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重生:有个汉子欠教训 >

第7章

农门重生:有个汉子欠教训-第7章

小说: 农门重生:有个汉子欠教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厨房帮着做饭、莫名中枪的大丫“……”

    “奶,你看看,你看看,我找的啥好东西!发财了!”萧叶根本没顾萧张氏骂的什么,大喊大叫的走到了萧张氏的跟前。

    顾永庆和顾永河,还有二壮几个人在萧叶第一次喊的时候就出来了,这个时候也好奇的跟着萧张氏一起看过来。

    结果看着篮子里的一筐野菜,有点莫名其妙。

    三丫发了什么疯。

    萧叶一看大家的眼神,再一看自己的筐,哈哈大笑了一下。一下子掀起了上面的菜。

    大家看着眼前露出来的满满的一筐木耳,惊呆了。

    这个时候正是木耳生长的时节,不过野生的一般都很小,也很少。这么多又大又肥的木耳,他们都没见过。

    这要拿到镇上去给那些大户人家,能卖好些钱了!

    萧张氏乐开了一张嘴,一把就接过了萧叶手里的筐,翻看着这些木耳。早已不是之前骂萧叶时候的样子了。

    萧永庆也高兴的摸着萧叶的小脑袋。看着萧叶漆黑闪亮的大眼睛,还有被勾乱的头发,和勾坏的衣服,又心疼,又骄傲。

    他的闺女今天可是立了大功。

    张秀赶忙问着萧叶:“三丫,你这些是在哪采的,还有吗?”

    “对了爹,奶奶,我这是在一个山沟沟里看见的,那里面还有好多呢,还能采好些筐!”萧叶兴奋的比划着。

    萧张氏一听,赶紧捂了萧叶的嘴,四下里看了看。刚才萧叶在院子里一路大喊,不知道被谁听见了呢,那可就糟了。

    萧张氏立马把萧叶拉近了屋。萧叶早就想好的理由,说自己在山边上采野菜的时候,跟着一个兔子走到了一个山沟。结果就看见了好多很有年头的树,上面长满了木耳,都是又大又肥。

    听得萧家的人都坐不住了,饭都不吃了,马上就要进山。

    还是萧张氏拦着大家,“现在都吃午饭了,咱家一大帮人去,别人一看,这不都知道有事了吗。”

    “这样,等下午,大庆和二河,你们背着背篓,先跟着三丫一起去看看。真像三丫说的那么多的话,就赶紧采回来,咱们明天拿去镇上卖!”

    张秀也赶紧在旁边说,“对对,娘说的对,要赶紧采回来。等采完这一茬,咱们把那些木头也都运回来,这样就都是咱家的了!”

    萧叶第一次觉得,张秀贪财,也贪的这么可爱。

    大家听张秀一说,也都反应过来。的确啊,这么一来,不说今年木耳还能长好几茬。就是以后,每年这个时候都能卖木耳了!

    这可是好大一笔钱啊!

    连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萧老爹,这个时候都激动了,连一直不离手的大烟袋都不抽了。

    全家人草草的吃完了午饭。下午,顾永庆和顾二河,就在全家人的期盼下,随着萧叶一起进山了。

    萧叶上午也激动过头了,此时有点浑身酸软,上山的速度也没那么快了。

    萧永庆看着闺女越来越慢的身影,也知道闺女这是连着跑了两趟累着了,就不由分说的把背篓放了下来,把萧叶放了进去。

    萧叶刚有点不好意思,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要爹爹背。不过也实在走不动了,顺从了萧永庆的意思。

    这样大家上山的速度就更快了。

    走了一个时辰左右,萧永庆和萧永河在萧叶的带领下,也走到了那个隐藏在乱树之中的山沟沟。

    他们一看到山沟沟那些东倒西歪的木头,就知道了原因。

 第十四章地位提升

    野生的木耳一般都是长在特定的比较腐朽的木头上的,尤其喜欢潮湿的环境。这里的这些木头,大部分都是桦木,这应该是不知道哪一年放林的人伐的,结果不知道因为什么丢弃在了这个沟沟里。

    最近这些天下了几场小雨,让这个山沟水汽更足,这些木耳就一下子长出来了。

    顾永庆和顾永河看着这些木耳和木头,都兴奋的咧开了嘴。像萧叶第一次过来的时候一样,在这些木头旁边走来走去。

    其实仔细看这些木耳,并不是纯黑色的。颜色更像是有些暗红,或者说是棕色,有一些透明。而这,才是最上等的野生木耳。

    顾永庆和顾永河把这些木耳里长的最好的最大的都摘了下来,最后摘了有满满两背篓!

