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届时陛下既无强兵,亦无高墙,如何抵挡?”这话已说得极白:皇帝你就是想逃,现在也逃不掉了!路上不如城里安全啊!
赵桓再糊涂,听到这里也终于明白过来,下令辍行。李纲转头对白时中、李邦彦等宰执喝道:“圣上主意已定,再敢有异议者,斩!”白时中等吓得双股战栗,不敢二言。
李纲因出祥曦殿,传旨宣示,禁卫皆拜伏呼万岁,声威震地。李纲又入劝赵桓登御楼以见将士,赵桓无奈,只好许之。当下天子驾登宣德门,宰执、百官、将士在楼前拥簇布列,赵桓临阑干良久,让军士们瞻仰天颜,又降步辇劳问将士。
李纲与曹广弼商量了几十句激励人心的话,草草写下,命阁门官宣读。每读一句,将士应诺。读毕,六军皆感泣流涕。于是固守之议始决。
自此,汴梁战守所需要的地利、人和才算勉强完成,而这时离汴梁收到金兵意图南侵的消息,已有数月之久。数月之久,全作蹉跎!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二零零章 守城 上
赵桓登楼劳军之后不久颁下朝令,以李纲为亲征行营使,马军太尉曹曚副之。白时中罢相,以李邦彦为太宰,张邦昌为少宰,吴敏知枢密院事,赵野为门下侍郎。赵桓又出内帑银一百万两、绢一百万匹、钱一百万贯为经费,文臣自朝请大夫以下,武臣自武功大夫以下,一切许以便宜从事。
曹广弼仍无官职在身,李纲便许他于参谋军机之余组织民夫助防。林翼接收汉部在汴梁的产业后,曹广弼手里便十分宽裕,散金银募集人手,都城内外听说闻风而至,而其中又以汴梁的学生最为积极!
汴梁学校林立,除了天下最高教育机关国子监和太学之外,尚有宫学、宗学、武学、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道学,以及作为开封府地方学校的开封府学。其中光是太学就有上舍生两百人、内舍生六百人、外舍生三千人。此时大敌压境,学生们热情高涨,一听说孔壁书社在李右丞支持下募人助防,谁不出力?
除了学生之外,还有上万市民踊跃参加,至于其中有多少是为国而来,有多少是为钱而来,那就分不清楚了。不过曹广弼也不管这些,只是从中选出一千五百人来进行训练,其中学生就占了三百多人。
曹广弼虽只带了石康、邓肃两人来,但汉部在汴梁的暗势力其实不小,只是大多数人都曝不得光,只能在暗中作为后勤力量。不过林翼防着事情有变,早就以送信、催兵等各种名义调忠武军老兵入京公干,这些人来到汴梁后就不回去了,这时已聚了五六十人,这五六十人都是实战过的兵卒,精神面貌和组织纪律不但和这些才招募的学生、市民不同,甚至远胜大宋禁军。而且他们虽不是经曹广弼亲手训练,但忠武军的军伍体系本来就脱胎于折彦冲、曹广弼定制的汉部军法,所以曹广弼指挥起来得心应手,而这些人在曹广弼手下也是如鱼得水。
曹广弼以这五十多人作为骨干,迅速地便把这一千五百人的民夫队伍组织起来。接受训练的学生、市民虽是十里挑一,但汴梁毕竟是天下文风之渊薮,积柔已久,像邓肃这样能舞剑骑马的学生已经不多,虽经曹广弼部勒,但缓急之际也只能成为一支辅助力量而已。
正月初八,宗望前锋自牟驼冈出发,曹广弼闻报,决定与石康领十骑冒险出城侦查。邓肃拦住,以为他不应以身犯险。
曹广弼叹道:“若我是大军首脑,自然不会以身犯险。但现在汴梁城哪里还能派出既有能耐又有胆量的手下出去!”带了人驰出数箭之地,望见金兵在金水河上游备船,便勒缰而还,回来见李纲道:“金人在金水河上游备船,恐将顺流而下,冲击咸丰、万胜、卫州诸门。”
李纲问计,曹广弼道:“金人仓促搜集的船只不足为惧!我军只需集长钩、弓弩、力士、滚石诸物便可。只是有一事甚怕。”
李纲问怕什么,曹广弼道:“自燕山至此,大宋兵将常常不战而溃。广弼怕的,就是兵将有一战之力却无敢战之心!”
