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98章

我要做皇帝-第69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说鹿车一辆,一夫持之,一昼夜可载十石粮食,行经数十里!
  但,这种神奇的车辆,却一直没有真正在人前显露过它的庐山真面目。
  在今天以前,很多人都以为“鹿车”大抵只是传说之物。
  然而现在,此物却从传说,走到了现实。
  无数人直直的看着那辆传说一月之内,转输粮草百万石到前线的神奇小车,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
  然后的实际演示也证明了此物的神奇。
  只见一个大汉,推起被堆满了粟米的“鹿车”,迅捷如风的行走在道路上。
  无数人顿时就心潮澎湃起来。
  长安在实际上,早就已经是一个纯粹的商品经济城市。
  居住于此的居民,数以十万。
  但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和工商业的从业者。
  农民这个阶级,在事实上,已经从长安城里消失了。
  全城居民,每日用度与消费,全靠关中、关东的物资补给。
  在数十年前,秦亡汉兴之际,关中尚能自给自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这个号称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的宝地,居然开始患上了漕粮依赖症。
  从太宗开始,每岁需要从关东周转漕粮十万石。
  到今天,这个数字已然攀升到了百万石之多!
  明年预计将达到百五十万石!
  而其他日常消耗品,如布帛、油盐,更是早已经要依赖关东的补给了。
  师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靠着一条轨道马车,日进斗金。
  更大的变化,则来自于考举的兴盛。
  每年夏天,天下士子数万,云集长安,人人怀抱着理想与抱负而来。
  这些人,来自天下各地的各个阶级。
  但总的来说,基本都是中人之家的子弟。
  甚至是地方上的大贾子弟。
  他们挥金如土,洒钱如雨。
  狗大户们心情一好,去花街柳巷丢个百八十金,眼睛都不眨一下。
  而每年的考举,都会有成功与失败这两个阶级。
  考中之人,兴冲冲的去当官,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而落榜者,基本都不会死心。
  会选择留在长安。
  有钱的人,住豪宅,卧高床,穿金戴银,出入公候家。
  穷人与中人之家,则蜗居贫民区,靠着给人抄录书信或者做些其他营生度日。
  基本上,只要聪明一点,机灵一点,勤快一点,读书人是饿不死的。
  至不济,他们还可以选择去给长安城的列侯们当食客,做幕僚。
  甚至于给商贾为账房,当教席。
  最差的情况下,也可以去少府申请,到上林苑去做工。
  只要肯低下头,认真去做事,温饱总是能保证的。
  而考举士子们在今天的长安,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经济热点。
  每年夏天,考举举行前后,都是长安生意最好做的时候。
  在那个时候,无论做买卖,总能把货物卖光。
  狗大户们心情一好,直接包圆了一条街上的商品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哪怕是在如今这样的“淡季”。
  生意也是有的。
  旁的不说,滞留长安的万余士子及其随从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安的中小商人们,尤其是那些贩夫走卒们,就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实用而且小巧的载物工具。
  眼前的这个“鹿车”岂非就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工具?
  于是,无数人猛的吞咽起口水来。
  甚至有人开始询问了起来:“此车售价几何?”
  “不贵……”刘舍闻言笑眯眯的伸出一根手指头:“每辆鹿车,在少府与大农及主爵都尉衙门,售价五百钱,童叟无欺!”
  “现时,少府诸对外衙门,及大农诸署,主爵都尉诸衙,皆已开卖!”刘舍抛下这枚重磅炸弹。
  人群顿时就炸了。
  大家都是精明的市民。
  心里面自有一个小算盘在拨的哗啦哗啦的响。
  五百钱,看上去很贵。
  相当于现在的十石粟米的价格了。
  等于四亩土地一年的产出!
  实则不然!
  这辆鹿车,从做工来看,虽然是纯用木头,看似廉价。
  实则不然,旁的不说,那个轮子与鹿车的结构,就需要一位精干的木匠来雕琢。
  一个熟练的木匠,起码也需要四五天,才能造好一辆这样的鹿车。
  现在,熟练的木匠与铁匠,每天开工,工钱没有五十钱,人家都懒得理你。
  这工钱就是两百以上了。
  这木头虽然廉价,但长安本身并不产木。
  因此,需要去城外的山林砍伐。
  这又需要一天功夫。
  砍伐与运输,加起来至少要花个一百钱。
  这就是三四百钱了。
  而无论请木匠营造还是雇人伐木运输,这伙食,还得自己提供。
  加起来,总成本已经接近少府的报价了!
