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大人放心好了。咱家来见你绝不会让人看见。再说了,谢大人可还兼着右庶子呢,咱家又是侍奉小皇爷的,即便见了谢大人也没有什么。”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还是少节外生枝的好。”
“嗯。咱家此来也给谢大人带句话,小皇爷希望殿下能多去文华殿走动走动。”
“多谢谷公公提点。”
谢慎心中一暖,和声道。
看来小太子还是对他有感情的啊。
谢慎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赢得了太子的青睐,便是值得的。
弘治皇帝总共也就是五六年的阳寿,这天下终归还是正德的。
谢慎现在开始铺路,时机最是合适。
“小皇爷对谢大人那可真是另眼相看啊,咱家还从没见过哪个臣子能享如此大恩。”
。。。。。。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势多变
谷大用的态度很明确,这已经不仅仅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抱着谢慎的大腿说,谢大人啊太子殿下很看好你,你可得对他尽心尽力啊。
谢慎的政治天赋并不差,加上在朝中历练了几年,对于人心更是看的通透。
谷大用被派去侍奉东宫,自然是尽心竭力的,但他肯定觉得有些事情使不上气力,仿佛什么东西禁锢着他。
渐渐的他现禁锢着他的东西叫身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
诸如天子,太子,辅大学士,乡绅,恶痞,歌姬。。。。。。
而他谷大用的身份是宦官。
宦官不能做很多事情,做了就是奸佞魅君。
这些事情只能文官来做,虽然谷大用不知道为什么,但既然世间的规则如此,唯有遵从。
这个时候他便想起了对他态度极为友善的谢慎谢御史。
文官们都是一群老匹夫,看见宦官就跟看到了瘟神一般。唯有这个谢御史能够真心实意的与他交往。
这让谷大用很感动。虽然谷大用没有什么道德准绳,但也懂得士为知己者死。
谢慎真心待他,他自然会投桃报李。
“谢大人,咱家把话都带到了。便不打搅你了。”
谷大用也知道对谢慎来说这是多事之秋,低调一些总是好的。
“谷公公所言,谢某谨记在心,还请放心。”
谢慎拱了拱手,沉声道。
。。。。。。
。。。。。。
哭谏是个技术活,尤其是要组织近百人一起哭。
不仅节奏是个问题,还要会分配体力。
比如在内阁大学士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来劝阻时一定要使出吃奶的劲。仿佛不如此,就无法表达自己的赤胆忠心。
当然,旁的时候还是要省一些气力的,不然都是一群五六十的老头子,还不哭晕了过去。
马尚书显然有些耿直,他竟然真的哭晕了过去。
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叫小太监把马尚书抬到文华殿偏殿时,这位当朝兵部尚书仍然不省人事。
天子从太医院招来了御医为马尚书看诊,御医们使出浑身解数才将马尚书弄醒。
马尚书醒来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继续哭,这可叫弘治皇帝头大如斗。
对这样的功勋老臣除了好言相劝还能怎么办?
