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79章

我要做皇帝-第97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渠且雕难相信,届时汉朝人肯定不会放过匈奴。
  两国将再次大战!
  而他也同样可以挟持左贤王于单,打起西征的幌子,带着大军进入西域。
  大不了,放弃这河西和幕南经营的势力。
  说不定还可以借此摆脱汉朝人的控制!
  但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左贤王于单。
  于单虽然年纪小,不懂事,但是一直受到了匈奴人最严格的保护。
  哪怕是如今这样的时刻,于单也被折兰、卢候等匈奴死忠部族,保护在祁连山一带。
  还有他的左贤王的本部万骑,随时待命!
  想要挟持于单,难度非常高!
  但且渠且雕难却依然有自信,因为他有逍遥散!
  他相信,只要能拉下折兰王,让他离不开逍遥散,则大事可成!
  而折兰王自从吃了马邑之败,被赎回来后,一直精神萎靡,日夜哀怜,听说还得了病。
  这逍遥散就是对付此人的最佳神药!
  “得折兰与卢候之兵,再加上挟持于单可以得到其本部万骑,再裹胁河西诸部,那我便足有四五骑的兵力,便是军臣回来,也可以与他平分秋色了!”且渠且雕难在心里得意的想着,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匈奴单于的哪天!
  但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一个致命问题——逍遥散怎么办?
  没有汉朝皇帝的逍遥散,他现在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这让他立刻喘起了粗气,眼睛都红了。
  “汉朝皇帝……”且渠且雕难念着这个让他又怕又恨的人的名字,心情瞬间暴躁起来。
  ……
  但在此时的未央宫,刘彻却正在与他的元老们,讨论着战争的形势。
  巨大的地图,悬挂在墙壁上,而殿中则摆着一个巨大的模拟沙盘。
  沙盘上,时刻更新着目前的最新情报。
  “飞狐军已经进入中山,距离上谷郡已经不远了……”
  “李广刚刚抵达上谷境内,最迟明日就可以抵达渔阳塞……”
  “燕王丞相刚刚报告,燕蓟已经动员了四万郡兵……另外,楼船衙门刚刚在泉州卸下了十万石粮食以及两千余人……”
  “江都和南越舰队,都已经杨帆……最早十日内就可以抵达泉州港……”
  “赵王丞相奏报,赵国已经动员郡兵三万,还组织五千骑,前往上谷郡支援……”
  忽然一个尚书急步走进殿中,拜道:“陛下!刚刚接到紧急奏报,上谷郡点燃了狼烟,匈奴人入寇了!”
  刘彻立刻就站起来,而元老大臣们则人人侧目。
  “好贼子!”曲周候郦寄笑道:“居然真敢来!他们就不怕死吗?”
  弓高候韩颓当则叹道:“此番匈奴真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燕赵那是什么地方?
  出了名的彪悍之地啊!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那片土地,曾经诞生了聂政、豫让、荆轲这样的顶级刺客,也出现了李牧、秦开这样的英雄名将。
  想当年,战国时期,赵燕都曾经以一己之力,吊着诸胡暴打!
  无论是李牧统帅的赵军,还是秦开麾下的燕军,对于诸胡都有着光辉的战绩!
  匈奴人这次一头撞上造襄,可谓一头撞进了一个马蜂窝里!
  连长安百姓都知道,这下子,燕赵丈夫们要激动了。
  要知道,在燕赵之地,连女子都不好惹!
  更何况那些豪侠与丈夫?
  匈奴人这次不死也要脱层皮了!
  也确实如郦寄和韩颓当所料,当上谷郡的狼烟,从长城一直传递到广大的赵国城乡时。
  这个大国立刻就沸腾了起来。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悲歌是燕人,而慷慨则是赵人。
  至少,赵国的英雄豪杰们自己是这样觉得的。
  在过去数十年的历史上,赵国这块地方,就是汉室最为头疼和纠结的地方。
  此地的百姓,民风彪悍,持械比例傲视天下,就连边塞地区的百姓的持械人数也没有赵国多!
