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寇-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如此绝境,喀尔吉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大撤退!
何谓大撤退?就是不扎营、不停驻、甚至不休息,全军不顾一切往北撤!谁想休息,谁就是殿后部队!
我不停下脚步,看你楚军怎么追我!?
这个决定得到了二十八位大贵族的集体响应,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脚程充满信心——不求第一,只怕最后!
于是,第二天清晨的一声号响,狄军大营所有方向的所有营门一起开启,数十万大军漫山遍野涌将出来,然后不管不顾地一路向北,阵型也不排了,辎重也不要了,只背了粮袋子撒腿就跑!
楚军惊呆了!——如此奇葩的主意就连李天磊也没有料到!
你还别说,这招慢撒天花迷人眼的撤退战术,与李天磊化整为零度陈仓的计策倒真有几分异曲同工的神似!临敌后退,就怕被敌人趁机追击致使阵线崩溃,如今我自己先一步溃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这是意料外的变化,“钝刀片肉”成了“逼虎跳墙”!
刘彤忙找孟大牛商量——怎么办!?说好慢慢磨的,现在怎么办?追还是不追?
孟大牛是个粗人,哪有什么急智,扭头就去看义子穆文。穆文一拍大腿:“去他娘的,追啊!”
就这样,四十万楚军也开始了不要命的全民赛跑,除了无颜铁骑保持序列应变外,其余人马全都撒开了追!
这一追,就是两百里!
喀尔吉到底不是真正的疯子和傻子,他也不希望大军真就这样“溃”了,他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平陵!
这个地方,是选了很久的。好处很多——靠近充州,可以出其不意绕路回国,同时一路过去没有大河拦路,便于部队急行军。其实这只是方向,到了平陵他们也不得不停下重新集结部队!——因为李天磊的防线到了!
凭借游兵散勇的力量无法各自突破,必须集合力量才能打穿防线逃出生天!而背后铁骑永胜军团的楚军呢?他们还在和“殿后部队”纠缠,跑得快的部队拥有足够的破防时间!
——伟大的战友们,你们安息吧,愿你们来世生一双长腿!
老实说,李天磊也被这顿乱拳打懵了,他这是以牙还牙啊,自己化整为零,怎么就被他现学现用了呢?
可眼前的事实是——作为诱饵散开的防线来不及收回,其中的任意一点都很脆弱,不足以挡住逃命的狄军!
除非,平陵守军能够拖延足够的时间!
平陵守军只有三万骑兵,统帅这支人马的是谁呢?
破击将军王五仓!
王五仓这个人,后世总爱把他和结义兄弟程平安进行比较。结果是,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
程平安的风格就一个字——勇!那是一种不要命的泼天大勇,管你千军万马来,我只一路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就连海兰坤这样的当世名将都在这个“勇”字下兵败授首,可见他的能耐!
而王五仓呢?他却相反,取的是一个“诈”字!当他还是一介小兵的时候,就能骗得武破虏中计吐血昏迷,这个天分谁敢说不高?他的成名之战,是在第一次伐楚战争中深入荆州敌后断粮,也是场见不得光的闷棍黑手,似乎……只要有一丝使诈的可能,他就绝不肯堂堂正正与敌交战。
这一次,也是一样!
惊闻狄军大队人马从天而降,几乎与本阵的示警同时到达,与预计相比整整提前了半个月!
王五仓也惊出一身冷汗!
他深知,一旦突破了自己的平陵县边境,狄军主力可就逃到充州去了,那里有兵有粮,莫说乘虚北伐了,一扭头他又杀回来,整个青州战役全都破产!
可要拦住敌人,却也同样棘手,几乎不可能!
自己手上只有三万破击营骑兵,敌人虽然也不完整,可斥候远远一望就说至少三十万!
十倍啊!这可是整整……十倍啊!
如果是程平安在这儿,他二话不说,集合了人马就主动杀出去了,战至一兵一卒,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可换了王五仓,他就是另一种思维了。
——就是全军战死,只怕也只能拖延一天!一天根本就不顶用!无论是前线整集兵马,还是后军破阻增援,至少要三天时间!
若是据城固守,三天倒是不在话下。可固守没用啊,敌人志在逃命,绕城就过去了。
怎么办!?
一个字——诈!
