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首辅 >

第156章

寒门首辅-第156章

小说: 寒门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同知吞了吞口水,继续说道:“那时下官给前任知府出主意,不如找个由头封了那霍沂名下的钱庄,逼他就范。谁知这个消息最终被霍沂得知,最终拖了山西巡抚的关系将钱庄保了下来。自那以后,下官和那霍沂之间的关系便十分差,直到地震前不久才稍有缓和。”

    听到这里,谢慎已经基本明白了。

    那李同知设宴邀请霍沂原来也是为了借着机会修复关系。难怪酒宴之上,二人谈笑如此生硬。

    可是若由此就断定是霍沂在背后捣鬼,也太武断了吧。

    “李同知的意思是,这些暴民可能是霍沂安排的?”

    李孝基毕竟是混官场的老手,只讪讪一笑道:“这个还得知府大人决断,下官不过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谢慎心中暗骂李同知无耻,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他是潞安府的主官,决断之事还真得由他做主。

    “李同知方才说这霍员外经营钱庄并且由江南往山西贩盐,可见其主业在经商上。他安排暴民抗税有何好处?”

    从逻辑上讲,李同知的假设是说不通的。一个商人是希望小农经济崩溃的,唯有如此他才能雇佣到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赚取更多的收益。

    李同知嘿嘿一笑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这霍沂不仅是个商人,还是个大地主。他名下的田亩就占了潞安府的七成。”

    嘶,谢慎闻言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也太过耸人听闻了吧?

    七成?

    一个商人竟然占了一府土地的七成?

    “李同知不是说笑吧?这霍员外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多的土地?”

    读书人可以享受免除赋税的优待,故而许多邻里族人会争相投献土地。

    但这霍员外不过是一商贾,即便腰缠万贯也不能享受免除税赋的政策,怎么可能拥有那么多的土地。

    李同知解释道:“这霍沂眼光很毒辣,下手也很快。山西近年来天灾不断,蝗灾、水灾、旱灾。。。。。。”

    他观察了一番谢慎的脸色,见少年并无异样这才继续说道:“每逢大灾之时总有百姓为了讨活路贱卖土地,这种时候霍沂便会大肆买下土地,久而久之那霍沂名下土地便有了今日的规模。”

    原来如此。。。。。。

    不得不说,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十分脆弱的。

    蝗灾、水灾、旱灾亦或是地震,只要有一个发生就会对农业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小农经济的优点在于对外界的依赖性低,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大的灾害面前抗击打能力十分弱。

    一旦受到重创,普通农户很难靠自己恢复生产,底子差些的甚至会直接破产崩溃。

    破产后,这些农户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饿死,一个是卖地。

    这种时候,霍员外这样的豪绅便跳了出来,收购普通百姓手中的土地。

    无商不奸。

    商贾的唯一追求就是赚钱。在他们看来,这种时候压低收购价格,叫农户们贱卖土地并没有什么可耻的,反而值得炫耀。

    正是靠着这种近乎无耻的手段,大地主手中的土地会越来越多。

    看来这个霍沂也是用的这个路数。

    这样就不难解释了。

    霍沂虽然兼并了大量土地,但因为他没有功名在身这些土地还是会交税。

    如今马上就要征收春税,照理说霍沂手中握有潞安府七成的土地,是逃不掉的。但恰巧遇到了地震这样的天灾。当今天子仁厚,一定会下诏减免潞安税赋。故而霍沂想要拖一拖,只要拖到朝廷的旨意下来,他就可以少交一大笔的税赋。

    但是李同知十分“不给面子”,非但没有提前和霍沂通气,还照常征收税赋。

    加之酒宴上谢慎要商贾出钱修缮潞安百姓的损毁房屋。这在霍沂看来,一定是李孝基这个副官捣的鬼。

    毕竟李同知有“前科”,曾经给前知府出过主意叫霍员外出钱修建学堂。

    此番谢慎叫商贾出钱修缮房屋,在霍员外看来就是李同知故技重施,完全不把他这个本地豪绅放在眼里。

    故而霍沂才会两事化一事,决定狠狠报复李同知一次。

    “知府大人请看。”

    李同知拿出一份土地丈量册子,翻看到首页道:“这里记录了潞安府所有土地的户名情况。城西和城北的土地几乎都是那姓霍的。”

    他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句话的。

    霍沂不仁,休怪他李孝基不义!

