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443章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443章

小说: 重生之商海惊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四十五章 星安保险

林佳娜毕竟是血腥女皇,她和武疯夏雨佳一样,虽然身为女性,但对黑暗世界打打杀杀的事情更为热衷,虽然劝说杨星想用黑市拳赛的名义设局引人入彀难度不小,但并不表示她不愿意搀和进来。她提醒杨星其实这种事情他手下还有人更适合,香港兴和社的老大岑氏兄弟不正跟他一起做生意吗,兴和社可是在海外华人中都名气十足的大社团,他们肯定有自己的门路参加过黑市拳赛。
杨星一拍脑门,心想自己果然是灯下黑,怎么会把这两位黑帮大佬给忘了,想来平日里他们对自己一向恭敬,见面时总是摆出下属姿态,倾听自己对生意的高谈阔论,杨星就一直把他们当成是生意伙伴对待,几乎快忘了他们重要的另一重身份了。
即然这样,他在香港还有几桩大事要办,虽然冒着**提前爆发的危险赶回去不符合他的宗旨,也少不得和一帮未婚妻先告个假,独自飞回香港处理。走的时候他才长喘了口气,觉得压力了不少。
看起来他在瑞士古堡里和众美风流快活好不惬意,但他有苦自己知,这群女人看到欧阳倩等人的例,为了尽早“开花结果”,缠着他随时随地播种不止,杨星人单力孤,即使有龙虎丹鼎功护体,也快要弹尽粮绝,早就想找机会溜走。这回有正经公事的挡箭牌,他又一直对身边女人追求自己的事业大力支持,她们虽然不舍,但明白要公私分清,这才放他溜走。
2002年10月,杨星回到香港时,很是在车水马龙的香港街头站了半天,观看周围的芸芸众生,心头感慨他该做的努力都做过了,而香港能否抵挡住**这波97金融风暴后的最大考验,现在看来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不过他相信韧性十足的香港人一定能承受住这次打击,自己能做的,就是把损失减到最低。
发现这次中央有人觊觎自己的财富,杨星越发注意要团结周围的盟友,只要“他的团队”力量整体凌驾于对手集团之上,那么任何阴谋诡计都不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而香港特首包海生无疑就是很值得他去团结的对象。
香港特首包海生于今年2月的第二届特首竞选上,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轻松连任,可以继续他的下一个5年任期。但知道历史走向的杨星却知道他这一任期内多灾多难,也许是规则设定一个人只能担任两届特首任期,他以为得到中央力挺,未来三年内放手推出了多项令人诟病的计划,加上**对香港经济的打击,他本人能力又有限,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结果前世里05年就不得不托病下台,没能完成最后的任期,只能将烂摊交给后任处理。
这一世因为杨星的积极介入,包海生第一任期在抵抗亚洲金融风暴中大放光彩,不但让香港成为硕果仅存的经济体,把竞争对手新加坡甩下去一大截,还在和国际炒家大战香港联系汇率中大获全胜,树立起香港经济自由但防护森严的良好印象。
在印尼动乱、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网络被攻破、美国911恐怖袭击等一系列影响国际金融大事发生后,香港更被投资者视为安全投资之地,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资,国际金融地位已经隐隐和纽约、伦敦这样的金融大都会呈分庭抗礼之势。
这导致香港经济这几年从金融风暴里恢复的很不错,包海生又采纳了杨星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建议,香港三大主权基金到处投资香港和国内的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加上杨星还在香港启动了观塘工业区改造和天空星城建设等大手笔,投资额度数以百亿美元计,香港这几年的gdp增长都在5%以上,以一个成熟经济体来看委实是份不错的成绩单了。
杨星因为当初把中星总部设在香港,自然不会喜欢周围环境因为政治而动荡,他之前和包海生拉好关系也是为了能从政府手中得到优惠,可不想这个关系被打断,所以尽其所能给予包海生施政上提出建议。
