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边戎 >

第189章

边戎-第189章

小说: 边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应麒知道从金侵宋是很麻烦的,那很可能会害死万千同胞。他可做不到像萧铁奴般冷酷如铁,也不像曹广弼那样有坚定的价值观,当然,同情之心、恻隐之念他是有的,但他更多的是不想负起来与他的能力、地位相当的责任。加上伐宋不伐宋都有好处也都有坏处,纯粹从利益角度来讲也是进退两难。如果折彦冲在这件事情上立场坚定那也好办,杨应麒大可遵命而行就好……以前他们俩就是这样分工的:折彦冲定下大目标大方向,然后杨应麒策划着怎么来做……但眼前这件事情,折彦冲也犹豫了,连折彦冲也拿不定主意,小麒麟自然就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虽然在内部争议中他有些偏向于支持曹广弼,但在具体事务上,他早就做好了从金伐宋的种种准备。

    汉部元部民会议的这次表决,让杨应麒松了口气:“既然这是大家的决定,那就这么干吧。”他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或者借口),接下来的,就是怎么把这件事情办好了。虽然事情依旧很难,但方向既已定下,至少便不必再彷徨了。

    “目标之一:利用大宋来转移女真的注意力,让汉部得到三到五年的发展时间。”现在汉部的经济实力和人口都已经超过完颜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钱和人砸出一支胜过完颜部的军队来!那样汉部才能反守为攻!

    “目标之二:让女真在伐宋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中原再怎么软弱的王朝,只要还是一个统一的政府便具有各种乱七八糟的韧力……韧得足以把任何强大的国族拖得进退两难。

    “目标之三:让女真在伐宋战争中消耗本族人口,让金**队的民族成分变得越来越驳杂。”伐宋战争一打响,金国的军队规模便非扩大不可,但由于战争女真本族的人口又势必会降低,要解决这个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非女真人在军队中的比例。女真的军队变得越驳杂,对汉部就越有利!

    “目标之四:尽量减少大宋士人对汉部的恶感,至少要给他们一个归附汉部的道义上的理由(哪怕借口也行)。”写了这一条以后杨应麒叹了一口气,这一条是他最没法控制的事情,在眼前的情况下他甚至觉得根本不可能做到。但这一条又相当重要……汉部没有大志便罢,如有大志,一定得想办法在中原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这是四个外部的目标。内部呢?

    “一,扭转六哥功勋压过二哥的现状。”杨应麒一直很不信赖萧铁奴的军队,萧字旗越强大他就越担心,但是由于局势的缘故,这几年来萧铁奴的功绩明显压过了曹广弼,这是杨应麒不愿意看到的……可按眼下的局势发展下去,这种萧强曹弱的态势只怕会越来越明显。

    “二,提高汉部主力军事系统在汉部军备中的比例。”

    “三,继续维系部内各方势力的平衡,确保大哥的领导地位。”

    杨应麒提笔在纸上随手涂鸦,随即把这些话都涂抹掉!这七件事情是机要中的机要,除了折彦冲,决不能让第三个人看见。

    “可是,这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很矛盾啊!甚至几个外部目标本身也很矛盾……”杨应麒喃喃自语,他知道,除了这些矛盾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变数,那就是:“如果大宋不堪一击怎么办?”

    这一点让杨应麒很为难。根据梦中那模模糊糊的印象,大宋是打不过大金的,现在再加上汉部,这场仗的胜负只怕会更加向北军倾斜。

    “如果汉部不全力以赴,就没法和女真抢夺战争成果,可是如果汉部全力以赴,万一真把大宋给完全征服了,那时候……”

    那时候如果汉部抢到的战果与女真相当或者更多,当然也好,但万一像二哥说的那样,“攻坚在汉部,成果归女真”……那可就麻烦了!

