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逐寇 >

第238章

逐寇-第238章

小说: 逐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器超负荷运作,足以将这支新军武装到牙齿!
  可是,那全是步兵!
  楚国地处南方自身并不产马,所有战马多靠俘获或购买,加上这七八年来老马死去,幼驹未熟,马种退化……眼前这十八万骑兵,已是整个楚国能够征集的极限,除了铁骑军的无颜、忠武两支特种骑兵外,统统都在这里!
  ——放手一搏,存亡一举!
  近卫统领李天磊催马出列,在刘枫面前颔首躬身:“殿下,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刘枫眼望远方,神色惆怅,似在浩瀚的回忆中翻找那珍贵的一页,良久他才沉沉开口:“六年前,建国之战,罗三叔率四千骑兵奔袭敌后,辗转一千五百里,大小二十余战,引发运河暴动,联合青莲举义,四两拨千斤,一己之力牵制十倍强敌,楚国江山由此奠基!——往事追思如昨,人,却已不在了。”
  “舅舅,他们有罪,可也有功!他们看我长大,护我起兵,居功至伟,恩重如山!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这个仇,原不该假手他人,可我走不开,海兰坤、夜于罗、洛萨哈,这三颗人头,就请你代劳了!”
  李天磊也自伤感,含着泪说道:“殿下知恩重义,我没话好说,只有替老兄弟们感激殿下!他们去了我还在,唯有这一身,拼死报效就是!——殿下留步,我们这就出发了!”
  刘枫重重点头,说出了当年对罗三叔说过的那句话:“祝君凯旋,来日再聚!”
  “遵命!殿下保重,看我等一雪前耻!”
  独臂统领勒马归列,一声长啸:“出发!”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十余万骑兵如潮水涌动,战马嘶鸣,蹄声如雷。
  刘枫心中突发一阵滚热,跳起身,就站马背上高呼:“将士们,操娘的好好打!都听好了,逐寇军的威名,你们给我讨回来!”
  “嗷——!”
  众将士吼天回应,声震苍穹,人马如龙浩浩荡荡望东而去。
  人群中,刘枫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是罗三叔的遗孀张凤清,带着罗冠虎、罗秀儿兄妹、还有女婿常朝阳。一家四口内披金铠铁甲,外罩一身重孝白袍,盔顶扎着雪白的布条,随风飘荡,在大片红披风中显得格外刺眼。
  李天磊纵马过去,低声说了什么,张凤清勒住马,转身面向刘枫,凄然惨笑,深深鞠躬。
  同样在笑的,还有趴在马背上的吴越戈。深夜醒来,黎明出征,他伤得很重,虚弱得提不起那把长斧头,面对众人的挽留,老男人在病榻上痛哭流涕:“错过这场仗,我还不如死了!”
  晨晖下,他笑得如此开怀,甚至带着几分天真,那漆黑的脸上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正奋力地向自己挥手,那股兴奋中透出得意的神情,就像一个在家长手中耍赖得逞的顽童,心满意足,再无所求。
  渐渐的,他身披铁甲的身影融入了千万名同样身披铁甲、骑跨骏马的年轻士兵中间,再也无法分辨出来。但那一幕画面却已深深刻在了刘枫的脑海里,久久难以释怀。蓦然间,眼前闪过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罗三叔、薛晋鹏、孔云、霍彪……他们似乎也在队列里,就在吴越戈的身边,笑着,流着泪,回头看他,渐渐远去……
  北风渐紧,扑面如刀。——很难想像,当一支充满仇恨和屈辱的军队,有朝一日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当脾气火爆的男人们被强盗逼近门前背后就是父母妻儿……他们会有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多么……残酷!
  刘枫仿佛看见,那是一头狂暴巨兽挣脱了枷锁,带着狰狞的杀意无声奔向远方。——自己亲手释放了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他们会受伤、会流血、会死亡……但不论结局如何,无论输赢胜负,他们必将饱餐血肉!
  “我想再抱一抱孩子,好么?”
  在官道的另一边,武破虏的千骑卫队也已整装待发。红鸾眼含热泪,提出了最后的请求。
  刘枫没有转身,默默点头。
  二十年前,父亲母亲,是否也怀着同样的心情,压抑着同样的不舍,将自己送往南方,远离战争的彼岸?——希望,这次的结局,不一样!
