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43章

我要做皇帝-第24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满朝文武,究竟有几人,真正效忠于我?听命于我?”刘彻一步步的走上御阶,心里不由得打起鼓来。
  他走到龙座前,转过身子,一挥袖袍,坐在龙座上,透过眼帘前的十二道旒珠,看向文武百官。
  一个宦官,高声唱诺:“新君即位,百官参拜!”
  文武百官,于是在右相国张欧,车骑将军、中尉郅都的率领下,朝着刘彻这个新君,三叩九拜,齐声道:“臣等叩见陛下,陛下金安!”
  坐在龙座之上的刘彻抬头,挺胸,双目凝视前方。
  坐在这个天下至高的宝座上,刘彻感觉,身体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这一刻,他感觉,他仿佛就是一尊站在云间的神明。
  世间种种,万物苍生,天下宇宙,俱在他的掌握之间。
  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难怪,那么多人都想当皇帝!”刘彻心道。
  皇帝是什么?
  官方的解释是——受命于天,代天牧狩。
  简单的来说,这天下苍生,郡国臣民,他从此以后可以杀生予夺,随心所欲。
  在理论上,除了冥冥中的上帝,没有人比皇帝更大,除了虚无缥缈的上苍,没有任何意志与事务,能束缚皇帝。
  即使是君权被贵族限制的西方,尚且有国王喊出了“朕即国家”。
  在中国,皇帝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神权的象征。
  他是人,也是神!
  但刘彻知道,他距离成为他的皇祖父那样的在世圣人的距离,就如地球到月球一样,遥不可及。
  就是他的皇父——先帝的威权,也超越他起码半个地球!
  他现在,不过是个光杆司令,甚至是傀儡、木偶!
  然而,即使傀儡,即使是木偶。
  他也是皇帝!
  是皇帝,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掌握权柄,想要获取更多的权力,想要将一切都掌握在手里。
  因此,他决定试探一下,看看着朝廷里,究竟有几个人,是真正效忠于他的。
  “嘴炮,人人会喊,但行动起来的,才是真臣子……”带着这样的念头,刘彻清了清嗓子,朗声对大臣们道:“朕永思孝道!先帝即位以来,内抚黎庶,外御夷狄,扫逆贼,田税三十取一,除肉刑,施恩德,上帝降以宝鼎嘉之,功莫大焉!”
  刘彻面不改色的看着朝臣们,一字一句的道:“朕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故圣人制礼乐各有由,闻歌,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其令太常、少府、宗正、太仆与右相国、御史大夫,共定先帝庙宇之乐舞,以明修德,然后,著于竹帛,施予万世,永永无穷!”
  听了刘彻这位新君,坐到龙榻上后下达的第一个诏命,许多官员都是面面相觑。
  这刘氏的节操,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少啊!
  许多人在心里叹息着。
  这新天子的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他要给先帝立庙,上庙号!
  在谥法制度中,只有有庙号的天子,才能享有特别为其制定的乐舞!
  只是,商周以来,谥法制度极为严格。
  先帝在位不过四年,准确的来说是三年零几个月而已!怎么给他上庙号吗?
  许多人在心里腹诽着。
  此例要是开了,那以后,是不是是个皇帝都能有个庙号了?
  更多的人挠头搔首,但偏偏,没有人敢反对!
  新天子,以孝为本,尊先帝之功,给自己老爹捞个庙号,立个庙,谁反对,谁就是不忠不孝不义,直接可以拖出去弹鸡鸡弹到死了。
  刘彻看着一片寂静的群臣。
  心里微微也有些得意。
  给老爹立庙,争取死后待遇,这是他自以为选择的一妙棋。
  在汉室,谥法制度极为严格。
  最起码,现在是这样的!
  前世,皇帝老爹治理天下功绩卓然,却只能谥一个景字,庙号的话,连屁股都摸不到!
  就是历史上,小猪的世宗庙号,还是宣帝给上的。
  然而,宣帝以后,整个谥法体系就崩溃了。
  宣帝的中宗,自然没有疑问。
  但逗比一样的元成哀,居然也有庙号……
  搞的后来刘秀上台以后,也为这些个祖宗的脸皮之厚,感觉汗颜,毅然决然,坚决的废掉了这些家伙给自己贴的金。
  在这个谥法制度严格无比的时代,刘彻抛出这么一个命题,实则是迫于无奈,只能学习后世的明朝嘉靖皇帝的策略。
  嘉靖是作为藩王子弟被迎立为皇帝的。
  他上台后,立刻就搞了个大礼仪。
  真当嘉靖是个孝顺无比,以至于不顾宗法传统的皇帝了吗?
