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55章

我要做皇帝-第355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公教诲,卑职知道了……”王温舒连忙低头道。
  “你去忙吧……”王道摆摆手道:“咱家还得去一趟内史衙门,去将张汤接来……”
  “新丰令张汤……”王温舒闻言却是眼皮子一跳,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张汤的大名,对王温舒来说可谓如雷贯耳。
  早在张汤崛起以前,王温舒对其就已经不陌生了。
  说起来,张汤的父亲与王温舒的父辈,还算是熟识。
  从小到大,王温舒几乎就是活在张汤的阴影下。
  父亲每次教训他,总会感慨:鸿固原的张家有子曰汤,年七岁,便熟知刑律,年十一,乃能具刑堂,布文书、查律令,乃审老鼠,尔这逆子,怎就没有人家半分能耐?
  每每此时,王温舒都只能沉默不语,暗地里却把拳头握的死死的。
  关中男儿,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祖先的倔强与刚烈,早已深埋每一个关中丈夫的血脉之中。
  无论旁人怎么想,王温舒是不愿承认自己不如那个鸿固原的张汤的!
  永不!
  王温舒整理一下衣物,他抬起头,看着蓝天白云。
  他感觉自己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在竞争中击败张汤,然后去老爹坟前,夸耀这功勋。
  老头子,你儿子,不比鸿固原那个张氏的儿子差!
  而这次前往荥阳,在王温舒看来,就是一场与张汤的竞争。
  “我要不要去通知一下张汤?”王温舒想了想,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王温舒还是不得不认可,如今他与那个从小就笼罩在他头上的阴影之间的差距,比大河还宽,比高山还高。
  人家现在已经是全天下都炙手可热的政坛新星,冉冉升起的未来九卿甚至三公备选。
  贸然前往下战书,只会让人笑话。
  最起码……
  “也要漂漂亮亮的办完这次差事,等地位平等了,再去挑战!”王温舒心中想着。
  回家以后,王温舒立即召集自己的属下,说明了他将要去荥阳办大事。
  王温舒虽然年轻,但是,在社会底层沉沉浮浮,早就让他炼出了一套独有的御下之术。
  他的属下,与其他绣衣卫直指使者们招揽的属下都不同。
  王温舒敢用他们,是因为这些家伙的把柄全在王温舒手中。
  譬如某人身上曾有命案,又譬如某人曾经干过盗嫂这样的丑事。
  只要披露出来,全部都是死。
  这些人想要活命,就得给他王温舒卖命。
  当然,王温舒更明白,这个世界,并非是抓住了别人的把柄,别人就一定会听你的。
  对很多人来说,你抓住了他的把柄,他可能会表面顺从,但暗地里却在算计,寻找机会,杀人灭口。
  干过游侠,盗过墓,杀过人的王温舒,自然不会迷信拿着把柄,就能高枕无忧这样可笑的手段。
  关键,还是要有钱,足够让这些人豁出性命,卖命的钱!
  所以,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和办成此事后飞黄腾达的前程后,王温舒看着满屋子的属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诸君,任家在宣曲经营六七十年,地窖、仓储中堆满了铜钱,宅院、木箱里放满了黄金,可谓是金山钱海,我等此去,稍稍捞一点,就足够我等富贵一世!”
  唯恐这样的说服力不足够,王温舒干脆振臂道:“前日,河南郡郡守押送雒阳师家前来关中,据说,师家用来运钱的马车,多达数十辆,有些车辆的车辕,甚至走到半路,就被压断,几百万的钱,洒出来,洒在地上,洒了一路,许多百姓跟在师家车队后面,一路跟一路捡,一直捡了几十里,许多人甚至干脆就脱下衣服,用来包钱!”
  “师家如此,任家岂会穷?”
  大家的呼吸立刻全都急促起来。
  许多人的脑子里,甚至就剩下了那师家庞大的运钱车队,一路上不断洒钱,但怎么洒都洒不完的画面。
  师家虽富,但终究只是个行商。
  而且对于多数人来说,师家是个什么,并不清楚。
  相比名满天下的任氏,师家不过是个土财主罢了!
  “娘的!当年任氏在荥阳卖粮,一石粟米一万钱,俺太祖父大人,根本买不起,竟被活活饿死,这个仇,俺一直想报!”一个黑壮的汉子扑通一下,就跪在王温舒面前,拜道:“就是一分钱没有,俺也愿随明公,踏平任家!”