  这是因为赵国人总是缺乏安全感的缘故——没办法,打从战国开始,赵人就是活在危险和杀机四伏的世界。
  他们对内,要面对秦魏燕的夹击,对外,还得跟匈奴、林胡、东胡作战。
  到了汉室,赵国人民和贵族的处境,也没有改变。
  迄今为止,赵国已经有四位大王,在自己的王位上GG思密达了。
  刘氏有双王,吕氏一王,加上最初的异姓王张敖。
  而且,匈奴人的威胁,对赵国人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
  打从韩王信开始,就不止一次有人想当带路党,带匈奴兵进入赵国了。
  赵国人民感觉很受伤——特么的你们以为好欺负是不是?
  所以,当上谷郡这个赵国上方的屏障被攻击后,赵国立刻就沸腾了!
  跟其他所有的汉室郡国不同,赵国这个广阔的地域(广义的赵国,包含了赵、郑、卫、中山等地),向来就是汉室官员的畏途。
  当地豪强势力很大,但豪强的势力,永远不及豪侠的力量。
  赵地的豪侠们的影响和势力,大到让你无法想象!
  想当年季心带着自己的马仔来到邯郸,立刻就让八方英雄来拜,四方豪杰道贺。
  一度,邯郸内史,都成为了季心的玩物。
  由此可见此地的任侠之风,到了何种地步!
  而赵国的豪侠,之所以力量如此,在于他们的数量!
  这些豪侠的数量多到何种地步呢?
  后世司马迁作史记,就在其货殖列传中说道: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治奸……
  这里你可以做两种理解,第一种无疑是贬义的,说赵国穷山恶水出刁民,惹不起!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未尝不可以理解成为赵国人民勇敢,不畏强权,善于反抗,勇于反抗,并且脑子聪明,善于变通,同时不畏死,不惧罪!
  这也确实是现实。
  在现在的汉室天下,自安东大开发以来,去的最积极的就是赵国人。
  同时,目前汉室五分之一的铁匠,三分之一的木匠和一半以上的知名方士术士神棍都是赵人,譬如著名的大骗子新恒平……
  但同样,墨苑的墨者中,特别是那些从事研究的墨者,一半是赵人。
  因为,只有赵国这样的风气,才能容许得了墨家这样离经叛道的好奇宝宝存在。
  甚至就连儒家去了赵国,也会变种。
  譬如韩诗派,就是赵国的独特产物。
  在赵国的土地上,男人,从来都是不甘于寂寞和平庸的。
  所以,在他们听到了匈奴入寇上谷后,没有慌乱也没有紧张,只有兴奋和激动。
  不需要官员动员,“英雄豪杰”们就自己开始行动了。
  一个又一个有名望的游侠头子发起号召:“北上击虏,光宗耀祖!”
  然后,无数的游侠、平日的恶霸和无赖,纷纷拿起武器,跟着自己的大哥们,沿着官道,向着中山,向着上谷郡前进。
  有些游侠队伍的装备,甚至豪华的不像话!
  甚至有队伍,身披锁子甲,手持陌刀……
  这不奇怪,赵国的工坊业,向来非常发达,工匠数量冠绝天下,许多人在游侠职业的同时,兼职着铁匠、木匠、皮匠,甚至可能还兼职着“化学家”这样奇奇怪怪的职业。
  没办法,这年头,就是盗墓,也得懂技术啊!
  而这些队伍,唱着赵国诗歌,一路慷慨激昂的昂扬北上。
  在中山国,他们与刚刚抵达此地的飞狐军开始汇合。
  飞狐军都尉郭懋本身就是赵人,所以,他看到这个情况一点也不奇怪,立刻让人在中山国设立两个都尉,专门招揽这些赵国豪杰。
  在短短两天内,飞狐军就从出发时的一万两千人,滚雪球滚到了两万人!
  没办法,赵国豪杰实在太多了。
  而且兵源素质没得说!
  许多人的身体素质,甚至足以入选胸甲!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弓马娴熟,虽然纪律性稍微有点问题,但作战技术和技能,却是相当于老兵。
  只要带到军队,稍微组织一下,就是一支强军。
  虽然比不上飞狐军的百战雄狮,但用作防守和辅助,却已经是绰绰有余!
  而且,还不需要为将来烦恼——郭懋很清楚,等打完仗,这些赵国豪杰绝对不会赖在军队里,他们会拿着赏赐和爵位高高兴兴的回家,继续过自己的快乐生活!


第1278章 英雄豪杰(二)
  而在燕国地区,情况与赵地,稍微有些不一样。
  假如说赵国人民是慷慨激昂的浪漫之士。
  那燕国的百姓和贵族,则是张扬而凶狠的代名词!
