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45章

我要做皇帝-第445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百姓们也不再什么样的钱都傻乎乎的接受了。
  如今在关东,一枚吕后铸造的八铢钱,等于三枚四铢钱或者五枚私钱,至于三铢钱……根本就没有人要!
  至于关中,除了八铢钱跟秦的半两钱,还能有点流通的市场。
  其他四铢钱啊三铢钱啊,无论官造还是私铸,统统都被人丢进了垃圾桶。
  质量好的钱币,倒也没什么。
  大不了融了,铸成其他器皿,起码不亏本。
  但那些当初为了赚钱和剪羊毛强行上马的各种劣质钱就很尴尬了。
  钱放在手里面,又花不出去,那就是亏本!
  而少府和内史衙门却又宣布,旧钱与五铢钱的兑换比例,以含铜量为基准,融化后出铜一斤,给五铢钱五十枚。
  但问题是,一斤铜有两百八十八铢(汉制,一斤十二两,一两二十四铢),起码能铸新五铢钱六十五枚,夸张点话,七十枚也够(加了铅铁后)。
  这样的兑换比例,让那些家伙又如何接受得了?
  你要知道,在原先,他们一斤铜,轻轻松松能铸造出一百枚甚至一百二三十枚钱币。
  财富瞬间缩水一大半的感觉,没有什么人愿意接受。
  于是,他们将主意打到百姓身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国自古以来,权贵们不就是这么玩的吗?
  股市也好,楼市也罢,乃至于期权债券,打着为民谋利的幌子,行中饱私囊之实。
  这样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华尔街啊西方人教。
  大家生来就会。
  反正沉默的大多数,除了哼哧哼哧两声,发发牢骚,又能怎么滴?
  毫无疑问的,甚至不需要人提醒,哪怕是王道这样的宦官都知道,这些家伙在打什么算盘。
  但很可惜,广大百姓却根本不知道。
  受限于知识和阅历,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连基本的数学常识都不具备,甚至连秤杆上的准星也瞧不明白。他们那里能弄得清楚这样复杂的玩意?
  哪怕他们曾经吃过类似的亏。
  但很可惜,百姓是健忘的。
  类似游戏只要不是每年来一次,保证上当的人会跟秋天的粟米一样多。
  当然,百姓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但问题是你怎么说服一个已经被安利了的邻居相信你?
  “陛下,我们该怎么办?”王道问道。
  下面的兰台尚书和御史们,也是目光灼灼的看着天子。
  这一次的问题,在许多人看来,无疑是非常棘手的。
  大半个关中的基层官员和贵族阶级、豪强家族,都已经入场,而其他人则在准备入场。
  场中的玩家,包括了窦氏、陈家这样的外戚,也有曹、王、灌这样的老牌世家,甚至还有战功赫赫的将军。
  这些人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了秋收前的时机,利用百姓的趋利心理,想玩一次洗钱,将他们兜里正在迅速贬值的钱币,甩给老百姓,让百姓接盘。
  但受损的,最终无疑是朝廷和百姓,甚至很可能酿成一场民变。
  当然,类似民变,朝廷和官府都早有处理的经验了。
  甚至不需要出动军队,县里的衙役和民兵就能轻松镇压。
  因此,很多人的心里都觉得,这次天子大概要低头了。
  是的,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在这个时候,在面临百姓与列侯勋贵及大臣之间,必然会装作看不见这样的事情。
  顶多事后,惩处几个吃相太难看,而且地位边缘化的家伙,将他们当成替罪羊,拿出来给百姓出气。


第621章 投石问路
  刘彻这个时候心里面的火气是蹭蹭蹭的向上冒。
  在这瞬间,他有种要化身斯达舒,将那帮权贵全部塞进炮弹里,然后发射到外太空去的冲动。
  但,作为一个皇帝,他却不能这样子干。
  抛开干趴这些权贵可能带来的政坛真空和政权瘫痪不谈。
  一个国家,一下子暴露出大半个上层统治阶级都在拿下层平民开刀的丑闻,必然会立刻就动摇整个政权的合法性,并产生波及整个世界的动荡。
  既然权贵都在鱼肉百姓,那么天子又在干嘛?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可怕且极为致命的命题!