    “就算汉部能抢到够多的果实,但如果这些果实落在六哥手里,那对汉部来说也不见得会是一件好事!”而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甚至是必然的……因为萧铁奴是主伐宋的,如果事情成行,他一定就是伐宋的急先锋……甚至是主力军!而汉部内部能与萧铁奴相抗衡的曹广弼,在这件事情上却不可能太过积极。

    杨应麒脑中晃过这样的局面:宗翰出兵太原河东,宗望出兵燕京河北,萧铁奴出兵山东,欧阳适出兵江南……如果大宋被这四路军马瓜分,那天下的格局会怎么样呢?很可能是汉部、女真对峙的局面。这一点倒也没什么。但汉部内部的格局又会如何呢?显然,萧铁奴和欧阳适将会成为这场大战争最大的得益者,他们的势力会空前膨胀。而相应的,曹广弼在军中的势力却会急剧萎缩,汉部内部的平衡必然失衡,汉部的走势也将变得不受杨应麒控制……甚至不受折彦冲控制!

    “这一点,必须得和大哥说清楚!”杨应麒想:“这场战争的规模,还是得尽量控制!可是该怎么控制呢?”

    杨应麒感到头皮都麻了起来!杨应麒一开始的想法,是尽量把蛋糕做大,把兄弟们喂饱了,以避免内部的自相残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大家努力的方向尽量是朝着一个目标走,而不是背道而驰。但现在,实际的情况根本就是事与愿违!

    麻烦啊麻烦啊!既要让哥哥们有发挥长处的空间,又要尽量限制个别人过份坐大的隐患……没有好剑鞘套住的剑,太锋利了反而伤手!这才是汉部真正两难的地方!相形之下,女真的逼迫反而只是一个外因。

    “怎么限制战争规模呢?怎么让二哥立功呢?”

    要限制战争的规模,就得不让大宋太弱,要让曹广弼立功,就得让他有努力的积极性。

    忽然,杨应麒脑中闪过萧铁奴无意中说过的那句话:让二哥去帮大宋打?让六哥去帮女真打?

    荒谬!荒唐!荒诞!这完全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可杨应麒却忍不住这样想:要真能这样,那多好啊!由六哥代表汉部去敷衍女真,再由二哥代表汉部去大宋收取人心……“天啊!我在想什么!疯了!我一定是疯了!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别说杨应麒无法控制曹广弼和萧铁奴的思想和行动,就算他能控制这两个人,也没法控制金、宋两国英雄好汉的决定!

    天下的英雄好汉又不是死人,哪里会这样任他杨应麒摆布?

    再说,如果真的要把祸水南引,汉部就必须倾尽全力,否则重兵留在辽南,会宁是不会放心的。可是如果汉部全力帮助女真侵宋,那大宋士民便绝不可能再相信汉部!

    “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就在这个时候,仆人来报:“七将军,二将军有请。”

    

    用票票鼓励鼓励在火炉中参加补习班的阿菩吧!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一六四章 请辞 上

    又是在海滩。

    津门有很好的海景,但眼下曹广弼与杨应麒却都无心欣赏。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事情,虽然都是公事,却仍压得两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应麒,对不起了。”

    曹广弼这句话让杨应麒有些诧异:“二哥为什么忽然跟我说对不起?”

    曹广弼道:“从金侵宋一事,我也知道你其实是帮着我的,可惜我没能把事情做好。”

    杨应麒忙道:“二哥快别这么说。其实大家都是为汉部着想,只不过各人的想法不同罢了。六哥心目中的汉部与我们心目中的汉部大不相同,但终究都是为了汉部。”

    “我知道。所以我并没有私下怨怼他的意思。但是……”曹广弼道:“但是他的做法,我仍然不能赞同!”

    “但现在元部民会议已经决定了……”

    “听你这么说,是打算遵从元部民会议的决定了?”

    杨应麒道:“既然是大家的决定,自然应该遵从。”

    “我不认为那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也许大家当时……”

    “没有也许!二哥!那已经决定了!”杨应麒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臆测作为判断这个决定的标准。”

    曹广弼沉吟片刻,点头道:“你说的对。”

    杨应麒又道:“反正我们之前也争论不出个结果来,现在好容易有个结果,不如便照此遵行吧。决定了的事情不能改变,但方法可以变通啊。也许我们还可以想出更好的方法来避免大宋百姓惨遭荼毒。”

    “方法?比如说呢?”

