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边戎 >

第216章

边戎-第216章

小说: 边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你也想不通,那就有可能是谣言!”

    “谣言……”杨应麒苦笑道:“若是谣言,那大哥出事又怎么解释呢?大哥手下若有兵马,何至于无声无息地便落入女真之手?萧字旗是什么样的利器四哥你应该知道!就算在十万大军当中,他们恐怕也能抢出一条生路来!当时宗翰、宗望和挞懒他们的兵马虽然比萧字旗多,但如果是游击、转战、逃跑的话,要从大定府逃出来并非不行——宗翰他们要吃下滑不沾手、浑身是刺的萧字旗,恐怕付出的代价并不在攻克辽口城之下!再说,当时各部族长都在,族长中又有亲汉部者,如果六哥当时奋起反抗,宗望他们考虑到局势可能失控,未必就敢蛮来!”双方博弈的时候,其中一方就算已占据上风,但只要另一方还握着利剑,占据上风者在动手之前便得考虑考虑;但如果对方忽然解除武装,那就算强大的一方一开始不想动手也会被诱惑得动手了。

    欧阳适哼了一声道:“罢了!这件事情就先搁下,我问你,接下来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办?”

    “接下来?”杨应麒道:“还是那句话:守住汉部,迎回大哥!”

    欧阳适听他说要“守住汉部”而不是“守住辽南”,便知道他已经考虑到最坏的情况了,叹道:“好吧,不管怎么样,我撑你!”

    “谢谢你,四哥。”杨应麒心头的石头又放下了一颗,完颜虎、狄喻、杨开远、阿鲁蛮和欧阳适都已先后表示支持自己,到了这个时候,汉部内部便算是基本完成统一了。

    欧阳适道:“大嫂在辽口吧?我待会就出发去辽口。听说老三在辽口干得还不错。津门有你和老二在我也不担心。可是现在这样打下去终究不是个事儿!眼见严冬未到,按女真人的耐力,再打三四个月没问题,可咱们辽南能支持这么久么?”

    杨应麒道:“无论能否能支持得这么久都要撑下去!再说,我也不打算就这样坐困愁城!”

    欧阳适听得精神一振,问道:“那你打算……”

    “我打算主动出击。”杨应麒道:“我们的奇兵,已经在接近拉林河上游了。”

    欧阳适大惊道:“拉林河上游?怎么可能这么快?”

    杨应麒道:“那是五哥下的棋,人数不多,不过足够吓吴乞买一跳了。”

    欧阳适道:“这支人马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不急。”杨应麒道:“等吴乞买大举增兵南下接应之后再说。”

    欧阳适喜道:“老五要截断他们后路么?”

    杨应麒摇了摇头道:“那几个部族的力量还不足以截断女真后路。我想干的是让吴乞买吓一跳,只要他把派出去的部队再调回来,金军的整个布局就会露出破绽,同时也会加重吴乞买和宗望之间的不满,那样对谈判会更加有利。”北国所谓部族,大小不一,最小的有时候就是一个村落,百十人口而已。

    “谈判?”欧阳适奇道:“都撕破脸皮了,你还要谈判?”

    “不谈判能怎么样,难道真的要这么一直打下去么?”杨应麒道:“别忘了大哥还在他们手里!我们打得这么凶,不就是为了救大哥么?打得凶了,打得让女真人认为赢不了,才可能进行对我们来说有利一些的谈判!才有可能救回大哥!”

    欧阳适沉思半晌,忽然道:“应麒,如果大哥妨碍了汉部的前进,你说……”

    杨应麒作色道:“四哥!你这是什么话!你要怂恿我害大哥么?”

    欧阳适眉毛调整了一下,笑道:“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我怎么可能会害大哥?”

    杨应麒看了他两眼,忽然冷笑道:“我忽然有些明白老六为什么会造反了!”

    “哦?”

    杨应麒大声道:“他一定是出于什么自私自利的心思,把兄弟之情也不顾了!”

    欧阳适道:“你怎么就说得这么难听?”

    杨应麒指着欧阳适的鼻子道:“你!你刚才不也动了这样的心思么?”

    欧阳适笑道:“你说的这么直接,就不怕我翻脸不支持你了?”

    杨应麒冷笑道:“既然是兄弟,有什么不满就该说出来!就算翻脸,也好过憋在肚子里互相算计!”