  但若是放任不管,视若无睹。
  刘彻相信,那些权贵的胃口,会一次比一次大。
  最终,刘彻将退无可退。
  刘彻闭上眼睛,无数个想法在脑海中回转,然后被一一否决。
  任何以命令或者诏书的形势,强制把权贵们给按在地上的做法,只会激化局势。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王莽和王安石的下场,使所有妄图触及权贵利益集团的人,都要三思。
  “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才是治国的根本之道!”刘彻在心里想着:“那么这次,谁是大多数,谁是一小撮,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
  虽然看上去,似乎几乎整个关中的权贵都卷入了这次事件。
  但其实,透过表象看本质,很轻易的就能发现:权贵们想通过这次秋收洗钱,将他们手中积压的劣币,甩锅给百姓,但不可能所有权贵的手里都积压了大量的劣币。
  这其中必然会有:积压了大量劣币,和拥有一定劣币,还有只持有少量劣币跟完全只是来打个酱油等四种人。
  积压了大量劣币的人,肯定是不会在恐吓和威胁中放弃的人。
  但那些只持有一定劣币和少量劣币还有干脆只是酱油党的人,却是很轻松就能被分化瓦解的。
  所以,现在,摆在刘彻面前的问题就是:只要将那些积压了大量劣币的人跟其他人区分开来。
  然后这个事情就很好解决了。
  想清楚这个问题,刘彻很快的,就将嫌疑人的名单缩小到了不过五十人。
  道理很简单,除了这些家伙,其他人完全不需要也不靠铸钱就能快快乐乐的过上奢侈腐败的生活。
  像是外戚的薄窦陈,以及老牌的万户侯就基本都被排除出这个名单了。
  因为他们就算手里真的积压了不少私钱,但在刘彻出面后,也会放弃现在的做法,转而去想其他办法。
  这样的顶级列侯家族,根本就不需要用这样的歪门邪道。
  他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光明正大的让少府去帮他们解决问题。
  其他三公九卿也是如此。
  这么多年了,他们挖少府墙脚,什么时候低调过?
  也就说是,现在外面那些打着这些人旗号的家伙,最多是这些家族里的庶子或者干脆就是家臣管家什么的位置不高的人在想要给自己的财富保值。
  对付这些家伙,刘彻压根就不需要出力,只要哼哧一声,他们就会跑的跟兔子一样快。
  想到这里,刘彻就迅速做出了决定。
  他转身对等候在一旁待命的尚书们下诏:“拟诏:朕闻,今行钱或曰:三铢,或曰:八铢,或曰:四铢、半两,或曰:五铢。
  大小形制乃至于轻重,各有不同,良莠混杂,使细民困惑而国乱其政也!易云:通其便,使民不倦,故圣王治世以去繁化简为要。其令有司上言钱政,朕将择其善者而施之!”
  这就是要放出金融改革,彻底取缔除五铢钱外的其他铸钱的风声了。
  这既是打草惊蛇,也是投石问路。
  看看反应再说。
  但有一点,刘彻能肯定,这诏书一下,大多数跟“一小撮”立刻就能分离出来——但凡不是铁了心,必须要把自己积压的劣币换成保值的粮食的人,都会知道该怎么办,听到风声,还傻兮兮的留在“一小撮”中妄图浑水摸鱼的家伙,刘彻也不介意给汉室的列侯阶级减员,给国家减负。
  至于将五铢钱作为国家唯一法定货币,同时进行金融改革。
  则是刘彻早就想要干的事情了。
  这次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借着这个机会抛出来看看反应。
  若是反应太过激烈,那就先忍忍。
  尚书们没有迟疑,立刻就去拟诏了。
  刘彻回头看向王道,下达命令:“备车吧,朕去探望一下老丞相!”