  更何况……
  少府出品,必输精品!
  过去的事实告诉了大家伙,少府卖的东西,还可以质保,可以维护。
  时不时还会搞个以旧换新的活动。
  只要花上原价的一半,就可以将旧货换成崭新的新品。
  这样一盘算,大家伙纷纷就心动不已。
  呼啦一声,瞬间就有大半人各自散去,跑去了城中的各个官衙。
  这种廉价实用的鹿车,销路从来不缺。
  万一少府生产速度跟不上来,被人买光了。
  自己跟谁哭去?
  而留下来的,则基本都是真正的八卦爱好者了。
  这些人,将视线统一集中到此刻已然尴尬无比的康凯身上。
  九卿打脸太学学生!
  前所未有的新鲜事哦!
  说不定未来还能成为成语或者典故。
  这使得八卦党们生出无比浓厚的性质。
  这太学学生是要继续顽抗到底,成为笑柄,还是知错能改,上演一出“躬身再拜,稽首而伏”的认错剧情呢?
  许多人无比期待。
  ……
  康凯其实早就尴尬得死了。
  假如尴尬能致死的话。
  他现在,恨不得在地上找个洞钻下去啊!
  两个脸颊更是只觉得火辣辣的,疼的厉害。
  他之前一直嘴硬的所谓“于国无益,奢靡之物”,在事实面前成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看了看围观的群众们眼中闪烁的火热目光,再看了看直勾勾的看着他的少府诸员。
  他心里明白,今天要不给个说法,这少府就必然要他给一个说法了。
  只是直接认错,他又不敢。
  因为一旦认错,就等于认罪!
  袭击九卿,该当何罪?
  起码也要掉脑袋吧!
  哪怕只是冲撞九卿这个罪名,也足够他被流放三千里,发配长城去跟赘婿和刑徒一起修地球了。
  只是,除了认错,他还能怎样?
  若不认错,少府一怒,将他揪送廷尉衙门。
  依照汉律的原则,他死定了!
  他动了动嘴唇,带着颤抖的声音说道:“小子诚有罪,伏请明府治罪!”
  第一次,他对刘舍用上了尊称。
  如今,他只能指望少府卿能如同君子一般,对他的过错既往不咎,反而大度原谅。
  这样依照汉律“民不举而官不纠”的原则,只要少府不告他,不想治罪,他就可以安全了。
  刘舍当然不是君子。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得刷声望。
  实际上,贵族们是最懂怎么刷声望的群体了。
  当年,淮阴侯受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得见仇敌,不也没怎么样?
  反而是赐金勉励。
  级别到了一定高度,再去跟人斤斤计较,那不是聪明,而是愚蠢。
  会被天下人耻笑!
  但刘舍也不打算轻松放过此人。
  要是今天一个太学学生可以喊着“除佞臣”来冲撞甚至行刺他。
  难保明天会不会有什么疯子拿着刀子冲过来。
  在心里想了想,刘舍有了决定。
  “足下请起……”刘舍微笑着扶起康凯,说道:“吾自受命少府卿以来,立志辅佐陛下,致君尧舜上,于是夙兴夜寐,操劳少府上下,始有今日!”
  “奈何……”刘舍抹了一把眼泪,感慨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悠悠苍天,明明大地,知己何存啊……”
  这演技,瞬间爆表了。
  几句话间,刘舍就将围观群众和康凯的情绪,都调动了起来。
  甚至让康凯惭愧不已。
  此刻,在康凯心中,少府刘舍的形象已经完全改变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佞臣,而是大丈夫大豪杰!
  为了君父,为了天下,甘愿自己蒙受不白之冤。
  而且志向高远,胸襟开阔。
  古代的君子,大抵也不过如此了!
  不然,他为何愿意屈尊降贵,亲身来扶起自己?
