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天崩泪流 >

第101章

天崩泪流-第101章

小说: 天崩泪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能够听出木匠话中的真诚,如果不是由于纯洁深厚的同学之谊,那么我想木匠一定不会如此尽心尽力地相助。我对木匠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大为感动地说:“那一切就拜托您了。”
  一旁的母亲,也说了一大堆感谢之类的话。
  “为老同学办事,那还不是应该的吗?感谢之类的话,以后就不用再说了。”木匠佯怒地拿话止住一发不可收拾的母亲,木匠知道,既然我们相信他,那么自己也就必须得拿出能够值得别人信任的表现出来,于是接着说道,“你爸生前曾经说过,只有在未上漆的情况下,才能判断是不是十二段以及十二段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会跟老板交代到这里,在棺材打造好之后,会先将之运过来,然后等木料稍许干干,再在这里当场上漆。如此一来,也好让大家好好看看,好好评判评判!”木匠的话中透露着对自己的强大自信。
  我知道,木匠的自信是建立在懂行并真心帮忙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内心之中,对他的感激愈甚。当然,我并没有如同母亲那般直接将内心的感激从口头上表述出来。不过,我会深深记住木匠的这份恩情。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给予回报。当然,这样的回报也许本就是虚无缥缈的,毕竟我只不过是这个世界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能力有限,能帮上别人忙的地方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是,只要有机会,我就一定会竭尽所能。
  木匠辞别而去,连留下吃顿饭都没有,他的理由很简单,还得回去照顾手术没多久的老婆。是不是有种要流泪的感动?这就是农村人的淳朴。对他人的帮助,居然会帮助得那么彻底,那么不顾一切。他的老婆刚从南京手术回来后没多久,据说胃部被切了三分之二,那绝对是个很恐怖的手术了。但,就在他老婆最需自己照顾的时候,他居然会承诺明天全程监督十二段的打造全过程。这是何等的深情,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无私之助,这么多么感人的淳朴……木匠的出发点很简单,就只是想完成老同学的最后愿望,就只是想帮自己的老同学最后一把。正是因为重情重义,所以木匠才会优先处理父亲临终所交代的事情。我知道,为此,他心中必定对自己的老婆充满了歉意。但,即便是在充满歉意的情况下,他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全力帮助父亲完成最后心愿。农村的淳朴,也即体现于此。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淳朴还能维持多久。如果经济发展了,但淳朴却消失了,那么不知道,这到底算是社会的幸还是不幸?
  木匠离开之后,我很快就将感激压于心底。因为,我还得继续坚守岗位,面对着如同睡着一般的父亲,那难以掩饰的忧伤再次出现在脸上。不管是想还是不想,但,我知道,这些天,忧伤都必将会成为我们全家的主旋律。