  老丞相申屠嘉,在进入八月后,他的生命之火就开始摇摇欲坠。
  前几天甚至差点都不行,辛亏淳于意赶到及时,加上辽东出产的野生人参给力,勉强吊住了命。
  然而,也只是勉强吊住了性命而已。
  根据淳于意所说,申屠嘉很可能撑不过八月,要早点准备后事。
  这个事情,让刘彻很难过。
  申屠嘉是他这辈子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这位老丞相,对刘彻而言,就像一个敦厚的长者,亲手将刘彻领上了君王的宝座。
  刘彻无法想象,若没有申屠嘉在最初的力挺和支持,那么他很可能无法顺利的走上储君的大位,进而君临天下。
  做人要知恩图报。
  做皇帝更需要这样。
  不然,其他人很可能就不会死心塌地的给你卖命。
  所以,当申屠嘉病危后的这些天,刘彻几乎每天都会亲自去一趟故安候府慰问。
  很可惜,申屠嘉一直处在昏迷中,偶尔清醒,也大都在半夜或者凌晨。
  刘彻没办法与他交谈,只能是看望完毕后,就勉励一番申家的子孙。
  刘彻估计,申屠嘉的病逝,也就这一两天的事情了。
  为此,刘彻命令阳陵尉,在阳陵的山上,为申屠嘉选定一处风水极佳的墓地,作为申屠嘉的墓葬之所。
  这是汉室的传统了。
  天子的丞相要陪葬天子,君臣于九泉之下,再次执政。
  尤其是刘彻的老爹在其统治期间,拢共就只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丞相:申屠嘉。
  其后的张欧,完全就是个打酱油的傀儡。
  为了老爹的颜面着想,申屠嘉就只能去陪伴仁宗孝景皇帝了。
  虽然按照道理来说,申屠嘉更适合葬进霸陵,去跟太宗皇帝作伴。


第622章 不负初心
  刘彻抵达固安候府时,申屠家门前,已经停满了前来看望、慰问这位老丞相的公卿列侯外戚勋贵的马车。
  这与刘彻记忆里申屠嘉前世吐血而亡后清冷的治丧仪式相比,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不止是申屠嘉过去的门生故旧天天往老领导家里跑,就是那些申屠嘉过去的政敌与对手,也纷纷亲自前来上演一出英雄惜英雄的好戏。
  刘彻明白,这些人是在做戏给他看。
  所以,也没有太过理会这些家伙。
  天子撵车在故安候门前的大道边停下来,刘彻亲自下撵,步行前往申屠氏府邸。
  “其实,说到底,朕也是在作秀啊……”刘彻在心里自嘲的想着。
  “臣等恭迎陛下,吾皇万寿无疆!”刘彻刚下撵车不久,申屠嘉的长子申屠蔑就在一大堆的公侯列卿的簇拥下迎上前来。
  刘彻扫了一眼人群。
  好家伙,除了丞相周亚夫最近在忙着协调全国郡国上下秋收的事宜,无非抽身外,其他三公九卿一个不少的全在其中。
  看来,大家都将这番申屠嘉病危,当成给自己刷声望的场所了。
  不过,这也是刘彻想要看到的场面。
  无论如何,让申屠嘉走的风风光光。
  “老丞相情况怎么样了?”刘彻挥挥手,让众人起身,然后在自己的卫队保护下,与群臣前行,一边走,刘彻一边问着申屠蔑。
  “有劳陛下关爱,家父今日凌晨醒过一次,然后服了药,又睡下了……”申屠蔑低着头,满脸的悲伤。
  刘彻点点头,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所有的一切努力和手段都只是在尽人事,听天命而已了。
  就算神仙下凡,也拉不回申屠嘉的生命。
  “带朕去看看吧……”刘彻吩咐道。
  “诺!”
  ……
  在申屠蔑的陪伴下,刘彻走进申屠嘉的卧室。
  一进屋,刘彻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药味。
  太医令淳于意的几个弟子围着申屠嘉卧塌之地,小心的照顾着。
  而淳于意自然不可能一天十二时辰守在这里,他也老朽了,每日的精力有限,只会在紧急之时,奉命赶来。
  好在故安候府离着太医署不远——这也自然,医院当然会建在贵戚区。
  这些未来的太医,见到刘彻,纷纷恭身行礼。
  刘彻摆了摆手,走到了申屠嘉的塌前。
  大汉帝国的第七位丞相申屠嘉,此刻紧闭着双眼,合衣趟在塌上。
  他脸色苍白,毫无人色,错非其胸膛还在微弱的起伏呼吸,已与死人无异。
  申屠嘉的身体,还是非常强壮的。
  这位从一介小卒子,走到帝国丞相位置的传奇人物,在一两个月前,还能吃下一大碗粟米饭,喝下半斤烈酒。
  只是……
  无论英雄还是枭雄,圣人仰或贼子。
  在岁月面前,全都不堪一击。
  刘彻凝视着申屠嘉的脸庞。
  许多往事,从心底浮现。
  最终,画面定格在了三年前的那个早晨,以及刘彻曾经对现在趟在塌上的这个老人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