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概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交易内容约定以后,刘彻与乌孙大禄就迅速的各自离去。
刘彻在御花园门外的一个偏殿,换回自己的太子常服,然后,就慢悠悠的走回宣室殿。
掐着时间,刘彻刚刚来到宣室殿时,匈奴的使团众人,刚好从宣室殿中出来。
与刘彻一样,这些家伙,刚刚也进行完了一次谈判。
这个世界现实的很。
当刘濞起兵的消息一传到长安,这些匈奴人立刻就蹦跶了起来。
一口一个“我大匈奴控铉数十万”,明里暗里都在威胁恐吓。
遇到这样的无赖,没有人能有办法。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相对的来说,匈奴人现在只要金银财帛,对于汉室来说,真是万幸。
是以,不管匈奴人提出多么不可理喻的条件,汉室君臣都只能坐到谈判桌前,与之一条条的谈。
刘彻看着这些志得意满的家伙,趾高气昂的从宣室殿之中出来。
心里真是有些忍不住跑上前去给他们一巴掌。
拼了命,刘彻才压制住内心的狂暴。
看着这些匈奴人消失在视线之外,刘彻才狠狠的挥了一下拳头,他发誓,总有一天,会让匈奴人连本带利的将欠汉人的血债,全部还回来,还会让他们尝尝被羞辱的滋味。
来到宣室殿,见了皇帝老爹,刘彻照例跪下来问安。
“太子,可都谈妥了?”天子刘启问道。
刘彻恭身答道:“回父皇,都谈妥了……”
于是,刘彻就将自己与乌孙大禄谈成的协议内容都说了一遍。
天子刘启听完,点了点头,道:“这事情,太子办的不错……”
随即他又问道:“太子确信,乌孙人会将苜蓿找来?”
刘彻肯定的点点头。
就在方才,刘彻已经问过大禄了。
问过了以后,刘彻才知道,他原先想靠匈奴人去弄苜蓿,基本上是不可能搞到的。
原来,据这大禄所说,苜蓿草,在西域只有月氏人建立的大夏才有。
此草在大夏被视为国宝,而月氏人与匈奴仇深似海,想靠匈奴搞到这月氏人的镇国之宝,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大禄知道这个,还是因为距离大夏比较近,而且,月氏与乌孙也是世仇,因此,对月氏人的近况,比较关心,这才知道。
天子刘启却是苦笑两声,对刘彻道:“太子,汉匈新约已定,今岁益加丝帛千匹,大黄两百石,花椒五十石,其他一切如故……”
刘彻闻言,心里头也是很不是滋味。
本来之前与匈奴人都说好了,两国通过贸易来换取各自所需。
然而,刘濞一起兵,匈奴人就立刻翻脸不认账了。
也就是说,借着刘濞起兵的空档,匈奴人一毛钱没出,就敲走了汉室了大量的财帛。
这还是因为匈奴单于有国书传递过来,在国书上,单于行文比较温和,还亲口许诺了和平,重申了两国旧盟的缘故,不然,匈奴人的嘴恐怕张的更大。
此事,让刘彻生平第一次知道了国耻两字的意思。
三世为人,他第一次亲身经历了,国家不够强,拳头不够硬,被人生生讹诈的感觉。
这感觉,让他愤怒,让他咬牙切齿,也让他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
“从前书上总说什么巴黎合约什么的,我还没什么感觉,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这世界,强权即真理!”刘彻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想不再有今日之耻,我就要发愤图强,将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而在千里之外,匈奴单于庭此刻所在的草场。
匈奴单于军臣却面临着一个抉择。
南边的汉人来了一个使者,汉朝的一个叫赵的国王的使者。
使者告诉他,汉朝内乱了,想请他出兵。
若在以往,军臣肯定会相当乐意搀和一脚,借此显示一下匈奴的力量,顺便,浑水摸鱼,能捞多少是多少。
但现在,却不是一个好时机。
就在不久前,他曾召集所有盟国和部落首领,亲口下令,要遵从盟约,不可南侵。
虽然,匈奴人说的话,在利益面前,跟放屁没什么区别。
然而,这么快就把自己说过的话给吞回去。
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是有些犯忌讳的,会让以为他不够庄重。
更何况,相比南边的汉朝,此刻,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西边,匈奴的世仇月氏的身上。
月氏部落主体西迁之后,留在草原的月氏部落,自称小月氏。
一直在与匈奴为难。
最近,一系列的情报都显示了,在西方站稳了脚跟的月氏人,已经有意再次向东方伸手。
某个小月氏部落,最近就忽然反常的壮大了起来,多次袭击了匈奴在西方的几个传统牧场,杀死了数百牧民。
到底是去南边,搀和一脚,捞些好处,还是关注西方最近的动向,集中力量来清剿死敌可能的死灰复燃。
对军臣来说,这道选择题,很容易选择。
于是,他对他的大臣们道:“南边的汉朝,与我大匈奴的盟约,依旧有效,任何部落,不许违背我的意志,让人看好了那些右贤王的部族!但有违逆者,就地格杀!”