  “带着轩儿一起走,等打赢了仗,你们再一起回来。”刘枫走过来,伸出手,从背后将女人和孩子揽进怀里,轻轻地说。
  红鸾凝视怀中熟睡的小脸,轻轻抚摸那嫩滑的脸颊,垂泪微笑,微笑摇头:“不了,你在这里,小姐在这里,别赶我走,我受不了这个苦。”
  刘枫没说话,搂得更紧了。
  不远处也上演了同样一幕:武破虏与武若梅紧紧拥抱,尽情亲吻耳鬓厮磨,旁若无人。
  他们用彼此才听得见的声音说着同样的四个字:“活着回来……”


第三百零一章 【死守三天】
  楚王的大军赶到汉水河畔,已是靖乾四年十月十四日。那一天中午,玄武第一舰队终于在敌我悬殊下溃败。
  汉水虽然也是大江,可毕竟是长江支流,襄樊流段还不到全流域的三分之一,因此江面并不算太过宽阔,只百余丈宽,不起雾时一眯眼就能看清对岸。——这对负责拦截狄军的玄武营第一舰队来说,实在不是好消息,作为水师,江面宽度是与防守压力成反比的。
  这一天,是狄军占据樊城继而筹备渡江的第七天。在这七天里,玄武统领周武率第一舰队与狄军多次交战,以一艘楼船冲港自爆的惨烈方式,成功摧毁了北岸的襄樊渡口,又以泼天之胆组织水兵敢死队上岸发起反冲锋,一举烧毁了北岸的所有船只,其后更多次阻挠狄军在不同方向上搭建浮桥,成功将五十万狄军拦截在汉水对岸!
  期间,狄军用火箭和投石机进行反击,用水鬼牵拉绳索缠住船舵,接着用赶造的小船奋力靠近投掷火罐……在狄军挖空心思如此丰富多彩的连番打击下,第一舰队同样蒙受了巨大损失,超过300艘中小型战船全部损毁,作为主力战舰的楼船,从满编时的55艘锐减至35艘,所属18000名格斗兵和500名“水鬼”几乎伤亡殆尽,就连周武本人和统领夫人凌燕都在第三天的一场接舷战中负伤。战斗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直到第五天,楚王的命令下达。周武终于使出杀手锏——炸药包!通过一场夜袭,35艘楼船来了一次齐射,狄军刚完工的临江水寨被彻底摧毁,刚打造好的十余艘中型战船付之一炬。
  第一舰队终于取得了开战以来的首场胜利!
  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七天,也就是刘枫命令中“死守三天”的最后一天,战局发生了逆转。
  狄军没有大型战船,也不会水战,可是海天却自有办法!——他彻底放弃质量,转而追求数量上的极致。他在这七天里,命令部队就近伐树,制作了上万只木筏,事先都藏在岸上的军营里,面上照样打造大小战船,锲而不舍地搭建浮桥,败而不馁地用各种低效手段进行反击。这一切,都是为了迷惑周武。
  这一天时机到了,真正的杀招终于出手!上万木筏连夜铺在岸边,士卒藏于营中,只等玄武楼船照常巡江,临水下锚发射投石机阻挠狄军架桥的一瞬之际,突然发难,万舟齐发,蜂拥而上!
  仓促之下,只有三分之一的楼船仓惶起锚,张帆退走,剩下超过二十艘楼船,被数不清的木筏团团包围,被密密麻麻的敌人爬上了船舷……水兵们拔出短刀奋力抵抗,双方在甲板上展开了白刃格杀,尸体铺满了甲板,鲜血染红了白帆。
  水兵们久在船上,身体平衡性远超常人,两只大脚板往船头一踩,就像立地生根一般,四平八稳如履平地,相反狄军士兵多不会水,一上船就东倒西歪。若是只论船上作战,三五人齐上也不是水上健儿的对手!
  可惜……敌人不止三倍五倍,而是整整二十倍!人数上的巨大差距使一切成为徒劳。
  “轰!——轰!”
  汉水江面上炸响轰鸣!那是一艘又一艘楼船,失守前发出了最后的咆哮!
  ——那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需要参加战斗,也不需要操帆驾船,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战舰一旦启航,他们就把自己锁在火药库的铁板夹层里,每舰三人,每人一舱。当战斗开始时,他们会领到内藏炭火的火折子,眼睛从巴掌大的窗口望出去,时刻观察着大门,只要有敌人攻入火药库,或者他们中的任何一人觉得有必要……
  他们是通过层层筛选最虔诚最狂热的红莲教徒!他们随时准备用生命捍卫圣火的纯洁!
  这一天,这一刻,刹那的辉煌,到了!
