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51章

我要做皇帝-第5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田叔,就是刘德的目标之一!


第96章 进击的文青(一)
  “老臣此来长安,大概要待个一年半载……”田叔笑呵呵地答道。
  他当然不能说,他这次来长安是应周亚夫的邀请,特地为刘德而来的。
  “哦……”刘德当然知道这位老臣多半是冲着他来的,不然,为何会指名要见他,而不是其他皇子?不过,这种事情也只能揣着明白当糊涂!刘德满脸的真诚的道:“田公可否帮小子一个忙?”
  “殿下请说……”田叔立即正襟道。
  “是这样的,小子最近在长安要举行一个考举,想要选拔一些人才来辅佐小子,但是,当今之世,许多人所学的知识都是颇有缪误之处,为匡源正本,严肃学风,小子想请田公在考举前在长安办一个讲学,为天下士子讲授正宗黄老学的经典,解答疑惑……”刘德小心的请求道。
  这算得上是刘德为日后建立大学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了。
  借着考举众人瞩目的机会,邀请一些当世公认的牛人,在长安登坛讲课,解答疑惑。
  只要能开好这个头,徐徐图之,将来再建大学就不会有阻力了。
  然而,此事的难点是当世公认的各学派的权威,大都都在各自的老家颐养天年,也就只有几个儒门的人在长安当博士。
  而儒家的人,在现在这个政治背景下是无论如何不可以第一个被推上台的。
  要知道,在民间,儒家简直是诸子百家里的第一MT,将各大学派的仇恨几乎都吸引到了身上。
  黄老学、法家、墨家、纵横家甚至农家都跟儒家的关系很差。
  为了抢夺话语权,在民间,儒家跟诸子百家之间已经是打的头破血流了。
  因而,当后来儒家坐大后,自然就毫不客气的把其他诸子百家赶出朝堂,统统贬为在野党!
  田叔的到来,算是为刘德解决了这个问题。
  田叔一听刘德的话,顿时就来了兴趣,黄老学的大臣虽然要他们主动向泥腿子跟寒门弟子传授学问没什么动力也没什么兴趣,但是,像这种开明宗义的讲学,是个人都很难拒绝。
  当年孔子为何那么牛,名声为何那么大?
  还不就是开坛讲学,门下弟子三千?
  而如今长安的学子有多少?
  算上滥竽充数的贵族子弟,来自关东大商人家的子侄,加起来怕是有上万了吧?
  就算来听的人最终只有士子群体里的十分之一,那也是一千多人,比的上三分之一个孔子了!
  “既然是匡源正本,严肃学风的正事,老臣自然愿效犬马之劳!”田叔虽然心里很高兴,但嘴上还是谦虚着道:“只是老臣唯恐才疏德薄,难以服众啊!”
  “田公乃是先帝都尊重的长者,天下敬仰的忠义大臣,长安学子必然欣然来听……”天子刘启适时的道:“就不要再推脱了……”
  天子刘启现在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刘德一来,三下五除二,就将田叔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讲学的上面去了。
  这让他非常高兴,感觉心里像落下了一块大石头,否则,万一田叔真要是执意要求他诛杀晁错,那他该怎么办?
  像田叔这种半只脚都进了棺材的老头,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不止如此,就算他是天子,也要陪着笑脸,否则传扬出去,到了关东被关东那群心怀叵测的诸侯稍稍进行艺术加工,变成他昏聩无能的证据,那该怎么办?
  更严重的是,万一田叔在争辩的时候心情太过激动在他面前出现个什么万一,那他这个天子就算跳进大河也洗不清身上的污点了!
  “既然连陛下都这么说,老臣不敢推辞!”田叔摸了摸胡须,点点头道。
  比起杀晁错,这种抢夺话语权,树立权威,还能在青史留名的事情,对田叔这样的老人来说,更具诱。惑。
  嗯,晁错什么的,一时半会也扳不倒。
  先把话语权从儒家跟法家哪里抢过来才是关键!
