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48章

我要做皇帝-第94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刘彻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是感慨万千。
  如今,望着这些诸子百家的巨头们,更是在内心深处为他们感到有些可悲。
  不过……
  他们今天的努力,也并非是毫无作用的。
  而且,他们还有机会,改变自己和学派的命运。
  想到这里,刘彻就站起身来,对着全场说道:“朕闻之,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尧舜禹汤,莫不如此!今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兆民君主之上,战战兢兢,常恐朕之不敏,以羞先帝遗德!”
  “今日幸甚,会天下诸子士大夫于石渠阁,聆听高见,受益匪浅!然古人云:道不辩不明,事,不作不行,理,不论不正!今朕乃于石渠阁备酒三盏,愿与诸子,共臻于道!”
  群臣与诸子士大夫听完,纷纷跪下来拜道:“陛下教诲,臣等敢不奉诏?”
  于是,石渠阁之会,最重要的一个程序——明道与论述开始了。
  与之前的讲义相比,这才真正考验诸子百家的大难题。
  不管前面说的多么动听,讲的如何天花乱坠。
  但,在这个程序中,都可能被人找到致命漏洞,从而彻底击溃!
  更重要的是,这还将考验诸子百家,各个派系内部的内功与底蕴。
  底蕴不足,内功不够,都随时可能被人攻破防线,彻底崩盘。
  当然,这同时,还是一个真正展现诸子百家今日格局的舞台。
  与讲义不同,讲义基本上照搬宣课就可以了,讲大道理,谁不会?
  但这明道和论述,却很可能要直面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并且必须给出各派认为的最佳解决方案。
  这个事情,一个不小心,可就要掉进地雷阵之中,万劫不复!


第1235章 权力的走狗
  随着石渠阁的一声钟响,按照既定的议程,明道阶段开始。
  规则,也早已经说的明白,人人都烂熟于心。
  “今日恐怕有好戏看咯!”列侯们神色轻松的笑着。
  而士大夫们则面色严峻。
  昨日的最后阶段,墨家的忽然发力,至今依然让他们惊愕。
  连墨家都洗白了。
  那还有谁不能洗白呢?
  更要命的是,这石渠阁之后,墨家就很可能要扫清入世为官,乃至于出任朝臣和九卿的障碍了!
  他们将走出岐山原,走向世界!
  但,石渠阁改变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墨家。
  黄老学派开始向阳转,田升的成功,标志着慎到思想的归来,一个更积极更有作为同时更有活力的黄老学派,似乎已经在前方招手。
  而儒家内部诸派系的纷纷扰扰,也全都佐证了整个思想界和学术界,正在发生着一个深刻的变化。
  连荀子学派都可以当着天子与列侯诸侯们的面,大谈特谈以物驭器了!
  公羊派更是转向了更狂热的夷夏之分思想之中。
  至于法家——他们都要玩工匠等级制度了。
  与这些相比,对官僚们来说,墨家的洗白的影响,反而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墨家现在才几个人?
  算上整个墨苑,哪怕囊括墨社的基础官员以及倾向和同情墨家的官僚。
  这个学派最多也就几百人!
  影响力局限在岐山原和墨苑之中,撑死了,也就可以稍微影响一下关中的政策。
  但远远无法达到影响天下。
  墨家想要在天下有所作为,保守估计,也至少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修炼。
  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而官僚们,都是那种“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的货色——别说十年了!以现行的政策,五年后,他们都还不知道自己还做没做官,既然如此,墨家的事情,根本就无足轻重了。
  这个锅,完全可以让后来者来背!
  如今,儒法黄老的变化,才是真正让这些官僚士大夫们伤脑筋的。
  中国自古以来,学术界和思想界与政治,就是密不可分的。
  思想和学术,是政治的一面镜子。
  什么样的思想和学术以及舆论,就决定了中国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譬如宋明,重文轻武,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于是,被异族各种SM。
  连岳飞这样的大将,都可以说杀就杀,毫不顾忌。
  但在汉唐,却非如此。
  好男人,大丈夫,但在马上建功立业。
  最优秀的人才,最杰出的精英,最多的社会资源,都在军队里。
  所以,名将辈出,国富民强。
  一汉当五胡,不是神话,而是现实!