前世里包海生最后施政被香港媒体讥笑为“老懵懂”,认为他多谋少断,议而不决。这一世杨星借重生优势已经在能力范围内给他支招补救,尤其是杨星在亚洲金融风暴里出色的表现,使得包海生不顾他和杨星几十岁的年龄差距,私下里奉杨星为他的民间诸葛亮,对他的许多建议虽然达不到言听计从的地步,但是每一次都会慎重对待。
这一世包海生凭借经济成绩,在香港支持率一直不低,继任特首名正言顺。尽管他信奉的那套儒家治国理论,和信奉西方政治管理方式的民主派始终存在矛盾,但在亲北京的建制派和杨星等为首的大商人支持下,第一任期推动他执政理念还算是一帆风顺,少了许多反对派掣肘。
对于这次**疫情,他就比中央领导知道的还要早。而国内食品行业连续爆出大问题后对于防疫他更是如临大敌,虽然1999年因为解散市政局风波,搞得现在的香港卫生食品局人心涣散,但最近他又在推行高官问责制,新任卫生食品局局长不敢怠慢,立即行动起来全城拉网查找疫病威胁,杨星这次回来,就看到许多街头焕然一新,连背街小巷都被清理过,虽然不少香港媒体抱怨这是劳民伤财,但杨星知道,包海生对于他的疫病预测果然没有小视,对于对抗**也就更有把握。
杨星这次回来名义上是对星富投资的奖励,因为星富投资第一次在没有他指挥的情况下,成功的做成了一笔大生意,集团旗下前身由深圳平安保险公司和香港几家小型保险公司组成,现在名为星安保险的集团保险部门,相继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保险公司hih和日本第十二大保险公司千代田寿险的大部分业务,然后消化吸收和分拆出售,转手之间盈利高达20亿美元,还让公司业务扩展到了日美英等国,杨星不由感叹昔日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是一家位于悉尼的国际保险公司,破产时宣称资产超过80亿澳元,澳大利亚30%的上市公司都是它的客户。可是因为保险业竞争激烈,而hih作风大胆,敢于冒低保费和投资新险种的风险来拉客户,并且竭力向国际市场扩张,结果正好遇到美国2000年科技股崩盘带来的全世界股市大滑坡,澳大利亚也陷入经济低迷,hih的扩张计划大受挫折,不得不在2001年提出破产,并创下了澳大利亚企业破产记录。
而日本千代田则还是因为日本经济的老问题折戟沉沙,保险公司生财之道在于它可以将投保人的保费投资于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和不动产等领域。80年代后期,日本金融机构最乐此不疲的事情莫过于在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上投资,从而加速了泡沫经济的形成,其中的投资大户除了银行就属与保险公司。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保险公司和银行等成了最大的灾民,它们留下的巨额不良资产一直无力消除。而为了摆脱困境,日本政府加大了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改革。随着日本金融市场的开放,欧美大保险公司乘机大举进军日本。他们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和营销能力,迅速占领日本保险市场。
1998年起,日本开始放开保险费率,保险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外资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等新手段大力推销保费明显低于日本公司的险种,令行动迟缓的日本保险公司措手不及,完全处于被动应战境地。
这种情况下,一向同日本的银行一样被视作是大财团核心企业的日本保险公司也相继倒下,1997年4月25日,日本互助生命保险公司宣告破产,结束了“日本保险公司不倒的神话”破灭,接下来东邦生命、第一百生命、第一火灾海上等保险公司也相继倒闭,而千代田寿险则创下了债务总额高达343亿日元的日本保险公司破产新纪录。
两家老字号保险公司破产,却让星安保险看到了低价收购他们的大好机会,之前星安保险就和两者是竞争对手,不断蚕食两家公司在亚洲的业务,后来更主动联络美国aig保险和德国安联保险等国际知名大保险企业协同作战,趁你病要你命,把两家公司骨头里的油都给榨干,还把剩下的残渣丢出去赚钱,生动出演了一幕小鱼吃大鱼的好戏。
收购完成后,星安保险一举跻身于亚洲保险业十强,还让母公司星富投资的整体实力大增,星富投资现在可以说正式和韩日大财团平起平坐了。而作为中星集团的钱袋,星富手中掌握的财富越多,也就意味着集团各项投资可以大大加快,所以杨星宁愿冒着**的风险亲自回到香港,也要好好为部下庆功。
又到月末,担心裸奔,还是加上一句,请投几张月票!

