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路-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过身,走到窗户前,透过几乎看不清外面的玻璃,墨菲隐隐能看到,曾经的那家汉堡店还在,当初他穷困的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只能吃最为廉价的汉堡果腹,如果不是冒险成功的话,说不定最后也会在无奈之下走上跟罗斯一样的道路。
站在现今的地方,不管怎么回头去看,当初的冒险都是值得的。
在工作间待了一会,墨菲走了出来,对两个保镖点了点头,“我们走吧。”
离开公寓,重新锁好房门,顺着破旧的楼梯下楼,墨菲忽然想到,这间公寓的产权似乎是在之前的那个墨菲·斯坦顿的姑妈手里,那位搬去了英国的姑妈,从来没有跟他联系过。
当然,墨菲也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
“或许她已经过世了也说不定。”
墨菲也只能这么想,毕竟他联系不上对方,对方也始终没有联系过他。
至于产权什么的,在谁的手里也无所谓,墨菲从来就没想过卖掉这间小公寓,毕竟这是一路从最底层挣扎爬到现今地位的最好见证。
人一旦年龄大了,总会感慨过去,墨菲也不例外。
并没有在拉丁社区待多久,墨菲就在三名保镖的陪同下,离开洛杉矶市区,返回了比佛利山庄。
像是这种怀念往事,偶尔做下还可以,但他不会被这种情绪困扰,未来还有更加远大的目标要追寻。
墨菲很快就从怀念过去的情绪中摆脱出来,继续投入到新片《迭戈·罗斯》的筹备工作里面。
“米夏……”
威尼斯仓库片场的办公室里面,墨菲叫来了自己的选角导演米歇尔·威廉姆斯,问道,“黑人演员的海选有进展了吗?”
这个影片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只规划了半年的时间,一切都要最高的效率,他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剧组精挑细选的选择演员。
“我联系到了几个,有些也做出了回应。”
大概是早有准备,米歇尔·威廉姆斯将一份名单放在了墨菲的办公桌上,继续说道,“唐·钱德尔亲自给我打过电话,想要出演,不过他的档期不是很合适。另外,威尔·史密斯的经纪人联系过我,愿意只收正常片酬的三分之一,不过要求增加角色的戏份,要与男主角戏份相当。”
墨菲摆了摆手,“威尔·史密斯就算了。”
威尔·史密斯很不错,但他的家人出了名的麻烦。
他拿过名单,翻开看了看,“唐·钱德尔也算了,外貌过于憨厚,不合适。”
“这样的话……”米歇尔·威廉姆斯想了想,又说道,“所有有意向的演员当中,名气最大的只有泰瑞斯·吉布森了。”
墨菲抬头看向米歇尔·威廉姆斯,米歇尔·威廉姆斯认真地说道,“泰瑞斯·吉布森形象比较符合剧本中描绘的诙谐形象,而且名声一向不错,很少有乱七不糟的一些传闻。”
作为跟随墨菲的老人,米歇尔·威廉姆斯当然知道墨菲为什么不喜欢使用黑人演员,坦白地讲,相当多的黑人演员确实就是麻烦的代名词。
他又加了一句,“泰瑞斯·吉布森的片酬要求不高,如果谈判的话,五十万美元左右就能够搞定。”
“泰瑞斯·吉布森?”
