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逐寇 >

第198章

逐寇-第198章

小说: 逐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
  时局正危,国难当头!五十余万反贼大军兵临潼关,距上京仅一百里——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一百里!
  而京师卫戍部队,仅有五万。
  恐慌,会像瘟疫一样蔓延。随之而来的,是悲观、绝望、动摇……乃至倒戈和背叛。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候,皇兄他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气雄万夫,锋芒毕露,足以力挽狂澜的龙军大督帅,而不是一个恭敬谦卑,勤谨小心的天家二皇弟。
  所以,海兰坤来了。剑履不解,带甲上殿,在群臣惊愕的目光中,柱剑半跪,用足以撼动梁柱的嗓音喝道:“臣,龙军大督帅海兰坤,率铁浮屠二十万,奉旨勤王!”
  庙堂无声,以至于海兰坤可以清楚地听见,皇帝站起来时龙袍抖动的簌簌声。声音越来越近,他没有抬头,直到一双有力地臂膀将他猛拖起来,海天略显憔悴的脸庞映入视野。
  “二弟!你……来了!”
  望着海天整齐而又斑白的发鬓,海兰坤满心酸热,哽咽道:“陛下……您……老了……”
  没有人认为他语出不敬,他那被深情压低的浑厚嗓音,透出的是一股浓浓的兄弟亲情。
  海天笑了,兵困一个月来,他第一次笑:“还不是你这淘气的弟弟,儿时为你操碎多少心?这时候才显出来!——兄弟莫怪,大哥叫人打了黑拳,不得不喊二弟你搭把手。——瞧你这一路赶得,顶风冒雪,着实辛苦了!”
  海兰坤猛一吸气,拳擂胸膛,高声叫道:“大哥你放心!但叫二郎在,纵有千军万马,也叫他片甲不留!”
  “好!”海天神目如电扫视群臣,吐气扬声:“朕的太子,朕的国丈,他们正率领大军飞奔赶来,朕的御弟,入关勤王就在朕的面前!——些许内鬼外贼,撮尔小寇!朕,何惧之有?!大狄天下,稳如泰山!”
  这一声厉喝,像一针鸡血,直教人醍醐灌顶,满殿群臣只觉浑身寒气瞬间散尽,一股滚烫的热流盈满胸膛。
  对啊!太子殿下以雷霆手段保住了讨伐军主力,狄楚和约已成,中路军两支人马正全速回师,不日将至。而眼前这位,他才是大狄朝真正的第一虎将。勤王令下头一个带兵赶回来的诸侯,不愧是忠心耿耿的凉亲王!——他所带来的这二十万人马,不是战力羸弱的绿营兵,不是汉胡混杂的新编军,而是纵横关外,未尝一败,清一色由鞑靼人组成的二十万龙军铁浮屠!
  有他们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大狄天下,稳如泰山!
  一时间,满殿上下舞拜齐呼:“陛下洪福!万岁!万岁!万万岁!”
  潮水般的呼声中,海兰坤一眼钉住人群中的一人。那是一个三旬出头的年轻官员,方面浓眉,身材高大,象征五品汉官的墨绿色官袍紧绷在身上,像小了一号似的。此刻,他正跪在人群里扯开嗓子卖力地干嚎。
  “是你!狗兔崽子!你怎么没死?——大哥,他爹造反,你怎不杀他?”海兰坤飞步过去,一把提起那人,狠狠摔在殿宇中央。
  高大的身材,却未必有过人的胆量,这突如其来的一下,那人摔得鼻血长流,浑身发抖,跪地磕头不止。
  周围的官员冷漠地看着这一幕,没有人出言劝阻。相反,不少人露出解气的神情,似乎恨不得他马上就死。
  这个人,名叫屠柏,正是大狄第一叛贼屠天煜的独生儿子。
  面对群臣和皇弟的质疑,海天唯有苦笑。
  确实,他被屠天煜骗了。但真相与人们知道的却大不相同。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那一年,身受霸王托孤之重的屠天煜,贪生怕死,见利忘义,将霸王的嫡长子刘柏,绑缚朝廷,邀功请降,为了表示忠心,他甚至不惜亲手处死了刘柏……遂为大狄第一汉将。
  为人所不知的是,那时的屠天煜单独告诉自己:处死的刘柏,是假的。真的,还在我这里。我之所以投降,是主公的意思,他说‘二弟天命所归,终不可相抗,吾虽宁死不降,何忍血脉断绝?柏儿是我和三妹的骨肉,二弟必不忍加害。做为回报,你从此辅佐他,为他开创一代盛世,也不枉我夫妻与他结义一场!’所以,我降了。
  所以,屠柏不是屠柏,他其实叫刘柏,乃是霸王真正的嫡长子。
  “我们因你而败亡,儿子托你照顾,因为我们是义结金兰的三兄妹。”
  这种狗屁不通的逻辑,非但没有引起海天怀疑,反而恰恰击中了他的软肋。大哥和三妹临死前,托孤于仇,看似羊入虎口,其实不然。——他们了解他,只有永远停留在他目光所及之处,刘柏,才是最安全的。
  这样的遗言,确实是大哥和三妹的性格,天下间也只有他们,才能摸透我的心思。
  ——屠天煜的话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
  天地良心,海天是真心信任屠天煜的。
  因为这个人,为保幼主平安,他甘愿屈身侍敌,甘受百世骂名,牺牲一切,无怨无悔。
  这样的忠义之士,天下罕有!
