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735章

我要做皇帝-第735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敢打赌。
  这个杨越,肯定是少府考工令的黑手套,是被推到前面来的人物。
  这也是中国特色了。
  所以商人,都离不开政治,离不开官僚。
  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可能会跟后世西方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产物。
  刘彻继续看着这店铺内的东西。
  忽然,一个放在角落来的棋盘状器皿引起了他的主意。
  刘彻走过来,捡起那个东西,吹了吹上面的灰尘,然后伸出手指,拿捏了一下那东西上的几个金属块,将它们翻过来。
  “阁下,这是何物?”刘彻对着杨越招招手,问道。
  “哦……”杨越看了看那个东西,笑着道:“此乃鄙店一个不成功的实验……”
  杨越从那个棋盘里拿起一个拇指头大小的金属,在手里把玩了一二,然后道:“贵人当知,如今天下,盖以雕版为印,无论少府还是民间,皆以雕刻为印刷之用!”
  “或以木版,或以铜版……”
  “鄙人有位好友,因此突发奇想,想要尝试以青铜铸字,然后灵活组合使用,如此,就不必雕刻用版了,只需要铸好一套常用字,则可永永使用……”杨越拿着那个金属字,然后叹道:“可惜,这青铜字,铸造耗时,而且极难成型……”
  刘彻点点头,这也是现在限制了金属活字的技术条件了。
  “阁下何不以铅试试?”刘彻笑着提出建议:“铅能软,更易塑性,容错率也更高,而且成本低廉!”


第950章 自取灭亡
  出了那家店铺,刘彻带着人,坐上马车,离开直市。
  “陛下,奴婢有罪!”一上车,王道就扑通一声跪下来。
  刘彻笑了笑,没有接话。
  只是对在外面驾车的剧孟说道:“奉车都尉,中车侍郎累了,你派人将他送回未央宫吧……”
  王道闻言,立刻就不断的磕头。
  他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从此,一文不值!
  宫廷里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类似的先例了。
  身为宦官,失去皇帝的信任,几乎就是等于自绝于天下。
  但刘彻这次却是铁了心了。
  “还不快回宫?”刘彻冷眼看着他:“非要在这丢人现眼吗?”
  于是,王道只好重重叩首,然后哭着走下马车,然后在两个侍中的押送下,踏上回宫之路。
  这条路,对他而言,肯定不是那么好走的。
  “朕早就说过,不要贪,不要拿,更不要想背着朕玩花样!”王道走后,刘彻仿佛是对着天花板说道:“可总有些人听不进去!”
  “跟不上朕的,朕不会等他!”
  这句话明显是说给薄世和剧孟听得。
  两人哪里听不明白?
  “先帝衣冠哪里不是还缺个侍奉的宦官吗?”刘彻命令道:“告诉太常,让王道去给先帝侍奉衣冠吧!”
  “诺!”立刻有宦官兴高采烈的领命。
  王道的倒下,意味着一个新的巨头将要崛起。
  大家都有机会!
  至于王道会不会起复?
  这个可能性约等于零。
  原因很简单,有史以来,所有被天子惩罚去侍奉先帝衣冠的宦官,没有一个能起复的。
  他们永远被束缚在先帝的陵寝和神庙之中,在孤寂和默默无闻中死亡。
  “陛下,这是不是有些过了……”剧孟终究是个讲义气的人,他见到王道这个下场,莫名的也有些兔死狐悲。
  在外界的眼里,他和王道是一类人。
  他是幸臣,王道是宦官。
  都是为士大夫所不容,被舆论所蔑视的群体。
  今天王道的下场如此凄惨,明天他也可能会落到这样。
  “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刘彻淡淡的打断了剧孟的劝说:“朕不是唐明皇,他王道,也不是高力士!”
  薄世和剧孟闻言纷纷低头,不敢再多嘴了。
  唐明皇和高力士是谁?
  他们不清楚。
  但他们知道,天子的意思和态度已经很明显。
  敢背着他搞小动作的人,决不饶恕!
  “看来,朕以后要隔三岔五的出来看看了……”刘彻说道:“朕要不出来看看,不知道要多少事情,要被人瞒着!”
