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实上,这话也就骗骗小孩子。
而且,经过六十年的繁衍生息和纸醉金迷。
很多列侯,都已经在被安逸的生活养成了米虫。
米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还不知道低调。
而且,这些家伙里,还藏着许多脑子不清楚的家伙。
在汉室历史上,这些脑子不清楚的家伙,常常干出很多蠢事。
譬如说,鼎鼎大名的留候张良的嫡子张不疑,居然与人合谋谋杀楚国内史,还有舞阳侯樊哙的儿子,更是典型的坑爹——他居然跟吕后家族纠缠在一起,而且还在诸侯大臣反吕之时,纠结家兵和家臣,武力抗拒,所以,樊哙被他坑的流泪满面,老樊家除了一个庶子外,全部被杀。
更让人蛋疼的是——樊哙唯一活下来的那个儿子,现在居然也出现这次事件中。
这让刘彻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
“而且,貌似这个家伙还被人给牛头人了……”刘彻叹了一口气,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这个事情,可谓是前世轰动天下的大丑闻!
现在的舞阳侯叫樊市人,看名字就知道,肯定不是樊哙的妻妾所生,很可能是婢女生的。
但也正因为是这样,樊市人才没有在当年那场大清算中被人乱刀看死,更没有进入列侯大臣们的清洗名单中。
太宗皇帝后元六年,弥留之际的天子,特别以恩诏的方式,下诏命令宗正寻找舞阳侯的儿子,命其复家。
舞阳侯因此得以延续。
但在市井生活了二十多年后,樊市人得封舞阳侯时,已经四十岁了。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儿子!
舞阳侯食邑五千户,如此庞大的家产,当然需要人来继承。
按照汉律,假如樊市人死后无子,封国和产业都要充公,归于朝廷。
也不知道樊市人是怎么想的。
总而言之,他找了个壮男——他母亲改嫁后生下的从弟,然后指使这个壮男与他的妻子通奸,经过辛勤耕耘,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就是曾经的末代舞阳侯樊它广。
但很不幸。
樊它广是个脑残,继承了老爹的爵位后,行事肆无忌惮,还苛刻的对待家臣,削减家臣的福利。
于是,就被人告状了。
状书直接通过秘密渠道,来到了刘彻老爹的案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樊市人居然出现在了列侯的串联中。
这让刘彻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过,这样的列侯,最是适合拿来杀鸡骇猴,给其他人看。
更别说,还有这么大一个把柄被刘彻知道了。
所以,刘彻直接就对郅都道:“朕听说,舞阳侯市人其实有隐疾,不能生育,现在市人的儿子不是他亲生的,执金吾去将舞阳侯府邸仔细调查一下,假如是真的,那就严惩这样的罪行,假如是假的,那也好还舞阳侯一个公道!”
郅都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晰。
他闻言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道:“臣知道了,一定会‘仔细’调查清楚的!”
好吧,舞阳侯这个悲剧无论时空如何变化,依然在继续。
“还有安平侯谔寄,朕听闻其神智有缺,执金吾上门去看看,若其实为神智有缺,通知太医,收容诊治……”刘彻淡淡的继续道。
安平侯谔寄,他的祖上,就是当年向刘邦推荐萧何的谔千秋,因为推荐萧何之功,汉室成立后,谔千秋躺着也混了个两千户食邑。
可能是因为侯爵来的太容易了。
所以老谔家是汉室所有开国列侯中传续世代最多的——到现在,已经都传到第四代了……
现在的安平侯是谔寄。
一个出了名的纨绔子弟,过去两年,仅仅是绣衣卫那里,有关这位安平侯的劣迹档案就已经堆了一大箱子。
廷尉衙门里,更是堆满了这货过去的罪证。
汉室能忍着不处理他,是因为谔寄的老爹顷候谔应元当年做过太宗皇帝的狗腿子,为驱逐周勃为首的元老勋臣派立下了功劳。
但,现在,这货居然跳出来参与到列侯串联中,刘彻就再也容不下他了。
同样,这次参与串联的列侯,刘彻是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类似的官员、贵族、学生串联、集会,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君王都不能容忍的事情!