    看着剩下的那些,估计还能有两背篓,真是舍不得走……

    最后还是萧叶赶着一直傻笑的自家爹爹和二叔,出了山。

    萧永庆更细心一些,出山的时候,把他们走过的路都整了整,不留下什么痕迹。

    萧老爷子和萧张氏、周婉芬、张秀早就在家焦急的等着了,几个孩子都坐不住,一直往院子外看着,时时的报着消息。

    远远的看见他们的身影的时候,就喊了起来:“爷,奶,回来了,回来了!”

    萧张氏她们一听,坐不住了,赶紧迎到了院子里。看着萧永庆和萧永河一人背着一个大背篓,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

    看着他们的笑脸,再看他们放下背篓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她们就知道肯定有戏,大家这心就像要跳出来了一样。

    最后还是像上午一样,没在院子里说,一家人都赶紧进了大屋。

    全家人这下都围着那两个大背篓,萧永庆和萧永河也没卖关子,得意的把篓子上面随便扯的菜一掀,就露出了满满两背篓的木耳。

    这可真是把全家人都激动坏了!

    真的有啊,萧叶丫头没有说谎!

    这么多,这下真是发财了!

    萧叶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就连一向沉默不语的娘亲,这次都露出了笑脸,她也跟着大笑了起来。

    这应该是自从她重生后到现在,笑的最释怀的一次。

    除了挽救了爹爹的生命,现在,她真正开始做一些,能为这个家带来转变的事情了。

    萧张氏和周婉芬一起,把那两背篓木耳好好的放了起来,又洒了点水,保证明天去镇上卖的时候跟刚采的时候一样新鲜。

    晚饭的时候,萧张氏破天荒的把萧叶叫上了炕上吃饭。

    这可羡慕死其他人了。

    要知道,萧家吃饭,规矩是很严的。平时都是炕上一桌,地上一桌。

    炕上是萧老爷子、萧张氏、还有萧永庆和萧永河两兄弟,加上萧玉梅。小字辈的也就萧望有资格坐在炕上。

    其他周婉芬、张秀和另外的孩子,都只能在地桌站着吃。

    你以为炕上、地上只是坐着、站着的区别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炕上都是家里的掌权人,有资格说话拿主意的人。

    这不仅是地位的象征,就是吃的,那也是比地上好很多。

    所有的干的、荤的、精粮细粮,总之,但凡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可着炕上先吃。地上的都只能喝稀的,吃剩的。这一点,就是最不肯吃亏的张秀,都是没话说的。

    只是她有时候仗着脸皮厚,或者做了什么活计,会混到炕上吃,萧张氏也只是会白她一眼,给她几分面子。

    不过周婉芬就不用想了,她嫁到萧家这么多多年,还没上过炕桌吃饭。

    所以今天萧叶被萧张氏叫到了炕桌上,那真是给了她极大的脸面。不说大丫、四丫嫉妒,就是张秀也翻了好几个白眼。

    不过想着那两筐木耳,据说山里还有两筐,她也就嘀咕嘀咕不说什么了。

    萧叶心情也很是复杂。

    活了两辈子,这还是她第一次在炕桌上吃饭。

    看着萧张氏一直给她夹菜,说着那些夸她的话。还有旁边爷爷、爹爹、二叔,对着她满含笑容的脸,她觉得有些恍惚。

    这一刻,也许,就是她一直以来的执念,最直接的显现吧。

    亲人……

    萧张氏照顾完萧叶以后,照例的给萧望夹着菜。

    “三望啊,顾着点自己的身子,看书别太累了啊。这回你三妹找到的这些木耳,别的不说,你后面学堂的费用,是出来一些了。”萧张氏一脸欣慰的对着萧望说。

    三望只是嗯了一声,继续低头吃饭。

    萧叶已经分不清,自己的哥哥就是这样的性格,像娘亲一样沉默。还是说,他还是因为之前学堂发生的事情,不愿意和她说话。

    她希望日后有机会,能和哥哥好好聊一聊,现在跟他接触的时机太少了。

    萧张氏说着萧望束脩的事情,炕上的人都没什么反应。本来这个费用就一直都是家里出的。不过地上的张秀还是耳尖的也听到了,心里又运起了气。

    家里每年大部分钱都给了萧三望做学费。她们二房一家任劳任怨做了那么多活,结果也在帮大房养孩子,凭什么。

    这话在她心里憋了不是一年两年了,涉及到萧家人读书的软肋,她不敢明着闹。不过,哼!