    欧阳适笑了笑道:“这也有道理。”拍了拍杨应麒的肩头道:“不过老七你放心吧,虽然我平时跟你也常常斗嘴,但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一关我一定会撑你撑到底的!”

    杨应麒也消了气,说道:“四哥是能顾大局的人,我向来知道。”

    两人正说着,忽然燕青进来报道:“七将军,不好了,部民们把六将军的府第给围住了!”

    杨应麒怔道:“围住?他们要干什么?”

    欧阳适冷笑道:“这还用说!当然是为了把老六的家人拉出来泄愤啦!现在老六已经成为汉部的叛徒了,是不是?”

    杨应麒目视燕青,见他点头称是,怒道:“胡闹!胡闹!汉部又不是没有法律!就是要惩戒叛徒,也不能用这种形式!备马,我这便过去瞧瞧!”

    欧阳适拉住他道:“记得带兵马过去。”

    “带兵马?”杨应麒问道:“带兵马干什么?”

    欧阳适叹道:“老七啊!你以为那些还是老老实实的市民啊?那已经是被怒火冲昏了头的暴民了!你不带人手去,小心他们连你也打!”

    ——————

    别忘了投票啊!下一章《变》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一八五章 变 上

    汉部在引导舆论方面做得还算成功。杨应麒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最怕的就是退却、恐惧与犹豫,因此尽力将舆论引向对北兵的愤怒。但群众的情绪并不是做家家酒,想控制在什么量上就控制在什么量上!由于金兵尚未到达,津门群众爆发怒火无处发泄,忽然有人想起那个大叛徒萧铁奴的家人还留在津门,便呼啸聚众,把萧铁奴的府第围了个水泄不通!

    萧铁奴的管家、家奴本来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但面对成千上万汹汹之部众如何还敢横得起来?只是紧闭府门而已。杨应麒领着一队兵马到达时,眼前的局势已接近崩溃的边缘。一些市民已经拿着巨木开始撞门了。

    忽然不知谁喊了一句:“七将军!是七将军!七将军来了!”

    撞门者和一些正准备爬墙的人听到杨应麒来都停了下来,人群自然而然让出一条路来让杨应麒靠近。

    杨应麒在马上问道:“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人群中有人道:“进去捉汉奸啊!”“是啊!萧铁奴出卖了大将军,出卖了汉部,我们要捉了他一家大小去游街!”“何止是游街!男的流放,女的就卖到朱衣巷去!”“不错!男的流放,女的卖到朱衣巷去!”

    见到这般情形,杨应麒气得浑身发抖,护卫他来的将领见状,嘱咐了手下兵丁,十几条汉子忽然齐声吼道:“别吵!听七将军训话!”

    人群被这声大喝一镇,慢慢静了下来,杨应麒在马上睥睨了半晌,心道:“现在这形势,可不能完全按照道理来,得既顺他们的心意,又不坏了律法!”抓住人群静下来的时间空隙,大声道:“津门是没有律法的地方吗?你们都是野蛮人吗?萧铁奴背叛汉部,将来拿住了自然要以军法处置!至于他的家人……”

    所有的人眼睛都紧紧盯着杨应麒,虽然他是七将军,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为叛徒的家人开脱只怕也有不少人会不买帐!完全坚持理想的人或许会义正词严地按律法说话,但杨应麒毕竟不是这样的人,他清了清喉咙,说道:“萧铁奴的家人该怎么处置,自有法官处理!来人啊!把萧府给封了!萧府一干人等,押到狄将军府中,交由狄将军看押审理!”

    狄喻领汉部**官之任,威望甚高,汉部部众素来尊重。七将军这样处置倒也在情理当中,不能说是为萧家的人开脱,因此众人听了倒都服气。但人群中仍然有人道:“七将军,这叛徒可得重重处罚才行!”

    又有不少人呼应道:“对啊对啊!”

    杨应麒道:“该怎么叛,汉部有律法在!是重是轻自有法官来斟酌,就算是我也没资格插口!再说,眼下大金的奸臣正在攻打我们的辽口,那才是我们汉部最大的敌人。惩治叛徒什么的,大可放在战后再慢慢来算帐!是好男儿的就该为汉部考虑,该帮忙的帮忙去,该打仗的打仗去,聚在这里闹什么!这样闹,不是给敌人帮忙么?”

