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2章

我要做皇帝-第82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德表兄应该带我去骑马才对!”陈阿娇不知道从那里钻了出来,霸气的推开阳弋的小手,趾高气扬的宣布着。
  “呜呜呜……”阳弋感觉自己受了委屈,马上施展小丫头的终究武器——哭。
  刘德叹了一口气,蹲下身子,一只手抱住陈阿娇,将她放到马背上,又一只手抱起阳弋,也将她放到马上。
  好在,刘德所骑的那匹白马是经过严格训练和筛选的专门供给皇室骑乘的,十分温顺,而且非常聪明,懂的配合。
  阳弋一上马,立刻就不哭了,又笑嘻嘻的跟陈阿娇在马背上嬉闹了起来。
  刘德没有办法,只能牵着马,带着这两个小家伙前行。
  刘阏也没有办法,只能跟在刘德后面,慢慢的走着。
  好在没多久,阳弋的生母唐姬就找了过来,将阳弋给带走了。
  于是,陈阿娇独霸了刘德的白马,对此,陈阿娇特别得意,她就像个公主一样骄傲的坐在马背上咿咿呀呀的哼唱起了不知名的歌曲。
  “阳弋?”刘德却是看着唐姬远去的背影,开始沉思了起来。
  王娡姐妹失宠已成定局,以便宜老爹的尿性,估摸着再过两个月就要有新的宠妃出现了。
  然而,因此产生的蝴蝶效应却让刘德有些把握不住了。
  前世,王娡姐妹风光无限,所以王娡长女平阳公主后来嫁给了平阳侯曹寿。
  正因为有了这个关系,后来刘彻才常常去河东串门一来二去才看上的卫子夫,有了卫子夫,才会有卫青的出现和霍去病的崛起。
  没有这样的关系,卫青霍去病想要崛起,谈何容易?
  而现在,平阳公主肯定不可能嫁给曹寿了。
  平阳侯食邑万户,岂会娶一个不受宠的公主?
  而且,曹寿也渐渐长大了,将要到婚配的年纪了,万一要是他忽然头脑发热跟别的公侯联姻,这将来的卫子夫、卫青、霍去病怎么办?
  于是,刘德对刘阏问道:“唐妃的公主可曾有人家了?”
  “没有吧……”刘阏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皇兄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刘德笑了一声,唐姬的女儿,这确实一个不错的替代品呢!
  嗯,从今天开始,就跟她多亲近一些,等以后就可以借口去河东探望了……


第155章 蝗虫要来了
  “到哪里了?”天子刘启坐在撵车里,忽然问道。
  “陛下,已经到弋阳县境内了!”一直小跑着跟在天子御撵旁边的一个宦官答道。
  “弋阳啊……”天子刘启掀开车帘,朝外看去,只见阡陌连野,流水潺潺。
  对于弋阳,天子刘启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这里,就是他亲自选定的陵寝所在,自去年秋天开始,少府的刑徒与工匠就已经日以继夜的在此营建帝陵。
  汉家制度,天子在位多久,帝陵的规模就有多大。
  从即位开始到驾崩,帝陵的工程从不会间断。
  即使是先帝,也只是减少了陪葬品,其陵寝工程却是浩大无比。
  这时候,远处的驰道之上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本来为天子车驾开路的仪仗卫队纷纷的避到两旁,哒哒哒的马蹄声,连天子刘启也听到了。
  “什么事情?”天子刘启立即就警觉了起来问道。
  服侍他的宦官连忙道:“奴婢去看看……”
  但已经不需要了!
  “荥阳八百里加急急报天子!”背上插着象征着无比重要,万分紧急的三面小旗的骑士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嘴里不停的喊着,飞快的朝着天子撵车而来。
  天子刘启脸上终于露出了慎重的神色。
  荥阳,是汉室在关东最大的军事重镇,常年驻有重兵,用以威慑和震慑关东诸侯。
  任何来自荥阳的消息,对于汉家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更何况是这种八百里加急?
  “陛下,荥阳急报!”那骑士狂奔到天子撵车之前,立即下马,跪下来举着一个密封在竹筒之中的密奏,呈在手上。
  天子刘启接过那竹筒,拆开,露出了藏在里面的一张帛书。
  刘启将帛书摊开来一看,顿时脸上寒霜阵阵,额头青筋暴露。
  “传令!”天子刘启对着左右命令道:“直接回转长安,派人去通知太后,勿要等朕了,再令:丞相申屠嘉、内史晁错、中尉周亚夫、太中大夫窦婴、将军骊寄、将军栾布,皆入宫!”