第216章  力抗困扰
  虽然已经做好了通宵达旦的准备,但到了下半夜,我还是感觉非常困乏了。毕竟,这两天我可以算是身心俱疲,再加上昨天晚上又几乎没怎么睡觉。因此,如若今天再整晚都不休息的话,那对我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精神负担。感到上眼皮如同大山般沉重,但我却强力支撑着;感觉自己的精神似乎有些恍惚了起来,但我不得不强自振作。其实,我并不认为“引魂灯”的作用就一定是真的。但,我却非常希望那就是真的。我拼命地睁大着眼睛。我希望父亲(的灵魂)会被光亮吸引而来,我希望父亲能够寄生于“引魂灯”之中,我希望能够透过微弱、摇曳的火光再次看到哪怕是父亲模糊但却亲切的身影……
  我不敢有一丝松懈,我生怕自己会因为打盹而错过了见上父亲一面的机会。白天的时候,虽然人多嘈杂,但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最起码忙于接待的我不会有时间犯困。但现在,过了下半夜,已经不可能再有人前来祭奠了。此时,我只需要坐在冰棺旁,静静陪伴着父亲就行了。但,也正是由于不需要再做什么,正是由于那可怕的寂静,才会让瞌睡有机可乘。
  我感觉全身的毛孔无一处不是张开的,那不是因为恐惧。全张开的毛孔正在争先恐后地吸收着周边的黑暗。我的眼睛虽然强自睁得大大的,但却感觉视线越来越模糊,眼前的光亮越来越暗,四周的黑暗正在不断蚕食着那最后一线微弱挣扎的亮光。在眼前完全变黑之前,我振奋、警惕地站立而起,用力地摇了摇头,甩出眼前的一片黑暗。在这时,我终于感觉出一向亲切的“困”的可恶来。平时,辗转反侧难眠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困”的来临;但,现在,正在为父守夜责任重大的我,却非常讨厌“困”的骚扰。
  我狠狠地对着四周挥舞了一下拳头。那是对隐藏在黑暗背后“困”的示威,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想狠狠地给“困”两拳,让它因为惧怕而远离。我一边看着安静躺在冰棺之内的父亲,一边来回走了两圈,觉得精神似乎好了许多,才再次坐了下来。
  我依然将眼睛睁得大大地盯着“引魂灯”。我很想看透那一团小小的火光,我想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父亲的存在。那摇曳的火光似乎变成了和蔼的父亲,他在对我眨眼,他在对我微笑……可是,父亲平时一向是相当严肃的啊!我再次猛地站了起来。“坏,这家伙真是太坏了!”我心中暗骂。因为在无孔不入的“困”的侵袭之下,我刚才居然差点就进入了梦乡。要不是我早就心存警惕,说不定我就在刚才“困”的戏法之下,沉沦于梦境了。此时,我心中狠揍“困”一顿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只是,“困”一向善于掩藏,我的这个愿望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我再次来回走动了起来。因为“困”实在是太厉害了,所以其实我前后两次走动的时间间隔并不长。果然,我的精神又再次恢复了清明。不过,这次我没有立刻就坐下来,而是拿起一叠黄纸,就着“引魂灯”点燃,然后放到冰棺之前的坛子之内。
  这个坛子是专门用来焚烧纸钱的。坛子是陶做的,上下一般粗细,只是开口处略比下面小一些。如果不用坛子而是直接放在地上焚烧,那么一来,地面会被烧成黄色,从此之后这个颜色就再也无法去除,二来,焚烧的灰烬也必然会四处纷飞,到时候整个屋子里就会被飞灰所笼罩。因此,使用坛子的好处就不仅仅是保护地面,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飞灰四散。当然所使用坛子的坛口不能太小,因为太小了,坛子内部空气不足,就会导致纸钱难以充分燃烧。我们所使用的坛子的坛口只是比下边略小一点,这既能有效地保证纸钱的充分燃烧,同时在空气对流的作用下,飘飞到坛口上方的飞灰就只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当对流消失之后,这些飞灰十之八九最后还会落于坛内。
  经过一天的实践,其实我已经充分掌握了在坛内点燃纸钱的诀窍。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一次性不能放太多的黄纸,否则会造成空气不足而生出浓烟。一般,在我焚化纸钱的时候,都是只见火光不见烟的。不过,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这次,我在初步点燃黄纸之后,就有意地往坛子内多塞了一些黄纸。立刻,浓烟滚滚。我将脸凑到浓烟飘飘处。顿时,就被呛得剧烈地咳嗽了起来。在浓烟的刺激下,我感觉双眼已经很难再睁开了。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犯困。在剧烈咳嗽的同时,我已经泪眼朦胧。确实忍受不了了,我才将脸挪开。又一次狠狠咳嗽了一下,擦了擦被烟熏出的泪珠,睁开双眼,我所看到的是充斥于整个屋宇的滚滚黄烟。于是,我赶紧再点燃了一张黄纸,放入坛子内,在大火的引领之下,黄烟终于渐渐消失。没多长时间,屋子就再次恢复了清明。
  此时,已经神清气爽的我,不禁心中一阵窃喜,因为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十分有效的驱“困”之法。刚才的滚滚浓烟无疑给“困军团”来了个迎头痛击,一下子就将它们打得屁滚尿流。“嘿嘿,看你还敢不敢嚣张!”可惜,我的得意并未能持续太久。因为,如此的“治困”之法,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没多长时间,在卷土重来的“困军团”的强势反攻之下,我的上下眼皮就再次开始打起架来(“上下眼皮打架”,本地方言,乃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打架其实是指上下眼皮不断交合于一处,表示犯困到快要支持不住而进入梦乡的地步)。
  正在我竭尽所能、痛苦不堪地与“困”作着斗争的时候,三舅来到了我的身边。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并示意我到楼上去休息。


