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05章

我要做皇帝-第805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上一个企图戏耍国舅的家伙名叫宋忠。
  还是当年贾谊贾长沙的好基友!
  但那又怎样?
  宋忠被陈嬌的舅祖,已故的窦长君,一句话就送上了出使匈奴的名单。
  然后……
  人们再也没有听说过宋忠的名字了。
  据说,宋忠在出使匈奴的路上,弃官逃归汉地,从此,不复为用,最终,在一个小山村之中郁郁而终!
  即使,都督薄世本身也是外戚,也没有这个胆子!
  除非……
  “这是天子的直接命令……”陈嬌忽然托着腮帮子想道。
  然后,他就手舞足蹈的振奋了起来。
  虽然这个可能性不高。
  但有这个可能性不是?
  反正,现在全怀化,上下的人不都在说:此乃都护府欲盖弥彰也。
  大家都这么说,应该是不会有错了!
  空穴未必无风嘛!
  ……
  而对于怀化郡之内,星罗散布在各个优良沃土和可耕地的屯垦团的军民而言。
  这场波及全安东的流言事件,更像是一个火星子掉进了油桶里,顿时就熊熊燃烧起来。
  以至于,虽然各个屯垦团都接到了都护府的回复:天子预言之事,并非事实,诸官切勿惊慌。
  但是,大家都当都护府放了个屁!
  原因很简单。
  不是大家对都护府的公信力存疑。
  而大家压根不愿意相信!
  当各个屯垦团,包括校尉和教官以及百姓在内,都不想相信都护府的话时。
  就算薄世站出来赌咒发誓,大家也是当做看不见的。
  道理很简单。
  屯垦团是由汉军诸野战军团以及地方主力郡兵营为主导力量存在的体系。
  诸屯垦团,除了文官和管事的人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从军队调来或者退役的将官充任。
  现在,南方的云中,大汉帝国磨刀霍霍,一场天大的功勋,就等着同袍去捡了。
  而大家伙却都只能在这安东苦寒之地,眼巴巴的看着过去的同僚和同事们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这简直是不能忍啊!
  特别是虎贲卫和羽林卫以及细柳营等屯垦团,早就上跳下蹿,嚷嚷着要上前线。
  甚至还有伤残的退役之士,打算写血书给自己过去的上官:俺虽然负伤退役,但俺觉得,俺依然可以为天子,为社稷再战三十年!
  就在这个时候,天子预言了匈奴将要入寇安东的消息传来。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沙漠中饥渴了三年的迷途旅人,看到了绿洲,就像是远离家乡数十年的游子,再次听到了家乡的乡音,闻到了母亲煮的粟米粥的香味。
  哪怕,这只是海市蜃楼,只是望梅止渴。
  但,大家也依然愿意相信和接受!
  于是,各个屯垦团,在校尉们和军官们以及教官们的鼓动下。
  几乎都是人人踊跃,个个争先。
  为了抢一个名额,甚至,有些家庭的兄弟,还大打出手了。


第1034章 狂欢(三)
  接下来几天,整个怀化郡,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
  游侠们摩拳擦掌,在各个城市上跳下蹿。
  甚至,有些“机灵”的家伙,还开始早早的铺路了。
  这些家伙神通广大,而且交际广阔,基本上,只要能活动的关系,他们都在活动。
  大把大把的人情和金钱撒出去。
  砸的怀化上下的官吏都是头晕眼花。
  而这些家伙的活跃,让哪怕是安东都护府官衙本身,都开始怀疑,都督薄世等高层是在刻意隐瞒事实了:若非如此,游侠们何必砸这么多的资源和人情?
  这让薄世知道了后,简直哭笑不得!
  偏偏还不能发作,只能不断呼吁,不断的澄清。
  但然并卵。
  游侠们并不愿意相信薄世的说辞。
  更麻烦的是,就是薄世的左右心腹,也都在私底下悄悄的怀疑:都督会不会是在演戏呢?
  以己度人,他们觉得,若自己是薄世,在接到了天子命令后,也会想方设法的打压和否认相关说法吧?
  这个事情,继续发展几天后。
  连远在朝鲜的朝鲜君刘明,也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拐着弯的问:“薄公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天子的谋算呢?”
