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9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义略略想了想,答道:“以臣所见所知,幕南地区的所有部族目前拥有的牲畜群恐怕不足百万了!即使伪单于从河西胭脂山和祁连山、浚稽山抽调牲畜,但也最多只能抽调五十万左右,以此来算的话,伪单于最多可以带二十万人来犯!”
刘彻听了点点头,夏义现在与汉室是绑在一起的,他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上撒谎。
而且,他说的应该是实话。
从牲畜数量上来判断匈奴的兵力,确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当年,马陵之战,孙膑曾经用减灶之计,诱导了魏军冒进。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粮食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二十万……”刘彻笑了笑,道:“其中可战之人有多少呢?”
跟中原王朝一般,其实游牧民族每次作战,都会携带大量的非战斗人员。
譬如牧奴、马夫以及各种伙夫,这些人的数量还不低。
毕竟,军队也不是只要作战就可以了。
“大约有十二三万……”夏义答道。
“哦……”刘彻点点头,神色严肃起来,十二三万骑兵!军臣疯了!
自平城之战后,匈奴人再也没有集结过这样强大的军团了!
不是不能集结,而是集结这么多军队,后遗症太严重。
且不说,匈奴人口里的青壮男子数量本来就少,一下子带走这么多,整个本部都要空虚。
即使打赢了,又能怎么样?
回家后,无数人会喜当爹,便是贵族,也会青草悠悠!
为了防止喜当爹,养了别人的孩子,今年匈奴的新生儿全部会被溺死!
仅仅是这一点,就会要了匈奴人的命!
更不提,军臣带走了这么多人,他的老巢怎么办?
恐怕各种野心家都会按捺不住了!
当年,冒顿与汉室战于平城,结果后院起火,月氏人卷土重来,夺回河西,威胁祁连山和胭脂山的故事,匈奴人难道就忘记?
“老上单于若是知道自己生了这么个狂妄自大而且还蠢的要命的儿子,会不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刘彻笑着说道。
对于军臣这样的鲁莽行动,刘彻有好几个办法让他死翘翘!
其中最狠的一个办法,莫过于干脆下令放弃造襄防线,带走全部百姓和士兵,烧掉所有城市,坚壁清野。
这虽然是一个七伤拳,未伤敌先伤己。
但,这却是一个足可以气死和气疯军臣的战略。
你想想看,军臣都8bb,全家老小一波流了。
从战略上,放弃一个分矿无所谓。
而军臣和匈奴,则将因此付出惨重代价!
说不定,整个匈奴帝国都将因此崩塌!
不过,刘彻并不想此策,不是他狂妄自大,而是他很清楚,这是汉室快速解决匈奴问题的捷径!
这一仗,只要打赢了,那么,匈奴的统治秩序就会分崩离析,草原部族,会揭竿而起,那些曾经被匈奴高压统治和奴役的西域王国,更会纷纷脱离匈奴的控制。
这样一来,即便匈奴人还能苟延残喘,恐怕也是个微不足道,再也不能称王称霸的部族了。
而汉军,则可以通过此战,获得极大优势——最起码,幕南可以传缴而定,甚至说不定,河西都会望风而降。
就像历史上霍去病在胭脂山之战后做的那样,一路所向披靡,匈奴部族望风而降,于是封狼居胥山,几乎让匈奴崩溃!
而现在,却又不同了。
马邑和高阙两战,让匈奴损失人口数十万,已经伤筋动骨。
单于主力再在此番失败,那就是一个翻版的漠北决战了。
漠北决战后,匈奴能苟延残喘,是因为当世的尹稚斜能忍,而且,匈奴可以牢牢控制西域,不断吸血。
但现在,刘彻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只要匈奴人一败,那么,从长城到瀚海之间的数千里草原,会成为匈奴人的伤心之路。
刘彻会在这条道路上,将匈奴人的血放光!
让他们从此彻底跪下来,臣服中国!
第1273章 战略(二)
虽然在嘴上,刘彻蔑视着军臣,但在心里,他深知这一次的匈奴来犯,必定不是那么简单轻松就可以应付过去的事情。
旁的不说,匈奴人的数量这么多。
怎么打,也是一个问题!