这个名气有些耳熟,墨菲翻看资料,米歇尔·威廉姆斯则解释道,“泰瑞斯·吉布森是洛杉矶人,之前出演过《变形金刚》中的罗伯特·艾普斯和《速度与激情》系列中的罗曼·彼赫斯这两个角色。”
听米歇尔·威廉姆斯这么说,墨菲马上想起了泰瑞斯·吉布森是谁,无论是《变形金刚》系列,还是《速度与激情》系列,他都看过,上面的那个光头黑人也有印象。
“嗯……”墨菲点了点头,“你跟泰瑞斯·吉布森的经纪人接触,可以的话,尽快让他参加剧组的试镜。”
除了泰瑞斯·吉布森之外,剧组还向圈内名声不错的其他几个黑人演员发出了试镜的邀请。
另外,拍摄中还需要一些其他帮派分子的扮演者,墨菲干脆让米歇尔·威廉姆斯分别在演员工会和剧组的官方社交网站上面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一些强壮又看起来比较凶的演员和临时演员。
道具方面,枪械和车辆对好莱坞剧组来说都不是难事,而电影中出现最多的道具除了这两样之外,还有毒品。
第591章 五级传播
因为罗斯从事的行业的关系,毒品肯定会在影片中频繁出现,墨菲之前已经拍摄过一部牵扯到大量毒品镜头的影片,《华尔街之狼》中的一些方法,现在完全可以拿过来使用,比如使用维他命粉末代替古柯碱,这样拍摄中那些吸毒的镜头,既能够真实再现,还不会影响到演员的身体。
罗斯是七十年代生人,墨菲不是拍摄他的生平,而是截取八十年代到世纪之交这段时间内的重点事件,为了让影片有种八九十年代的质感,在跟菲力·拉舍尔讨论了一番之后,墨菲决定放弃数字技术,转而使用胶片摄像机。
就像他之前说过的那样,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旧技术,都是为影片本身服务的。
当然,像这样小规模投资的一部影片,墨菲不会使用IMAX摄像机,而是使用最普通的35MM胶片。
但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影响到了胶片的生产和销售,柯达每年出产电影胶片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业内还有传闻,柯达极可能会在最近几年彻底停产电影胶片,这对喜欢使用胶片的导演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好在胶片虽然因为数量的减少价格稍有上涨,但也不是剧组负担不起的,而且墨菲只为这部影片划出了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拍摄时间,也不会像拍摄商业大作那样,拍摄上千分钟的镜头素材。
坚定了最初的制作理念之后,他脑海中关于这部影片的构思越来越清晰。
摄像机、道具、服装、灯光设备、35MM胶片、汽车、资金、布景、现场考察……一项接一项的工作陆续准备完毕,到八月下旬的时候,墨菲也确定了演员阵容,小罗伯特·唐尼饰演迭戈·罗斯,詹姆斯·弗兰科出演与迭戈·罗斯有勾结的警察,乔纳·希尔是迭戈·罗斯的做账会计,通过试镜的泰瑞斯·吉布森出演光头黑人……
另外,玛格特·罗比也加入到了剧组,出演罗斯的初恋情人。
剧组的筹备也进入到了收尾阶段,墨菲预计最晚不超过九月中旬,这部影片就可以在洛杉矶开机拍摄。
与此同时,《混乱之城》也从北美悄无声息的下档了,经过长达二十多周的放映,这部影片的最终北美票房不仅突破2亿5000万美元大关,还一举冲突2亿6000万美元,累计高达2亿6127万美元。
北美出色的表现,也拉动了全球票房,影片在海外市场的放映也基本结束,剩余的小市场能拿到的票房数字也极为有限,目前全球票房达到5亿8850万美元。
不过,这部影片不可能突破6亿美元大关。
这样的票房数字,并不能够让二十世纪福克斯收回制片加宣发总计3亿美元的投资,好在影片还有周边收入,根据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估算,等到下个月这部影片发行DVD、登陆电视台和进入网络渠道之后,会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内收回成本。
不管怎么说,这部影片虽然不会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大赚,但收回成本产生一定的盈利完全不是问题。
相比于《混乱之城》可以说是成功的表现,同期上映《雷神》的表现就要差多了,这部影片早在七月底就从北美院线当中消失了,漫威影业最终公布的北美票房数字是1亿3890万美元,全球票房目前不到3亿美元,而且也不可能再超过3亿美元。
墨菲听小罗伯特·唐尼提过,漫威影业内部对于雷神这个人物产生了巨大的争议,以《复仇者联盟》导演乔斯·韦登为首的一批人,主张剪掉所有关于雷神的镜头,以便这个人物拖累整部影片。
但凯文·费奇是个明白人,坚决反对这么做,而且《复仇者联盟》已经拍摄完毕,后期制作都进行了相当的一部分,如果去除掉雷神这个人物的话,那意味着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补拍,已经进行的后期制作也要推倒重来。