  宦官和官僚们联手,封锁某些消息和刷掉一些情报,不让皇帝知道。
  有史以来,就屡见不鲜。
  最典型的就是赵高哄骗秦二世,让他以为天下升平,压根就没有什么农民起义,不过是些盗匪。
  等陈胜吴广势大难制时,秦二世才发现:我曹,什么情况?
  但农民起义军那个时候已经逼近关中了……
  所以,野史说,赵高是为了复仇,这并非空穴来风。
  而在汉室的历史上,也发生过宦官联手封锁情报的事情。
  那一次,造成了武帝培养了数十年的太子刘据自杀,巫蛊之祸牵连无数,大汉帝国差点因此灭亡。
  有这两个故事在,刘彻怎么容得下,王道居然对他封锁消息和情报?
  “出城吧!”刘彻不想再提这个事情,他对着剧孟吩咐:“去城外的作坊看看……别告诉朕,你不知道这些商人的作坊所在地!”
  “诺!”剧孟当然是清楚的。
  刘彻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导致他的亲信王道,居然敢瞒他,作为他的耳目的绣衣卫也不报告——要知道,在绣衣卫的体制设计中,刘彻定下了一个名为直奏的制度:假如某位绣衣卫的指挥使,觉得事关重大,但他的报告却没有批复,那他就可以申请直奏君前,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有绣衣卫指挥使申请直奏,哪怕刘彻当时正在女人肚皮上,也会立刻接见。
  但是,绣衣卫上下八位指挥使,包括专责监察长安的三人,没有一个人申请直奏。
  这意味着什么?
  刘彻再清楚不过了——有人不想他这个皇帝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而且,这个人手眼通天,居然能打通关系,真的埋下了这个事情!
  这才是最恐怖的!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个。
  第一:两步之内,必须全是自己人,全是对自己忠心耿耿,没有二心的人。
  第二:耳聪目明,能掌握天下动态和情报,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出现过什么。
  换句话说,是一切尽在掌握中。
  但,现在有人破坏了刘彻的这两个基本权利。
  居然让他如同瞎子聋子一般。
  这事情,肯定不简单!
  ……
  两个时辰后,刘彻一行的马车车队,来到了长安城外,距离鸿固原约三十里左右的一处河流旁。
  渭河滔滔奔流而下。
  远方的平原上,原本是阡陌连野的农田,已然消失。
  这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作坊运营中心。
  刘彻仅仅举目眺望,就发现了至少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作坊,林立于此。
  无数的污水和废弃物,被排入渭河中。
  河里面,一片浑浊。
  许多的死鱼,散发着腐臭味道,郁积在一起。
  远方的山林中,甚至有浓烟升起,一个个耸立的烟囱,让刘彻看了冷笑不已。
  “这就是他们在瞒着朕的事情了……”刘彻只看一眼,就明白了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了。
  讲道理的话,现在的造纸和纺织,都是手工业。
  手工业意味着污染小,可控制。
  但是……
  看着此地,刘彻觉得,这帮家伙,肯定不止在玩手工业。
  至少也是一个密集型的血汗工厂!
  “朕能看到什么?”刘彻问着身周的其他人:“包身工?奴工?童工?还是别的什么?”
  没有人敢回答这个问题。
  “九卿们知道吗?”刘彻又问道。
  “丞相和御史大夫知道吗?”
  依旧没有人敢回答。
  但没有敢回答,正说明了问题。
  “此地存在有多久了?”刘彻又问道。
  “已经一年多了……”终于有人敢回答这个问题了。
  “一年多啊……”刘彻笑了起来。
  莫名的,刘彻想起了他曾经看过的一部神剧《是,首相》。
  他的心里,冒出了一句名言:瞒上不瞒下。
  现在,看来,这情况是包括他在内的高层(三公九卿)统统被瞒在鼓里。
  刘彻能理解,为什么要瞒着他了。
  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人要瞒着三公九卿了。
  谁他妈敢把这个情报报告上来?
  看看这一段的渭河吧!
  这水里的污染物和垃圾,多的能让人作呕。
  这里的水源,已经不再可以饮用了!