    她早晚叫大房给她吐出来。

    不说别的,就是这木耳钱……

    第二天,萧家人抹黑就吃完了早饭。这几天一直在阴天,萧老爹担心马上就会下大雨,所以让萧永庆和萧永河趁早,把木耳赶紧背到镇上去卖了是正事。

    而且这个也要背着村里人,要不然到时候碰见了,不好说。

    萧永庆和萧永河临出门的时候,张秀也跟了上来。

 第十五章第一桶金

    张秀跟萧张氏说:“娘,这么多木耳,都去大户人家那里,恐怕一时也卖不掉。不如让大伯去那些饭馆试试,我去那些大户人家,我也适合和那些人打交道。”

    萧张氏听完想了下,是这么个理儿。这次都试下,探明白,后面也知道怎么办。

    张秀就这样得到了批准,和萧家兄弟俩一起去了镇上。

    镇上离村子也挺远,走路也要一个时辰。再加上之前下的雨,路上不好走。等走到镇上的时候,太阳已经很高了。

    张秀赶着萧永河和萧永庆分了头,他们两个一起去城东那些大户人家,萧永庆就去了城西平时开集市的地方,找那些饭馆。

    萧永河平时是没什么主意的,媳妇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次媳妇主动陪着自己来卖东西,很感动。默默地想着,媳妇平时虽然不太干活,不过心一直都是好的。

    张秀平时就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嘴皮子是萧家人里最利索的。这种敲大户人家门、和她们打交道的事情,交给她果然最合适。

    敲第一家门,就做成了一笔。

    这家是镇上有名的大户,姓周。据说也是家里有人在州里做大官呢。府上只有老爷子老太太在这里养老。

    这家的老太太平时对这些山货就很是喜爱。尤其是木耳这东西,不说营养价值高,主要是老年人也能咬的动。

    开门的人一看萧永河背篓里就惊喜了。成色这么好的木耳可是难见。赶紧去找了和他熟悉的宋嬷嬷。

    这宋嬷嬷可是府里老太太跟前最信任的人,是府上奴婢中的第一人。府里很多事情都直接能做得了主。

    最近天气不好,府上厨房也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玩意儿,老爷子和老太太这几天都没什么食欲。可巧了,这么大这么厚实的木耳,出现的正是时候。

    前个府里买的木耳,还没有这个一半好。

    宋嬷嬷领着小丫鬟,遥遥的走了过来。一看这些东西,心里就乐了。

    心里打定了主意,就抬头瞥了一眼卖东西的人。

    看张秀和萧永河一身的补丁,还有身上的泥,宋嬷嬷拿着帕子扇了扇。

    假笑着问了几句:“这都是在哪采的啊?是刚采出来的吗?”

    萧永河在宋嬷嬷出来的时候,就避到了一边,剩下张秀和宋嬷嬷应酬。

    看着宋嬷嬷高高在上一副瞧不起她们的样子,张秀浑然不在意。扬起一脸夸张的笑,回着宋嬷嬷的话。

    “好叫您老人家知道,这都是刚从山上才回来的,还沾着露水呢。这么大的木耳我们也是没见过的,这不,马上就给您这里送过来了,自家哪配得上吃这么好的。”

    宋嬷嬷一听这话就舒坦,脸上的假笑也不装了,用帕子擦了擦嘴角,真心实意的笑了出来。

    “行了,看你们也都不容易。小菊,收她们两斤,给二十个大钱他们。”

    宋嬷嬷压根就没问价钱,直接给了个高价。

    看着到手的二十个大钱,张秀和萧永庆都乐开了花。这可真是见到钱了。

    这辈子第一次,钱到手的这么容易。

    “对了,以后还有什么好的东西,也都送过来一些,到时候找我就行了。”宋嬷嬷临走的时候,又交代了张秀一句。

    张秀赶紧跟宋嬷嬷说:“这样的木耳,您后面还要吗?我们还能采着些,都是这么好的。”

    宋嬷嬷想了下,假装不在意的说:“要不要的,下回你们送过来再说。”

    其实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