于是,喀尔吉在磨刀霍霍准备突围的当口,斥候回来了,声称平陵县城门大开,洞眼里望去街上空无一人,只在县衙门口看到一张告示,似乎……正是留给大督帅您的!
喀尔吉取来一看,倒也简单,只一句话写道:“喀帅吾兄如晤,闻兄挥兵至此,不胜之喜,愿与兄共猎充州,弟已先行洒扫,望兄速至,数日后英雄会首,天下尽知你我之名,岂不美哉?——李天磊拜书七月二十四日。”
“大督帅,大督帅?”
部下的呼唤喀尔吉好像根本没听见似的,只是眉头的青筋不易觉察地跳了一下。
——李天磊已攻入充州?怎么可能!?可细细想来,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他为何不赶来箕屋山夹击我部?果然,面儿上诱我仓促退兵,实则乘虚攻打充州?不好,他早早在此相侯,是算准了我会取平陵突围入充州?此番莫不一头撞进口袋里!?
也难怪喀尔吉慌成这样,对手可是李天磊啊!——试问今时今日,天下还有谁敢小看这个独臂的中年男人?大狄军神海兰坤都被他用计击杀,自己离海兰坤差了好几个等级,被他算准了动向,那还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第三百二十章 【自投罗网】
喀尔吉越想越怕,眼前空落落的平陵县仿佛是怪兽张开的巨口,正等着自己飞蛾扑火自投罗网呢!?——不行,不能去充州!
这是一部分大贵族得出的结论。可是,剩下的一部分人坚持认为——这是骗局!
他们的理由也充分,哪有敌人故意留下线索的道理?他真要我们去,闷声不响我们自然就去了,留书邀战,反而画蛇添足欲盖弥彰,这是落了下乘!更合理的解释是——他不希望我们去充州,欲擒故纵,故意吓我们呢!
喀尔吉一听,也有道理啊!——若果真看穿我军意图留有陷阱在前头,我们傻傻过去岂不正好?这封信……有问题啊!可眼前究竟该怎么办?两边都很坚持,难道要将部队拆成两半么?
喀尔吉抬眼看了看座下的二十一位大贵族——其余七位已沦为“殿后部队”被两大军团咬上了,凶多吉少。剩下这些人,已是惊弓之鸟,背水一战尚敢拼命,可如今敌我不明,他们又有谁肯出力卖命?
无言的尴尬再次降临。——就像大撤退时没人自愿殿后,此刻也同样没人敢为先锋。
除非——探明敌情!
喀尔吉叹了口气,决定——派出斥候远入充州查探!
他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一场会,已用去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而派去充州查探的斥候,往返百里,又是一整天!背后的追兵就像绞喉的绳索,每一次眨眼都在步步逼近,他们剩余的时间越来越少,探查的机会,只有一次!
于是,他们撒出了全部近五百名斥候,分向充州和冀州方向探查,务必在一天内掌握李天磊部的确切动向。
次日午时,斥候陆续返回,带来了海量的敌情动态。
冀州方向,大量骑兵部队正在集结,甚至边运动边集结,正全速往平陵方向蚁集而来,兵力不下数万!
而充州方向,未发现任何大规模部队,甚至几座沿边县城依然飘荡着大狄的旗帜。可是另有一个诡异迹象:对方的斥候简直可以用海量形容!不过这仅仅是推断,依据是——该方向的250名斥候,只回来可怜的22个!而且没有一个斥候可以靠近任何一座城池!
这下所有人都取得了共识!——陷阱!果然是陷阱!
冀州方向数万骑兵是关门部队,而李天磊的主力,很可能已在充州以逸待劳!那些插着大狄旗帜的城池,只怕是诱骗我军的障眼法!而那封信,乃是区区扰敌之策!
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关门打狗?老子先踹烂你的“门”!
于是,喀尔吉率领三十万残兵悍然东进,向着冀州方向的数万正在集结的骑兵部队发起了主动进攻……
然后,他们遇上了……程平安!
这支人马,是程平安的骠骑营,他们驻扎在平陵东北方的台县,收到军令程平安心急如焚,既为战局忧虑,更为义兄担心,真是马不停蹄火急火燎就赶来了,一心要救援义兄,拦住敌人!