毕竟,就算是二十万头猪向你冲过来,光是抓也得抓半年吧?
更何况是二十万人?
其中骑兵数量多达十二三万!
当然,这只是预估,实际上可能要少。
但即使如此,也不是什么容易对付的事情,旁的不说,哪怕是出于尊重对手的需要,汉军也必须动员至少二十万军队!
其中主力战兵,至少要有五万以上!
才能勉强有资格与匈奴对抗!
若想要与匈奴野战,最少需要拥有六万以上的骑步野战兵力!
想到这里,刘彻就不由得想起了前些天义纵和郅都递交的作战方案。
两人的方案,可以说各有千秋。
郅都主张节节抵抗,然后在匈奴人深入长城范围内后,从左右两翼包抄,然后合围,要跟匈奴人再打一场平城之战。
这种想法不能说有错,也确实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
因为,这样做,最起码可以保证不输,再差也是又一个平城!
而汉室可以接受平局,匈奴却不行!
假如匈奴不能取得一场颠覆性的胜利,以挽回颓势,那么,这一战之后,军臣就等死吧!
匈奴的贵族不会饶过他的!
想做冒顿的人多了去了!
只是……
相较于义纵的方案,郅都的这个方案就多多少少有些逊色了。
……
此时,义纵率领的两万骑兵,已经出了萧关,沿着直道,向着北方行进。
“将军!”义纵的亲信大将,一直以来,都侍卫在他左右的都尉陈武问道:“我军此行,真要如此?是不是风险太大了些?”
“大吗?”义纵笑着摇摇头,拍了拍对方肩膀,说道:“带兵作战,本就是冒险之事,刀兵之间,没有什么稳妥或者保险的事情……”
“想要保险,想要稳妥,那就去考举,考举场上,只要学识足够,那就肯定能考上!”义纵意味深长的道:“但战争不是如此!”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故以正合,用奇胜!”义纵将手里的军用地图摊开来,指着上谷一带道:“我军欲与匈奴在此决胜,若用堂堂正正之阵,则不可不用胸甲为中坚!然我军皆轻骑,难以为事!且我所率之兵不过两万,既算加上楼烦骑,也不过三万出头,如何与匈奴在野外抗衡?”
“是故,吾向天子进言曰:今北虏来犯,气势汹汹,如与之堂堂列阵,不啻于用我之短与敌之长相抗衡,即胜也是惨胜!不若集结优势之兵力,蚕食敌之军力,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天子也是赞同吾之意见的!”义纵道:“临行前,天子交代我:务必当集中我军之优势兵力,消灭北虏之有生力量,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为虑!”
“这就是运动战!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秦之白起,魏之吴起,皆以此成名!”
……
未央宫里,刘彻也是想着义纵的战略,有些出神。
运动战啊!
可不是某一人,或者一个某一个时代的产物。
自吴起以来,中国军事家们就已经知道了,在运动战之中,才是消灭敌人的最好机会。
最典型的战例,莫过于白起指挥的伊阙之战了。
在伊阙之战中,白起率领的秦军不足韩魏军队的一半,可战兵力更是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
但是,白起就像一个战场魔术师,指挥秦军,绕到了联军屁股后面,然后逐个击破,一一蚕食。
最终,秦军以弱胜强,全歼韩魏联军主力二十四万人。
申不害改革的成果,一战葬送,韩国从此沦为小受。
在这个经典案列中,白起做的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灵活运用军队,分进合击,不断调动和戏耍自己的敌人,最终当着韩国军队的面,先破魏国大军,阵斩公孙喜,然后挥师伊阙,全歼韩军。
史载,韩国军队,三军丧胆,狼狈奔逃,但还是难逃被堵在伊阙全军覆没的厄运!
白起之后,又有韩信接棒。
韩信用兵,只能说是天马行空,如流星划破天空,难以逐磨。
不过,跟白起一样,韩信是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最终落得被身死族灭。
好在,这些年来,刘彻努力收集和整理了韩信当年分割交托给他的部下们的《淮阴兵书》,并将之出版,作为武苑教材,也算是刘彻能给予这位淮阴侯的安慰了。
而韩信之后,运动战大师,几乎绝迹中国,一直要等到霍去病横空出世,才开启一个新时代。
如今,义纵也能想到,并且敢于提出运动战的概念,刘彻很看好他。
不过,义纵所部,起码需要二十天,才能赶到上谷。
而在这期间,匈奴人确实随时可能入寇破关!
