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40章

我要做皇帝-第540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军官学员们则纷纷露出笑容。
  能让天子亲自来解释国策与国政!
  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啊!
  几乎每一个武苑学员,都是与有荣焉。
  刘彻看了一眼那些有些尴尬的将军大臣们,自然知道这些家伙的想法,不要以为军队就没有官僚了,实际上,军队因为封闭,它要是官僚起来,比文官官僚可怕多了。
  文官们最多踢皮球,将军们可是能翘着二郎腿,对你摆出一副:此乃国家机密,不可奉告的模样。
  至于什么把猪饲料和鸡饲料拿来给士兵当伙食,克扣军饷,甚至把士卒当家奴使用。
  这些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某些大国之中,也是盛行无比。
  而刘彻向来致力于打击和抑制官僚行为。
  因为,官僚问题假如太严重的话,国家就要患病,而且会朝着一个可逆的深渊飞速坠落。
  “朕知道,很多人都曾在私底下议论说:南越之土,本中国之地,春秋之时,已属周室,秦始皇命任嚣统兵收之,今南越割据,当发王师收之!”刘彻继续说道:“这些议论,朕自知道,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有一个问题,诸君没有想过——倘若战事一起,南越国中,必生民离散,哀鸿遍野,此朕所不取也!”
  “毕竟,越人之属,本夏后之后,与诸君皆诸夏之后,亦皆朕子民!”
  “且如今,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数十年来为害中国,朕早已有意伐之,自古,诸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故管仲九合诸侯,以诛戎狄!”
  “今朕受命于天,获保宗庙社稷黎庶,上帝嘉朕以大惠,朕知天命,故命人在宣室殿正殿之上,上书‘四海穷困,天禄永终’以训诫士民,激励群臣!”
  说到这里,刘彻终于图穷匕见,道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一些话。
  也是他想要对军队这个集体,注入的思想和意志。
  在刘彻看来,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当然是个好东西。
  它们是扩张和殖民的最好思想和最佳意识形态。
  但有个问题,古今中外的所有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统统都是穷兵黩武的代名词。
  常常是仗打的很爽,敌人全都揍趴下了。
  但最终,因为内部经济和民生实在太糟糕,因此崩盘。
  比如说秦帝国,吊炸天了吧?
  巅峰时期秦始皇的秦帝国,一个人就吊打了全世界。
  齐鲁吴楚东方列国全部灭亡,百越闽越,统统臣服,甚至是西南夷,也被秦军控制,设立郡县。
  至于草原?
  蒙恬爸爸统帅的长城军团,将包括东胡、月氏、匈奴、楼烦在内的所有游牧民族全部赶到了幕南去吃沙子。
  秦军直接大摇大摆的在阴山设立防线,而将长城当成一个前进基地。
  但,秦的霸业,秦的强大,没有给百姓带来利益,甚至,还要加重百姓的负担。
  活不下去的农民才不管你有多少伟业,有多大的胸怀呢!
  中国自古以来,农民们都是,皇帝让我活不下去,我就让皇帝活不下去。
  而刘彻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知道,假如,扩张和战争,不能带给百姓好处。
  那么百姓就不会支持扩张和战争。
  而,假如百姓能从扩张与战争中得到好处……
  那么,秦始皇之前的秦帝国,和现在的汉室,就是最佳的例子。
  老百姓们参军的热情,空前高涨,从民间到朝堂,全是狂热的战争气氛。
  已经奄奄一息,甚至都快断气的军国主义,因此满血复活。
  若刘彻没有在朝鲜和怀化让利,而是选择自己私吞,也不跟列侯勋贵士大夫分蛋糕,更不开放怀化、朝鲜全境的资源,让百姓自由开采和取用。
  老百姓和贵族士大夫们傻逼了才会支持国家对外扩张呢?
  然而,现在,朝野的士大夫和列侯中,却渐渐吹起了一股歪风邪气。
  有些家伙在叫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要求刘彻禁绝流民百姓擅自前往怀化、朝鲜淘金,而且应该收紧关津,重新启用传符制度,限制人口流动。
  这些家伙分明就是想自己吃独食,而不肯分汤给百姓喝!