  帛书之上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吴王反意已决!
  吴国一动,就是整个南国全部都要牵连。
  当年英布反叛,几乎席卷了整个江淮,把整个南国打的残破。
  而如今刘濞布局四十二年,一旦起事,那影响该有多大。
  但不知为何,天子刘启心中却是有些暗爽。
  “朕正等着你反呢!”天子刘启在心中道:“朕忍你很久了呢!”
  吴国,对于刘启来说,等于是一个长在他身上的恶疾,其以三郡之地,却吸纳着天下半数以上的财富,偏偏还一个钱的税收都不交。
  没有那个皇帝能容忍这种事情!
  天子刘启想了想,再道:“另外,去把刘德也给朕叫到宫中旁听!”
  “诺!”
  ……
  刘德抱着陈阿娇,坐在窦太后的銮车之中,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皇帝怎么还没到?”窦太后等了许久,也有些疑虑了,照道理,这会皇帝确实应该到了!
  “再等等吧……”馆陶长公主刘嫖笑嘻嘻的给窦太后剥了一个橘子,道:“可能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也说不准……”
  她话音未落,銮车之外,就有一个宦官禀报道:“太后,陛下派人前来了……”
  “让他过来……”窦太后放下橘子,将车帘掀开。
  不多时,一个宦官就来到了窦太后的銮车之旁,跪下来拜道:“启禀太后,陛下命奴婢前来传话,陛下忽遇大事,已经先回未央了,让奴婢来转告您不要再等了!”
  “连在渡口停留的时间都没有了?”窦太后闻言,心里也是吃了一惊,她马上就知道,肯定发生大事了,而且必然是社稷大事,否则,皇帝不可能连转一圈的时间都没有,直接走了驰道回长安。
  “到底发生了何事?”窦太后问道。
  “回禀太后,是荥阳八百里急报天子!”那宦官跪着答道。
  “荥阳!”听到这个地名,窦太后就放下车帘,对刘德道:“出大事了,刘德你先行回去,到皇帝那里去,等哀家回宫,你再来禀报哀家,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荥阳,窦太后当然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毫不夸张的说,汉室在关中的重心是长安,而在关东的重心则在荥阳。
  汉室所掌握的兵力,一半布置在长安、关中,长城,另外一半则是围绕着荥阳布防。
  在最高峰之时,荥阳曾经驻扎着二十多万大军。
  当年,诸侯大臣共灭诸吕,也是在掌握了荥阳这个重镇后,才顺利的凝聚起人心。
  窦太后虽然不通军事,但政治厉害啊,她只稍微一想就立刻知道是关东出了大问题。
  “诺!”刘德点点头。
  其实,刘德知道发生了什么。
  有着前世记忆的他知道,吴楚之乱不是一朝一夕,某个家伙一拍脑袋就决定起兵举事的叛乱。
  反叛朝廷的七国,也是各自纠结来纠结去,纠结了大半年,最后才在雒阳东宫大殿失火之后才下定决心,共同顺应天意起兵的。
  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就是胶西王刘卬在叛乱与不叛乱之间摇摆了好几次。
  一会,刘卬对吴王濞联络他的使者说:承一帝,至乐也,意思是自己打算做忠臣。
  一会,刘卬又写信给他的兄弟们说:“城阳景王有义……事定分之耳……”
  就连刘濞的铁杆小弟楚王刘戊,也是个犹豫不决的货色,不单如此,楚王刘戊还没起兵,他的内部就先分裂了,亲汉派跟反汉派先掐了一架。
  不然后来的楚王刘礼哪来的?
  刘礼就是刘戊的堂侄……
  刘礼凭什么能做楚王?
  他老爹立场坚定,忠贞不屈的对抗刘戊的谋逆事业,才是他之所以能成为楚王的原因。
  带着这么帮猪队友,吴王刘濞要是能成事,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如今,刘德记得,前世也是在这个时候传出了吴王刘濞跟他的将军们密谋反叛朝廷的事情,后来,拖了几天,本来杀气腾腾,磨刀霍霍的想要对付刘濞的天子自己先软了……
  为何?