  梁王刘武派来朝鲜辅佐刘明的两位大将,韩安国和张羽,更是派来了亲兵,对薄世表示:俺们朝鲜驻军,也可以参与这次冬演,请都督批准!
  这让薄世顿时就一个头两个大。
  倘若匈奴果真要入寇安东,那么,朝鲜驻军的参与,自然很有必要了。
  但是……
  仅仅为了一次冬演,就让数万大军和民夫,跨越上千里,冒着风雪,消耗无数资源来安东旅游?
  事后不用其他人说话,光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御史,就足够他薄某人喝一壶的了!
  薄世,只好用极为坚决,极为强硬和极为果断的态度回复朝鲜方面:此番,仅为怀化郡冬演,君上(诸公)勿忧!
  但这个回复,落在刘明和韩安国等人眼里。
  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
  “好你个薄世,薄子卜,居然敢孤玩这一手!”平壤王宫之中,已经十七岁的朝鲜之主刘明捏着薄世的答复,气冲冲的对着左右说道:“这个薄子卜大概以为孤是三岁小孩子吧?怀化全郡都传的人尽皆知了,还想欺瞒孤,真以为孤是那种生于深宫的废物不成?”
  左右都是深深低头,不发一语。
  或许,在历史上,这个刘明是属于那种典型的二世祖,反人类人格的典型。
  他甚至干出了持弓射杀自己大臣的逗逼之事。
  但在现在,这位大汉朝鲜君的命运轨迹却与他在另一时空完全脱离了。
  年不过十四,就奉诏来到这朝鲜就国。
  他至今,依然没有经历那个历史上他为之疯狂甚至丧心病狂的丧父之变。
  甚至,他的家庭非常幸福美满。
  他的父亲,梁王刘武,在他眼中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又慈爱无比。
  母亲,温柔善良,持家有道。
  天家对他家族,也非常照看。
  不仅仅他,年未及冠,就已经坐拥这朝鲜两千里山河。
  未来,他的子嗣后代,更可能兼并北方的韩国,成为这半岛的主人。
  所以,他的人格没有走向疯狂,也没有走向畸形。
  反而,因为在朝鲜目睹和见证了此地从无到有,从夷狄变华夏的变迁。
  更兼之,辅佐他的人,一个韩安国,一个张羽,虽称不上当世大英雄大豪杰。
  但也是汉家有数的人杰。
  更重要的是,两者的三观都很正,而且忠心耿耿。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个体周围的人群,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三观。
  从十四岁到十七岁,刘明三观最重要的塑型期,都是在平壤渡过。
  这使得他,已经与另外一个时空的他,完全不同。
  在现在,刘明是一个典型的汉家诸侯王。
  刘氏诸侯王,在如今,都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精英!
  故而,薄世的答复,在刘明眼中,已经完全变样了。
  刘明觉得,这是薄世这个家伙,不想让自己这个诸侯王沾染战功!
  “薄子卜好大的狗胆!”刘明气的眉毛都要倒竖起来了。
  作为刘武的爱子,刘明身上,其实也带着乃父的许多影子。
  刘明深深的觉得,这次的“匈奴入侵”就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更是因此为自己正名的绝佳契机!
  “君上息怒!”韩安国连忙劝道:“安东都督,大抵也是奉命行事……”
  “哼!”刘明冷哼一声,在他看来,这安东都督之所以欲盖弥彰,假冬演而行动员之事,就是为了不让他参与战争,分润战功。
  而这很可能是来自长安的授意。
  皇帝堂兄,刘明不能也不敢埋怨。
  但薄世这个臣子和外戚,他还骂不得吗?
  刘明气冲冲地说道:“中尉,请传孤的命令,动员一万兵马,随时做好参战准备,一旦匈奴入寇之烽火传来,即刻进入怀化!”
  这也是刘武这一系最大的特点了——任性!
  我才懒得管你长安是不是不想让我沾染战功!
  哥,就是要参与!
  长安越不同意,哥越要参与!
  看你能把哥怎么着!
  况且,这也不违规!
  在理论上来说,朝鲜,也是安东都护府的一部分。
  怀化有危机,朝鲜驻军断然救援,这个事情,就算闹到长安,也没有人敢说他什么不是!