  此事,要是被捅到朝堂上,要掉多少脑袋?
  反正刘彻自己是数不清楚了。
  但……
  他们能瞒多久?
  纸是包不住火的!
  “这些傻瓜!”刘彻骂道:“这是自取灭亡啊!”
  然而,这正是资本的本性。
  为了利益,他们能亲自卖出绞死自己的绳索。
  然而,这个烂摊子,刘彻却不得不帮他们收拾了。
  想要发展工业,尤其是大工业。
  污染是必不可少的。
  甚至可以说,污染就是工业化,工业化就是污染!
  又想要发展,又想要环境。
  那是做梦!
  在没有核聚变之前,人类想要纯绿色无污染,这不是弱智就是脑残。
  但,眼前的这个情况,旁的不说,单单是这段河流中的情况,是不能被捅到朝堂上的。
  一旦捅上去,不仅仅要掉一圈脑袋。
  还会掀起一股反工业和反技术的潮流。
  儒家和黄老派,肯定会扛起“机变械饰”的旗号疯狂攻击墨家和少府引导出来的新技术和新器械。
  更可怕的是,南阳的重工业基地,也要gg思密达。
  中国的士大夫和传统的思想舆论,必然不会接受,任何要破坏自己环境,还可能祸及子孙的工业化。


第951章 整顿(一)
  刘彻低头看着这一段渭河里浑浊的河水。
  万幸的是,水里面应该没有各种重金属和化学制品。
  充其量,不过是大量的废水和生活垃圾长久以来排泄到这一个河段造成的。
  换句话说,只要给时间,大自然自己就能平复这些伤口。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刘彻下令道:“剧孟,立即持朕之节,发虎贲骑士,轻装来此,候朕命令!”
  虎贲卫跟羽林卫最近都在长安以东的霸陵牧场附近进行训练。
  这也是刘彻现在最佳的选择。
  这里的事情,必须被封锁住,并且,不可以被外界所知,尤其不能被摆到台面上。
  一旦被摆到台面上,那就完蛋了。
  整个天下的舆论和思想界,都要爆炸!
  其冲击波和余威,足以让刘彻至少十年不敢再动尝试孵化工业的念头。
  “汤武网开三面,四海咸服……”刘彻在心里呢喃一声。
  有时候,祖宗太给力了,也是问题。
  就像在工业化这个事情上,中国的问题,就在于祖宗们实在太给力了。
  早在远古的蛮荒时代,在那个结绳记事的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后的时代。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法像天地,于是有了诸夏文明。
  从那时候起,诸夏民族的哲学与思想就永远无法离开人与自然这个大命题。
  尤其是士大夫和学者。
  对士大夫和学者们来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的世界才是正常的。
  要是让他们看到眼前的这些景象。
  这些家伙估计要疯。
  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而言,倘若刘彻不是穿越者。
  他见到这个情况,第一个反应必然是——哪来的贼子,居然敢坏朕的江山?
  对于古代中国而言,破坏自然,污染环境这种事情,跟挖自己的祖坟没有差别。
  谁要敢挖中国人的祖坟,那必然是要不死不休的!
  而眼前的这个场景,假如被捅到朝堂,那就不仅仅是挖祖坟的问题了。
  在这个彗星回归都象征着战争和死亡,日蚀月食,意味着皇帝要检讨自己的时代。
  环境被破坏,水源被污染,土地不再正常生长出五谷。
  那就不仅仅是一个罪己诏就能摆平的事情了。
  这甚至可能被人认为是“获罪于天”的证据。
  “随朕看看,这些家伙到底搞出了什么样的怪物吧……”刘彻挥手,带着随从们走向远方那片猬集在一个个庄园的河岸边的作坊群。
  经过一刻钟的短途步行后,刘彻终于接近了第一个正在热火朝天工作的工坊。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非常原始,完全没有工业痕迹的,全手工工坊。
  两三百个壮丁,赤裸着上身,轮着一柄柄的铁锤,不断的在火热的火炉前捶打。
  一件件的农具,渐渐成型。
  都是些很简单的农具。
  不过是将材质从青铜或者木制,换成了铁器。
  工坊的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