已经兴盛了将近六七十年的时间。
  在这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匈奴主宰和书写着整个东北亚的秩序和规则。
  他们消灭了东胡,驱逐了月氏,独霸了草原,统治着西域三十六国。
  即使是在一年前,匈奴铁蹄也曾经踏碎了西方世界的一切骄傲和强国。
  康居人在匈奴的马蹄下瑟瑟发抖,月氏人狼狈奔逃,大夏人卑躬屈膝的献上贡品和奴隶、工匠,并且支付了大量的赎金,才换来匈奴撤兵。
  那个时候,匈奴何等骄傲,何等狂妄。
  即使是在这次南侵前,军臣也是意气风发,匈奴上下更是自信满满。
  此番,他们集结了自平城之战后最强大的一个重兵集群。
  除了左贤王的本部,以及折兰、楼烦、白羊三部外,曾经所有参与过平城之战的匈奴部族,几乎全部到齐。
  单于的王庭精锐也来了。
  帝国的精锐与一切都压在这一场豪赌上。
  匈奴人也自信,这一次自己可以赌赢。
  因为,汉朝人绝对反应不过来。
  他们要攻击的地方,是过去汉匈冲突的偏僻和冷僻之地。
  地方防务松懈,兵源和人口都不足。
  更无法跟雁门关、云中郡、北地郡等地一般,立刻得到汉军主力的支援。
  所以,军臣就曾经自信的放话:“本单于的铁骑,每人射一箭,足可射落日月,每一个骑兵振动马蹄,足可踏碎山岳,汉朝的边防,必将不堪一击!”
  话犹在耳,但匈奴帝国的夕阳,却也已经日落西山。
  想到这里,亦石就已经有所觉悟了。
  他回过头,看着瓯脱王说道:“我是冒顿大单于的子孙,是孪鞮氏的子孙!”
  “只有战死的孪鞮氏,没有投降的孪鞮氏!也没有逃跑的孪鞮氏!”他看着瓯脱王说道:“一旦事有不逮,你若可以侥幸回到草原,见到军臣或者其他孪鞮氏,告诉他们!我!大匈奴右谷蠡王,到死都没有像汉朝人求饶!”
  其实,亦石也考虑过投降。
  这不可耻。
  但问题是——汉朝已经有且之了。
  他就算投降了,地位估计也在且之之下。
  他可不愿意受且之的气!
  既然如此,还不如保持一个孪鞮氏的尊严!


第1303章 帝国的毁灭(五)
  在正面战场上,三千多名匈奴骑兵,拿着一柄柄沾染了腐臭味道的马刀和青铜铤,神色紧张的望着自己的前方。
  两军交战,自然不会跟三国演义里一般,会战之前还要来一场大将比武单挑。
  事实上,战争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匈奴人虽然不懂这个道理,但他们明白,自己的小命现在有多么脆弱!
  对面的汉军军阵,严整而肃穆,战鼓隆隆,数不清的骑兵阵列已经枕戈待发,随时可能冲过来。
  而在左右两翼的平原,汉朝的步军方阵,缓缓的从东西两个方向挤压过来。
  这逼迫匈奴人必须在这里打一仗,而且必须打赢——至少也得抵挡住汉军的攻击。
  不然的话,一旦两翼合围完成。
  汉军不需要动手,只需要扎进口袋,包围圈内的匈奴人就要全部饿死、渴死!
  但是……
  远方的汉朝军阵,却是那么的严整,那么的强大。
  数不清的旌旗飞舞,一个个骑兵方阵,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呈现在匈奴人的眼前。
  仅仅只是看上一眼,匈奴骑兵们也都从内心深处生出无力感和绝望感。
  “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有骨都侯在心里想着:“眼前这些汉朝骑兵,何止一万?恐怕少说也有两万,又有汉朝的名将统帅,神骑压阵……这仗……没法打了!”
  去年的河阴之战,不会有匈奴贵族忘记。
  在没有神骑助战,而且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汉朝军队都能在河阴击败匈奴主力。
  如今,汉朝名将压阵,兵力远超匈奴,又有神骑坐镇。
  这样的战争场面,是每一个匈奴贵族的噩梦!
  贵族们都是这样了,下层的士兵,更是瑟瑟发抖,甚至有人连拿弓的手都在颤抖。
  若这些匈奴贵族和军队的表现被西方的大夏、康居和月氏人看到,恐怕会惊讶的合不拢嘴!
  要知道,这些匈奴骑兵,可是在西方,在广阔的葱岭以西的地区,敢于用几千人就追着他们几万人的军团到处跑。
  而且,这些骑兵,悍不畏死,残忍冷血,嗜杀成性。
  月氏人和大夏人曾经集结了重兵,包围了半个匈奴万骑。
  结果是,被被围的匈奴人,跟疯狗一样的狂猛的冲击包围圈的薄弱地区,让月氏人和大夏人看了,两股战战,瑟瑟发抖。
  最后,那个被包围的万骑,竟然正面冲破了包围圈,还杀死了大夏人的主帅!
  其恐怖如斯,让大夏将匈奴称为“宙斯之鞭”。
  但,现在,这些在西方纵横睥睨,不可一世的匈奴骑兵和贵族,号称宙斯之鞭,鞭笞世界的可怕骑兵。
  在东方的汉家大军面前,完全变了一个人。
  贵族们畏畏缩缩,没有人敢带头冲锋。
  下层的士兵们,更是像一个被大人欺负了的小Loli一样,只知道流眼泪。
  甚至有士兵连抓住马背的力气也没有了。
  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的勇气和士气,甚至连战斗意志也消退的干干净净。
  “天亡我大匈奴!”亦石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是叹了口气。
  在南侵前,没有匈奴贵族能够想到他们会有这一天。
  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亦石却反而一点也不惊讶,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在西方和汉朝人面前的匈奴骑兵,之所以会呈现两种不同的战斗状态,就是因为,他们是引弓之民!
  引弓之民,逐水草而居,世世代代,过着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们畏惧自然,恐惧天地的伟力。
  这造就了引弓之民独特的习俗和思维方式。
  他们就像草原上的狼群,到处游猎,撕咬一切可能的猎物,并且将猎物咬的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但是,在真正的强者面前,尤其是那些给与了狼群足够大教训的虎豹面前,狼会自动自觉的夹起尾巴做人。
  从未有狼,敢于挑战一头真正的猛虎!
  而汉朝,就是这样一头猛虎——不!神龙!
  马邑之战,高阙之战,将匈奴的尊严和自豪,践踏的体无完肤,让匈奴人曾经赖以为傲的一切,都变成了泥浆。
  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流言,更是传的沸沸扬扬,人人皆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匈奴人敢于在汉朝的主力军团面前举刀像向。
  匈奴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