    “这……我还没想好。”

    曹广弼笑了:“如果真有办法,大概我们早就想到了吧。不过算了,反正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而我在这件事情上又出不了什么力气……应麒,我这两天反复考虑,决定辞去在军中的职务。”

    杨应麒听到这句话吓了一大跳:“二哥!那怎么可以!”

    曹广弼道:“如果现在汉部危难当头,那无论我怎么不情愿也会坚持下去的。不过现在汉部暂时没什么事情,我一个人请辞,应该不会造成多大的害处。”

    杨应麒大声叫道:“怎么不会!当然会!当然会!”

    曹广弼问:“有什么害处?”

    杨应麒道:“总之,很有害处的!”

    曹广弼沉吟道:“你是怕老六不受制约?”

    杨应麒踌躇了一会,终于点了点头。

    “放心吧。”曹广弼道:“大哥武勇非常,有他在一日,老六不会乱来的。再说,还有老五他们呢!”

    “那不同的,不同的。”杨应麒道:“总之你不能请辞,万万不能请辞。”

    曹广弼道:“所谓士有道则行,无道则隐。这件事情我已经决定,今天来只是先跟你说一声,免得你到时慌了手脚,并不是寻你来商量,所以你不用劝我了!”

    杨应麒忍不住道:“二哥,你这样做,会不会有好名过甚之嫌!”

    “好名过甚?什么意思?”

    刚才脱口说出“好名过甚”四字,杨应麒已有些后悔。但既然已经说了,便干脆说个彻底:“你爱惜自己的名声,以至于致汉部利益于不顾,这不是好名过甚是什么!”

    “好名过甚……嘿!”曹广弼道:“你为什么不直接说我沽名钓誉!”

    杨应麒忙道:“二哥,我没那意思。”

    “就有那意思,也无妨。”曹广弼道:“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沽名钓誉!何况别人!不过就算是沽名钓誉,我也认了。因为我不这样做的话,怕将来良心会不安。引胡入塞,引胡入塞啊!应麒,你看看中唐,看看西晋!哪一次胡人入关不是千里肆虐、万民荼毒的?死的那些可不是蝼蚁,而是人啊!而且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汉人!是我们的同胞!要我眼睁睁看着他们罹祸已是不忍,何况亲自带胡人去杀害他们。”

    杨应麒道:“可是我们不这样做,女真就有借口杀入辽南……”

    “这我知道!”曹广弼说:“所以我不打算争了。”

    “但是你要辞去在汉部的职务?”

    “是。”

    “可是二哥,”杨应麒说:“这次如果真的从金伐宋,将领也一定不会派你去的。我们可以让六哥去,而你则继续坐镇辽口,保护汉部。”

    曹广弼摇头道:“那我也不能在这件大事上什么也不做啊!而且你说的事情,有老三、老五在就可以办到。”

    “那二哥你想做什么?”

    曹广弼沉吟半晌,说道:“我想回大宋。”

    “什么!”杨应麒惊得嘴巴合不拢:“回大宋!二哥回大宋做什么?”

    “帮大宋守燕山,守黄河。”曹广弼道:“我知道我一个人的力量不算什么,不过尽点心,尽点力,夜里睡觉时也好过些。”

    杨应麒高声道:“战事若起,双方就是敌国!我怕二哥你一入宋境就得被人捉起来!”

    曹广弼道:“那自然也有可能。不过如果处理得好的话,兴许也不会。”

    杨应麒道:“好,要保住二哥的性命,谅来还办得到,可是二哥,你认为你去了真的有用么?赵家官人和汴梁朝廷上那帮昏鸟,会听的你话?会放心让你带兵抗敌?”

    “应该不会,可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曹广弼道:“有些事情,总要试过了才知道的。不是么?”

    “二哥……”

    “好了应麒。”曹广弼说:“我走以后,你可以通报会宁,就说我背叛了汉部。这样就算到时我有幸上战场杀敌,吴乞买也没理由来降罪汉部。当然,如果大哥要限制我出境,那我也不会怪他。”

    “如果你最后真的这么决定,我们也不会拦你。”杨应麒黯然道:“可是二哥,你这一走,我怕汉部就要分崩离析了。”

    “不会的。”曹广弼道:“这次的元部民会议让我知道:什么叫做人心趋利!只要汉部还能让大家安居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