    在李同知看来,光是这份田亩丈量的册子就足以证明霍沂就是这次抗征赋税的幕后元凶。

    谢慎看过册子后,发现确实如李同知所说,这霍员外真的是潞安府一霸啊。

    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霍员外拥有最多的土地,且这些土地不能免除税赋。抗争税赋对他的好处是最多的。

    。。。。。。

    。。。。。。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辅弼贤臣

    当然,这种事情不能由霍沂自己出面。故而谢慎看到的情况是,一些穷苦的百姓殴打李同知和衙门公人,并慷慨激昂的陈说抗征税赋的理由。

    这一切当然都是霍员外安排好的,那些看似困苦的百姓不过是他的枪手罢了。

    想通其中关节,谢慎冷笑道:“看不出来这霍沂倒是个颇有心机之人。李同知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李孝基等的就是谢慎这句话,当即拱手道:“谢知府不妨先将这些抗税的百姓放了。”

    “放了?”

    谢慎眉头微皱,思忖着李同知的用意。

    “李同知的意思是,叫本官派人跟着这些暴民,看看他们去哪里以搜集证据?”

    “谢知府英明!”

    李同知送上一记马屁道:“那霍沂一定也会十分奇怪,他肯定会叫来暴民询问过堂时都被问了什么,只要抓他一个现行,还怕他不认罪吗?”

    谢慎暗暗啧叹,这李同知不愧是官场老油条,手段真是狠辣。

    把闹事抗税的暴民放了,看似是官府软弱妥协,实则是为了麻痹霍沂,让其放松警惕。

    这种时候霍沂一定好奇那些暴民在府衙公堂之上被问了什么,肯定会询问一番。

    这时候,派去跟着那些暴民的衙门公人便派上了用场,只要抓霍沂一个现行也就不怕他抵赖了。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跟踪暴民的公人不会被发现,不然一切都是徒劳的。

    即便最后证明幕后之人不是霍沂,府衙也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排除了一种可能性。

    谢慎真切感受到为官之道的高深莫测,看来只有多多实践才能掌握权术之道。

    “便依照李同知所言办吧。”

    谢慎点了点头道:“本官会找个由头放了那些暴民,就看那霍沂会不会露头了。”

    李同知笑声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谢知府放心好了。那霍员外一定会中招的。

    “希望如此吧。”

    谢慎背负双手,沉声道。

    。。。。。。

    。。。。。。

    京师,紫禁城,文华殿。

    天子照例听日讲官讲经,午休的时候天子把包括徐溥在内的一众阁臣留在宫中用膳。

    面对如此恩宠,徐溥、李东阳、刘健、谢迁等人自然惶恐谢恩。

    对于阁臣,天子的态度一直很和蔼。哪怕是刚刚入阁不久的谢迁也享受到了超越普通大臣的待遇。

    天子正自用膳,王岳便恭敬的冲其行礼道:“皇爷,有山西来的急奏。”

    弘治皇帝不由得皱眉。

    最近鞑靼人屡屡犯边大同府,扰的边境鸡犬不宁。兵部尚书马文升几次请求增兵大同,以震慑鞑靼人。

    可是弘治皇帝却是一直没有批复。

    马尚书是大忠臣,这弘治皇帝是知道的。可是马尚书却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国库里总共就只剩下几十万两银子,便是全拿出来做军饷也养不了多少军士。

    何况鞑靼人袭扰犯边多是来去如风,增加驻军并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

    这样收效甚微的事情若是国库充裕还可以试试,但现在弘治皇帝恨不得将一文钱掰成两半花,如何能批复马尚书请求增兵大同的奏疏。

    偏偏马文升还不松口,三天两头的上书,直是叫弘治皇帝头疼。

    弘治皇帝启开奏疏,见不是大同来的微微一怔。

    “怎么是潞安府呈奏的?”