李纲醒悟,当即亲自前往督战。
金军准备到傍晚,果以大船数十只顺流而下——这些大船,也是他们渡河后在南岸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的战具。
李纲已在军中募得死士二千人,暂交曹广弼统领,他自己在城墙上激励士气,曹广弼则领了人马暗伏城下。金水河水面不阔,待得船只靠近,曹广弼便勒令力士群起以长钩将大船勾到岸边,城上投下滚石砸碎船只,又以弓弩射杀船上兵将,斩杀百余人。金军眼见不利,稍稍退却。
形势渐缓后,曹广弼看了几具尸体,对石康道:“都是燕人,不是宗望本部。”言下之意对此战战果评价一般。但这毕竟是宋军守城第一阵,第一阵便见小捷,颇有振奋士气之效。
第二日金军以云梯攻酸枣门,李纲其时正在宫中奏对,闻报赶紧往督,又请皇帝增禁军神射手千人。大宋步兵弓箭手天下无双,这一千神射手更是精锐中的精锐,登城发箭,箭无虚发!云梯周围的金兵无不应弦而倒。
李纲登城督战,激励将士,兵将无不奋勇。汴梁城壕极宽,金兵要攻城需先乘竹筏木筏才能渡过濠沟,城上宋军矢石交加,专攻中流未济的金兵,北国人大多不习水性,竹筏木筏一晃荡便跌入水中。汴梁城壕不但宽,而且深,若是不会游泳掉下去了就只能等着淹死!
不过由于政和年间的那次城墙改建大不得法,各面城墙都显得又宽又直,天然的险要因为雅观问题都被放弃,人为立起的城墙受攻面极大。金兵将领看出破绽,从宋军防守的死角渡过城壕,终于有数百人拥云梯抵达城下。曹广弼大惊,举手高呼道:“是好汉的随我下去!汴梁是守是破,在次一举!”石康等十余人带头呼应,武泰军节度使何灌为曹、石所激,怒道:“我等职在守护京城,如今反而让外人抢了威风么!”领了人马与曹广弼抢先,不多时便有数百死士在城墙上弓箭手的掩护下缒落墙根,冲杀渡壕的金人。
这拨金兵极为强悍,虽然以少敌多却不稍却,何灌冲杀忘命,竟尔战死,众人为他这迟到的义勇所激发,奋力厮杀,又得城上箭矢相助这才占据上风。金兵将领眼见事不可为引兵退去,那二十几座云梯却来不及带走,尽数被宋军所毁。
此战宋军斩首十余级,皆是女真偏部。
赵桓在宫中闻捷,遣中使来慰问犒劳,又降御笔褒谕,赐御酒、银碗、彩绢等颁赐将士,城头兵将无不欢呼,士气大振。自卯时至未申间,杀敌甚众。金兵见守城有备,难以强攻,方才退师。
却说宗望在军中督战,对战果颇不满意。忽然有手下传来战报,云汴梁城中似乎有汉部兵马。宗望闻言大怒,点了兵马道:“走!我问问折彦冲去!”
这时萧铁奴的主力已被宗翰带走,留在宗望军中的也只有种去病麾下百骑,而且还无法与折彦冲直接接触。折彦冲所在的营帐外面由五百女真嫡系精兵把守,帐内只有蒲鲁虎、安塔海和几个女奴伺候着。
宗望怒气冲冲闯进来时,蒲鲁虎安塔海见到他这等样子都略感慌张,折彦冲却不慌不忙,眼皮也不抬一下,淡淡道:“外面杀声震天,想必仗打得热闹,你怎么还有空来看我?”
宗望也不兜圈子,冷笑两声,开门见山道:“今天攻城,城内竟有汉部人马!这事你怎么解释?”
折彦冲闻言微感讶异道:“汉部人马?真有此事?”
宗望冷笑道:“有人见到宋人冒险出城厮杀,领头那人,十有**就是曹广弼!这件事情你可别说你不知道!”
折彦冲听到曹广弼三字反而笑道:“原来是二弟,他终究还是回去了。”
宗望怒道:“你果然知道!”
“不错。”折彦冲道:“广弼会弃汉部助大宋守战,这事本在我料中。”
宗望微微一愕道:“弃汉部?”忽然想起萧铁奴的话来,微一沉吟,冷笑道:“究竟是弃汉部归宋,还是说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诡计,却也难说!”
折彦冲淡淡道:“就算是后者,那又如何?我如今在你手中,便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也难,还能遥控我那些弟弟不成?”