挟持民意,对抗中央,这是非常严重的政治事故!
稍有处理不当,就会给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
譬如,明朝初年,曾经发生了著名的南北榜案,此案的影响极坏,从此以后明朝的士大夫文人,就开始以舆论操纵政策,要挟国家。
后来的东林党,党人碑,都是在南北榜案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只是,刘彻现在还能保证,假如一下子干掉这么多列侯后,政局能保持稳定。
所以,才会先捡几只鸡杀给猴子们看。
这安平侯跟舞阳侯就不幸成为了那几只鸡中的一员。
本代安平侯谔寄,还将不幸成为史上第一位被精神病的人,而明载史册!
皇帝都说你神智有失!
难道你还敢说自己没病?
而谔寄的悲剧更在于,他的祖上是躺着得到的列侯爵位,而且,他老爹在当年太宗时驱逐周勃立过功劳,所以,丞相周亚夫早就恨死了他们家。
这次谔寄被精神病,周亚夫能不落井下石,就已经称得上是正人君子了。
但要命的是——即使周亚夫不去选择落井下石,也会大把想捧臭脚,拍马屁的人帮他落井下石……
所以,谔寄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能被自杀,已经是很不错的下场!
只弄掉两个列侯,还是两个可有可无,没什么分量的列侯,显然不足以震慑其他人。
“阳信候刘中意,绣衣卫报告,他在暗中诋毁先帝,屡有孛逆之言,执金吾派人,立刻去将他拿下,严加审问!”刘彻杀气腾腾地说道。
阳信候刘中意干过些什么事情,刘彻太清楚不过了。
这个列侯中的战斗机的胆子,是汉室无数列侯中最大的。
骂皇帝算什么?
老刘家往上数三代,就没有他不敢骂和评论的!
他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
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对汉室的功劳巨大无比——刘中意的父亲是刘揭。
对的,任何一个熟悉汉室历史的人,都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
当年,诸侯大臣共谋推翻吕氏统治时,正是刘揭这个吕产的典客在关键时刻,关闭殿门,还拿走了赵王吕禄的印信,使得吕产没办法调动军队,从而将吕产与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的联系斩断。
不然的话,政变能否成功,还是未知之数。
后来,刘揭又力推太宗皇帝为天子。
因此,太宗即位后,投桃报李,封为阳信候,食邑两千户。
是以刘中意笃定朝廷必不敢拿他下刀。
行事无比放肆,更是出了名的大嘴巴,什么人都敢骂,什么人都敢议论。
这次列侯串联,刘中意就是跳的最欢的,而且到现在也没服软,相反,洋洋得意,这样的人不死,谁死!
而刘彻记得这货的罪证,这就要感谢小猪的姐姐,后来卫青的老婆,平阳长公主了。
当然,现在平阳不叫平阳,她还未有封汤沐食邑。
在前世,正是皇帝老爹以刘中意“诽谤君父,妄议先帝”的罪名,将之一撸到底,转头将阳信这个封国送给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小猪的姐姐,于是,在历史上,平阳公主的正确称谓应该是阳信公主,简称阳信主。
阳信候国在齐地,虽然小,但是产出丰富,人口繁多,经济发达。
所以,后来坊间有议论说:此故帝以罪取国,假于长女。
正因为有这样的议论,皇帝老爹害怕舆论压力,没有处死刘中意,只是将之流放。
现在,刘彻也照样盯上了阳信封国。
他打算将这个封国送给长沙王刘发的姐姐,那个在宫中孤苦伶仃的可怜女孩。
然后,再将她嫁给平阳侯。
这样就完成了卫青霍去病养成计划的关键一步。
“还有下相候冷慎、高陵候王行,经绣衣卫查实,其有在封国私蓄甲兵,似有图谋不轨之举,执金吾皆拿下!”刘彻继续下令。
下相、高陵,都是前世吴楚七国叛乱中跟着一起造反的列侯。
今生,因为只有吴楚两国反叛,所以叛乱规模大大降低,许多原本该反的人,没有反。
其中就有这两人。
但他们是不想谋反吗?
错了!