  而且,在刘彻看来,这些家伙真是蠢的有些可爱了。
  没有天下的流民和游侠,踊跃前往怀化、朝鲜。
  你们拿什么去开发当地的资源?
  埋在地下的黄金跟矿产,没有人去开采的话,那不等于不存吗?
  但可惜,很多人都没看到这一点,或者就算知道了,也因为自私和吝啬,而不愿意跟人分享。
  以刘彻所知,某些不要节操的家伙,就已经在自己的封国,设下了哨卡,禁止百姓进入其中。
  对这些人,刘彻只想说——蠢货!
  因此,现在,刘彻公开的通过这样一个场合,发出他的声音。
  “夫汤武之时,殷商岂无天命?至纣王之时,四海穷困,百姓水深火热,于是,上帝收回殷商天命,以赐文王,故周武伐商,天下景从!”刘彻看着这些将佐,将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朕之皇祖高皇帝,躬行神武,受命于天,兴义兵,以诛秦项,夫秦项之初,岂无天命眷顾?”
  “若秦无天命,安得四海混一,六合臣服?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此亦天之命,借秦始皇之手而现,然,秦暴虐,视民为草芥,不以安民养民为要,故失其天命!项藉之初,于巨鹿之下,破釜沉舟,一战而亡秦主力,岂无天眷?然项藉勇而无谋刚愎自用,胸无百姓黎庶,故上帝弗眷!”
  “朕皇祖高皇帝,斩白蛇起义,自丰沛之初,便常怀天下,广被仁德,及入关中,乃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于是上帝大悦,嘉大惠于高祖,命其扫平天下,诛暴虐,施仁德于四海,嘉大惠于天下,此汉之天命所由来,而朕之皇祖、皇父所躬行之!”


第737章 国情咨文(三)
  刘彻的话借着传声的铜喇叭,传遍整个武苑。
  将军大臣,听了之后,全部都是呆住了。
  这样的言论,这样的说法,简直闻所未闻啊!
  自古以来,天命的问题,就是一个禁忌。
  尤其是秦到底有没有获命于天过?更是禁忌中的禁忌。
  汉室的思想界、舆论界,哪怕脑洞再大,想象力再丰富的人,也最多只敢在私底下议论议论这个事情。
  从来没有那个家伙敢于公开讨论此事。
  即使当年,贾长沙作过秦论,也不过是浅尝辄止,只能围绕一些不那么敏感的问题,阐述自己的意见。
  纵然如此,舆论界跟统治者们对贾谊的那篇过秦论,也未必不是没有意见!
  换了其他人,哪怕是诸侯王,倘若在这个问题上大放厥词。
  周亚夫保证,一定把他打的妈妈都不认识,让御史大夫将他喷个半身不遂。
  然而,如今,站在台上对天命侃侃而谈的人是当今天子。
  三代之后,唯一能自证君权天授的天子!
  如今威加四海,德被苍生的天子!
  一纸诏令,就让南越跪下,国王入朝的天子!
  君权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巅峰!
  当君权达到巅峰后,自然而然,就可以将皇帝自己的意志演化成上苍的意志,进而借助天地之伟力,让思想界舆论界,世间万物,全部随他心意而改变。
  于是,包括周亚夫在内的所有列侯将军大臣,全部只能乖乖低下脑袋,认真领会和学习揣摩天子的讲话精神,还要将之牢记在心中。
  而武苑的学员们,政治敏锐性就没有这么高了。
  他们对刘彻的说法,大部分都只有一个感觉——很新奇。
  正因为新奇,所以他们都听进去了。
  仔细在心里想一想,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不然,何以汤武革鼎是正义,周武伐商又成了天意了呢?
  老天爷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就剥夺殷商的天命,而让姬周取而代之了吧?
  还有,秦若无天命,那它是怎么灭亡六国,统一四海,君临八荒六合的?
  经过刘彻的解释后,大家就“纷纷恍然大悟”。
  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汤武祭天的誓词,在如今的这个校场之中,几乎是人尽皆知的。
  甚至有人能倒背如流。
  若是从这个方面去解释的话,那么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上苍赐予天命或者收回天命,似乎有了一个标准。
  国家治理的好,那么王朝自然江山万万年。
  治理不好,百姓穷困潦倒,人民民不聊生,那自然就要失去上天的眷顾,新的王朝应运而生,革鼎旧朝,纠正错误。
  夏商周三代莫不如此!