  这么一想,康凯甚至觉得,之前刘舍在自己冲撞甚至意图危害他的时候,没有直接将自己当场打死,而是将自己带到这少府作坊,以事实来证明自己,洗清自己。
  这简直是古代的子产、伊尹一般的贤大夫啊!
  “汝为太学学生,国家未来,社稷之种,舍虽卑鄙,素来敬仰文学之士……”
  “汝既立志为国栋梁,吾自也愿助君一臂之力……”
  刘舍眨巴着眼睛,图穷匕见:“如今安东百废俱兴,安东都督世,屡向吾求贤,汝若愿意,吾便写信向都督谏之,为都督门下走马……何如?”


第910章 进击的公羊派(一)
  刘舍当然没有怀什么好心了。
  谁都知道,安东那边好发财。
  但在安东做官,却很苦。
  地方那么大,情况那么复杂,要管的事情还特别多。
  简直是官场之凶途!
  最少对长安的太学学生是这样的。
  不会有太学学生的志向是去安东。
  大家来太学读书,都是奔着九卿衙门甚至天子身边去的。
  更何况,对长安人来说。
  安东还意味着要遇到那两位混世魔王。
  可怕的陈须兄弟!
  陈须兄弟离开长安,不过年余,大家对这两位恐怖的二世祖,依旧是记忆犹新。
  要是落到这两人手里……
  许多都感觉脖子一凉……
  康凯更是吓得浑身战栗。
  当年,陈须兄弟拿了钱不办事还黑人钱的做法,真是吓尿了整个关中商贾阶级,以至于人人自危——若是别人也都学陈须兄弟,大家岂不是要连骨头都要被人吃干净了?
  这样的两个魔王坐镇安东,使得很多关中商人,没有胆子进军安东。
  只有那些自认为后台够硬或者说已经山穷水尽的商贾,才会冒险去安东赌博。
  虽然这些人现在都发财了。
  但是……
  这些人的数量很少。
  所以,关中人对陈须兄弟依然害怕的紧。
  然而,刘舍却不管这些了。
  他本就不想当什么贤大夫。
  名声于他如浮云。
  桃候家族世代都只在乎自己在刘氏天子面前的评价。
  至于屁民?
  他们连列侯的议论都懒得理会,还会去理会屁民的看法吗?
  于是,康凯的命运便被确定下来了。
  堂堂九卿,想要将一个太学学生丢到安东去。
  办法不要太多了!
  更何况,刘舍的理由和借口,还是如此的冠冕堂皇。
  ……
  当天,长安城的八卦界。
  桃候刘舍与太学学生的故事,传的沸沸扬扬。
  直夜幕时分,基本上所有该知道消息的人,都知道了消息,不该知道的,也知道了。
  刘彻就听说了这么个趣闻。
  “那个学生是谁的弟子?”刘彻对将这个有意思的故事告诉他的王道问道。
  “回禀陛下,是谷梁博士杨奉的弟子……”
  “杨奉啊……”刘彻眼里,一个白皙微胖的士大夫的形象一扫而过。
  “谷梁派是日子过的太舒服了吗?”刘彻冷笑着。
  若是在儒家内部那么多派系里,刘彻最不喜欢的有两个派系。
  一是鲁儒。
  鲁儒守旧而顽固,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臭,要不是这个派系在洗脑方面有神效,刘彻再就要动手下场给他们点教训了。
  而另外一个则是谷梁派了。
  刘彻对谷梁派的警惕和防备,甚至大于鲁儒。
  因为鲁儒无法成事。
  至少在汉家体制下无法成事,撑死了也就在齐鲁一带称王称霸。
  但谷梁不同。
  谷梁派的论述,对君王,对贵族,对权贵阶级,天然有着巨大吸引力。
  谷梁派的核心论述就是:用贵治贱,用贤治不肖。
  劳资英雄儿好汉,劳资是贵族,劳资的子子孙孙都要是贵族!
  历史上的门阀政治,就是诞生在谷梁派兴盛之后的基础上。
  说起来,也真是搞笑。
  现存的儒家三大解释《春秋》的派系,彼此之间的解释角度和方法,何止南辕北辙,完全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同一个事情上,三派居然有完全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