  众人的呼吸,更加急促起来。
  粟米一石一万钱!
  任家卖的粮食,据说全部是从秦国的府库运出去的,起码数百万石!
  这任氏的地窖里,该藏了多少铜钱啊?
  这要破了任家,哪怕只是手指缝里漏出一点点,自家这辈子恐怕都可以衣食不愁了。
  王温舒看着时机成熟,立刻就高呼道:“踏平任家,吃金戴银!”
  虽然匪气十足,但对提振士气,有着超乎想象的作用。
  众人立刻就全部归心,紧紧的团结在了王温舒手下。


第519章 张汤的野望
  尽管来过很多次温室殿了,但张汤依然跟第一次来到这座帝国心脏一般,亦步亦趋的跟着王道,来到殿中。
  “陛下……”张汤微微恭身行礼。
  作为天子潜邸之臣,心腹亲信,张汤早已获准非朝会不必大礼参拜。
  “张卿来啦……”刘彻从案牍中抬起头,微微一笑,就吩咐:“给张县令赐座!”
  等到张汤坐下来,刘彻才道:“这次召卿来,是通知一下爱卿,新丰县那边,爱卿准备一下,交接工作,朕对卿,另有任用!”
  即使没有什么事情要交给张汤去办,张汤这官,也是非升不可了。
  汲黯当了尚书令,颜异成了丞相长史丞,张汤的官职再不升一升,这让天下人看了,岂非是说明,干事的不如耍嘴皮子的?
  这天下英雄,恐怕就都要削尖了脑袋,去钻研那些清贵的位置了。
  精英都去打嘴炮了,事情交给中下等的人办,这不是扯淡吗?
  所以,这张汤必须升职!
  “朕打算让爱卿去南阳郡,担任南阳郡郡守,宁成是南阳人,熟悉当地的情况,卿把他也带上,将南阳郡清理一下,御史大夫、少府和廷尉,都会协助卿!”刘彻对张汤道。
  对于张汤,刘彻已经不需要再交代什么了。
  张汤的聪明与机警,即使是在整个朝廷里,也是难得的。
  他在新丰县这一年所作所为,刘彻也看在眼中,知道,他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但,这还不够!
  刘彻对张汤的期望值很高!
  就是汲黯与颜异,在刘彻看来,未来也不如张汤。
  任命为南阳郡郡守,虽然有些冒险。
  但真金不怕火炼,像张汤这样的人物,给予的压力越大,他爆发出的能力也越大。
  刘彻可是记得清楚,历史上,张汤临死前,把自己的仇敌全部拉去垫背,顺便还给自己儿子铺好了青云路。
  这样的手段与果决,翻遍中国历史,也找不出几个。
  “诺!”张汤闻言,微微一惊。
  “南阳郡究竟发生了什么?”张汤心下寻思着:“陛下竟然不得不派我去,还要带上宁成,御史大夫、少府、廷尉衙门都要做我的后援……”
  历来,汉室天子派遣心腹,前往关东,只能说明一个事情,天子对当地官场和地方豪强,已经忍无可忍。
  派其他人去都不放心,只有亲信前往,才能保证控制局面。
  类似这样的事情,汉室历史上也不过发生聊聊几起。
  其中多数都是发生在吕后时期,为了对付齐鲁当地桀骜不驯的地方势力而为。
  太宗上台后,就放松了对关东的监管,直到如今。
  张汤在心里微微沉思片刻后,却也理解了刘彻的苦衷。
  南阳那地方,张汤虽然没去过,但是,宁成却与他谈过许多南阳的故事。
  南阳郡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自古就是中国膏腴之地。
  在战国时期,南阳的商业就已经很发达了。
  秦统一天下后“迁六国不轨之民”于南阳,更是加剧了当地的商业氛围。
  什么叫不轨之民?
  在法家主导的秦代,商人就是不轨之民!