  其实,这个事情,也不是太难理解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人想到过,更加不是没有人提出过。
  孟子不就说过,民为重,君为轻这样不河蟹的话语?
  但,古典中国,皇权至高无上。
  皇帝们哪怕自己都不信,也在幻想着江山万万年。
  哪怕是刘彻那位堪称封建帝王中对百姓最好,最有自知之明的天子,也曾经闹出过“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笑话,更曾经幻想过永生永世长生不死。
  其他帝王,就更加不堪了。
  他们怎么可能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去跟着别人瞎起哄?
  无论明君雄主,还是暴君昏王,天天自己在梦里YY百姓都是忠臣,哪怕饿死也会忠于自己,或者说,根本就不认为有什么人或者事物能阻挡自己。
  而在中国,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之下,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任何人有那个能力和资格解释天命。
  皇帝不谈这个问题,除非王朝末路,英雄并起,谁敢谈?
  刘彻现在算是自己主动,捅破了这么一层窗户纸。
  弊端当然是有的。
  那就是以后,一旦国家治理不好,或者子孙不肖,出个脑残。
  那百姓马上就会联想到:孝X皇帝曾经说过——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如今,天下穷困,民不聊生,上苍必然已经收回了赐予汉室的天命,我辈英雄正该起于草莽,振臂一呼,顺天应命,革鼎天下!
  但考虑到刘彻自己已经决定玩工业化了。
  所以实际上这个弊端已经不重要了。
  工业化下的中国,农民起义,已经不足为害。
  资本家跟工人们,将登上舞台,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
  就算未来搞不成工业化,其实,这样做,也没有什么坏处。
  身为穿越者的刘彻清楚,自汉以后,中国就没有那个王朝有三百年之运。
  哪怕是将愚民和高压政策玩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的满清,事实上,假如没有欧陆的帝国主义用舰船大炮敲开国门,不然,很可能,满清王朝在1840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时,就要被推翻。
  所谓铁桶的江山,天下士民忠诚度永远Max,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那声怒吼更为中国百姓注入了反抗的基因。
  无论统治者怎么唬弄他们,怎么自我感觉良好。
  百姓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谁能让他们过上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日子,他们就支持谁,拥护谁,从来不管什么主义啊制度啊国策啊之类不能填饱自己肚子,让妻儿健康生活的嘘头。
  所以,在刘彻看来,挑明了这个事情,比捂着瞒着要好。
  至少,以后要是那个皇帝想要脑残,那他就要考虑考虑,天命会不会离他而去的问题。
  当然,真要出现一个劳资就是想要败家,就是要脑残的家伙,刘彻也没有办法。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皇帝要脑残,谁都拦不住。
  但起码,有这么个预防针在,能极大的避免皇帝脑残的概率。
  “朕自即位以来,以天下苍生为要,屡下赦令,命天下士大夫公卿率民更始,更亲开籍田,以劝耕天下,赖上帝之福,士民努力,虽偶有灾患,然海内大体升平……”清了清嗓子后,刘彻继续说道:“于是,上帝乃嘉朕以大惠,令怀化河中出金,大河有鱼,乃以此令朕养治天下士民也!”
  “今朕听说,有些公卿列侯,不能明朕内志,使使堵塞道路,禁民出入,实为大缪!”刘彻的视线,从某个列侯的身上扫过。
  这些家伙顿时就低下脑袋,恨不得钻到地里面去。
  其他人更是纷纷对他们行以注目礼。
  无论是这些家伙违背天子所说的“天意”禁止士民出入,还是他们“不能明朕内志”,怎么看,这些家伙都是一副药丸的模样啊!
  但在政坛上,从来就只有锦上添花,而很少会有人雪中送炭。
  甚至多数列侯都有一种——看到你有麻烦,我就觉得很爽的心理。
  “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朕希望,以后这样获罪于天的事情,公卿列侯士大夫,都不要去做……”刘彻看着那些家伙说道“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