第217章  真的来了
  “三舅,还是你休息吧。我年轻,几天不睡没事,撑得住。”我自然不忍心让上了年纪的舅舅通宵不睡替我守夜,于是说道。
  “我上半夜已经睡过了。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成天到晚的不休息,身体哪能吃得消?你爸的事,现在可少不得你。去睡吧?”
  我听三舅说他已经睡过了之后,就特地留意了一下。看到他那有些发红的惺忪睡眼,我自能判断出,三舅果如他自己所说,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于是,我说出几项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后,就上二楼休息去了。
  虽然睡得很晚,但第二天我还是一早就起床了。以最快的速度洗漱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事情就是为父亲送早饭。昨天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我已经特地叮嘱了又叮嘱做饭的:无论是早上的粥还是中午的米饭,千万千万要将出锅的第一碗留给父亲。过来帮忙的,皆是四十以上的农村妇人,她们对白事之中的很多奇特的风俗大多有所耳闻,因此对我的郑重叮嘱非但不会有丝毫的责怪,还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赞赏之色。众妇人相当配合,今早,在我送饭之前,她们绝不肯任何人开锅盛粥。
  由于第一时间想到并送出了第一碗稀饭,因此今天早晨倒未出现头痛之感。如果我的头痛真是因为父亲所致的话,那么我倒情愿自己能够再次出现头痛的现象。因为,虽然头痛的感觉让我不喜,但倘若这变成父亲精神联系我的信号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现在想来,父亲在时,那颇具威严的叱责也显得格外亲切了起来。可惜,如今,再想让父亲因为不满而对自己咆哮也都已经变成了奢望。想到这里,我只觉得自己的心脏剧烈地疼痛了起来。
  与内心的绞痛相比,昨日的头痛就显得可爱了起来。当然,我不会因为想要头痛,而就会在送饭一事上有所马虎。不管这送饭是否真的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最起码我会用自己的认真和谨慎来表示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也许,传统祭奠先人的方法,多少都带有封建迷信的影子在里面。但,我觉得,即便是再坚定的无神论者也无需对此作过多的排斥,毕竟,如果不是通过这样的方法,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很可能会逐渐淡忘自己的先辈,从而成为一个忘祖忘宗的被世人所唾弃之人。
  送饭之后,我就寸步不离地守在父亲身边。每逢有人过来祭奠,我必定第一时间下礼。我可不想失了礼数。当然,我也时刻在留意着路边的动静。我想,今天早晨,我们单位的同事应该会到的。
  我跟昨日一样翘首以盼,终于,我接到了同事的电话。原来,他是问到我家具体怎么走的。我先是问了一下,他们现在已经到了什么位置。根据他所描述的那张桥的特征,我就知道,接下来的路已经相当好走了。
  我家门前的水泥路乃是我们这个村的主干道。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不仅绝大部分人家都能够与水泥路相连,而且还有部分路段已经撞上了路灯。所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路灯已经不是城市的专利了。当然,农村跟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不可能像城市那样做到路灯的全覆盖。像我们村,装路灯的,就只是村委会门前大道的这一段。大概有两三公里长的样子。
  为什么说接下来的路已经相当好走了?那是因为,同事打电话的时候,刚好到了开始出现路灯的那段。于是,我简单地提醒道:“你让司机沿着路灯一路往西。不超过两公里,当你们看到路西门口搭有雨棚的那家就是了……”
  又来人了,因此我没有再做解释就挂上电话,赶紧接待、下礼去了。
  我估摸着,也只两三分钟,单位的同事应该就会到了。因此,我知会堂哥张罗人手泡茶等待。我的同事也会如同姐姐的同事那般,简单的祭奠之后,就会打道回府。如果等他们来了再泡茶的话,那么必然会因为水温过高而无法喝下,因此我才想到让人帮忙先倒下来凉一凉。
  已经过去五分钟了,还是没看到同事们的身影。在我有些疑惑的时候,电话再次响起。原来是因为走叉了,所以才再次打电话来询问正确路径。为什么会走叉呢?这也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