  就像六年前,当吴楚叛乱时,梁国首先进入动员。
  朝野至今也只会赞叹:梁王真忠臣也!
  而听到刘明的命令,韩安国在心里乐的都快笑开花了。
  他先前的话,完全就是故意刺激刘明,就是为了让他下达这个命令。
  身为诸侯王大臣,韩安国很清楚,他倘若想成为朝廷的大将,建功立业,甚至去博取封侯之赏。
  这是唯一可行的路,也是唯一的机会!
  错过这个机会,他这辈子都休想再有机会执掌大军,杀敌立功了。
  所以,韩安国几乎是立刻就道:“君上英明!”
  即使最终匈奴没有入侵,那也不要紧!
  区区一万军队的组织和集结,对今天的朝鲜王国而言,小意思啦!
  更何况,自家的君上,出了名的不差钱!
  于是,整个安东全境,都被一条“天子预言匈奴将入寇安东”的消息,搅得天翻地覆。
  但,出奇的是:几乎大多数的群体,都没有被这个消息吓坏,反而,大家都好像过年一样的,为此狂欢起来!


第1035章 日蚀
  时间的指针,渐渐走到了九月,元德五年,也将结束。
  九月甲戊(初六),日有蚀之!
  日蚀,在中国史书上,是记载最多的天文现象之一。
  早在古老的不能古老的夏后氏当政之时,在距离如今接近一千八百年之远的远古时代。
  当夏仲康氏执政之时,就记载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日蚀。
  那次日蚀,甚至出现在了《尚书》之中,流传至今。
  书曰: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最近开始整理出来的《竹书纪年》里也同样记载了这次日全食,与尚书的记载基本吻合。
  而对今日的中国人来说,对日蚀最深刻和最初的印象,却是来自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古老的诗歌,用着优美的文字和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之情,将天文与政事,联系在一起,用着沉痛的语气,诉说着当政者的无耻以及百姓的无辜。
  读者无不与之产生深深的共鸣。
  但是,在汉室现在,日蚀的影响,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刘彻仅仅是日蚀发生的当天,下令自己要“素服避正殿”,同时勒令百官“无得歌舞酒宴”。
  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
  原因嘛,很简单。
  物以稀为贵。
  最近几年,日蚀发生的太频繁了。
  前年,汉家才刚刚经历了一次日蚀。
  而且,史书上的日蚀记录,多如牛麻。
  现在的汉家,除了日全食,对于日偏食什么的,真是无所谓。
  但对匈奴人来说,这就未必了。
  西域。
  军臣统帅的大军,正在越过一条河流(锡尔河),准备前往西方的山口,打开进入更远方的道路。
  庞大的军队,从已经变为废墟的旧大宛城市之旁经过。
  残垣断壁之下,隐隐还有紫黑色的血污。
  一个又一个骷颅和散落在砖瓦之间的枯骨,似乎在诉说着这些城市曾经遇到的恐怖。
  就在此时,天空之上,永远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瞬息之间,光芒暗淡,一个阴影,遮蔽住了太阳的光芒,让这个伟大的生命之源,居然只有边缘的光芒,依然可见!
  长安观测的日偏食,在这个西域王国,居然成了日环食!
  若稍微懂些天文常识,那么,匈奴人会知道。
  这是因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处于远端,月球的本影锥无法抵达地球,只有伪影锥抵达,因此月球的直径在地球看来,小于太阳。
  因此,造成了日环食。
  但匈奴人不知道啊!
  匈奴人,信奉原始的萨满教,在他们的宗教观之中,日月,象征着天地的最高主宰。
  至高的天神,就是日月的化身。
  连单于,都要宣传自己是日月之子,天神的代行者。
  当日蚀来临。
  所有匈奴人,无分奴隶和贵族,不论是在骑马行军的,还是在帐中议事的。
  统统战战兢兢,五体投地的跪在地上,匍匐在草皮上,对着太阳告罪。
  萨满祭司们,更是震惊不已。
  他们将数十甚至上百的奴隶和牲畜,拉出来,宰杀掉。
  用牲畜和奴隶的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