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79章

我要做皇帝-第67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人内部的阴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和发生。
  但兰陀辛在策划什么呢?
  难道是密谋推翻单于?
  且渠且雕难在心里摇摇头。
  在尹稚斜没死之前,这个判断或许成立。
  但如今尹稚斜已死,虽然单于庭新立了老上单于的庶子之后呼揭王。
  但是……
  那毕竟是庶子,除非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的嫡子子孙死光了,不然,他没有机会上位。
  “我或许可以去跟左大将说说这个事情……”且渠且雕难在心里寻思着。
  左大将呼衍当屠,肯定很乐意,将这些背着单于玩弄手段的家伙送下地狱。
  但,且渠且雕难想了想,放弃了这个想法。
  左大将呼衍当屠是不折不扣的疯子。
  在折兰部族主力覆灭后,这个疯子更是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我要杀人”的气息。
  且渠且雕难并不想招惹他。
  万一被误伤就麻烦了。
  况且,中行说跟兰陀辛在背后想要搞什么阴谋,与他无关。
  只要他们不来招惹自己就行了。
  ……
  兰陀辛目送着且渠且雕难远去。
  “怎么样?套出什么来了吗?”一个魁梧的身躯站在了兰陀辛身后。
  假如且渠且雕难在此,那他必然认得此人——单于之犬,左大将呼衍当屠。
  “没有……”兰陀辛摇摇头,道:“反倒是他似乎知道了我们将中行说救出来的事情……”
  呼衍当屠闻言,眉毛一挑,神色凝重无比。
  “我审讯过东胡王部族的一些战俘,战俘告诉我,有人曾经悄悄的将楼烦和折兰南下的消息,告诉了卢它之那个混账……”呼衍当屠轻声道:“所以,我才怀疑此人,现在,看来,此人确实有些我们所不清楚的底细……”
  “我会去仔细调查,此人究竟在瞒着我们什么……”呼衍当屠说道:“至于中行说之事,我会私底下与单于说的!”
  “兰陀辛,本大将觉得你说的没有错!”呼衍当屠握着自己腰间的那柄狼牙锤,道:“大匈奴确实是应该向汉朝学习,因为,无论马邑之战的实情如何,楼烦和折兰以及白羊南下之事是否是被奸细通报汉朝,这都证明了,我大匈奴已经在装备、战术和其他所有方面,全面落后汉朝了!”
  “汉朝骑兵甚至能出塞数百里,袭击南池……”呼衍当屠抬头道:“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再不努力,将来就可能要面对汉朝人北上的事实,到那个时候,龙城、碲林、胭脂山、祁连山,都将可能不保!”
  “为了大匈奴,所以我同意并帮助你救出了中行说……”
  在事实上也确实唯有呼衍当屠这个军臣的绝对心腹和鹰犬,能派人去北海准确的找到中行说,并且还能在不惊动守卫和监督中行说的骑兵的情况下将他救出来。
  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像呼衍当屠这样做的如此干净。
  呼衍当屠说到这里,神色凝重,看向兰陀辛:“但是,你与中行说,必须向我和大单于证明你们的价值……”
  “一旦,被我发现你们在背后耍花招……”呼衍当屠摩挲着自己腰间的狼牙锤:“我对天神和老上单于发誓,我会将你们的脑浆锤出来……”
  对呼衍当屠来说,他的命是老上单于给的。
  所以,他会誓死捍卫老上单于的帝国。
  任何人都休想在没有杀死他之前,就危害到老上单于的子孙和他的帝国。
  兰陀辛点点头,正色道:“请左大将放心,也请左大将相信我们!”
  “我们与左大将一样,都是为了匈奴的霸业,为了匈奴的未来……”兰陀辛郑重地说道:“我对天神发誓,我的所作所为,绝无任何危害匈奴之事,若有,就请天神将我的灵魂放置到火山之中灼烧一万年!”
  “那本大将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呼衍当屠凝视着兰陀辛数秒后说道。
  “请左大将暂时不要告知大单于中行说已被救出之事……”兰陀辛躬身请求道:“大单于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左大将应该清楚,若我们还没有做出成绩,就让大单于知道了此事,我担心大单于会发怒,这样会使得我们的计划前功尽弃!”
