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天崩泪流 >

第51章

天崩泪流-第51章

小说: 天崩泪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之所以不提前一天去,完全是因为邢海燕的一句话。我清晰地记得,她在知道我们电话预约以及提前了一天就过来的事情之后,曾非常善意地提醒我们说:“以后,你们完全没必要打电话预约。只要能够赶得上在九点半之前到医院就行。到了之后,直接报我的名字挂号。”
  因此,上次去南京的时候,我特定问过司机,最早的一班去南京的车是几点。司机回答说:“上午五点半!”
  为了能赶得上挂号,星期二的早晨,我四点多就起床了。在我洗漱同时,老婆也起床了,因为她要用电瓶车送我去车站。那时,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依然沉浸在梦乡之中。我本来是想让孩子继续多睡会儿的,但老婆怕她万一醒来后,发现自己一个在家定然会哭得个稀里哗啦,因此最终我们还是将孩子叫了起来。于是,我、老婆和睡眼朦胧中的孩子就骑着一电瓶车出发了。虽然夏日的白天时间很长,但那时由于太早,天地依然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好在,市区的路灯一直亮着,这倒免除了我们一家子摸黑的悲惨遭遇。
  到车站的时候,我看了看手机,五点二十多一点,时间刚刚好。在嘱咐老婆“路上慢点”之后,我才走进车站。
  一进车站,我就发现了不对之处。因为,我并没有看到预期中的灯火通明。偌大的车站,除了极少数的地方透出微弱的灯光之外,绝大部分地方还依然沉浸在黑暗和死寂之中。我只看到一个人。上前查问,现在哪里可以买票。那人指了指黑漆漆的几个售票窗口,无奈地说道:“等!”
  不对啊!那司机明明跟我说最早的一班车是五点半的啊!我可是赶时间的。因此,我并没有如同那人一般傻等。顺着灯光,我走了过去。透过半敞的门,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推开门,走了进去。先是礼貌地打了声招呼,然后恭敬地问:“请问,现在哪里可以买票?”
  “你再等等吧,过会儿应该就会有人来了!”那人不以为然地回道。
  “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我急急的再次问道。从时间上来说,我可拖不起啊!因为,再过两分钟,就要过五点半了。
  “这我不太清楚。我这边是负责农交的。我想应该快了吧。你直接在售票大厅等就行了!”那人似乎有些不耐,但好在说话的语气还算和气。
  见人家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我自是不好再做纠缠,道谢一声之后,就只能无奈地再次回到了售票大厅。
  就只这么一会儿,大厅中就又多了好几个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跟我一样赶头班车的。问了问。是分别到不同地方的。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说头班车是六点半。难道是我听错了?去南京的头班车,不会也是六点半吧?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加入到了渐趋壮大的等待人群之中。