  刘德下了銮车,抬头看着头顶的骄阳,他轻声道:“蝗灾要来了……”
  而且不是一次蝗灾,而是一次又一次。
  整个六月到八月,蝗虫就像游击队,这边吃吃那边吃吃,甚至连关中都有地方报告发现了蝗虫。
  只是规模比较小而已!
  在这个时代,蝗虫跟彗星一样都是老天爷对君主的警告……


第156章 廷议
  刘德来到宣室殿的时候,整个殿中一片肃杀的气氛,大大小小上百的将校挤满了大殿。
  刘德看了一眼,发现许多的将军,这时候都是脸红脖赤,一脸兴奋,跟打了鸡血一样。
  无论古今,战争,永远是男人最好的兴奋剂!
  “殿下……”见到刘德到来,丞相申屠嘉连忙半屈身子行礼。其他将军们也纷纷跟着行礼。
  刘德走到申屠嘉面前,道:“丞相快快请起!”又对将军们道:“诸位也请起来!”
  然后刘德就看到了在大殿的正中悬挂起来的一副巨型地图。
  这是一副绘制在绢布之上的军用地图,地图之上,河流的走向,山脉的突起,甚至山谷的位置都一一被明确的标示了出来,刘德甚至在这副地图上看到了用虚实线来标示国道与乡道,用闭合曲线来显示地貌的不同。
  除了画工比较简单,标志物比较模糊外,这副地图,没有可以被挑剔的地方。
  “这是高皇帝南征英布时所绘的全楚舆图!”申屠嘉在一旁介绍道:“至今已经有四十十多年了……”
  其实申屠嘉不说,刘德也在地图旁边两侧的木牍之上看到了一行说明文字:十二年乙亥卯辰少府将作丞青敬献。
  不过,都已经四十多年了,这副地图估计也就剩下一个参考价值,实际意义并不大了。
  于是刘德转过头去,看着将军们都在关注和议论另外一副地图,准确的说应该是十几副大大小小的绢布拼凑在一起的地图。
  每一块绢布之旁,都有着一块木牍说明这副地图是来自哪里,做什么的。
  广陵布防图、豫章驻军图、会稽驻军图……
  与那副四十多年前刘邦绘制的地图不同的是,这些具体到某郡的地图之上,详细的标注了吴国军队驻扎的地区,指挥所以及烽火台、军械库等重要设施的位置所在,在重点地区,甚至还有着文字说明。而且从时间上看,全部是最近十年、五年甚至有去年才绘制的吴国地图,有的图上甚至注明了就是吴王少府所绘。
  看来,汉室对于吴国,也是早有准备!最起码在十年前,就已经准备吴国叛乱的可能了!
  否则,不可能将吴王的家底摸的这么清楚!
  这些地图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在这些地图上,他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特征鲜明的符号。
  虽然看上去这些符号都是一个模样,全部都是三角形,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
  有看上去向城楼、要塞的三角形,也有看上去像营帐的三角形,更有一看就知道是烽燧的三角形。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一个小小的三角形经过简单的加工之后,就代替了许多后世的专用符号。
  当然,这些地图受限于技术水平和绘测技术以及画工,看着有些模糊,假如不是内行,就算把这些地图丢在面前,也不懂这些地图上到底在说些什么。
  虽然刘德前世做了十几年诸侯王,看懂这些地图毫无难度。
  只是,他却不能表现出来,还得装出一副好学的样子,跟着身边的将军们请教,将军们自然好为人师,很耐心的跟刘德解释着每一张地图上的符号与红黑线所代表的东西。
  在这些将军们眼中,刘德简直就是举世罕见的军事天才,能举一反三,不但如此,这位殿下吸收军事知识的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不过片刻功夫,这位殿下已经能独自看懂一张军图的内容,还能煞有介事的指出某个地方是缺口、防御死角。
  于是许多将军立刻就对刘德心生好感。
  最起码这位殿下也是个知兵的不是吗?
  却哪里知道,刘德完全是因为前世十几年的诸侯王生涯,天天对着王宫里的那副河间国舆图和布防图,早就将这些基础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真要让他去带兵,一天就要原形毕露。
  “天子驾临,诸将恭迎!”这时候门口的宦官忽然唱诺。
  刘德跟将军们连忙各自噤声,站到一侧,拜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