  而如今来看,思想界和学术界的整体的大方向,都在向更积极的方向转身。
  这必然会不可避免的影响政坛。
  而这可就让许多已经老迈和腐朽的官僚和混子,尴尬不已了。
  学术界和思想界,不再将眼光和视线全部聚焦到三代啊,成周啊,反而开始积极的讨论当前政治和社会。
  这可叫他们该怎么办?
  很多人感觉自己的乌纱帽已经摇摇欲坠。
  没办法,思想与学术,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干涉政治,并且影响官场。
  这个传统,不仅仅是现在,哪怕再过两千年,也依然如故。
  但,除了这些人外,官僚集团中的另一部分人,主要是年轻人,却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不少人甚至是激动不已。
  因为,当政治和官场的风气变得更积极后,他们这种直接做事,并且做出成绩的人,自然会得到更多升迁机会和更多的资源倾斜。
  而不是跟过去一般。
  只能靠熬资历,一点一滴,一年一年的熬下来。
  而官僚和士大夫们的两极分化,是如此分明。
  在过去,从未发生过这样的类似事情。
  年轻人以及还有野心的人,跃跃欲试,神色兴奋,而那些积年老吏和混子们,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但,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已经降临,无论他们愿意或者不愿意,他们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因为,权力,并不在他们手里。
  而是掌握在天子、军功贵族以及外戚们的手里。
  他们只是为前者服务的工具罢了。
  坏了,或者用不顺手了,随时都可以换。
  在外面,排着队,想要当工具的人,起码数以万计。
  在官僚和士大夫们的哀嚎声或者兴奋中,石渠阁会议终于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与昨日一般,打头阵的,依然是黄老派。
  并且,依然是那位如今已经是两千石《道德经》博士的田升。
  田升缓缓走上台,先对刘彻以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大礼参拜,然后又对着全场恭身作揖,道:“鄙人田某,才疏学浅,恳请诸位名士贤达指正一二……”
  但,台下却是一片寂静。
  几乎没有人敢站出来与他过招。
  原因很简单——现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以及章武侯窦广国,都已经站到了这位田升这边,支持和鼓励他的改革和主张。
  谁他妈敢站出来反对乃至于质疑田升?
  就不怕被穿小鞋吗?
  要知道,在汉室,很多时候,得罪了天子,可能还能活命,但得罪了太后和皇太后,却肯定是死路一条!
  论起心狠手辣和手段残酷,还是长乐宫更胜一筹!
  想当年,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逼死一位一位诸侯王,乃至于废帝幽杀。
  可是深深的给天下人上了一课。
  虽然,吕后之后,东宫干政的可能性极小。
  得不到贵族和群臣支持的东宫,只能通过身份和地位以及感情来影响未央宫。
  即使如此,东宫的权柄,也足够吓人了!
  旁的不说,辕固生的下场,可就在那里摆着呢!
  要知道,辕固生可是一位影响极大,而且,学术成就还非常高的儒家巨头。
  但,他却连石渠阁都进不了,只能灰溜溜的回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没有那个家伙活得不耐烦,或者说皮痒了,敢于光明正大的给田升挑刺或者说下绊子!
  事实证明,不仅仅官僚是纸老虎,其实,学者或者学霸,更是纸老虎。
  甚至,纸老虎都算不上,只是权力的走狗而已!


第1236章 儒生的问题
  当然,田升也不是没有受到任何提问。
  但,那却都是来自黄老学派内部的人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根本不像刁难,反而有点类似于保驾护航的味道。
  黄老学派的团结,让人惊叹!
  要知道,田升要做的,可是要用慎到思想来取代尹宋学派,成为黄老学派的主流!
  这相当于一个人在昨天还在说:杀拉里万岁!
  但今天却忽然高喊:大美兴,川普王!