第109章  替父看医
  六点刚过一点,众人所期盼的身影终于出现了。虽然她长相一般,但此时在一众焦急等待之人眼中,绝对要比任何绝世美女都更具有吸引力。每个人都死死盯着她,绝不敢眨巴眼睛哪怕一下。当她正式坐定的时候,人群“轰”的一声动了。我毕竟年轻一点,凭借着敏捷,总算是抢到了第二的位置。第一的那位并非动作快,而是运气好。典型的“瞎猫碰到死耗子”,因为他原本就好运地站在了那个窗口。
  当我拿到车票的时候,才终于确定,去南京的首班车果然是六点半。也不知道当时,到底是司机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害得我白白起了个大早。看看时间,离开车还有二十几分钟。现在想来,刚才拼尽全力地抢位子,似乎并无太大意义。但,那是下意识的行为,估计当时在场的,只要是买车票的,就没有哪个不带着抢到最最靠前的位子的冲动。
  无可阻挡地走进等候大厅。那时时间尚早,检查包裹的工作人员还没上班。印象中熙熙攘攘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偌大的大厅中,几乎空无一人。我完全是旁若无人地,因为当时真的就没啥人,找了个最佳的座位坐了下来。由于要赶车,所以我在家并没有吃早饭。现在时间充裕了,我自然要先祭五脏庙了。拿出早就备好的瓶装八宝粥,打开之后,三下五除二,没一会儿就解决了问题。紧接着,就是相当无聊的等待。最最郁闷的是,我不敢看小说,因为我怕自己错过了时间。因此,我只能坐在那边傻傻地看着。
  终于登上了去南京的汽车,依然是非常高大(从外面看上去像双层)的那种,我轻车熟路地找到座位,坐下扣上安全带。总算是安定了。心情放松下来的我拿出手机,开始阅读起电子小说来。对于我来说,看小说就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否则,漫漫旅途如何度?
  跟我预测地一样,两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车子就到了南京。在等出租车的时候,我看了看手机,还未到九点。没等多长时间,我就坐上了的士。这次可比上次有经验多了,因此一下子就让司机知道了我目的地的真正所在。
  没有意外,没有耽搁,直接来到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我不放心地再次看了看时间,九点十分多一点。我以最快地速度来到挂号窗口。可能有些晚了,所以在此等候的人并不是很多。没多长时间,我就顺利地挂到了邢海燕的专家号。心总算是定了下来。看来,坐头班车过来,时间刚刚好!我心中感慨道。
  拿着挂号单,我来到了三楼。吸取上次的教训,这次我没有再到护士站打听,而是直接来到专家门诊室,将父亲的病例按照挂号单上的序号顺序放好,然后就坐到走廊上的椅子上等待。
  轮到我的时候,我先跟医生解释了一下。说父亲由于上个星期二来南京,伤了神,回去后连续躺了好几天,因此这次没敢带他过来。邢海燕表示理解,然后就问父亲胃镜检查的情况如何。看样子,她对我们的印象还挺深。由于这次父亲没来,所以我就无所顾忌地将胃镜检查报告原稿直接拿了出来。
  邢海燕一边看一边问:“上次开的中药,回去之后有没有吃?”
  “吃了。”我如实地回答道。
  “效果如何?”邢海燕接着问。
  “可能时间太短了,没看出啥效果来。”我尽量委婉地说道。
  “嗯,正常,中药的见效本就不快。你爸有没有什么不良的反应?”
  我知道,这位专家还是想根据父亲的药物反应及时对原来的药方进行适当地调整的。“十分明显的不适倒是没有。只是,我听我爸提过,似乎说喝了中药之后,感觉身子有些发软。当然,也许不是中药的原因,有可能是来去南京的劳累引发的。”我知道没有哪个专家希望自己开的药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因此在说出有可能的最大的药物反应后,又赶紧找了个另外一个可能的解释。
  “其实,上次我所开的中药还是偏向温和的。针对这次你爸的胃镜检查情况,我会在药方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癌的药物。”邢海燕微笑着用一种商量般的语气对我说。
  “抗癌?”我下意识地在嘴里念叨一声,然后想想也对。现在父亲的这种情况,多用些抗癌的药物,应该能起到一定的遏制癌细胞急速扩散的迅猛势头的作用。“好啊!”想通了此节,我果断地应道,“其实,开什么药,我是不懂的。只要对我爸病情有好处,您尽管看着办!”为了避免这位专家过度看中我的意见而有所顾忌,我干脆将全部主动权交了过去。
  听了我的话,邢海燕立刻运笔如飞,迅速地调整起药方来。
  “根据你爸的情况,我建议你开点中药丸带回去。”停下笔来的邢海燕,再次微笑着对我说道。
  “中药丸?”我重复了一遍,然后谨慎地问道,“什么样的中药丸?具体有哪些功效?”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可不想不明不白地开上一大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药物回去。其实,这也不能怪我。谁让医学界经常会出现某某医生为了自己的回扣而乱开药物给病人的负面新闻呢!我想,这个世界上应该没人喜欢做“冤大头”吧。我当然也会例外!不过,事后想想,我觉得自己还是多心了。如果人家真是那样的人,直接将这些药物神不知鬼不觉地添加到刚才的药方之中不就行了,又何必一定要跟我协商呢?不管怎么说,我总觉得,南京医生的医德明显要比我们那的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强得多了。
  “这是我们医院自己研发的,主要的功能跟我刚才所增加的药物差不多。说得简单点就是具有‘抗癌’的功效。我们这的病人手术后,一般都会吃这样的药丸。从你刚才的话中,我感觉你爸似乎有些怕喝中药。所以才会建议你最好带些回去以防万一。而且,这个药的价格也不贵。”邢海燕微笑着耐心解释道。