    听杨应麒这样说,人群中许多稳重有德的人便开始劝大家散了,没多久人群散去了大半,却仍有小半留着看热闹。那边陈正汇怕杨应麒出意外,又调了一队警卫前来。杨应麒命人入屋宣谕,将萧府上下押了,一路护送到狄喻府中,种去病在津门没有产业,他的家眷也住在萧府。途中不断有人向萧铁奴的家人吐口水,萧骏忍耐不住,在进狄府前跳起来大声叫道:“不是的!我爸爸不是叛徒!不是!”

    津门市民纷纷耻笑,杨应麒下马道:“进府去!”

    萧骏叫道:“七叔,我爸爸不是叛徒,不是的!你告诉他们不是的!”

    杨应麒心头一黯,实在想不通萧铁奴怎么会这般狠心,就这样把家人撂在这等随时覆卵无余的可怕境地之中!

    他命人夹带着萧骏进府,狄府大门阖上以后才把萧骏抱起来道:“不管你爸爸做了什么,都和你没关系,七叔会保护你的。”

    “不要!我才不要呢!”萧骏挣扎着逃开了,叫道:“我不用你保护!不用!你走!你走!”

    杨应麒听到这两句话大感难过。旁边忽然伸出一只手来按住他的肩膀,说道:“他长大以后,会明白的。”却是狄喻。

    杨应麒道:“狄叔叔,老六的这些家人……”

    “我会照看的。”狄喻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对他们的处置,等事情完全明了了再说。”

    杨应麒从狄喻府中出来时,津门的市井已经基本恢复平静。他忽然感到害怕:就这么一片小小的土地,掌控起来也是如此困难,何况是北国数千里、中原上万里的河山呢?

    “我真的有那个能力吗?”杨应麒怀疑。

    在元部民会议上,他展现的是一种自我催眠式的自信,他正是靠这种自信说服了完颜虎,说服了狄喻,说服了元部民代表,说服了津门的市民。不过,说服完所有人之后,当他冷静下来,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疑虑。

    “罢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定会有办法的!”杨应麒重振精神,回到府中,发现欧阳适已经离开前往辽口去了,而屋内却又多了一个人:处理永宁安抚工作刚刚回来的邓肃。

    “志宏兄,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杨应麒道:“永宁那边情况怎么样?”

    “还好。”邓肃道:“虎公主在那边德望深厚,我拾了公主余馨末绪,事情便办得很顺利。七将军颁下的号令大家都很理解,也愿意遵从。”

    杨应麒欣然道:“那就好,那就好。”

    “不过……”邓肃道:“七将军,你打算让永宁也成为战场么?”

    杨应麒摇头道:“我希望能够避免,不过总得做最坏的打算。”

    邓肃道:“如果要避免永宁成为战场,那就得主动出击!”

    杨应麒眉头微皱,但邓肃并没有停下的意思——他是在职的参军,有资格与闻讨论军情大事:“七将军,以现在的形势看来,辽口多半可以守住!但单纯的防守并非上策。如今上十二村尚有八千劲卒可用,加上各地的民兵、后备,应该可以在数日之内调动两万五千兵马。辽河流域的粮草位置我们无不知悉——就算被金人迁移了,由于补给线短我们也完全有能力给这支军马提供必须的给养。”

    杨应麒问道:“那又如何?”

    邓肃道:“志宏的意思七将军你还会不明白么?在辽阳府到津门之间,我们这两万五千兵马完全是机动的!若这支兵马由二将军统帅,便能成为一支活动着的强大军力。这部兵马为动,辽口为静,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定能令宗望宗翰左右为难!若再加上五将军从旁协助,我们面对宗望便有七成以上的胜算!”

    邓肃自以为这番军略并无破绽,谁知道杨应麒听了却道:“你错了!”

    邓肃微感诧异道:“我错了?”

    “你当然错了。”杨应麒道:“女真擅野战,汉部善守城。宗望在辽口吃了亏,那是因为他以短攻长。如果离开了辽口与我军野战,津门永宁集结起来的这支部队里能与他那三万主力死磕的就只有八千人。其它的人手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而已。”

    邓肃道:“但我们还有辽口作为牵绊!”

    “不错,如果宗望继续攻打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