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57章

我要做皇帝-第357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回家以后,陈须陈蟜兄弟,第一时间就被自己母亲叫过去问话。
  刘嫖横卧在榻上,颇为慵懒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两兄弟,问道:“皇帝叫你们去,所为何事?”
  “陛下命儿子等明日随驾游猎……”陈须在自己母亲面前不敢隐瞒,老老实实的将事情说出来:“另外,陛下还命阿弟带那师家的人也一起去……”
  “呵呵……”刘嫖坐起来,旁边立刻有侍女过来为其按摩。
  “本宫就知道,这皇帝,肯定会瞧上这师家……”刘嫖的眉毛一扬,轻佻的道:“去把师家的人,给本宫叫来!”
  “诺!”兄弟俩根本不敢问母亲为何皇帝会瞧上师家那样的商贾?
  在两兄弟看来,那等贱民,见上一面,都是抬举了。
  但刘嫖可能今天心情比较好,于是,就坐直了身子,难得的教育起儿子们来:“你们这两个臭小子,哪里知道皇帝的心思?”
  “本宫这个侄儿皇帝,比起先帝,都要更有城府和心机,兴起以来,一举一动,莫不是都有深意!”馆陶想起了许多的往事。
  她是看着那个侄子皇帝,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
  尤其是即位以后的举措,她更是看的清楚。
  旁人都说他馆陶是长安第一贪,不拘什么人,只要送钱,就一定能买通。
  但谁又知道,他馆陶,可不是什么钱都拿的。
  有些钱,拿着会烫手的!
  她又不蠢,可不会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平白的恶了未央宫。
  这些年来,外人只看到了,很多人通过她馆陶,稳住了地位,获得了晋升,却又有几人知道,那些保住了官位,得到了晋升的人,大部分都是皇帝本来就不想处置,或者无关紧要的。
  真要是送钱给馆陶就能免死、升官,那朝野早就群情激奋了。
  到时候即使是长乐宫里的老母亲,恐怕也护不住她!
  在这宫廷之中,想要活的逍遥自在,最重要的就是要见风使舵,察言观色。
  譬如,先帝好女色。
  馆陶就不惜以帝姊,长公主的身份,亲自下场,遴选了天下的美人,每逢先帝驾临,总能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不同风韵的美人伺候。
  先帝开心了,她馆陶的地位自然就节节高升。
  至于外人的议论?那是什么?
  而当今,却不怎么在乎美色,每次来馆陶府邸,对那些来自天下各地的美人们,并不怎么搭理。
  反倒是……
  旁人不知道,馆陶还不知道吗?
  当今天子,心大的很呢!
  他跟太宗皇帝一样,舍不得吃,更舍不得修宫室。
  一餐只吃三个菜,一个汤,别说是跟列侯比了,就是长安城里的小康人家,餐桌上也比天子丰富。
  他也不怎么热衷美色,宫里头加上少使什么的,被册封的妃嫔,也不过三四十人而已。
  比起历代天子的成百上千的美人来说,简直就是清心寡欲了。
  但与个人享受成反比的是,今上即位以来,对民生和军队,却是阔绰无比。
  一上台就宣布永不加赋,又赐民丁男四年一事,加上之前的粮食保护政策,关东馆陶不知道,但在这关中,今上的威望却几乎与太宗时期无几了。
  馆陶毫不怀疑,只要今上一声令下,这关中几百万民众,都可能拿起武器,为其而战。
  更别说,现在在上林苑里试验的水车,还有那些新型农具以及“面粉”“豆油”等物,在未来,都能让天下疯狂。
  别人不知道,但馆陶自己在去了一趟上林苑后,立刻就出钱,在自己家的庄园和土地上,让少府安装水车,同时购置了大批的新式农具。
  至于军队方面,那就更了不得了。
  即位以来,军费一直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就连馆陶都听说了,南北两军,在今年就要完成全铁器化军械,彻底淘汰旧有的青铜兵器。
  去年以来,朝廷在关中和陇右、上郡,新建了十二个马场。
  某个将军曾经在馆陶举行的宴会上,曾在酒后失言说,朝廷到后年,就要有十万常备骑兵。
  皇帝磨刀霍霍,想要干嘛,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看的明白。
  而在这些事情之外,馆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皇帝虽然看上去对商贾喊打喊杀,一帮朝臣跟着叫嚣“强本弱末”。
  又是盐铁官营,又是广迁天下豪强于茂乡。
  但是……
  对那些有技术,有实力的商贾,皇帝却似乎比较保护。
  馆陶自己就曾亲眼见过,临邛的程郑氏与卓氏是怎么攀上天子的。
  现在,宫里面就有着姓程郑和卓氏的美人,据说皇帝对这两位美人还颇为宠爱。
  不久前,南阳将当地大贾孔家报上了迁徙名单,但馆陶却听说,皇帝没有批准南阳的名单,反而撤换了南阳郡守,今天宫里面更传出了,天子欲以张汤为南阳郡郡守的消息。
  假如看到这里都还看不明白,那馆陶就白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了。
  那个侄子皇帝,对商贾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
  对有用的商贾,皇帝是先打再用。
  譬如临邛的程郑氏与卓氏。
  对没有用的商贾,根本就是毫不留情,不管是还是太子的时候,还是即位以后,那些被今上送上断头台的商贾,基本都是没用的。
  只是,馆陶现在还看不大明白,皇帝侄子哪里,商贾们有用和没用的标准和界限是什么?