  呼衍当屠在心里想了想,觉得确实如此。
  如今的大单于根本就不想看到中行说回归,若被他知道了此事,不止兰陀辛要被贬为奴隶,中行说和其他被救出来的从前右贤王的幕僚们要被杀光。
  就是他,怕也要吃上一顿鞭子。
  他点点头,道:“我可以答应你,但……”他伸出一根手指:“我只能为你们保守一年秘密,一年之后,我就必须禀报大单于!”
  兰陀辛想了想,一年时间,确实有些紧。
  但他也知道,能让呼衍当屠能瞒着军臣一年,几乎是极限了。
  这头单于的猎犬,外表粗鄙疯狂,实则心思细腻至极,而且忠心耿耿。
  不然老上单于也不会让他辅佐军臣单于。
  而一年时间,虽然紧张,但也应该足够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弄出一些成绩了。
  譬如,用重金在汉朝的商人里收买一些人,通过这些人,从汉朝弄到许多技术,甚至工匠!
  譬如,在被汉朝赎回的人中,安插一些间谍,重建被破坏殆尽的情报网。
  甚至于,窃取一套汉朝在武州塞外,击破了折兰部族的骑兵装备。
  兰陀辛相信,大匈奴以前能吊打汉朝,以后也一定能。
  汉朝无非是仗着装备先进而已。
  只要匈奴也能拥有和获得汉朝的装备,能懂得生产制造,那必然就能武装出一支比汉朝的那支骑兵更厉害的骑兵,然后就能报马邑之战的一箭之仇了!
  即使做不到这些,也要尽可能的为匈奴帝国积蓄力量。


第889章 和亲确定(一)
  且渠且雕难走进单于大帐之中,他几乎是立刻就丢掉了他方才的心态,匍匐到地上,用最谦卑的姿态拜道:“伟大的撑犁孤涂,您的奴才回来了……”
  其他匈奴贵族,立刻就将视线集中到了他身上。
  实在是,他肩负着与汉朝媾和的使命。
  倘若失败,对匈奴而言,就意味着西征不再可能。
  匈奴帝国根本不可能冒着丢失整个幕南的风险投入重兵去西征。
  最少有十个万骑,将不得不长留幕南,防备汉朝突袭。
  军臣一见且渠且雕难立刻就露出笑容,道:“我的奴才,告诉我,汉朝皇帝怎么答复本单于的?”
  且渠且雕难顿首三拜道:“伟大的撑犁孤涂,奴才在长安见到了汉朝皇帝,奴才对汉朝皇帝说:右贤王尹稚斜不请,假传单于之命,绝二主之约,离兄弟之亲,如今,右贤王之罪已得惩戒,愿重修和亲,除前事,复故约,休兵罢战养马,使汉匈两国恢复和平,边塞之间,鸡犬相闻,百姓相安,使少者得其长,老者得其安,愿陛下明鉴!”
  这番话说的军臣是心花怒放。
  为什么?
  当年汉匈河南之战后,老上单于就是这么遣使与汉太宗修复和亲的。
  马邑之战,匈奴空前失败,损失惨重,单于庭的脸都几乎丢光了。
  但,现在,且渠且雕难却在汉朝,用语言和外交的艺术,帮助匈奴扳回了一局。
  至少是面子上扳回了一局。
  不仅仅告诉汉朝——一时胜败,其实不算什么。
  当年,河南之战后八年,老上单于亲帅十四万骑南下,兵临萧关,火烧回中宫,攻陷朝那塞,将整个汉朝北方打烂。
  创造了汉匈战史上匈奴最大的胜利与辉煌,并且底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是:匈奴哥哥,汉朝是弟弟。
  同样的道理,马邑之战比起当年的河南之败,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当年河南战役,匈奴可是丢光了整个长城内的势力。
  还被汉朝军队逆推数百里,建立起云中郡,将探头深入河套草原,使得长安不再暴露在匈奴的骑兵的直接威胁下。
  同时,也让军臣有了借口了。
  本单于卧薪尝胆,八年后必报马邑之仇。
  不管八年后能不能报仇。
  最起码口号先喊出去再说。
  至于到时候怎么办?
  当然可以装作不记得了啦!
  但,这种嘴炮,其实军臣也知道,只能是高兴一会。
  真正决定汉匈未来的是汉朝皇帝的答复。
  军臣于是急切地问道:“那汉朝皇帝怎么答复?”
  “回禀撑犁孤涂……”且渠且雕难对军臣的问答,甚至自己的话语,早就有了全盘的草稿了。
  这些草稿不仅仅有他自己想好的部分,甚至还有汉朝皇帝命令他的侍从官们帮忙补充的部分。
  整个环节天衣无缝,完美无缺!