这样的争执,在凯文·费奇获得华特迪士尼的全力支持后结束了,据小罗伯特·唐尼所说,乔斯·韦登被凯文·费奇刨除到了后期制作之外,由他自己全面接管《复仇者联盟》的后期制作。
墨菲和小罗伯特·唐尼都觉得很正常,好莱坞有最终剪辑权的导演就没几个,大部分导演都是现场的表演和拍摄指导而已。
距离开机的时间越来越近,负责这个项目的卡拉·费斯也专门来到剧组,与墨菲沟通影片的宣传广告事宜,毕竟影片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想要在颁奖季有所作为,必然要进行足够力度的推广。
换句话来说,就是要用合适的方式来打广告。
“我们科学总结了前几次颁奖季的情况。”卡拉·费斯也不用跟墨菲废话,有什么好直接说就可以,他们之间的交情不会成为合作的障碍,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分析了媒体传播和公众关注的规律后,结合电影销售周期,决定采用‘五级传播’方案,当你完成制作时,通过各种宣传平台,提高影片的认知度,延长社会关注期,保持电影热度。”
“可以。”墨菲在这方面没有意见。
虽然二十世纪福克斯投入的自己不算高,但也筹集了两千五百万美元之多,既然有了投资,当然想要看到产出,那宣传推广必不可少。
卡拉·费斯将一份计划书推到了墨菲面前,墨菲也打开了看了看,上面只是些大致的推广框架,并没有详细的具体内容。
“第1波:影片上映前2周,通过平面媒体进行消息发布。”
“第2波:影片上映后2周,传统媒体话题炒作。”
“第3波:影片上映前2周半到上映后2天的电视和电台集中高强度传播。”
“第4波:影片上映前2周半到上映后2个月,网络持续追踪报道。”
“第5波:影片上映后8周的杂志强化和延长热度期限,以为奥斯卡做准备。”
虽然具体的内容要根据到时的情况制定,但这样的框架也是影片在颁奖季内能获得足够多关注的保证。
这样的推广是必须的,对于任何一部有一定野心的影片来说,广告都必不可少。
广告有告知、说服、提醒、强化等作用,大部分广告前期都是为了告知和说服,而当品牌比较大时,就需要强化了。
这些放在电影产业上面同样适用,墨菲不会觉得墨菲·斯坦顿作品这个品牌有多么大了,就不需要推广了,他的知名度比可口可乐如何?比麦当劳如何?比路易斯威登如何?
他们可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广告推广。
所以,墨菲从来都不会自命不凡,认为以他的号召力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宣传推广。
相反的,他的认知里面,宣传推广反而是必须的。
首先,好莱坞电影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的,消费者又是那么容易被拐跑,如果别人做广告,他不做,那么消费者就会越来越关注你的竞争对手而选择忽略他,那他就悲剧了。
其次,很多时候,消费者选择一部电影的行为是很随机和偶然的,他不去时不时的提醒一下,不去强化一样他在消费者脑袋里面的形象,那们很可能就慢慢淡忘了他,千万不要觉得用户对他这个导演有多忠诚,还是悲观点好。
另外,好莱坞电影的市场在不断扩大,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他不打广告,那么新的消费者就被对手拉走了,他就守着那几个老用户过年吧。
再有,市场变化,相关的广告策略也要跟着变化,要知道,广告很多时候不只是为销售,还有品牌,还有理念,一个电影品牌越大,就越需要重视这些。
当然,电影广告不是追求一味的创新,就像卡拉·费斯的这份大致计划,首要的是在看是否匹配墨菲和这部影片潜在的消费群体。
这部《迭戈·罗斯》毕竟不是一部大众类型的影片,即便在独立片当中,也属于较为小众的类型,一定要找好自身的定位。
原本,墨菲考虑过影片是否换个名气,就像茱莉亚·罗伯茨拿到奥斯卡的那部影片一样,《艾琳·布罗克维奇》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怎么都比不上大洋对岸翻译的《永不妥协》的片名,但在与盖尔·加朵、小罗伯特·唐尼和卡拉·费斯商业过后,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反而像《艾琳·布罗克维奇》一样,直接以人名来命名片名。
这也是好莱坞一些人物传记影片常用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方便与制作发行公司进行宣传推广。
“如何把广告效果最大化是好莱坞公司梦寐以求的。”
说完工作,卡拉·费斯跟墨菲闲聊了几句,“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线上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