  霸王命其辅佐自己,那他定是天下最忠心的人!试问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又有什么能够动摇他的忠心呢?
  想要拥有天下,就应该有天地那样大的胸怀!——朕,何人不敢用?
  这一用,竟成了今日这局面。
  海天哪里想到……屠天煜确实是个天下罕见的忠义之士,可他终究还是欺骗了自己。一骗,就是二十年。
  眼前的刘柏,或者说是第二个刘柏,也是假的……
  三妹!一定是三妹的计谋!
  海天上了大当,被一个早已死去的女人活活骗了二十年,而且这样的内情,他甚至不能对任何人说出口。如此的憋屈,可他却无法对那个女人生出哪怕一丁点愤懑。
  他知道,自己输得不冤。遥想当年,兄妹斗智,又有哪回不是三妹棋高一着?
  这一刻,他心里只一个念头——不愧是三妹!可是,二弟我也不是那么容易服输的!你活着我赢不了你,可如今,你我阴阳永隔,我就不信还赢不了你!
  “孺子小儿,杀与不杀,又有何干系?!”海天陡然间爆发一阵长笑,豪迈癫狂的笑声在宽阔的殿宇间回荡,令人动心摇魄,难以自已。笑声嘎然而止,群臣悚然屏息,只听一声断喝:“海兰坤!”
  “臣弟在!”
  “朕命你——即刻出兵,扫平叛逆!”
  “臣令旨!”
  ※※※
  海兰坤率领龙军铁浮屠自右扶风入关勤王,全师抵达上京时,刘枫刚好回到广信,而潼关外的三家联军,却仍然没有攻破潼关。
  3万对阵55万,坚守超过一个月。哪怕是依托天下雄关,可与之对阵的敌人同样非同小可。鄂尔兰,赵濂,两位年轻的王者,同时也都是胸怀甲兵的战场新秀。屠天煜,那更是前逐寇军大智大勇的第一悍将。
  他们每一个,都绝非易与之辈。单独战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令其在短时间内闻名天下。
  更何况是……孤军弱旅,以十八倍的兵力劣势同时面对他们三个。
  这样的战绩,可谓惊人。称之为奇迹亦不为过。
  潼关雄踞三秦要冲之地,地形险要异常,南有秦岭,西近华岳,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附近又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羊肠小道,最窄处仅容一车一马通行。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潼关居“十大名关”第二位,是神州大地上最有名也最易守难攻的雄关要塞之一。所谓“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讲的就是这个地方。
  可眼下的时局,这座险关却成了船底上的一个脆弱的小木塞,所有人都打心底里坚信,只要轻轻地拔了它,再大的巨舰也必将随之倾覆。
  从某种意义上讲,沙克珊也好,朵里尔也罢,他们选择投降楚国的一大原因,就是怀疑大狄已经回天乏术,船虽大,却要沉了,这才急着下海去抓那从前看不上的小舢板。
  可如今,小小木塞却坚守了整整一个月,这已出乎太多人的意料。
  无数人都在猜测潼关最终陷落的时间——明天!最有可能就是明天!可在这世上,最多也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明天。
  潼关的胜负,事关江山归属,身系天下气数。无论是派军参战的各方群雄,还是心怀二志的鞑靼大贵族,几乎所有拥有情报机关的势力都在密切关注这里的战况,或灰或白的信鸽,像辛勤的蜜蜂在山谷间起起落落,传递着让人或喜或忧的最新消息。
  楚国已淡出战场,虽是作壁上观,但也不能真的就置身事外。事实上,风雨阁的密探也同样在全力运作,将战事动态不间断地回报广信。其中,也包括一条备受关注的讯息——潼关的守将,是谁?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楚军校】