第110章  满载而归
  我觉得人家专家说得很有道理,万一父亲不喝中药了,那到时候该怎么办?不过现在好了。倘若开了这个药丸,即便是效果比中药差上一点,但既然成分与中药相仿,那么好歹也能起到些许的抗癌作用吧。想到这里,我立即果断地回道:“好吧,那就开点带回去。”
  “这样吧,跟中药一样,我也先开两个星期的量。吃了之后,如果感觉效果还可以,那么可以再过来拿。”邢海燕依然是一副商量的语气。
  “这药丸容不容易坏?”我没有立即回道,而是反问道。
  “这是制成药,哪那么容易坏?只要不弄湿了,放上个一年两年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邢海燕微笑着答复。
  “你也知道,我是从外地过来的。这来去一次也不容易,不如你就跟我多开点这个药吧。”我也商量着说道。在我想来,反正不贵,就算不吃也没啥大不了的损失。但如果因为这药丸吃完了而特地来去南京一回,既费时又费力,那就有些划不来了。
  “关键是不知道这药对你爸的效果如何?因此,第一次不宜开得太多。这样吧,我给你开一个月的量,怎么样?”
  “好!”闻言,我心中对她好感大生,因为她并不像市人民医院那样巴不得病人要求多开药,“不知道,这药丸可不可以和中药一起吃?”既然决定开了,那么我总得要将吃药的注意事项问问清楚。
  “当然可以。严格来说,这药丸跟我所开的中药是同一类型的,因此并不冲突。”邢海燕一边开药一边解释说。
  “哦,差点忘了问。这中药和药丸是在饭前还是饭后吃好?”
  “饭后二十分钟,药丸可以跟中药一同吃。如果一同吃的话,那么药丸的量要适当减少,一顿三颗。如果只吃药丸的话,那么就按照说明书上的上限吃。”邢海燕再次和风细雨地提醒道。
  “好的。谢谢!”
  由于这是第二次,邢海燕对病情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加之父亲没来,并不需要“望闻问切”,所以这次的速度要比上次快了许多。到我下楼拿药的时候,也才十点半多一点。划价付费。这次的药费要比上次贵了不少。拿好药,整整两大袋子。我一手提着一个,走出了医院。
  来到马路边。我首先得做出选择。看了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我决定,先找个地方吃午饭,然后再打车去车站。
  一个人就是好打发,随便找了家快餐式的(沙县小吃),要了份排骨饭。忙碌了一上午,肚子真是饿了。好一顿风卷残云。那吃饭的速度,几乎是平常的两倍。
  由于有了经验,吃完饭,我就来到了马路对面。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避开红绿灯和公交车站台),将两大袋药先放到地上。然后,就耐心地等了起来。
  虽然在这边等去车站路顺,但很明显,这边比马路对面的出租车要少了许多。我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能拦到一辆。于是,我暗自庆幸。幸好上次来的时候,没带着父亲到路这边来拦车。等这么长的时间,父亲能吃得消吗!不过从路程上来说,在这边等车确实要比对面省了五元钱。像我们这种小市民阶层,很多情况下,还是愿意为此而多等上一小会儿的。
  回到我们那的市区的时候,还不算太晚。但如若再回乡下老家的话,显然有些来不及了。于是,我就打了个电话回去。一来查问一下父亲的近况,二来问一问上次开的中药有没有吃完。母亲说,这两天,父亲的精神明显好了起来,中药也坚持天天喝,到今天为止刚好吃完。我知道,不管有多忙,明天都得抽空回老家一次了。否则,父亲就要断药了。
  第二天,我放下所有的一切,独自一人(由于不是周末,所以老婆和孩子都不得不留在了市里)骑上摩托车,一早就赶回乡下老家了。
  果如母亲所说,父亲的精神好了许多。因为,要到家的我,远远就看到了坐在邻居家门口闲聊的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