这两个列侯对现在的刘氏天子,有着一肚子的怨气和火气。
这样的列侯,在汉室历史上绝不少见!
汉室自刘邦至今,所封列侯中,约有一半的被废黩、诛杀的列侯,是因为谋反。
但这些逗比,连谋反都不会。
他们常常是大大咧咧的在家里宣扬要反叛朝廷,然后积蓄甲兵(常常是几十个流氓地痞无赖),然后就被亭长镇压了……
最著名的就是刘长了,堂堂诸侯王,四十个人,几辆车,就敢扯旗,真亏他自比项羽,项羽都要被他气的在坟墓里再死一次了!
第631章 温言在口(一)
阳信侯刘中意,下相候冷慎,高陵候王行,三个加起来食邑足足有六千三百户的列侯,被刚刚走马上任的执金吾郅都逮捕。
这个事情立刻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丢进了平静的湖面,泛起无数涟漪。
在汉室六十年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在承平时期,一次性有三位列侯被下狱的故事。
更别说,还有舞阳侯樊市人被廷尉衙门叫去喝茶,安平侯谔寄家被一大堆太医占领,拿着天子手诏的太医署的医官们告诉旁观者:安平侯经诊治,确实是个精神病!
他要不是精神病的话,为何会屡屡干出那么多的夸张事情呢?
谔寄顿时就哗了狗了。
他只是有些个性,爱张扬而已,怎么就成了精神病了?
但,太医官们言之凿凿,天子拳拳爱护之心,没办法,谔寄只能搬到太医署去养病。
因其疾病不能行使封君的权力,所以,安平侯国被少府接管。
这跟宣布废除安平侯国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了。
五个列侯,同时出事。
顿时就吓坏了其他人。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了——天子这针对的就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列侯串联。
所有参与其中的列侯,一下子就噤若寒蝉。
但事情还没完。
执金吾郅都紧接着,又在原中尉的体系里,开展一次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
包括京辅都尉薛泽在内的五个部门主官在三天内全部落马,被赶回家种田。
当然,为了维护朝廷的颜面和高冷的贵族体面。
对外只是说“京辅都尉泽等,乞骸骨,退位让贤,高风亮节”。
但在实际上,在执金吾上奏和下发给丞相府和九卿其他衙门的邸报里,郅都半点面子也没有给他们留,将他们受贿、贪污、渎职的罪证全部公开。
这些人这辈子也别想做官了!
京辅都尉广平侯薛泽更是在回家后,立即选择自杀。
一旦获罪,即自杀,这是汉室列侯们长久以来默认的游戏规则,同时也是保护自己家人和亲朋的最佳办法。
薛泽的自杀,震动了整个列侯阶级。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很多人都担心,这次风暴的打击面扩大化。
但他们却又不好明着站出来说话。
毕竟,这次栽了的六个列侯,每一个都是证据确凿。
尤其是下相候跟高陵候,更是坐死了谋反罪!——说起来也是搞笑,六十年了,列侯们造反的模式,一点也没变。
积蓄甲兵,结交匪类,最关键的是,他们毫无保密意识。
很多人都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自己的谋反计划……
别说列侯,诸侯王造反也是这样。
譬如三年前吴楚叛乱。
但在其叛乱前的一年,全天下就都知道了,吴楚要反。
吴王刘濞和他的使者们,穿梭天下,联系同盟,几乎是公开的……
于是,绣衣卫的探子甚至都不需要去调查,只要有心,蹲在这些家伙常出没的地方,带个耳朵,就能带回大量“图谋不轨,阴谋叛乱”的证据。
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于是,在例行的常朝的前一天。
刘彻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此人姓刘名礼,乃楚元王刘交的次子,受封为平陆候,也是前世被皇帝老爹封为楚王的男人。
楚元王刘交,这是老刘家的一面旗帜。
这个刘邦的异母从弟,跟他的哥哥们完全不同。
刘交善于诗赋,文采横竖都溢。
他师从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封为楚王后,积极整理和收集《诗经》篇章,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儒家派系——楚诗派。
刘交和他的儿子刘郢在位的二十七年里,受到这两位诸侯王资助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