  直至如今,南阳几乎就是商人的天下。
  全郡三十五个县,县县都有大量的手工作坊与冶铁、锻造作坊。
  南阳所产的铁器与布帛、钱币,行销天下。
  而发达的工商业,带来了财富,更带来了死亡与灾难。
  以宁成所说的情况来看,在南阳,恐怕商贾豪强们利用金钱,早已腐蚀了从上到小的整个官僚系统。
  此去南阳,张汤觉得,恐怕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于是,他恭身拜道:“陛下,臣请陛下赐臣便宜行事之权,再命羽林卫,调遣一个队率的兵力,随臣前往!”
  假如宁成所言不假,整个南阳郡三十五个县的官僚系统都已经被地方豪强、商贾腐蚀。
  那么,张汤觉得,他想要完成使命,就必须要掌握一支绝对信得过的精锐武装力量。
  这样,哪怕发生最坏的情况,他张汤也能强行扭转过来。
  刘彻闻言,满意的点点头。
  这才是干实事该有的模样!
  在汉室当郡守,不会杀人,不敢杀人,是没办法治理好地方,让那帮满脑子都是金钱的商人和官吏老实的。
  况且,郡守上任,本来就会带一支中央军队前往赴任。
  既是向郡中上下宣告新郡守的背景,也是防止某些家伙狗急跳墙的保障。
  “朕给卿两个队!”刘彻站起来说。
  一个队率,不过一百多人,远远不够!
  而且南阳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刘彻自己心知肚明。
  看看南阳郡下面的那些县,就知道,张汤这次去了,要是压不住场子,那就要出大问题了。
  要知道南阳的户数和人口密集度,可是仅次于关中的!
  不然,小猪也不会将霍去病和张骞都封在南阳!
  “臣谢陛下!”张汤连忙拜道。
  两个羽林卫的队率,将近三百精锐。
  这让张汤心里吃下一颗定心丸。
  更重要的是,天子的表态,让张汤看到了自己光明的未来。
  羽林卫,这可是天子宿卫武装,带着这样的部队去地方,等于告诉天下,他张汤的靠山就是天子!
  而且,羽林卫的精锐,整个关中都是公认的。
  汉家制度,布衣想要位列三公,是千难万难的。
  除非能立下军功,受封为列侯,才有那么一丝可能。
  而张汤正是布衣出身,他若想将来,成为三公九卿中的一员,现在开始,就要想办法历练自己的军事指挥技术了。
  有着羽林卫一同前往南阳,那他张汤就可以借机,练出一支精锐,然后再在未来,指挥这支部队,建立功勋,封侯拜相。
  以张汤所知,不止是他。
  现在,汲黯与颜异,也在谋求下放地方,担任郡尉郡守一类的官职,寻机转为武将——汉室文武界限很模糊,郡守郡尉遇上战争,只要有天子诏命,随时都能挂将军印出征,然后在战争中建立功勋,受封列侯。
  这条道路,也是过去六十年,多数汉室重臣走过的道路。
  譬如现在的丞相周亚夫,就是以河东郡郡守转为武将的。


第520章 聪明
  送走张汤,刘彻又将少府令岑迈找来。
  岑迈来了以后,刘彻就问了下水车的安装情况。
  岑迈于是就简单得跟刘彻汇报了一下具体情况。
  现在,上林苑里的水车,基本都装完了,所有耗费全部走的少府内库的帐,自然是毫不费劲。
  但是,在上林苑之外,这水车的推广,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中国人从来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没有看到好处前,任你说的天花乱坠,许下多少承诺,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即使是刘彻拿出了所谓的“退税”作为胡萝卜,更定下了退税额度,可以用于冲抵赋税、平价购买官制铁器农具的优惠政策。
  像是墨苑改进和研发的许多新式农具,如曲辕犁、铁锹以及土化肥,更是只有通过退税额度才能购买。
  但,奈何这些东西,都是新东西,对于民众的吸引力,也就那么回事。
  跟水车一样,想要民众对此趋之若鹜,恐怕要等个一年半载,等待百姓看到了这些东西的威力,切身的体会到好处,还要有着强烈的对比,他们才会热衷。
  在那之前,恐怕多数百姓,也就是看个热闹,图个新鲜。
  想要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千难万难!
  也就只有张汤主政的新丰县,因为张汤组织得力或者说县里的大户想要抱大腿,拍马屁,才推广的比较顺利。
  刘彻听完岑迈的汇报,也是叹了口气。
  他手指转动片刻,然后道:“岑少府辛苦了,此事,先这样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民众不愿意,刘彻也没办法强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