这让刘彻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上谷郡、渔阳郡和右北平,这三个郡,人口加起来也才百来万。
人口基数决定了就算全民借兵,能够用于防御的军队,也不过十余万。
再考虑到这三郡的地盘很大,所以,兵力肯定会分散。
毕竟,需要扼守的战略要地,有很多。
很多地方都无法放弃,这也意味着,在前期,汉军很可能陷入匈奴人的分割包围之中。
很可能会有城市陷落,有要塞失守,从而导致整个战局崩盘!
所以,刘彻一直在紧张的关注着李广的速度。
因为,渔阳郡是此次汉匈大战的关键。
渔阳郡若是可以守住,那么,匈奴人,即使得胜,战果也有限。
它不能越过渔阳,威胁燕蓟。
而渔阳的失守,则可能会让匈奴军队兵临蓟城,并切断安东都护府与中国的陆上联系。
这影响就大了,甚至足以震动天下!
所以,刘彻再次问汲黯:“轻车将军现在到那里了?”
“回禀陛下,轻车将军如今应该已经直道,到了太原附近……”
刘彻这才有些放心的点点头。
李广去渔阳,应该是可以完美的完成任务的。
历史上,李广也是在该地区成名的。
而且作为故卫尉,李广也完全镇得住场子!
……
此时,李广刚刚渡过汾水,抵达了太原附近。
他一脸的疲惫,过去三天,他不眠不休,日夜兼程,带着自己的三百亲兵,从北地郡启程,三天内走了将近一千里。
马都跑死了上百匹!
而随行的士兵和军官,也都疲惫不堪,甚至难以支持了。
李广也知道,必须休息了。
于是,他让自己的亲兵们在附近的亭里去休息、睡觉。
而他本人,则带着自己的部将,在此转乘马车。
李广很清楚,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了。
将来是铁马金戈,建功立业,受万世崇敬,还是默默无闻的当一个新兵营营长,就看这一次的表现了。
所以,哪怕是躺在马车里,李广也不敢耽误时间,他强打着精神,拉着自己的两个左膀右臂的校尉,在马车里讨论起战略。
“陛下用我为渔阳郡守领燕国中尉事,天恩浩荡,责任重大,广不敢不谨之慎之!”李广朝着那两位校尉拱手拜道:“还请两位明公助我!”
这两人,都是李广费了老大力气,甚至是求爷爷告奶奶,才从武苑挖来的年轻俊杰。
若非他曾经做过卫尉,甚至都不可能挖到这两块瑰宝!
因为,他们是武苑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中的一员。
曾经与他们齐名的那批学员,如今甚至已经有人拜为胸甲校尉了!
据说,他们几乎人人,都曾经有过在天子身边侍奉的经历,更在未央宫里,得到了丞相周亚夫、车骑将军义纵、弓高候韩颓当,曲周候郦寄甚至是俞候栾布等人的指点和教导。
虽然年轻,实际作战指挥能力有限,但是理论水平,恐怕赵括来了,也要甘拜下风!
而这两位校尉,见到李广如此郑重,顿时心里有些感动,连忙还礼,拜道:“不敢,必尽心竭力,辅佐将军!”
然后,李广就拿出这些天都快被他翻烂了的渔阳地图,请教这两位校尉,道:“以两位之见,此去渔阳,吾应该注意何地?”
“自当是白檀塞和要阳都尉所!”其中一人,果断地说道:“白檀塞,北扼滦河,东望燕山,滑盐在其下,淲溪在其侧!自燕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吾尝读兵书,知当年燕将秦开,曾守白檀却胡之骑!”
“至于要阳都尉所,扼守潮河,倚傍燕山,若要阳不失,则白檀侧翼可保,淲溪也可安全!”
另一人也道:“某亦有同感……不过,某觉得,将军应该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