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1135章

醉迷红楼-第1135章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干脆就想着用金银收买他国土地,再以大军压之。
  这是什么?这是王霸之道!
  他着急了!
  再者,等这些武勋将门,在海外的家业胜过在大秦的家业,他们还会待在大秦吗?”
  赢祥笑道:“皇上,臣弟觉得不会。
  这李壮不是说了嘛,还要再为陛下开疆拓土,开拓个万里江山归秦,还指望陛下升他伯爵呢。
  俗话说,故土难离。
  他们在海外蛮荒之地,种种地发发财也就罢了,背井离乡却是不能的。
  祖宗之土在大秦,祖宗之骨亦埋于斯。
  好好的,谁会远出海外?
  断不会的。”
  隆正帝闻言,却愈发恼火,道:“除了贾环这个混账,还能有谁?
  他之前怕是就有过这等心思,被朕召回后,才暂熄了这等无君无父的主意。
  却不想,如今再度提起,还蛊惑勋贵们一同出海,烧杀抢掠,端的可恨。”
  赢祥知道,隆正帝在意的不是武勋们出海烧杀抢掠,而是不想让贾环出海。
  因为这两年国朝的远洋商贸,绝不是做做生意那么简单,杀的人,不比赚的银子少多少……
  赢祥耐心劝道:“皇上许是多左了,他如今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哪里就能轻易离开?”
  隆正帝冷笑一声,道:“他也不是今天就走,十三弟没看明白吗?
  人家计划的周详着呢,长则十年八年,短则三五年,他一步步铺垫好路,到时候,贾家太夫人未必还在世,家里小的也长的差不多大了,正好阖家出海,逍遥自在。
  他是怪朕没有杀了那个逆子,他是怪朕没有杀伐果决,他断定朕早晚会死在那逆子手中,才又开始谋划起后路来!
  一个个都要逼朕,一个个都与朕离心离德,一个个都以为必朕不得好死。
  不想做朕的官,就滚!
  朕,不稀罕!!”
  隆正帝单手扶着御案,稳住摇摇欲坠的身体。
  他已年近六旬,父死,母丧,子亡……
  皆死于非命。
  疼若子侄般信重的臣子,还要逼他杀子。
  却不理解他,不是他不想杀,而是现在不能杀!
  这一刻,年迈的隆正帝孤独如斯,细眸如血。
  他终于明白,什么是孤家寡人。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故人归
  贾环今日招来的这二十多名武勋,都是直接领兵的实权大将。
  灞上系的在灞上大营,黄沙系的在京营。
  他们在军中有威望,都是不小的军头。
  其中黄沙系最多,而灞上系的,却只有六七个。
  因为灞上大营的老将,经过两次抽调,或入塞北长城军团,或入川蜀天府军团,留下的已经不多了……
  新填充进去的,想和今日来的这些武勋比肩,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在军中,没有战功,也就没有威望。
  没有威望,就没有资格蹦跶,所以贾环没有寻他们。
  因为只要摆平了这二十多个武勋,勋贵体系对黑辽土地的诉求,便基本摆平。
  牛继宗说的对,贾环能有今日这样的能量,其根源,终究还是在武勋将门的支持。
  没了这个根本,纵然圣眷再隆,可兴衰也只在帝王一念间。
  那样的日子,却不是武勋能过的……
  ……
  送走这二十多位军中大将后,业已过了晌午。
  蘅芜苑的丫鬟跑来宁安堂后宅传话,贾苍和贾芝还有巧姐儿在蘅芜苑处午睡了,让这边不要担心。
  贾环倒没所谓,小吉祥却郁闷的不行。
  贾环看着小吉祥嘟起的红唇,面上还带着浅浅的婴儿肥,笑道:“都这般大了,还惦记着和苍儿芝儿耍?
  怎地不和香菱顽了?”
  小吉祥叹息了声,双手捧着脸,趴在贾环身旁的小几上,愁眉苦脸道:“香菱如今愈发明白了,不像从前那样好顽了。”
  贾环呵呵笑道:“以前那样小迷糊似得,难道就好?如今明白过来了,还是亲近你嘛。”
  小吉祥皱着毛毛虫眉,噘嘴道:“她如今愈发明白,好是好,可是她都不跟着我跑了……”
  贾环哈哈笑道:“苍儿芝儿过两年也明白过来,也不跟你跑了!”
  “三爷啊!”