  “田公几时有空,小子好去准备……”刘德立即道,原本他以为这个事情便宜老爹会过问一下,没想到便宜老爹直接就赞同支持了,这让刘德顿时信心大增。
  下一步,刘德打算把晁错也给忽悠上讲坛。
  嗯,既是百家争鸣,当然要公平对待了。
  若是能请到儒家的董仲舒、胡毋生,刘德也打算让这两位上去讲一讲。
  只是,就算这两位听到消息,赶来长安,估计也来不及了。
  为此,刘德只能说声抱歉了。
  “老臣随时有空,殿下若是布置好了,可随时传召老臣过去……”田叔笑眯眯地答道,他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想当年,他在黄老学派里就是个小虾米啊。
  萧何、曹参,那个不比他强出一万里?
  就算是默默无闻的周昌、王陵,那水平也不是他能望其项背的。
  可没想到等这些当年的大牛都死了以后,他竟然有朝一日能执黄老学的牛耳了!
  “当年许负果然的推断果然没错啊,老夫七十之后还能焕发第二春,枯木逢春啊,嗯,老夫回去后要好好准备准备……”
  身在这个世界,没人能逃出名利二字,就算是圣人周公,不也有被名利束缚之时?
  ……
  与此同时,在梁王刘武在长安的官邸之内,一场君臣谋议正在进行。
  梁王刘武的文武大臣之中,除了负有梁都睢阳安全重任的梁国中尉韩安国未到之外,其他人全数在坐。
  “皇子刘德近日来声势大震,寡人也不落其后!”刘武站起来朝他的文武谋臣拱手拜道:“诸卿都是寡人的心腹,左膀右臂,寡人请诸位一起为寡人商议一个能为汉家建功立业的主意出来!”
  前些时日,梁王刘武虽然没有成功的借助家宴的那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成就皇太弟的美梦,但是,却也彻底点燃了他心里的野心。
  不过,跟其他人野心膨胀后就想着些歪主意,企图靠下黑手来夺储君大位不同。
  刘武是个文青,至少现在他还是个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文青。
  对文青来说,假如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取胜,那就绝对不会去用那些下三滥的招数。
  特别是刘武,现在他满脑子的都是想着要做一个光明磊落,让天下人都尊重的贤王,未来的大汉皇太弟。
  他现在脑子里想的一个情景是,当他登上皇太弟位置的那一刻,刘德毕恭毕敬,心悦诚服的对他跪下来道:“皇叔文成武德,小子心悦臣服,愿为汉臣,从此忠心辅佐,不敢有所异议……”
  到那个时候他在大手一挥:“贤侄万勿如此,寡人百岁之后,必传位贤侄,如此,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在史书上必将留下一段佳话……”
  嗯,至于自己的儿子呢,那就委屈一下,继承他的梁王王位好了。
  只要这么一想,刘武的心里顿时就激动万分。


第97章 进击的文青(二)
  “大王,臣听说那位殿下在长安要开考举,以此来笼络人心,臣以为大王不妨也搞一个考举,那位殿下据说只招募十人,大王就招募一百人,如此,天下士子必然心向大王!”一位谋臣出列拜道。
  刘武看过去,那是他的文胆羊胜。
  羊胜是齐人,做的一手上好的诗赋,写出来的文章赏心悦目,文字优美,向来是他座上的上宾。
  只是羊胜的这个主意对刘武来说有些糟糕。
  他是谁?
  堂堂汉家天子的胞弟,太宗孝文皇帝的儿子,汉室的梁王,怎么能做出这种仗着财大气粗,欺压子侄的事情呢?
  传扬出去,岂不坏了他的名声,殊为不美!
  当然了,臣下也是一番好意,需要安抚。
  于是他拱手拜道:“卿所言甚善,只是寡人不想拾人牙慧,做那等抄袭之事,卿等大才,必能为寡人想出一策!”
  羊胜听了,跟他的好友公孙诡对视一眼,心里哀叹了一声:“我的大王,这是争储君之位,可不是您的文会,自古以来为了储君之位,那个不杀的血流成河?”
  只是转念一想,正因为这位大王为人正直,素来仁德,否则,他又怎会心甘情愿不惜一切为其驱策?
  “大王,臣有一策!”又有一位谋臣出列献策。
  羊胜回头一看,却是新近为刘武所喜得一位文人,庄忌。
  跟他羊胜一样来自于关东,只不过,这位庄忌来自于更加偏东的吴国会稽郡。
  这位写的诗赋也是极为好的,羊胜也看过几篇,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只是,比起他的文学素养来,这位庄忌的政治见解在羊胜看来简直就是幼稚!迂腐!