  这立场根本就是调转了一百八十度!
  但黄老学派的巨头,却就是这样,咬着牙,让田升上台。
  然而,儒家内部,却不是如此。
  在过去三百年,孔子死后,儒门内部就从未团结过。
  孔子之后,子弓为其衣钵传人,带着曾子等人,编纂《论语》
  而子夏,却因为持有不同意见,远走三晋,来到魏国,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流派。
  到了战国,更是八儒并存,彼此都说对方是异端,自己才是真孔子传人。
  其撕逼烈度之高,让韩非子、庄子都瞠目结舌。
  至于如今……
  公羊与谷梁是对立面。
  荀子与思孟学派,更是对立面。
  韩诗派与楚诗派,相互称对方是伪诗。
  而这些派系,在与自己的对手对立之于,又跟其他学派有着大量的龌龊!
  是以,在曾经的历史上,公羊与鲁儒,联手推动了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将思孟、荀子、韩诗、谷梁、左传等派系,统统赶出朝堂和官场。
  他们宁愿跟法家合作,与黄老派和方士术士同朝,也不愿意接纳与自己共同尊崇孔子的同行者。
  而现在,鲁儒虽然衰落,但公羊学派,却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学派。
  只一个人多,就足够横压世界,笑傲诸子——其他所有学派加起来,可能人数也不及公羊派的七成!
  人多就是力量!
  像是鲁儒曾经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独霸齐鲁学界。
  排斥和打压一切非鲁儒派学者。
  就连黄老学派,都只能宅在家里,瑟瑟发抖,而不敢出门。
  至于什么法家、杂家、纵横派,甚至于其他学派的儒家士子,只要敢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齐鲁市井。
  那肯定就会立刻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打击乃至于凌辱!
  当年,主父偃就是这样被逼着,离开齐鲁,远走燕赵。
  像主父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公羊,虽然还不至于跟鲁儒一样那么的霸道。
  但也温柔不到那里去。
  在公羊学派的大本营和那些公羊学占优势的地区。
  黄老学派和法家的人,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韩诗派、谷梁派、思孟学派和重民学派以及荀子学派的人,却肯定会泪流满面的告诉你,他们在当地过的有多么艰难。
  公羊的霸道,自然不可避免的引发了反弹。
  这才让韩婴拉起了声势浩大的联盟。
  如今,在这石渠阁,双方,更是拉开了架势,真刀真枪的明火执仗的大打出手。
  思孟、重民、荀子,三派打的不可开交,彼此都揭对方的短,挑人家的错。
  而等到公羊上台时,除了思孟和楚诗派外的,其他所有派系,都群起而攻之。
  在地方上,公羊人多。
  但在石渠阁上,公羊却是少数派。
  董仲舒和胡毋生,一时间都有些招架不住。
  这种混乱的局面,让刘彻和诸侯王以及列侯们,都看得有些皱眉。
  甚至有人悄悄嘀咕着:“这儒门各派,不是一直在提倡着‘中庸’和‘仁义道德’吗?他们怎么连同是孔子传人的同门,都不能容纳?”
  这确实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也让正在打的不可开交的儒家各派在听到类似的话后,忽然之间就收手。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情?
  儒家内部的矛盾,怎么可以公开让旁人知道?
  这岂非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天下人,尤其是今日在场的贵族公卿和皇室成员:我们说的中庸和仁义道德,仁义爱人,都只是忽悠人的?我们与鲁儒,其实本质上,都没有区别?我们说爱人,仁义、中庸,其实都只是要让别人爱我们,别人对我们中庸,对我们仁义?
  这真是太尴尬了!
  除了荀子学派外,其他学派的巨头和领袖都是一脸的悻悻然。
  倒是荀子学派,一脸的意犹未尽。
  战斗、嘴炮,荀子的拥泵们还真不怕人。
  对荀子和他的徒子徒孙来说,真理应该越辩越明。
  “下次再与尔等孟子的徒子徒孙们好好谈论一下‘道’‘理’!”荀子学派的几位巨头都是这样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