  这次,师家的事情,让馆陶隐隐约约,好像摸到了些什么。
  但这个事情,她懒得跟自己的两个废物儿子解释太多。
  她只是叮嘱道:“陈蟜,你以后都跟师家那边来往,另外,找个日子,将师家的嫡女娶进门罢!”
  先前,馆陶并未定下婚期,她打的主意是:要是发现师家属于皇帝那里“没用的”范畴,那就立刻断尾,抛弃师家,反正师家的女儿还没进门,有的是借口悔婚,最多,将师家的聘礼退回去而已。
  嗯,馆陶在这个方面的信誉和良心,那是杠杠的,收了你的钱,绝对给你办事,事情没办成,一定退款。
  若是师家属于“有用的”那一批人,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馆陶自己还能得一笔巨额的好处费,更能借机拉近与皇帝的关系。
  真正是一举两得。
  连馆陶自己都有些佩服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哎,可惜本宫不是男儿身啦!”馆陶叹了口气,她真心觉得,自己要是男儿,未必不如先帝。
  陈须陈蟜兄弟听了母亲的话,自然是立刻叩首,拜道:“母亲大人教诲,儿子们记住了!”
  “对了!”馆陶忽然叫住陈蟜,吩咐道:“去让师家将那个嫡女也带来,给本宫瞧瞧……”
  “诺!”陈蟜立刻叩首。
  他那里知道,自己母亲心里面,此刻却在盘算着另外一件事情:“先帝在的时候,似乎颇喜偷吃……当年周仁就常为先帝把风……”这个事情,对其他人是秘密,但却瞒不过馆陶,馆陶也不止一次听说了,先帝跟某些贵妇人之间的秘闻,宫中甚至有传言,先帝幸某夫人,郎中令周仁就在门口把风……老刘家也素来有这么一个荤腥不计的习惯。
  太祖高皇帝时,就喜欢到处睡臣子的妻妾。
  像是赵幽王刘友、淮南厉王刘长,都是这么来的。
  太宗也没改掉这个习惯,当年灭了谋反作乱的济北王刘兴居后,刘兴居的几个漂亮姬妾最后去了哪里,朝野都是心照不宣的。
  先帝更是个中豪杰,甚至,当年某君侯几个姬妾,养到后来,都是帮先帝养着的。
  现在的天子,看着倒是颇有柳下惠的作风。
  基本没怎么去大臣家里打野食。
  但……
  狗改的了吃翔吗?
  刘嫖对此表示深深的怀疑。
  与其这个幸进的机会被别人抢走,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
  左右一个妾室而已,还是商贾之女,在刘嫖看来,只要天子能看上眼,那就赶紧送到天子榻上。
  至于羞耻心什么的……
  咳咳,这世道,礼乐崩坏,早就没有了!