  小吉祥闻言,郁闷的走到贾环身后,从后面抱着脖颈摇啊摇啊摇。
  贾环笑道:“你摇我也没用啊,让我去把香菱再打傻?”
  正巧香菱端了茶水进来,听到贾环的话后,没好气的白了眼。
  小吉祥冲香菱做了个鬼脸,然后继续摇:“生宝宝!生宝宝嘛!生了宝宝天天耍子!”
  贾环哈哈大笑起来,香菱也无语的看着小吉祥,给贾环斟了茶,又帮小吉祥理好散开的头发和衣襟。
  自下江南后,香菱随着林黛玉等人帮助那些青楼画舫的女子重新生活。
  不知是听了太多悲惨事有所触动,还是真的立下了大功德,总之,香菱一日比一日明白了。
  后来贾环带她在苏杭寻到了其生母封氏,只因见封氏已经改嫁,生活虽然并不富贵,却也安乐,再生一子,业已抱孙。
  香菱便不愿再去打扰,在门前三叩首后,人也彻底清明过来,与贾环回来后,依旧叫香菱,不唤英莲。
  虽然感念小吉祥的关照,对她依旧亲如姊妹,香菱却不肯再姐姐长姐姐短的叫了。
  如今,却是她来照顾小吉祥。
  秋日午后,天气清凉。
  庭院黄花落叶,秋蝉偶鸣。
  与一二妾室顽笑,日子过的倒也爽快。
  到了下午,贾环却又忙了起来。
  因为西域来人了。
  ……
  纵然贾环这三年来,精力大部在银行的运作上,但西域的发展,却从未落下。
  不知多少物资从未间断过的送往西域。
  粮种,耕器,盐茶,武器……
  每年七月,他都会带上四五亲兵,人手三骑,快马加鞭奔赴西域。
  日夜不停的赶路,不用半月,就能赶至西域。
  陪伴着乌仁哈沁和彩霞,逛逛西域。
  西域武有宁泽辰和赵虎在,文有付鼐和纳兰森若。
  还有一干黑云十三将后人。
  再加上这几年来,被贾环精心挑选出能力和忠心俱佳的人才,源源不绝的送过去,人数虽不多,但多能顶大用。
  所以,西域,至少是曾经准格尔龙城额敏河流域,贾家那十万亩草场和田地附近,发展的极好。
  并不逊色于黑辽。
  只是在黑辽肥沃的黑土光芒遮掩下,无人发现罢了。
  “给三爷请安。”
  两个面色黝黑,但神情干练的年轻人,大礼参拜道。
  贾环惊喜道:“何峰,王思,你们两个怎么来了?”
  这两人都是贾环在江南游历时,发现的人才。
  草莽之间多龙蛇,这个时代,有太多人才被埋没在民间。
  他们或因家庭条件,或因不善读书,没有崛起的空间。
  贾环发现过,带在身边观察了一段心性,就打发到西域磨砺了。
  两人起身后,何峰笑道:“三爷,是王世清王大哥让我们回来,给三爷报喜的。”
  贾环闻言,蹭的一下站了起来,道:“王世清,回来了?”
  王世清一直是贾环心中惦念不下的一桩事,因为三年王世清带着商队,从西域出发,往西重走丝绸古路。
  三年来,一直没有丝毫音信,却不想,他竟回来了!
  何峰也兴奋,连连点头道:“王大哥回来了!王大哥说,原本是要亲自回一趟都中,给三爷请安的。
  只是丝绸之路重新打开,他想要趁热打铁,再带几支大商队再走一遍,彻底打通商路。
  这是王大哥给三爷的信。”
  贾环接过信后,看着信封上熟悉的三爷敬启的字样,眼睛都湿润了。
  展信阅之,愈发动容。
  王世清三年前自西域出发,先穿过万里西域入玉兹,也就是后世的哈萨克斯坦。
  一路上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与玉兹国主达成通商协议后,再入大月氏国。
  那里,便是大汉朝武帝派张骞出使之国,亦为丝绸之路的开端。
  在后世,这个国度,叫阿富汗……
  隔绝了千年的两个古国,再次建交。
  之后,王世清又带队穿过了大月氏,再往西,到达了波斯。
  波斯亦未酒留,再往西,到达了拜占庭……
  万里之遥啊!