  都什么年代了,还死命的吹捧周代的事情!?
  自春秋之后,礼乐崩坏,这世道就是一群不要脸的人在相互比拼谁更不要脸。
  所谓的君子,在政治上就是被人欺负和凌虐的对象。
  只是,自家的大王就喜欢这道道,更爱及了庄忌的文学水平,常常手捧庄忌所写的诗赋,爱不释手。
  羊胜知道自家的这位大王,向来是将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跟其政治水平,个人能力的挂钩的。
  也亏得他是汉家天子的胞弟,当朝太后的幼子,否则,就凭着这个眼光,也会被人玩死。
  但他偏偏是汉家天子的胞弟,太后的心肝,所以,至今没有那个笨蛋敢戏耍他,至少,所说的话,所献的计策,都是在水平线以内的。
  但是,自从梁王来了长安后,收罗的人才的水平就有些参参不齐了。
  譬如这庄忌,羊胜就觉得,他的思想太过理想化了。
  嗯,羊胜一直觉得,儒家的东西嘛,当个理想,做个牌坊就可以了,真要做事情,还得用法家的手段跟纵横家的机变。
  这位庄忌在梁王在长安所收罗的人才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一个了,最起码,多少懂得一些常识,并不会出现太多臆想和猜测的东西。
  “且看他怎么说吧……”羊胜在心里想着。
  就听着庄忌道:“大王,臣以为大王首先要固本,大王之本在于梁国……”
  “这还算有些见识……”羊胜听了,不由得对庄忌的感观发生了变化。
  可惜,庄忌的下一段话,让羊胜几乎都要发狂了。
  “如今,朝廷将欲削藩,关东诸侯多有异动,大王若能在诸侯叛汉之时,为社稷出力,那么,臣以为陛下必然会看到大王的好处,届时,狭不世之功,再来谋求储君之位,自然是马到功成,就算其他殿下有什么功业,难道还能比的上大王匡扶社稷,力保汉室的大功?”庄忌长身一拜道:“故此,臣以为,大王欲建功,当于马上,届时大王狭不世之功,众望所归于身,自然天子感激,天下归心,再有太后在一旁美言,大事可成矣!”
  羊胜听完,气得肺都快炸掉了。
  前些时候他是怎么跟大王献策的来着?
  “天子不立大王为皇太弟,大王不可太过轻易答应天子的要求,甚至,大王不妨养寇自重,以关东诸侯为质,迫天子不得不明诏立大王为储君……”
  当时,大王是答应的好好的。
  但,庄忌这话一出,羊胜就知道,自己白费那么多口水了。
  因为自己的这位大王别的都好,就是心性有如孩童,脑子里最多的东西,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千万不要听庄忌的!”心里面羊胜狂喊着,祈祷着,但理智告诉他,刘武会听从庄忌之话的概率是九成以上。
  当羊胜稍稍抬头看到刘武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喜悦时,羊胜知道,十成十,自家的主君是听进了庄忌的话,而且将之当成了真理!
  “卿所言,甚合寡人心意!”刘武喜悦的道:“卿真乃寡人子房也!若大事可成,寡人必重赏卿!”
  羊胜听了,整个人瞬间都瘫软在地。
  “大王啊大王,您怎么就这么的幼稚呢!?”
  刘武却是根本听不到羊胜心里的呐喊。
  他这一辈子,向来都是顺风顺水,小时候也没吃过苦,稍微年长一些的时候,父亲就做了天子,然后,还没成年,就被封为代王,之后转封为梁王,因为是最小的儿子,所以不管是先帝还是太后,从来都舍不得训斥他,更别说让他跟其他兄弟一般去接受一些类似忆苦思甜的教育了!从小他就是生活在蜜罐之中的……
  故此,他此刻听了庄忌的建议,顿时就觉得这个主意真不错!
  嗯,等寡人帮皇兄收拾了关东那帮造反的乱臣贼子,有了这泼天的大功,这皇太弟的位子,肯定就是寡人的了!
  汉家制度,向来是军功最高的嘛……
  到时候,就算皇兄不肯,那也得肯了!
  否则,这天下人的议论,大臣的非议,岂是天子能承受的了?
  有功不酬,以后谁还敢为汉家出力?
  可惜,刘武忘记了,当年为了扳倒诸吕,大臣们对齐王一系又是许诺又是拍着胸膛保证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