  嘿嘿……
  所谓大礼仪,在刘彻看来,其实就是个站队的问题。
  大臣们,你们是忠于朕,还是忠于别的什么?
  旗帜鲜明,立场明确的站队吧!
  这一招,从宗法礼仪传统下手,避免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将斗争局限在礼仪与宗法之中,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朝野瞎折腾,还能安全快速便捷的知道,谁是自己人,谁是反对派!
  还没人能挑错!
  总不能儿子给老爹捞身后哀荣,也属于错了吧?
  至于节操是什么?
  能吃吗?
  “谁是朕的敌人,谁又能成为朕的朋友?”刘彻看着大臣们,心里颇为好奇。
  他很清楚,再没有比他抛出来的那个问题,更能迅速明确的确定那些人可以拉拢,那些人应该打击,那些又该团结了。
  ……
  大臣们此刻,心里真的是纠结无比。
  新君抛出来的诏命,有问题吗?
  在制度上来说,问题大大的!
  但,能站出来指责,摆在台面上议论吗?
  谁他妈敢啊!
  也不看看,现在是谁在带着如狼似虎的士兵在这宣室殿里警戒?
  是那位先帝的鹰犬,前中郎将郅都,现在的中尉、车骑将军!
  更何况,新君的态度,在孝道一事,完全挑不出错。
  谁敢说儿子给老爹争取待遇有问题?
  谁敢说先帝配不上一个庙号的哀荣?
  真要有那么个笨蛋站出来就好了……无数人在心里想道。
  只要有个炮灰冲在前面,他们也就能尾随其后,各抒己见了。
  至于那个笨蛋会是个什么下场?
  谁会关心呢?
  然而,在场的官员,基本都是一千石以上的巨头,而且俱是实权的巨头,不是那种顶个博士什么的头衔,平时只要吆喝几声“圣人、仲尼、周公”就能安安心心领俸禄的文学家,他们,可都是一刀一枪的爬到这个位置的!
  至于,彻侯勋臣什么的……
  许多大臣将视线看过去,希望这些国之干城,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维护礼法尊严,谥法制度。
  可是……
  在这个关键时候,彻侯们一个两个的都好像在神游物外。
  二十多年来,一直统领彻侯勋臣的章武候窦广国一副老迈昏聩的模样,居然眯着眼睛,一副在打瞌睡的模样……
  长乐宫卫尉,南皮候窦广国倒是精神抖索。
  可他就顾着擦他的佩剑和配饰了,一副我只是来打酱油的模样……
  皇太后的兄长枳候薄戎奴,临襟正坐,满脸正气的站起来。
  无数人以为,救世主出场了。
  纷纷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就等着枳候发言,他们就立刻跟进,一定要维护这宗法秩序!
  可惜,枳候出列以后的第一句话,就把他们打落深渊。
  只听到这位已经沉寂二十年的君侯,慢悠悠的匍匐到地上,拜道:“陛下永思孝道,诏命大臣立乐、舞以明先帝之盛德,此臣愚所不能及也!臣谨以为: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太宗孝文皇帝、先帝!当仿太宗孝文皇帝为先帝立庙,陛下宜当世世代代献祖宗之庙,郡国诸侯各为先帝立庙,诸侯王彻侯使者侍伺天子,岁献庙前,请著于竹帛,宣布天下!”
  喂喂!枳候!你的节操呢?
  士大夫的立场要不要讲了?
  贵族的荣誉还要不要了?
  无数人心里好似有几百头野牛狂奔而过!
  刘彻却是满脸笑意的看着薄戎奴,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靠得住啊!
  他微微笑着点点头,故作谦虚的道:“朕不敏于行,不能识先帝之盛德也!然,先帝命田税三十取一,承太宗孝文皇帝之政,去肉刑,轻徭役,平定叛逆,驱逐夷狄,此皆三皇五帝所未及也!先帝亲行之,德厚牟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是故上帝嘉以宝鼎!”
  刘彻微微笑着,一点都不害臊的给自己老爹贴金!