  信中,王世清告诉贾环,这一路都极顺利。
  因为大秦覆灭西域强国准格尔,击败厄罗斯,使得大秦威名在西方诸国声名远扬。
  那些国家,都愿意和大秦通商,互通有无。
  他上回带去的商货,绝大多数都送给了各国的国王君主。
  但也从各国带回了他们国王的亲笔信,送给大秦的皇帝。
  这些信都随着礼品,一起送入都中了。
  王世清以为,应该尽快展开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丝绸之路的通商,争取将这条商路彻底打通。
  如此一来,西域的发展就将不会再是无根之木,只会愈发兴旺……
  所以,他再次带队出发了。
  只是,家中老母已经年迈,他在外久无音信,恐无人照顾,故送妻儿回京,在高堂膝下尽孝。
  贾环闻言再次大喜过望,看着何峰道:“王世清有儿子了?”
  何峰连连点头,道:“有了,今年三岁,小家伙儿极懂事。大嫂和小侄子现在外面……”
  话没说完,就见贾环大步出去了。
  贾环三两步就奔出了宁安堂,而后便在庭院里看见,两个婆子中间,站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
  邢蚰烟。
  三年不见,邢蚰烟变化了许多。
  这般年纪,肤色已然可见苍老。
  但眼神一如当年温润。
  看着怀中孩童的目光,满是慈爱。
  发现身旁妇人忽然请安,才回过神,看向贾环。
  刚要下拜,却被贾环连连摆手止住。
  “去,让里面到园子里请二姐姐来。不,把园子里的姑娘都请来。告诉她们,邢姑娘回来了。”
  贾环深吸一口气后,对廊下侍立的一亲兵说道。
  说罢,就从邢蚰烟怀里接过王世清的儿子,瞧了瞧,笑道:“像他爹!”
  邢蚰烟抿嘴一笑,道:“三爷,我们爷时常惦记着您呢。再三叮嘱,让我回来后,代他给三爷请安。”
  贾环摇摇头,道:“要拜也是我拜,王世清是我兄长,你便是我嫂嫂。岂有嫂嫂拜小叔子的道理?
  对不对?”
  最后一句,却是对怀里正睁着黑黑的大眼睛看他的王世清之子说道。
  “三爷,他叫王思秦。落草时,是在大月氏。我们老爷说,虽然出生异国,但心里一定要常念大秦。”
  邢蚰烟缓缓说道。
  贾环叹息了声,道:“是我有负王大哥,欠他良多。
  这三年来,我后悔过许多次。”
  邢蚰烟摇头轻笑道:“这却不该,我们爷极喜欢这个事,他说,日后青史之上,他必然能与张骞相提并论。
  也算是光宗耀祖,不枉此生。”
  贾环道:“自然如此。张骞出使归来,汉武以军功封其博望侯。
  你放心,我不会让王世清输于先人的。
  这次先奏请陛下,复其祖上金乡侯的爵位。
  待再次归来,必转为世爵。”
  邢蚰烟闻言,喜极而泣,款款拜下,道:“奴家代我们老爷,多谢三爷的大恩。”
  贾环见之忙让她起来,道:“自家人不说这些。”
  说话间,得闻消息的贾迎春等人纷纷赶来。
  邢蚰烟没出阁前,与贾迎春最相得,都是温柔可亲的性子。
  一别三年,两人不知有多少思念。
  久别重逢,自又是好一阵倾诉,哭笑皆有。
  只因国丧期间,不能摆宴饮酒,邢蚰烟还要去金乡侯府,给王世清母亲请安,所以相逢之后,又要离别。
  好在这次回来,邢蚰烟便是为了代王世清孝顺高堂,不会再走了。
  日子还长。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伏杀
  过了未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看样子,一场秋雨不远。
  昨天这个时候,贾母等人已经回来了,可今日却始终没有动静。
  贾环想了想,又派了十个亲兵带着雨具,前往皇城外候着。
  秋风骤起,拂入宁安堂内。
  带着的湿气,让贾环心里有些……不宁。
  ……
  一个时辰过去,到了申时。
  随着一声惊雷炸响,秋雨终于落下,如瓢泼。
  贾环的心情,也愈发烦闷,这是极少出现过的。
  因为王世清重开丝绸路,邢蚰烟回来的喜悦,渐渐散去。
  看着堂门外暴雨如注,贾环决定,亲自去宫里接人。
  他左思右想,都认为这般心境不宁,源头还是在宫里的家人……
  皇宫如今和凶地差不多,完全脱离他的可控范围。
  别说是他,就是隆正帝,都不能保证绝对掌控宫里。
  否则,太后也不会这样薨逝。
  偏咸福宫那位,如今对他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