可是劝归劝,弘治皇帝还是有底线的,这次与鞑靼人互市是无论如何要进行的,即便马尚书再哭晕一次,也无法改变。
最终,左顺门哭谏的群臣只能意气而来,败兴而归。
弘治帝并没有用什么过激的举动就将危机轻松化解。
归结成一句话就是拖字诀。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面对天子的冷处理,群臣只能选择接受。
从圣旨下达到宣府开市,一共用了一个月时间。
这已经是十分高效了。
让朝臣们难以置信的是就在鞑靼人表示接受互市时,朵颜三卫跳了出来表达了抗议。
还没等朝廷表态,鞑靼人和朵颜三卫竟然打了起来。
若是追根溯源起来,朵颜三卫也属于蒙古人,如今竟然和族人同室操戈,倒也是一桩奇谈。
一些心思活泛的人竟然断言这是陛下的计谋,叫鞑靼人自相内斗。
细细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从结果来看,也确实如此。
鞑靼人和朵颜三卫杀得难解难分,不但鞑靼人最终不能在宣府互市。就连原先互市的朵颜三卫也被迫退出。
大明不但没有损失,还削弱了强敌。
大明的肱骨众臣们相信至少在几十年内,鞑靼人再不敢动劫掠袭扰大明边镇的心思。
而此计的提出者,此前被众朝臣口诛笔伐的谢慎则一下成了计定胡虏的大英雄。
甚至有人提出为了表彰谢慎的功绩,应该升其为副都御使,巡抚福建。
理由是原先的福建巡抚张可望需要丁忧三年,职位出了空缺。
弘治皇帝并没有允准这一奏请。
这三年来谢慎实在是升迁的太快了。
让他年纪轻轻就做到三品巡抚,不是在赏识他而是在害他。
官场是一个混资历的地方。资历未到而强行擢升只会引起朝臣的一致反对。
不过有功必赏是弘治皇帝的一贯做法,这次自然也不能破例。
天子降下旨意,赐予谢慎一份御书墨宝,上有辅弼贤臣四字。
虽然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品级提升,却表明了天子对这位年轻四品大员的态度。
谢慎的年纪和资历是无论如何当不得辅弼二字的。
而天子却用了。这代表什么?代表了天子是把谢慎留给太子用的。
以谢慎的年龄和官职看,太子一旦践祚,谢慎必定入阁。
那时谢慎不就是辅弼贤臣了吗?
识相的纷纷和谢慎结交,虽然雪中送炭送不了,但锦上添花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不然若是等到谢慎真的扶摇直上九万里,再想抱大腿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而谢慎对与他结交的朝臣也都十分和善,一点也没有天子宠臣的架子。
此举更赢得了众臣子的好感。
虽然谢慎没有升官,但隐形收益却获得良多。换句话说,他在百官中的地位提升了不少,仅仅位于内阁大学士,以及诸部院寺堂官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谢慎并没有迷失,每日照例去都察院坐班处理公务,并监督太子的学业。
这样规律的作息让原本想从谢慎私德方面做文章的政敌都束手无策,只恨此子丝毫不露破绽。
谢慎虽然醉心于工作,但家人也没冷落。
不管是芊芊还是水芸,二丫总能得到悉心的关怀,就连儿子谢旭也没被落下,谢慎亲自教小家伙学说话,父子之间端是其乐融融。
唯一悲催的便是谢慎的便宜大舅哥徐伦了。
此先不管是朝臣还是天子为了与鞑靼人互市一事争执不下,无暇分心。
等到此事告一段落,天子才现原来谢慎还上了一封奏疏,是弹劾新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徐伦的。
对谢慎大义灭亲的举动,天子没有感到丝毫的惊讶。
因为事涉锦衣卫关系到皇家威严,弘治皇帝暴怒之下遂下令命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严查此事。
当然,最后弘治皇帝也算给了谢慎面子,将徐伦从轻落,除其官身贬为庶民而已。
这对于徐伦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毕竟索贿可是重罪,能全身而退已是幸然。
。。。。。。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弘治驾崩
春去冬来夏又至,夏拂秋过又一春。
转眼便过了六年。
六年间谢慎累迁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南直隶巡抚,吏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可谓扶摇直上,官运亨通。
不少明眼人从这条升迁轨迹中看出,谢侍郎日后必将入阁。
因为礼部右侍郎,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这个位置简直就是给阁臣准备的。
一旦新君即位,不重用自己东宫的老人还能用谁?