可万万没想到,只赶了半路,敌人自己一头撞了上来,竟是把他给拦住了。
程平安又瞪大了独眼,这是什么情况?可接着就笑自己傻,管他娘的情况,一个字——杀!
骠骑营仅五万兵马,只有对面的六分之一。可面对海量的狄军战阵他们毫不畏惧,第一时间发起了反冲锋!
因为自信!
在程大将军的带领下,我们亲手消灭了天下至强的铁浮屠!我们的背后,数以十万计的袍泽正在飞速赶来!
我们,冲锋!
战斗是惨烈的。仅一个上午,骠骑营伤亡三成,可楚军的总体力量却扩充到了六万!反比开战时多了一万!因为——罗冠虎的部队,赶来了!
下午又是一阵好杀,两军直杀到傍晚时分,狄军依靠数量好不容易压制住楚军,只待连夜混战趁乱破敌!没成想,黑暗中一左一右两把尖刀一起捅来——罗秀儿、常朝阳,夫妻俩各领一支人马给他来了个“两肋插刀”!
这一股股部队,原本就驻扎在黄河沿线的县城里,先后接到李天磊的紧急军令,都是十万火急飞马赶来,相差也就是半天时间!
他们谁也不知道会在半路遭遇狄军,也不知道友军在此阻击敌人,更不知道狄军为何傻乎乎地自投罗网?可他们不需要知道那么多,除了一件事——至今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拦住敌人!消灭敌人!既然敌人近在眼前,那么……
同一条命令在同时下达——冲锋!冲锋!
混战!——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王五仓的人马从背后赶来时,战场真正陷入了一片混战!五股骑兵部队,就像五条毒蛇狠狠勒住中间的一头大象,任凭它如何挣扎死不松开!
直到天明时分,太阳自地平线升起,照亮了两个方向的两支大军!
那是李天磊的主力部队,以及刘彤、孟大牛两大军团的追击部队。——他们,终于赶到了!
五股厮杀一夜的骑兵纷纷退却。可松了口气的狄军却自行崩溃了!
此时此刻,就是再傻的人,也知道自己走错了方向,亲手放弃近在咫尺的生路,一头扎进楚军的包围网里!
二十万疲惫不堪的残兵,被近五十万楚军生力军包围!
这个仗,怎么打?
结果一直等到天黑,楚军依然没有发动进攻,只是铁桶般将狄军团团包围,却没有丝毫动手的意思。似乎,李天磊并不着急。
夜里,楚军四面八方扎下营寨,拉了几千降兵在狄营外通宵喊话,大致意思是——后路已断,回不了家啦,这边李天磊统领连铁浮屠都消灭了,区区喀尔吉不过小菜一碟!汉人的天下就要来了,何苦为鞑靼老爷送命?弟兄们别撑了,楚军优待俘虏,投降免死,倒戈有功!
接着又把上万封优待俘虏的“政策”射入狄营,瞬间就被争抢一空,只一夜功夫,每个士兵都知道了价码——同伴的一枚首级可以在楚国换五亩地!同时也明确了等价兑换原则:拿到将军的首级,你就是将军!
大家的眼都绿了,心却慌了。一边想着是不是可以平白多上五亩地,另一边又担心自己成了别人的五亩地。尤其是各级军官,他们深知自己的价值,部下们的眼神变得像狼一样不怀好意,就是最亲的亲兵也不敢相信。一扭头又觉得自己族长的脑袋今天似乎格外诱人……
这样的情况,也同样蔓延到了最高层。喀尔吉,作为最值钱的一颗人头,他的心,早已经高高地悬了起来!座下二十一位大贵族,似乎每一个人都在用贪婪的目光望向自己。——大督帅的脑袋,可以换取统领的宝座,楚国有沙克珊在,充分证明了楚王胸怀似海,鞑靼人也是可以做高官的!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
在楚军尚未展开任何进攻前,喀尔吉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不打了!我们……议降!
如果战前他做出这个决定,毫无疑问,楚国第一名鞑靼族统领必将就此诞生。可如今么……李天磊板着脸,对使者又冷又硬地说:“一天时间,无条件投降!”
喀尔吉慌忙召集大贵族商议,可一个时辰过去了,二十一位大贵族竟没有一人到来!——他们一个个地,早已带领私军自行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