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海郡太守孔融,是鲁国曲阜孔子的二十世孙,亦是当日讨伐董卓十八路诸候之一,但其实力不及袁绍、刘表、孙坚、公孙瓒等人,与陶谦等的小诸候一样,只能勉强偏安于一角。孔融所辖下的北海郡,在山东昌乐县一带地域,与陶谦的徐州郡为邻。鏖竺因此判断,徐州被攻,唇亡齿寒,北海亦早晚必陷曹军之手,孔融不能不救徐州之危。
糜竺赶到北海郡孔融的治府昌乐县,拜见孔融,呈上陶谦求救信函。
孔融阅毕,便对糜竺道:“我与陶谦交厚,彼此为邻,徐州有难,我岂能不救?但曹孟德与我亦无仇怨,出师无名,恐军心不服。我先修书一封,派人送去给曹操,替彼此调解。若他不从,再行起兵不迟。”
糜竺一听,知孔融亦畏惧曹军势大,恐惹火烧身,调解之说,不过两面讨好的缓兵之计,不由大急道:“曹操倚重兵威,绝不肯和解也。”
孔融不答,依然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曹操营中。糜竺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
正忧愁问,有探马飞报进来,说黄巾军余党管亥,正率数万大军,杀奔而来。
孔融大惊,暗自庆幸并未留然派兵救援徐州,否则面临贼军压境,北海便万劫不复了!
孔融再无暇理会糜竺,即点起兵马,出城迎击来犯的黄巾军。
黄巾军将管亥骤马而出,向孔融道:“我知北海粮多,请借我一万石,即刻退兵。若然不借,便攻破城池,鸡大不留。”
孔融怒道:“我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能借粮给你们反叛之贼。”
管亥一听大怒,拍马挺枪,直取孔融。孔融的部将宗宝出迎,战仅数合,便被管亥一枪刺于马下。孔融军大乱,只好奔入城中,高挂城门拒敌。管亥分兵四路,把昌乐城四面围困。
孔融坐困愁城,糜竺见状,更不便提及救援徐州之事了。
第二天,孔融登城视察,贼势浩大,更感惊心。
就在此时,忽见城外一少年将军,单人匹马,挺枪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少年将军直到城下大叫:“守军开门!”孔融不识此人是谁,不敢打开城门。
黄巾军已追赶到护城河畔,少年将军回身舞枪,连挑贼军数十人,贼军吓得纷纷倒退。孔融见状,这才急令打开城侧之门,让少年将军驰入。
少年将军入城后,下马收枪,登上城楼,拜见孔融。孔融见其英勇,忙问名姓。少年将军道:“我是东莱黄县人氏,复姓太史,名慈。我昨日从辽东回家,娘亲说‘平日素得孔府君恩顾,今孔府君有难,儿速去救援!’因此我便杀入敌阵,登城拜见孔府君。但有差遣,莫不听命。”
孔融一听,不由大喜。原来太史慈少年英勇,武艺高强,一把银枪,可力敌千人。太史慈的娘亲在城外二十里居住,曾得孔融派粮接济因此不忘恩德。
孔融得太史慈助阵,十分高兴,他赠给太史慈盔甲鞍马,命他协助守城。
太史慈慨然道:“我愿带精骑一千,出城杀贼。”
孔融道:“你虽然英勇,但贼兵数万,你出城必然不保。”
太史慈道:“我奉娘亲慈命,驰救孔府君,若不能杀退贼兵,我也无颜返见娘亲!但愿与贼决一死战。”
孔融见太史慈英勇无畏,忽然心中一动,想起不远处有一支救兵,或可解北海之危,便对太史慈道:“我知平原县令刘备,最肯救人危难,若得他前来救助,黄巾贼围城之危可破也,正欲派人出城求救,若你不畏贼势,请代我送书往平原郡。”
太史慈毫无惧色,慨然道:“既可解北海郡之危,我立即出城送信便是。”
孔融当即修书一封,交与太史慈。太史慈披甲上马,腰挂弓箭,手提银枪,饱吃一顿,即驰马而出,围城黄巾军,即扑前阻截,被太史慈连挑十数人,突出重围,黄巾军随后追赶,太史慈骤然停下,手执弓箭,向八面射去,箭无虚发,连射黄巾军十数将士,黄巾军吓得纷纷退出箭程之外,太史慈拍马扬鞭,飞驰而去。
太史慈赶抵平原郡,入城拜见,县令刘备虽有了一块小小的地盘,但兵力不多,除一千亲兵外,只有二三千余散兵游勇,凭这一点兵力,休说救人,就连自保亦十分困难。
刘备接太史慈送来的孔融求援书函,不由一顿。
他左面的关羽道:“我兵力微弱,于此乱世,仅足自保,岂能再轻出救人?”