  正如后来司马迁给他们做的评价——民雕悍少虑。
  注意是雕悍!
  意思是说,燕人的性格,犹如猛禽,凶悍、敏捷、咄咄逼人。
  燕国大兵,虽然在历史上,诸夏内战,不是很给力。
  也就是乐毅之时,牛了一把,差点灭亡了齐国。
  但对外,却是将他们的这个性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以一隅之地,幽燕之土,燕国兵曾经北却诸胡,打得东胡人只能龟缩到饶乐水,向北拓土一千里,营造起造襄长城,然后又掉过头来,暴打萁子朝鲜,向东拓土三千里!
  而燕国,在其亡国之际,是六国中反抗最激烈的,即使楚人自豪的声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但楚人到底也没有做到,敢于去刺杀秦王的事情!
  此刻,燕蓟大地上,当年太子丹与高渐离送别荆轲的诗歌,再次响彻!
  “风萧萧兮易水寒,丈夫去兮不复返!”燕国的豪侠们,唱着这首前辈的诗歌,收敛起自己的武器和装备,昂首阔步,跟上同乡的脚步,向着蓟城而去。
  短短数日内,燕国这个人口不过百万的诸侯国,就在蓟城聚集了四万人马。
  其中一大半是本来没有接到征召命令的游侠、豪杰以及地主豪强。
  对燕国人民来说,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数百年,将近千年。
  他们曾经与犬戎战斗,与东夷战斗,与东胡战斗和朝鲜战斗,也与匈奴战斗,更与东方六国打了数百年。
  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好斗基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
  由于历史的缘故,燕国人民的性格里,永远存在着一些悲情色彩。
  是以,燕人都以战死为荣。
  在燕国文化里,上阵杀敌,战死最光荣,临阵逃跑的人,会被人唾弃和责骂一辈子。
  自战国以降,燕军和燕将,就少有投降和逃跑者,燕军常常在不利的环境中,顽强作战。
  但,他们的上层,却不是很给力。
  自昭王以后尽出废物!
  此时的蓟城王宫里,现任燕王刘定国,就跟一个被吓坏了的妇孺一样,哭哭啼啼,畏畏缩缩的躲在自己的寝宫里,搂着两个妃子,日夜流泪。
  “完蛋了……完蛋了……”刘定国将脑袋深深埋在自己妃子的胸脯里,就跟一个受惊的老鼠一样:“匈奴人来势汹汹,若攻破了渔阳,寡人休矣!”
  他与自己的贴身宦官商量着:“若匈奴人攻破渔阳,你们就立刻为寡人准备车马,带兵护送寡人,前往邯郸……”
  就连他的宦官们听到这样的话,都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
  有人说道:“大王,您身负陛下之重托,守土之重则,不可轻言弃国啊……”
  但刘定国却是拿眼一撇,道:“寡人可不想留在这里,为匈奴所掳……一旦寡人不幸,恐怕天下都要震动……”
  “你们这些阉竖,休要多言!快快为寡人准备车马及撤退路线……”
  这些宦官没有办法,只能点头答应。
  但,等出了宫门,他们却都叹道:“敬王(刘泽)、康王(刘敬)两代先王遗德,尽毁于竖子之手啊!”
  想当年,燕敬王刘泽,来到这燕蓟大地为王,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整修边墙,训练士卒,随时准备抵抗入侵的匈奴军队。
  康王之时,虽然康王喜欢文士,但其骨子里也是一个君子。
  但哪成想,如今的这位大王,根本就是个软蛋啊!
  而不仅仅一个刘定国想跑,燕国的许多贵族和大臣,都被十万匈奴骑兵压境的消息吓傻了。
  许多人慌不择路的乘着马车,逃出蓟城,甚至还有燕国的都尉、校尉和列侯,弃官而逃。
  这个时候,匈奴人还没有发起任何一次攻击——他们甚至还没有出现在渔阳外围的草原上。
  这让从四面八方,赶到燕蓟的民兵和豪杰们,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失望,内心深处的悲情再次泛滥。
  燕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上层背叛了。
  当年,乐毅伐齐,形势一片大好。
  但偏偏国家的上层,将征齐燕军出卖了,可笑的惠王用一个小人换掉了乐毅,结果就是强盛无比的燕军惨败在田单的火牛阵中,齐人创造了奇迹,而无数燕国英雄,喋血齐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