  ……
  刘嫖确实没想错。
  刘彻这个时候,正打着一位人妻的主意。
  未央宫里,管乐齐奏。
  几位大臣的家人,正在皇后陈阿娇的淑房殿做客。
  在汉室,臣子们属于天子治下,而臣子的妻妾家小,则归皇后指挥。
  每岁蚕事之献,都属于汉家朝廷最重要的政治宗教活动之一。
  如今,已近正月,距离三月阳春,皇后率领大臣妻妾,列侯宗女,共献蚕帛于祖宗天地神明不远。
  今日这个聚会,是东宫安排的,主要是让大臣的妻女与皇后亲近,彼此培养出默契,好为三个月后的蚕事之献做准备。
  但陈阿娇太年幼,还只是个半大孩子。
  许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
  因此,作为天子,刘彻理所当然的陪着陈阿娇,参与了这个晚宴。
  来的大臣妻女,都是两千石列侯以上。
  丞相、御史大夫等三公九卿的正妻嫡女全部到齐,另外重要的列侯妻女,敏感部门的主官两千石以上的妻女,也受邀参与。
  因为都是女性,所以,整个淑房殿一下子就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许多列侯的嫡女,大臣的女儿,都特意的打扮花枝招展,一个个像孔雀开屏一样,尽其可能的在刘彻面前展示自己的容貌。
  对此,多数列侯大臣,都是乐观其成的。
  甚至,桃候刘舍还派了几个美貌妾室与两三位庶出貌美的女儿,也参与了进来。
  汉室在女色方面,节操低的令人发指。
  将女儿甚至妻妾献给皇帝侍寝,这在汉家看来,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甚至,还是很荣耀的事情,是光荣!
  当初,太祖高皇帝巡幸赵国,赵王张敖就将自己的美妾献上,引得龙颜大悦。
  后来,那个美妾为高皇帝生下了淮南厉王刘长。
  甚至刘彻这一系,其实也是因此而来,已故的薄太后,最初是臧霸的女人……
  然而,面对这些花枝招展的美女,刘彻的兴趣并不大,身为皇帝,刘彻什么样的女人都见识过,品尝过了,老实说,单纯的啪啪啪,已经很难吸引他了。
  但在不经意间,刘彻却看到了一个记忆中本已模糊的身影。
  这种感觉,是很难形容的。
  就好比,后世的天朝男子,本已结婚生子,年过而立,也颇有些家产了,勉强算个成功人士,这个时候,在某次聚会,忽然偶遇了初中或者高中时的初恋,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初恋一如当年,青春动人,活力四射,一颦一笑,未有所改。
  相信很多人都会难以把持。
  若是天朝律法准许多妻,那么,恐怕不惜一切也要娶回家。
  刘彻现在,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个人。
  本来,事隔二三十年,许多事情都已经不记得了,甚至连样貌与姓名,都淡忘了。
  只隐隐记得,那些快活的日子,与欢乐的时光。
  而现在,她再次出现了,如前世一般,孤零零的坐在一个角落,头戴着一朵象征寡居的小白花,素装淡裹,身姿却丰满的令人惊讶,哪怕是宽大的汉服,也难掩其胸前的饱满。
  刘彻一下子就想起她的小名了。
  “雅儿……”刘彻在心中感慨一声。
  对方正是刘彻前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女人,曾经的河间王太傅长女,卫张氏。
  算了算时间,她此刻应该已经再次许人了吧?
  刘彻不大确定。
  于是,挥挥手,将王道喊到身边,低声问道:“去问下,那个女子是谁家的小娘?”
  王道立刻领命而去,不多时,回来报告:“回禀陛下,那位夫人,乃是建陵侯长女卫氏,据说,四年前寡居,如今,仿佛许给了纪候陈开为续弦……”
  纪候?刘彻摇了摇头,不知道,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列侯。
  但王道却很识趣的立刻补充:“纪候乃是开国一百零八列侯之一,祖上纪匡候陈仓,以中涓从太祖于丰县,以骑将相随,以将军击项藉,卢绾,功,候,七百户,这一代的陈开,乃是第二代……”
  刘彻点点头,七百户的列侯,在列侯中属于很低的地位了。
  这就难怪刘彻都没印象。
  但列侯的食邑再少也是列侯,特别是纪候已经传承五十多年了,这在列侯中也算是老牌资历了。
  卫绾前年才以军功封为建陵侯,而且敕封的还是先帝,为了巩固地位,将女儿嫁给一个老牌列侯,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
  刘彻心中莫名有火。
  “卫绾老儿,你也太不识趣了吧?”想着前世,被迫放弃卫雅儿的事情,刘彻就更是火大。
  忍不住一拍桌子,顿时,惊得满室侧目。
  “去告诉建陵侯和纪候,这个婚事,朕觉得很不妥当!”刘彻淡淡的吩咐一声,随即就离席。
  刘彻的声音虽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