  这一天,芸娘早早整理好了情报,封好了扎成一摞,交给了因伤退居二线的二瞎子。——那日刘枫遇刺,醉仙楼全店活计拼死护驾,几乎全部牺牲。二瞎子,是唯一伤而不死的幸存者。
  二瞎子,原是龙虎山的一名俗家弟子,练的是耍帅多过厉害的“铁扇功”,或许是生来表现欲望格外强烈,竟也被他练出了十二分的火候,一把铁扇舞得比师傅都好,倒也算是道上一流的奇葩高手。
  这人其实不是瞎子。他只是天生眼睛小,一条缝儿似的,睁开闭着没两样,所以才被叫做“二瞎子”。
  他不言声地接过情报,清点册数,查看封印无误,塞进一只竹箱,堆上乱七八糟的杂物,上了锁肩上一背,出门时卖弄似的扯一嗓子:“老板娘,俺走啦,入宫给贵人们说书去喽!”登时引来店内一片或羡或赞的目光,议论纷纷中得意洋洋地迈步出店。
  门外早有一队铁卫候着,名正言顺接引他入宫。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护送的其实是重要军情,他们只被告知:这是楚王的护驾恩人,死也要保护他周全。
  事实上,醉仙楼入宫送情报,有几十种不同的手法,借说书送入宫中只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是办法,乳鸽外卖、御厨房帮厨、送新鲜瓜果蔬菜、夫人寂寞找老板娘唠嗑……林林总总,一个月不带重复的。
  一个月中,哪一天,用哪一种手法,都是有定制的。其实,这本身也是保密工作的一种手段。
  像今天这样,由身为三档头的二瞎子亲自送,那倒是少见。原因只有一个——楚王要借机召见他。
  在侍卫们前呼后拥下,二瞎子一路穿街过巷,引得路人指指点点,他愈发得意,举着扇子左右拱手不迭,笑得当真找不着眼儿。任谁看了都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得瑟模样,又有哪个能想得到,这位猥琐滑稽的说书人,其实是细雨堂的三档头,楚国正儿八经的正三品武官呢?
  既是以说书为名,入得宫门,照例地先往深宫走一圈,借机将情报交给掌管机要文书的红鸾,再接着瞎逛,直到后宫交界口的月亮门外,再没有旁的闲人,二瞎子这才摸出细雨堂的令牌,借着低头弯腰系裤腿的功夫,翻腕一亮,一晃即收,支起腰杆时已是两手空空。
  门前的两个鸾卫立得笔挺,对他的异动视而不见。门边不远处的花园里,一座假山后头忽然转出一条人影,悄没声息向他略一招手,二瞎子立刻跟上去。
  那人是个生面孔,年纪不大,脸却绷得紧紧,天生苦相,活像有人昨晚借走他五百两银子今早就死了似地。二瞎子不常入宫,人地两生,不敢多话,只一路紧随,须臾来到一处偏房。
  苦脸汉子取出两只沉甸甸的包裹,抛一只给他,二瞎子打开一瞧,却是一套寻常侍卫装束,盔甲袍靴齐全,还有一把乌木鞘的钢刀。
  “换了衣服,跟我走,大王不在宫里。”
  二瞎子心里咯噔一下。——又出宫?上回瞎子命大,也不知这回能不能活着回去?——苦也!
  两人换装停当,互正衣冠,成了两名貌不惊人的寻常侍卫,大咧咧走出去,也没人多看一眼。凭着那汉子怀里的令牌,两人没拦没阻畅行出宫。
  晃出宫门转道向东,才走了不到两百步,便有人备着马匹等候。上马加鞭出城,一口气儿向北奔了二十里,已是入了山区。
  “吁——!”
  两人终于驻马在一座山间大宅前。栓了马匹走进大门。二瞎子睁大了眼。宅子又深又大,竟是越走越宽敞,院套院,府连府,有山有林,有溪有桥,远处设箭垛,近处圈马场,竟是一座建在山谷中别有洞天的庞大庄园。
  这里怎么像是……军营?
  撸开一双缝眼儿,二瞎子遥遥望去,五层高的主楼上闪着七个烫金的大字:卧龙学府军略院。
  卧龙学府,大名鼎鼎。可外界只知政略院和工略院在广信城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