宗望道:“你有无遥控,日久自知!今日我也不与你多言,它日得了实讯再来寻你说话!哼!若你汉部真有兵马在汴梁城中,那时候……哼哼!”说完拂袖便走。
蒲鲁虎心有余悸道:“姑丈,我们真有兵马在汴梁?”
“应该没有。”折彦冲道:“应麒做事甚有分寸,不至于会如此着相。但是二弟在城中,恐怕就十有**了。”
安塔海道:“姑丈,看宗望叔如此狂怒,事情只怕不妙。”
折彦冲道:“你们别被表面的假象迷惑了!他心情不好,那多半是攻城不甚顺利。他越不顺利,我们汉部的形势就越好,汉部的形势越好,咱们就越安全。别怕!”
安塔海问道:“那我们是否该准备准备?”
“准备?怎么准备?”折彦冲淡淡道:“现在我们做什么也没用的。别急,要沉住气。前面的路还远着呢!”
——————
票票!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二零零章 守城 下
宗望自折彦冲营帐回来,便遣轻骑旁掠周边州县。此时四方勤王之师虽未到,但汴梁守军有十万之众,宗望的兵马不过五六万,但宋军多而不精,体制臃肿无用,光是守城还怕兵力不足,竟不敢出城邀击,更无力救护周边城池。宗望又派使者入城呼喝令降——先威之以刀棒,再恐之以大言,这本是女真人以及后来的蒙古人惯用的手段。宗望在辽口时也用过这招,可惜碰了个钉子。
但汴梁毕竟不是辽口,而宋廷也不是汉部。宗望的使者抵达城下已是入夜,犹在城下大声叫喊,喝令宋军开城相迎。监军的宦官被城外的金兵一喝,吓得就想开城门迎使者进来,李纲闻讯急忙赶来,怒道:“敢开城门者,斩!”监军的太监唯恐得罪了金人,赶紧密报皇帝,赵桓听说宗望爷爷派使者来,哪敢怠慢?吓得赶紧连夜发下诏谕,命迎使者入城。
因为先前被李纲这个老顽固耽误了不少时候,所以赵桓迎见使者大人的时间便推迟到了第二日早上。这日赵桓御崇政殿,白时中等拜见毕升殿奏事,引金使入对,金使王汭到了金銮殿,叉腰道:“如今兵临城下,你们赵家君臣还不开城投降,到底在等什么!”
这里是大宋的金銮殿,赵桓是主场,金使是客场,但赵桓被金使这一喝竟吓得双股战栗,不能对答,李邦彦、张邦昌赶紧上前向王汭赔罪。金使又道:“这次伐宋,乃是惩戒你赵家自毁海上之盟,你们不但屡屡挑衅,先纳张觉,后吞平州,还挑拨我大金完颜部与汉部的关系,更纳我大金叛逃之民!所以我大金皇帝一怒,这才下令南征!”
李邦彦等大惊,慌忙说我大宋对大金抱怀赤子寸心,如婴儿之仰父母,绝无冒犯之意,又说先前对不住大金的地方,全是童贯那些奸臣搞的鬼!
金使怒道:“先前的事情也就算了,为什么如今又勾结汉部叛臣,意图不轨?”
李邦彦等大惊,忙说我大宋并无勾结汉部之事,金使怒道:“昨日分明有人看见汉部二将军曹某出城作战,还说没有!”
赵桓等面面相觑,对先前优容曹广弼后悔得要死,当场就想把曹广弼献出,只是一时不知怎么开口。
幸好宗望攻不下汴梁,内心其实也有些虚,因此金使这次入城其实是色厉内荏,这时得了便宜就趁机下台,也没有在这些细节上纠缠下去,袖出宗望国书,表示愿意讲和,把赵桓喜得差点从龙椅上滚下来。金军提出几个条件:一是增岁币,二是割三镇,三是献逃人。又道:“若皇帝有意议和,便遣大臣到二太子军前议事。”
赵桓差点就想当廷答应了他,碍着有祖宗规矩在,不能造次,只是恭恭敬敬把金使送出去休息,这才召大臣商议。先前按规矩轮不到李纲说话,这时宰相们都无主意,也不敢请命前往,一排轮下来轮到李纲,李纲便慨然出列,请赵桓派自己前往金营。
赵桓看了这个老顽固两眼,心想你这老家伙脾气又硬又臭,只知道保祖宗社稷,不能体会朕的苦心,派你去金营非把金人爷爷得罪光了不可。便以李纲正负责治兵大任为由不许,另派李棁奉使,郑望之、高世则为副。
李纲问为何不派自己,赵桓道:“卿性刚,不可以往。”
李纲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