太史慈一听,大急道:“刘县君!今北海被黄巾贼军所困,一旦城破,百姓势必鸡犬不保!我知刘县君以仁义称着,极肯救人危难,务请赴救北海之危。”
刘备一听,即决然道:“北海之危,刘备不得不驰赴救援也。”
关羽道:“为什么不得不救?”
刘备道:“我实力微弱,连自保亦十分困难。但北海有危,唇亡齿寒,我不去救,他日我有难,亦绝无人救助。因此我去救人,实即以求自保之策也。”
关羽一听,甚感有理,也就不再异议。当下刘备即率领平原郡大约兵力三千人,仅留下一千兵马守城,由关羽、张飞随同,开赴北海援救孔融。
※※※
仅一日多的路程,刘备率领的援军,便已抵北海郡治府昌乐城外。刘备下令先扎下营寨,向太史慈查清黄巾军的敌情,再行进击。
不料黄巾军主将管亥,欺刘备兵力薄弱,并不以为意,抢先率大军前来截击。
刘备只好出营接战,与关羽、张飞、太史慈三将立马阵前,见管亥杀到,太史慈按捺不住,便欲拍马出迎。
关羽却抢先拍马而出,手舞青龙偃月刀,直取管亥。管亥不知厉害,挺枪接战,竟与关羽斗了数十回合。关羽杀得性起,大喝一声,青龙偃月刀猛地一沉,劈向管亥脸面。管亥惊骇,挺枪挡架,不料关羽已使出真力,刀沉如山,管亥如何挡架得住,只见刀锋一闪,鲜血迸射,早把管亥的人头斩下了。
张飞和太史慈乘势领兵杀出,直入敌军,两将两枪,挑翻黄巾兵无数,黄巾军将士心寒胆裂。
城上的孔融,见刘备已与敌军接战,又见关羽、张飞神勇无敌,太史慈也如入无人之境,胆气大壮,下令城中兵马出击,城外、城内两路夹击之下,数万黄巾军顿时溃败,降者无数,其余则四散逃命去了。
孔融把刘备等迎入城中,先谢了救援之恩,又大设盛宴庆贺破敌。
席间,孔融把糜竺向刘备引见,又把徐州刺史陶谦被曹操攻伐的事,一向刘备说知。糜竺向刘备诚心哀求出兵救援。
孔融趁机道:“玄德何不与我一道,驰援徐州?”
刘备道:“实不相瞒,我在平原郡只留下一千弱兵,只恐贼至,则无法保护城中百姓周全,因此援救徐州之事,只好缓行了。”
孔融见刘备不肯同行,不悦道:“素闻玄德有仁义之心,难道竟见死不救吗?”
刘备与孔融为邻,见他有责怪之意,便只好道:“若真要救援,刘备唯有向辽东公孙瓒处借兵三五千,随后开赴徐州。”
孔融并不太瞧得起刘备,疑惑的说:“望刘公切勿失信啊!”
刘备不悦道:“孔公以为我刘备是什么人,岂是那等失信悔约之辈?我若借得兵马亦好,借不得亦好,均会赶至徐州与公会合。”
孔融这才决定,由他先行领军援救徐州陶谦。刘备也就率兵离城,向辽东而去。
太史慈亦向孔融拜辞道:“母命难违,特来向公辞行。”
孔融道:“将军何不留下,为此间效力?”
太史慈道:“母亲着我救急后即返,慈命难违,望孔公原谅。”孔融知不能留,赠给太史慈大批财物,太史慈概不接受,单人匹马,返家去了。
孔融亦出兵开赴徐州。
刘备赶抵辽东,见过同窗好友公孙瓒。刘备对公孙瓒主说及欲救徐州,向他借兵。
公孙瓒道:“曹操与玄德你素来并无仇怨,何苦代人受过,得罪曹孟德呢?”
刘备道:“此事实出无奈,我与孔融的北海郡为邻,孔融已去救援,若刘备不去,必惹孔融生怒,则将永无宁日。”
公孙瓒一听,甚为同情刘备的处境,但他此时正与袁术联盟,抗衡袁绍,兵力也并不太足。公孙瓒对刘备道:“既然如此,我就借二千兵马于你,以解目下之困吧。”
刘备向公孙瓒拜谢了。不一会,有一英伟勃勃的少年将军,率二千辽东兵前来刘备的营中,说是公孙瓒命拨入刘备军中听命。
刘备一见少年将军,心中便不由一阵欣喜,就如与他十分有缘,忙问少年将军道:“将军贵姓?何方人氏?”