第318章 下邳危机
四天以后。
十月丁酉,周亚夫统帅的汉军前锋越过昌邑,进抵睢阳,与梁王刘武的梁军会师。
消息传来,整个长安一片沸腾。
过去五十年,长安还没有输掉过任何一场与诸侯王的战争。
韩信、彭越、英布、刘兴居,这些过去的枭雄,用他们的人头担保了,汉室中央军队的战斗力。
而英布的旧例告诉人们,无论叛军之前多么威风,打败了多少地方军队和诸侯军队,只要来自长安的中央军队与地方诸侯军队回合,叛军的所有优势,都将付诸东流水。
可惜,长安还没来得及庆祝。
一个噩耗传来。
就在周亚夫的大军前锋与梁军会师的当日,下邳易帜。
一个叫周丘的人,诱杀了下邳郡尉,以屠城相威胁,胁迫下邳郡的地主、豪强以及官吏,起兵响应刘濞。
周丘自下邳起兵,裹挟下邳的郡兵以及地主豪强官绅,向北进军。
沛郡告急!
江淮告急!
齐鲁告急!!
刘彻闻知这个消息以后,也是叹了口气。
朝廷的面子,这一次算是丢了个干净!
而且,很快连里子也要丢掉了……
周丘也算是个人物了,虽然刘彻在穿越前,根本不记得历史上曾有一个叫周丘的家伙。
然而,在前世,此人却是刘濞阵营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单枪匹马,拿下下邳,整合江淮,一路攻城略地,多次打败前去围剿的汉军地方军队。
最后竟然让他滚雪球一样滚出了十多万大军。
城阳王刘喜下令城阳中尉率三万人前去讨伐,结果全军覆没……
假如不是吴楚的忽然死亡,导致他心灰意冷,退兵下邳,又在退兵的路上忽然暴毙,这吴楚七国之乱,前世未必能那么快平息。
最起码,这人要是横下一条心,自立起来,最起码,整个江淮都要糜烂,吴楚之乱也要延绵数月甚至数年。
“草莽多英雄啊……”刘彻感慨一声。
这周丘,确实是算的上英雄了。
可惜,明珠暗投!
“说说看,这周丘,何许人也?”刘彻负着手,看着跪在他面前的一个官员。
这官员,就是下邳郡郡守杨信。
在前世,此人就是那个被周丘砍了脑袋祭旗的官员,今生,他却因为考绩而来到了长安述职,因此,逃过一劫,他的郡尉替他挨了那一刀。
“回禀家上,周丘者,下邳周氏也,周氏,乃下邳豪强之一,四年前,此人酒后杀人,为罪臣通缉,亡命吴逆之所……”下邳郡守杨信,此时没有半点封疆大吏的样子,犹如一条丧家之犬一般,狼狈无比。
下邳全郡反叛,这罪名,可不小!
追究起来,即使从轻发落,他也逃不了一个渎职的罪名。
倘若朝廷发起狠来,那他就得人头落地!
刘彻闻言,回身看着地图。
韩信做楚王那会,就定都下邳,韩信废王以后,下邳从楚国单独被隔出来,作为江淮诸国与东南吴楚之间的屏障。
下邳郡大概在后世的江苏境内,三国时期,吕布就是在下邳被阿瞒给咔嚓掉的。
下邳郡向北,就是城阳国,东就是沛郡,南边是吴楚,西边是大海。
前世,周丘先是东进,攻略附近城邑,然后北进城阳,与城阳王刘喜的军队发生激战,屡次击败之,甚至,刘喜的中尉都被其阵斩。
前世,许多人事后说,倘若刘濞能给周丘多一些支持,哪怕,只是多分一万老兵给他。
那他就能快速的击败城阳国,打通吴楚与齐鲁之间的交通。
吴楚七国,就将不再各自为战。
整个战局都要改写!