    弘治皇帝总算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大同来的就好。

    看过奏疏后,弘治皇帝脸上终于浮出笑容。

    “善,大善。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弘治帝笑着冲身边侍候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道:“是潞安知府谢慎上的奏疏。潞安府的瘟疫已经被控制住了。”

    自打今年各地地震以来,王岳很久没见弘治皇帝面上露出笑容了,此番由衷的为天子感到高兴。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小谢大人果然是能臣,这瘟疫便是华佗在世都不一定能够控制住,小谢大人这才用了不到半个月就起到了效果。当真是大明的福星啊。”

    弘治皇帝笑着点了点王岳道:“你啊,嘴巴上就跟抹了蜜似的。”

    王岳嘿然一笑道:“奴婢这是实话实说。这朝中诸公,有哪个能保证到了潞安能像小谢大人一样控制住疫情的。”

    “这谢慎确实有几分才干,只不过他太年轻了。”弘治皇帝叹息一声,声音中颇是有几分无奈。

    他虽然贵为天子,但却不能事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谢慎确实太年轻了。若是谢慎再年长十几岁,弘治帝甚至想要给谢慎个巡抚、侍郎当当。

    不过眼下,能够让谢慎出任潞安知府,还是谢迁极力举荐,弘治帝力排众议的结果。

    在弘治帝看来,年轻人有才华便不应该窝在翰林院里。到地方上接触民情,多历练一番将会成长很快。

    弘治朝名臣不少,像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都是值得倚为臂膀的股肱之臣。

    但这些人年纪都不小了,辅佐一朝可以,却不可能在阁臣位置上一直待下去。

    弘治帝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去岁他便一直觉得气血不畅。虽然太医院会诊的结果只是偶感风寒,但弘治帝心里却是一直不放心。

    为太子选辅弼贤臣不能拖,选择的条件自然要从严,不仅其本人要有真才实学,还必须年轻。

    渐渐的弘治皇帝注意到了这个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的谢慎。此子极有骨气,先后上奏东厂提督杨鹏、寿宁侯张鹤龄,赢得了满朝上下的一致称赞。

    加之阁臣谢迁的极力举荐,弘治帝便动了考察谢慎的心思。

    正巧潞安知府突然暴毙,弘治帝便直接派谢慎前去赴任。不曾想这一番考察竟然考察出一个大能臣,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奴婢听说甘罗十二岁拜相,小谢大人也不算太年轻罢。”

    弘治皇帝听到这话大笑道:“你个奴婢,懂得什么。”

    弘治帝极反感宦官干政,但像王岳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半开玩笑,皇帝也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谢慎治理疫情有功,当赏。”

    弘治帝复又恢复了君王的严肃,沉声道:“拟旨。”

    。。。。。。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恩旨

    山西潞安府。

    城中百姓最近谈论最多的莫过于新任知府谢大人将抗税百姓拘捕的事情了。

    更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那些抗税百姓被拘入府衙后不到一日的工夫竟然又被释放。

    这种事情不光在潞安府,便是在大明朝都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一些见识多的老辈给出了解释。这是新任知府要施恩于那些抗税百姓。让他们心中记着府尊的恩情。

    潞安地震、疫病接连袭来,百姓们日子不好过,府尊心里也不舒坦。但这不成为百姓抗税的理由。

    百姓们可以向府尊陈情,可以表达自己请求免除灾年税赋的请求,但唯独不应该用暴力手段。

    错了就是错了,府尊既然放了那些抗税暴民就证明他肯给这些百姓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如此气量,不愧是能够夺得状元的人。

    自此一事后,潞安百姓对这位本府父母官更加钦佩了。

    不过这还不算完,过了没几日,城中的豪绅霍员外被谢知府命人锁到府衙听审。

    霍员外那是什么人?在整个山西地界都是数得上的豪商巨贾。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人物,谢知府说拿下就拿下了。

    霍员外受审是一件顶天的大事,不少百姓都赶到府衙外听审。

    谢知府并没有阻止百姓的围观,决定公开审理。

    霍员外的罪名是囤货居奇,寻衅滋事,冲撞殴打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