第六百四十六章 民生问题

这次星富投资的庆功会实际上是双喜临门,因为集团全球总部大楼也刚好落成,香港和这里讲究好彩头,于是庆功地点顺理成章的就在位于天空星城内的星富投资大厦里举办。经过几年快马加鞭的建设,天空星城的建设已进入尾声,除了那幢加上顶部天线塔总高度超过千米,未来七八年内必定会占据世界最高天际线的摘星塔,因为施工难度大和采用了不少高科技技术,需要再等两年才能竣工外。
星斗研究院造型宛如贴地飞行几个飞碟组合的科研大楼去年就最早投入使用,而“十方俱灭”各自所在的总部摩天大厦则会在今明两年就全部完工投入使用。这些大楼都出自世界顶尖设计事务所之手,风格另类张扬但让人记忆深刻,杨星打得主意可是想把她们变成香港地标性建筑,就像悉尼歌剧院和巴黎铁塔那样。
其中作为中星集团财富管理者的星富投资大厦,外观是一幢布满淡金色玻璃呈竖立状态的圆盘大楼,圆盘中间略凸,公司内不少人戏称它为大号奥利奥夹心饼干。但更多观众从每天维多利亚湾初升朝阳映射到大楼表面玻璃上发出的耀眼金光得到启发,恍然大悟道:“原来这是一枚大金币啊!”香港媒体也就约定俗成称其为“大金币”。
当晚“大金币”内刚完成总部开张的星富投资庆功会上冠盖云集,来自香港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都频频举杯向杨星贺喜。这种情况下特首包海生等一众官员前来拜访就显得不那么扎眼。而且岑氏兄弟也在邀请出席宾客之列,能挤进这种上流场合倍感有面,杨星也想等会趁机和他们谈谈黑市拳赛的事。
参加庆功会的嘉宾里当然以特首为尊,包海生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新近无对手当选特首,又利用高官问责制把老对手政务司司长挤下台,夺回他认为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利,按情理正是志得意满,势头正旺的时候,可是今日杨星一见他,就发现他是强作欢笑,随意敷衍了在场不少和他套近乎的人后。就拉着杨星要单独谈涩,显然又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他和杨星也是老关系了,也不扭捏开门见山表示,这回他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新任期才几个月就出了一连串纰漏。(_)弄得中央都暗示对他不满,前不久上面就有人隐晦表示如果香港政府考虑出售手中的中星集团股份,就能帮他缓解一些压力。
包海生第一届任期在经济上可以说是成绩辉煌,前世香港经济由于长期找不到发展方向,浪费时间搞出的“数码港”、“中药港”和“硅港”等空有其名。大而无当备受诟病。而这一世则在杨星的建议下沉下心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和高新制造业,又加大和内地经济联系,相继签署了cepa和赴港自由行协定,让旅游业、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成为香港新经济增长点。这几年香港经济增速非常喜人。
但是经济成就并不代表政治优势,当初97年香港回归前。港英政府就小动作不断,搞出什么政治改革方案。结果被中央看穿,一巴掌给拍死了。但是香港作为英国管辖下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其公务员体系和政治体制深深被英国文化渗透,而政权交接时,迫于稳定需要,特区政府内留下了不少港英政府时期的高官,当时香港左翼媒体就提出担心他们会成为“港英欲孽”,配合不少只喜欢当外国人的香港政客兴风作浪。
港英政府时候曾设立布政司,其领导地位仅次于港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秉持着以华制华的原则,这位布政司长由一名华人担任,香港移交后,他也名正言顺成了新任特首的左右手。不过显然这位职务变更为政务司司长的港人是英国人留下的一招妙棋,他心在曹营心在汉,经常和包海生发生摩擦不说,还和美英等驻香港领事馆过从甚密,而一些政府政策草案时常提前遭到香港民主派媒体曝光,民主派借机杯葛拖延了不少政府政策。
所以这次竞选特首时,忍无可忍的包海生提出借鉴美国高官问责制,将所有原来由公务员体系政务主任出任的司长和局长职位改为由行政长官直接委任。政务司司长统领所有公务员的角色被削,由行政长官统揽大权,各问责政策局长直接向包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