更有消息灵通的,打听到天子染了重病一直咳嗽不止,甚至于前些日子咳出血来。
怪不得进入弘治十八年以来谢慎的升迁速度如此之快,原来是因为天子在安排身后事啊。
无风不起浪,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天子的身体一直不好,加之近年连服丹药更导致身子羸弱。
假如天子真的在这时候龙驭宾天,朝局必定会发生很大改变。
自弘治十二年接替徐溥接任首辅之位,刘健刘阁老已经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干了六年。
这个时间绝不算短,假如弘治皇帝还在他留任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若是新君即位,难免会对内阁人员做些调整。最重要的便是阁揆易主。
从内阁成员的资历来看,最有可能接任的是次辅李东阳。
谢迁谢阁老虽然与李东阳同一年入的阁,但年龄威望都不如,其他人更是对李东阳构不成威胁。
李西涯公风头无量,拜门庭的人自然络绎不绝。
不过李东阳显然很懂的隐忍之道,对这些拜谒行为都婉拒了。
刘健的日子不好过,但他并没有打算主动让出首辅之位。
只要弘治皇帝还在,就没有道理换首辅。
即便新君即位,也不一定就会拿他开刀。
享受过宰辅权力后很少有人会主动放弃,刘健自然也不例外。
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会承认失败。
不过到了四月末形势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天子的病情急剧恶化,咳血的现象更为严重。
太医院的御医们个个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天子痛苦的咳嗽。
到了五月,天子已经枯瘦的没了人形,如同一具骷髅般卧倒在床上。
在挣扎了几日后,大明弘治皇帝朱佑樘终于在五月初七病卒。
老皇帝病逝,最忙碌的就要属皇太子朱厚照了。
他不但得出席各种场合的仪式,向臣民表达对先皇的哀思,还得准备登基仪式。
好在朝中有一班得力老臣,一切有条不紊的准备着。
皇太子在五月十八举行登基仪式,即皇帝位。
新君即位,下令全体大明臣民服丧三日,不得有声乐嬉乐。
虽然皇太子朱厚照已经践祚,但按照规矩他还不能改元,要等到次年才能拥有自己的年号。
小皇帝虚岁刚刚十五,正是好斗的年纪。
他听说一干老臣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像规劝父皇一样规劝他恪守各种礼仪,垂拱而治时十分不悦。
但顾念着父皇驾崩不久,实在不宜发作便忍了下来。
刘健刘阁老无疑是最坐立不安的。
虽然他并没有犯什么错,也没有任何的道德污点。
但按照惯例,新君即位是一定会换一批臣子的,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内阁首辅。
不过刘健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他还是选择咬牙再坚持一番。
但这份坚持在正德元年彻底崩溃。
天子宠幸八虎,刘健上书请求天子惩治八虎却并没有得到回应。这让刘健感到自己的人生信仰崩塌,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三月,刘健正式上书请求致仕。
首辅上书乞骸骨,正德皇帝在做了象征性的挽留后最终答应了刘健的奏请。
刘健去位,自然需要有人补上。
新天子不假思索的选择了老好人李东阳。
一来是李东阳在内阁之中的资历最老,能够服众。二来天子本人也比较喜欢李东阳。
除此之外,内阁出现了空缺,还可以候补一位阁员。
新天子下旨命吏部廷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后,最终礼部右侍郎谢慎胜出,成功入阁。
虽然此刻并不能加封大学士的名头,但能够入阁参与政务对谢慎来说已经是最值得庆贺的事了。
不少臣子表达了惊讶,要知道谢慎今年不过二十有五,竟然成为了阁臣。
虽然其中有各种因缘巧合,譬如弘治皇帝突然龙驭宾天导致内阁人员重组,但怎么看都有些升迁过快了。
不过这是吏部廷推出来的,走的是合法手续。那些反对的臣子也只是发发牢骚,对谢慎入阁的事实并不能产生任何的影响。
如今李东阳是首辅,谢迁是次辅,而谢慎是第三大学士。
十分有趣的是,内阁之中出现了两位谢阁老,还都是余姚人,不禁让人感慨绍兴府人杰地灵,余姚县执文坛牛耳。
为了区分,大臣们戏称谢迁为谢阁老,而称谢慎为小谢阁老,也算是一番感慨。
正德元年六月末,天气溽热难耐。
谢慎独自在府中院子纳凉。
见儿子谢旭恭敬的出现在他身边,谢慎便招了招手示意儿子过来。
谢旭今年七岁半,已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