  他说这些话的意思很简单。
  就是要告诉大臣们,快点站队吧?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升官加薪的机会,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刘彻很清楚,官僚这个东西的下限就是没有下限!
  他们的下限从来都只会越来越低,而不是相反!
  刘彻相信,这个世界上,死抱着老黄历不放的老顽固的数量,绝对少于那些心思活泛,找到机会就要投机的政治投机客。


第373章 新的时代(三)
  事实证明,在升官加爵面前。
  什么礼法,什么传统,都是虚的!
  就连赵高指鹿为马,都有人捧臭脚,区区一个给先帝上庙号,又算得了什么?
  立刻,就有一位身穿千石朝服的官员,出列拜道:“陛下孝感动天,臣闻之,亦为陛下之孝感佩!臣闻仲尼曰:必世而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先帝主政天下四年,布德行武,功绩著于竹帛,纵城旦司空,亦有恩泽,臣愚窃以为,先帝当立庙祀之,使天下世世代代,皆知先帝之德!”
  刘彻听了,微微颔首。
  这才是好臣子嘛!
  应该记下来,以后好好表彰!
  只是……
  刘彻在这低头注视那个官员的刹那,赫然发现,这货不就是丞相府长史之一的韩震吗?
  他摇了摇头,不由得看了一眼,那位站在百官之首的大汉丞相张欧。
  刘彻发现,张欧跟没事人一样,低着头,弓着身子,既没有打算跳出来跟随其属下劝谏,更没有什么站出来据理力争的打算。
  见了张欧这副模样,刘彻也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其实,韩震跳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啊!
  一个连属下都压不住的官,能指望他干什么?当花瓶吗?
  刘彻心里腹诽着。
  或许,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皇帝老爹才会在临终遗诏中,复辟已经废止了十几年没用的左右相国制度,任命周亚夫来当左相。
  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张欧——非少主肱骨!
  心里头的念头一闪而过。
  朝堂上的局面,却在刘彻这一念之间,迅速发生了变化。
  韩震第一个跳出来以后,其他人就不能再装鸵鸟了。
  无论他们有多少顾忌,有多么的不情愿,这个时候,也只能站出来,硬着头皮,表达自己的立场。
  韩震之后,桃候刘舍就尾随其后,出列拜道:“陛下,臣舍亦附议,先帝之德,绵绵无边,当立帝庙!”
  刘舍一直就是汉家皇室的应声虫,哈巴狗,他跳出来,没有人奇怪。
  倒是一直深受先帝恩宠的御史大夫晁错,一直站在原地,没有动弹,这就让人奇怪了。
  就连刘彻也将目光在晁错身上稍做了停留。
  “这头犟驴,该不会又钻死胡同了吧?”刘彻心里寻思着。
  这个时候,第一个不河蟹的声音,终于出现了。
  只见一位身着彻侯冠袍的贵族,站起身来,拜道:“陛下,臣以为,切切不可如此……”
  “嗯?”刘彻怒目而视,瞪过去,鼻孔里重重的发出一声哼声,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只是,汉室彻侯,总数多达两三百号,刘彻一时半会,也没想起来,这位是谁。
  但,他既然跳出来了,那就得做好当炮灰的准备了!
  “他难道不知道,枪打出头鸟吗?”刘彻暗自嘀咕了一声。
  那位彻侯脱帽叩首,恭声道:“陛下,先帝固然德沛苍生,然,其在位太短,贸然立庙,恐为天下人议论……”
  “咳咳……”刘彻故意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
  “此乃何人?”刘彻招招手,将一位宦官叫到面前,低声问道。
  “回陛下,戴候秋悼!”被刘彻喊到面前的那位宦官低声答道。
  两人的对话虽然都是很小声很小声。
  但是,奈何这宣室殿乃是汉家举行朝会之所,有特殊设计,用于扩音、传音。
  因而,刘彻那低低的问话,自然就被许多人听到了。
  其中就包括了那位倒霉的出头鸟同志……
  可怜的戴候秋悼顿时就吓了个半死!
  要知道,刘氏天子小鸡肚肠,爱记仇的天赋,闻名天下。
  这要是上了天子的小本本,那以后该怎么办?
  秋悼顿时就吓得匍匐在地上,不敢动弹了。
  实在是老刘家,前后两代天子,身体力行,充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