少年将军朗声道:“我乃常山赵云,字子龙,现下于公孙将军旗下任校尉之职。”
刘备与赵云执手相见,欣慰说道:“刘备与赵子龙三生有缘,竟在此相遇,恨相识稍迟,未能与子龙共创大业也。”
赵云亦甚喜刘备的礼贤下士,两人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刘备把赵云向关羽、张飞二人引介,关羽与张飞亦甚喜赵云的英伟焕发,三人竟如知己相遇,十分快慰。
当下刘备决定,自己先带三千兵马,开赴徐州,赵子龙则率二千辽东兵随后而进,以作策应,赵子龙拜别刘备,领军去了。
此时孔融已率军赶抵徐州郡城郊外,但慑于曹操势大,竟不敢靠前,远远的依山扎营,随时准备撤退。同时,由陈登求请的青州田楷,亦率军赶到,不过亦同样畏惧,于十里外下寨,不敢轻进。
虽然如此,曹操眼见两路兵马赶来救援徐州郡城,却也不敢轻觑,分军防卫,因此攻城的兵力减了不少,徐州郡城内的陶谦,顿时松了口气,但感压力减缓了。
刘备领军开到,赵子龙随后亦赶来。刘备前去拜见孔融,孔融才相信刘备果然没有失约,并非违诺失信的小人,他对刘备才另眼相看。
孔融对刘备道:“曹军势大,曹操又极善用兵,不可轻敌,宜先观察敌情,再行进击。”
刘备却自知己军粮草兵力皆不足够,只宜速战速决,绝不能拖延,便对孔融道:“孔公所言,亦有道理,但只恐徐州城中缺粮,难于久守,若城池一破,曹军回师向我们反击,将危及我方,因此刘备打算由云长、子龙领军四千,归孔公调令。刘备则与张飞杀入曹营,入徐州城见陶府君商议破敌之计。”
孔融见刘备勇于救援,不由大喜,当即答应刘备之建议,他与田楷军会合,成犄角相护之势,由云长、子龙领兵两面接应,与曹军对峙。
当天中午,刘备和张飞,统领一千兵马,突然进击,杀入曹军营寨,正行之际,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汹涌而出。当先一员大将,正是于禁,厉声大喝道:“何处狂徒,敢扰我营寨。”
张飞一见,也不发话,骤马挺矛,直取于禁。于禁见张飞有如天降神兵,心中暗骇,只好打起精神,奋力接住张飞厮杀。但于禁到底不敌张飞的神勇,两人大战了十数回合,于禁已感后力不继,渐呈败象。刘备见状,趁机挥军掩杀过来,于禁只好虚晃一枪,斜刺而逃。
刘备和张飞也不追杀,径奔徐州城下,城楼上的陶谦见有援军杀到,只见一面红旗,上书“平原刘玄德”五个大字,不由大喜,连忙下令开城门,放刘备和张飞的兵马进城。
刘备和张飞入城,然后一道同赴徐州府衙。陶谦设宴招待刘备和张飞,一面又以酒食犒劳刘备带来的一千平原兵。
陶谦见刘备果然以仁义为本,又仪表轩昂,心胸豁达,不由十分欣赏。他思忖自己已一度濒临绝境,也再无心留恋官位,便命糜竺把徐州刺史的官印取了出来,呈送刘备。
刘备吃惊道:“陶公此系何意?”
陶谦道:“当今天下大乱,朝纲不振,玄德乃汉室宗亲,理该匡扶汉室。老夫已年迈,无能为朝廷驰驱效力矣!今诚心将徐州让献于公,幸勿推辞,老夫自会表奏朝廷,以正名分。”
刘备一听,连忙站起,向陶谦拜揖道:“刘备功微德薄,勉为平原县令,尚且怕不称职,我来助公,全因大义所在,绝无他念,若有异心,皇天不佑。”
陶谦道:“这是老夫诚心让献,玄德万勿再推辞。”陶谦推让再三,刘备决计不肯接受。陶谦的幕僚糜竺见状,便道:“如今兵临城下,且先议退敌之计,待战事平定,再细商此事不迟也。”陶谦这才不再坚持。
刘备道:“刘备与曹操曾有一面之缘,当先写一书,劝曹和解,若他不从,再行厮杀,则名正言顺。”陶谦欣然同意了。
于是派出使者,把刘备劝和的书函,送入曹操军营。
曹操接到刘备书函,他此时也忘了刘备是什么人了,不由大骂道:“刘备是什么人?竟敢以书柬劝和?书中更有讥讽之意,十分可恨,来人,先把送信人