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上我也行的论调。
现实是,刘濞连自己的老将田禄伯分兵的要求都拒绝。
因此,其实,周丘只是看起来声势浩大而已。
只要正面战场刘濞一败,周丘立刻就会在退兵的路上被他的部下“暴毙”。
刘彻真正感兴趣的是——江淮诸郡到底烂成什么样了?
二十年承平,远离长安,又有江淮三国阻隔,山高皇帝远,地方上的土豪,玩的真是嗨皮!
这一次,周丘单枪匹马,就能让下邳易帜,接下来一个月,此人的军队滚雪球一样滚到了十多万。
这个事实,就说明了,在江淮诸郡,地方豪强官僚势力已经尾大不掉了。
需要割一割韭菜了。
刘彻低头沉思一会,他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这些陈年往事的时候。
打败了刘濞以后,这些事情,有的时间秋后算账。
现在,为了稳定着想,不管是刘彻也好还是他的皇帝老爹也罢,都不会去追究这个事情到底谁来负责。
目前的关键,就是保住沛郡,尤其是沛县和丰县。
不然,祖宗的龙兴之地都被人占领了。
那长安的脸就真的要丢光了!
刘彻挥挥手,道:“卿先下去罢,孤要一个人静一静!”
说完,也就不管杨信,径直朝着甲观的大殿而去。
托刘濞造反的福,刘彻的粮食保护价政策,彻底没人敢下绊子了。
从朝堂一直到地方,一路绿灯。
许多人都将此事看成是皇室为了笼络民心而实行的福利政策。
因此,多有配合甚至助益。
随着粮食收购的顺利进行,两千多万枚五铢钱,也因此顺利流入市场,金融的杠杆力量开始发生作用。
因着这一批新钱的流通,加上朝廷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以,尽管此刻天下动乱,但关中的粮价,却并未波动。
一石新米在长安直市的粮铺之中,现在售价五十五钱。
这个价格只比去岁新米上市后的米价略高,远远低于前世吴楚之乱时,长安米价一石一百余钱的高峰。
因为此事,刘彻这个太子彻底的在关中民众中打下了名望基础。
许多百姓因此对刘彻是太宗孝文皇帝指定的隔代继承人这个传言,更加深信不疑。
非是太宗孝文皇帝指定的隔代继承人,天生的仁厚之君,安能如此关心小民?
老百姓,就是这么的淳朴。
而在此时,名望就是太子的翅膀,甚至是利刃。
像前世,刘荣名望不咋的,是以,能被皇帝轻易废掉。
而像惠帝,即使刘邦想废,也是掂量了许久,终究不敢下手,又如小猪的太子刘据,因为有一个仁厚之君的名声,所以,在江充要逮捕他时,他能狗急跳墙,差一点就能重演沙丘事变或者玄武门故事了。
刘彻来到甲观,是来审查最近一段时间太子宫里里外外的账目的。
他很清楚,身为上位者,他只需要抓住两个关键就足以让下面的人乖乖听话。
第一个是人事。
第二个是财政。
抓好这两个事情,就不怕下面的人玩手段,耍阴谋,甚至尾大不掉。
第319章 板甲与人才
刘彻走进甲观的殿堂之中,就只见到,数十位低阶官僚,正在埋头计算着那些堆在殿中,像个小山一样的支出账簿。
太子宫重新运作起来,至今不过两月余。
然,产生的账目,却已经堆积如山。
这宫里面上上下下,茶米油盐酱醋茶,事无巨细,都记录在这些账簿之上。
见到刘彻来了,正在督促的张汤与颜异,连忙迎上前来。
作为刘彻捣鼓出的门下省的负责人,这些账目的核算与监督,就是他们的职责。
最近两天,张汤与颜异几乎是衣不解带的蹲在这甲观,一笔一笔的清算和查核支出的钱粮。
这是一个笨办法,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