  是役,第一舰队损失楼船二十八艘,人员伤亡超过一万人。所有楼船尽数自毁,没有一艘被对方生擒俘获。而狄军方面战损更重,木筏被撞翻炸毁一大半,士兵阵亡超过四万人!尽管这是一场伤亡成绝对反比的战斗,可无法否认,这是狄军的一次胜利!开展以来,面对楚国优势水军的首场胜利!
  海天一身金盔金甲,跨坐龙驹宝马,傲然立于北岸高坡之上,黑底金边的大狄盘龙旗在他头顶迎风飘扬。他兴奋地望着江面上漂浮的碎木与尸体,笑顾左右道:“如何,朕的水军,可威武否?”
  左右颂声如潮:“陛下天纵英明,睿智过人,臣等万万不及!”
  鄂尔兰和赵濂并辔左右,稍稍错后海天半步,脸上都挂着矜持的笑意。他们是收到海天相邀这才率部赶来,与狄军主力会师于樊城。因为海天向他们保证,他将在这里打破楚国水军的封锁,一脚踹开襄阳的北大门!
  于是,一位大汗一位皇帝,就像闻了血腥味儿的苍蝇,巴巴飞来了,正好见识了这蚁多咬死象的壮观一幕。——由于汉水阻隔,联络不通,北岸联军至今未知楚王回归,也不知胡开山已死,黑虎军崩溃。在他们看来,如今形势一片大好!
  两人对视一眼,无声一笑,已是莫逆于心:三弟还没有出现!这个结论是对结果的简单推断——我方赢了,那么三弟肯定不在!作为强势一方竟对敌人产生了这种念头,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讽刺、一种悲哀!
  鄂尔兰热情地赞道:“大伯这一着实在是高!慢刀寸割摧毁敌方小舟快艇,接着又反过来,以木筏破楼船,这法子说出去谁信?大巧若拙,大巧若拙啊!”
  赵濂啧啧有声地附和道:“岂止大巧?这是夺天之巧!辅以神鬼莫测之机,化腐朽为神奇!了不起!”
  这两句话,二人说得声情并茂,十二分的真诚。因此这确实是真心话,用损失四万人的代价突破水军封锁,这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大赚特赚!
  海天听出了话里的真心,以他的城府也不禁得意起来。自从登基以来,他已十多年没有亲自指挥打仗了,如无意外,这场伐楚战争也将是他的收官之战。至于身旁两位,不好意思,还不配他亲自动手,海兰坤就够了!
  自开战起,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摧城拔寨,小战即克,势如破竹,他仿佛回到了年轻时草原争霸那会儿,驰骋疆场,手挥万军,那种快意、那种豪气、那种英雄垂暮却宝刀未老的骄傲与自豪……真好!
  他轻捻已经花白的长须,从容下令:“传朕旨意,乘胜挺进,抢滩渡江,摧毁汉水军港,拿下襄樊船厂!”
  “遵旨!”陈霖华大声应命,转身传令去了。
  片刻之后,只听北岸号角齐鸣,金鼓大震,近五千只木筏像撒下了一把树叶,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岸江面,顺着浩浩江水箭一般直往南岸漂来!
  是的,木筏是漂过来的!没有风帆、没有划桨、甚至没有任何驱动力!——士兵们嘴咬尖刀,腰系绑绳,整个趴在木筏上,是水流在推动他们前进!
  不得不说,海天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木筏战术想人不能想,这也罢了,更难得是细节上的考虑。之所以挑在这一天发起总攻,那是综合了水流、风向、天气等各方面因素,通盘考量才有的决断!
  打仗,也和所有的技术活一样,化繁为简、返璞归真才是真正的最高境界!越是用兵大家,战术越简单,效果却越显著!
  就像现在,所有木筏全都顺顺当当地沿着一条斜线漂流直下,如无意外,他们将精准无误地冲上南岸浅滩。
  这看似简单,可简单的背后却是连续七天多达三十八次不为人知的反复试验!是二十位水利官员不分昼夜对水流速度的全天候监控!是集合最精英的工部匠师对木筏大小、风向影响、乃至载员额度的精确测算!
  可见,哪怕最简单的战术,也绝不是那么简单的!
  战斗并未结束。狄军乘胜发力,全师渡江,第一舰队不可能坐视不理!
  幸存的七艘楼船里包括了旗舰,也就是曾经的周家家主座舰“玉麟舰”。此刻,周武正立在舰桥上大声呼喝,指挥残存各舰展开拦截。可惜,对方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几乎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