  此刻,且渠且雕难就按照着已经规划好的剧本说了起来。
  无非就是汉朝君臣如何自大,向他展示了缴获的匈奴武器和战旗。
  而他又是如何的见招拆招,在汉朝君臣面前,描绘匈奴骑兵的威猛,无非就是“陛下您击败的只是一小部分的匈奴骑兵,大匈奴还有十倍于此的兵力,单于出于两国友好,才约束部下,没有报复”。
  通过类似这样的语言艺术和恐吓,加上他又“悄悄的联系上北海阏氏,北海阏氏对汉朝皇帝陈述厉害关系,终于使得汉朝皇帝回心转意”这样的故事桥段。
  为了增强说服力,他甚至抄袭了在汉朝流传的冒顿单于与陈平的故事。
  绘声绘色的对军臣和其他匈奴贵族描绘北海阏氏是怎么按照他的说法说服汉朝皇帝的。
  “匈奴,亦天地神明所保之国也,匈奴单于,亦有神助,陛下察之……”
  听着且渠且雕难的描述。
  军臣顿时就眉飞色舞起来,这些话,每一个字,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挠到了他的痒痒处。
  所谓“匈奴单于亦有神助”然后汉朝皇帝还认可了这个说法,因此才同意和亲。
  这岂非是间接的承认了他的地位?
  军臣看着且渠且雕难的眼神也因此变得怜爱起来了。
  好奴才啊!
  这么困难的任务,这么艰巨的使命,他都完成了!
  嗯,北海阏氏也不错!
  也不枉他这个当爹的生养她十五年!
  要知道,军臣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汉朝皇帝的这么一个认可了。
  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他都亟需这样的肯定。
  不然的话,没有汉朝皇帝背书,他也没办法请来先祖和神明下凡,等到明年五月的碲林大会,万一有人想要他证明自己,那该怎么办啊?
  更可怕的是,军臣真正担忧的是——一旦他这个单于没有得到先祖和神明庇佑的事实被所有人所知。
  那将发生可怕的灾难。
  你想想啊。
  就像后世,假如只有天朝手里有蘑菇,而米帝手里没有。
  那米帝该怎么办?
  如今,汉匈之间的神棍演义,也是如此。
  在汉朝皇帝证明了自己确实有神明之助后,作为另外一个霸主,匈奴单于也必须证明自己有神助——不管用什么办法,无论用什么手段。
  不然,一方有,一方没有。
  在这西元前的世界,这游戏还用玩吗?
  就匈奴内部的那些迷信神明和崇拜天神的下层牧民和奴隶。
  恐怕汉军一来,立刻就跪迎“神王的神兵”了。
  甚至,都不要汉军出动,就会有部族,整部整部的越过长城去朝觐“神王”,趴在“神王”的脚下大喊“伟大的陛下啊,请接受我卑微的供奉吧……”
  这并非担忧,而是现实。
  自古以来,所有的游牧帝国,都是建立在血腥残暴与宗教迷信之上的帝国。
  它们对外掠夺和征服,以此喂养和拉拢部族中的贵族,然后用宗教迷信来强化对下层奴隶和牧民的控制,使得他们听话。
  这也是游牧帝国的先天缺陷。
  他们不可能也建立不起中国王朝那样的统治系统。
  只能用宗教迷信来麻醉和忽悠下层奴隶与牧民。
  正因为如此,后世的黄教才会在蒙古族拥有那样的地位。
  活佛们的日子才过的那么的潇洒与惬意。
  本来,这个制度是没有太大漏洞的。
  但,匈奴人万万没想到,对面的汉朝出了个开挂的皇帝,宣称自己得了神启和神谕。
  还证明了自己的神启与神谕。
  这就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公开证实了神的存在。
  而匈奴信奉萨满教,对萨满教来说,别说是汉朝皇帝成神了,就是一块石头成神了,他们也会跪舔。
  倘若,军臣不能应对,不能也证明自己。
  那么,下面的牧民、奴隶甚至贵族,很可能,汉朝皇帝一声招呼,他们就全部跑过去,跪到他的脚下了。
  没办法!
  人,怎么可能对抗神呢?
  万一神明发怒,降下冰灾、蝗灾、瘟疫甚至火山爆发,惩戒大家,那可怎么办啊?
  没看到,最近一年多,许多靠近汉朝边塞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